明朝朱元璋野史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1] 原名重八,[2]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明朝朱元璋野史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明朝朱元璋野史
朱元璋怜悯常遇春没有儿子,就赏给他两个宫女。但是常遇春有个凶悍的妻子,所以根本不敢亲近这两个宫女。有一天早上,两个宫女终于找到机会服侍常遇春洗脸,常遇春见到宫女的一双手又白又嫩,忍不住点了赞:“好白的手!”
等常遇春下朝回家,妻子叫人送一个红盒子给他,结果打开一看,大惊失色:盒子里,血淋淋放着早上自己赞过的那双白手!
常遇春受惊吓过度,以至上朝的时候神情恍惚,皇帝朱元璋起了疑心:“看你神色不对,是不是想谋反我啊!”常遇春赶紧说出实情,朱元璋听完一笑:“没事,我再赏你两个宫女就是,你先去喝酒解愁吧!”常遇春一离开,朱元璋立刻命令手下到常遇春府中,把常夫人大卸八块,做成肉酱分给群臣吃,说这叫做“悍妇之肉”,在座的常遇春也吃了。
常遇春回家后,找不到妻子,这才明白“悍妇之肉”竟是妻子,又吃惊又恐惧,就此得了癫痫的病根子(早逝之因)。
朱元璋人物评价
总评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238]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了中华,带领华夏复兴。[27] 他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这条道路,不仅仅是为私人和某个阶级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27]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27]
史书评价
《明史》:“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于雅尚志节,听蔡子英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用此子孙承业二百余年,士重名义,闾阎充实。至今苗裔蒙泽,尚如东楼、白马,世承先祀,有以哉。”[239]
历代评价
赵翼:盖明祖之性,实帝王,豪杰,盗贼兼而且也。
顺治帝:“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240]
康熙帝立碑“治隆唐宋”赞誉朱元璋。还说:“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241] ;“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242] 。[243]
孙中山:“呜乎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此?”[244]
毛泽东:①“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245] ②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应该写得好一点,不要写得那么坏(指朱元璋的晚年)。③朱洪武是个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个谋士叫朱升,很有见识,朱洪武听了朱升的话“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最终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商传:朱元璋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讨饭的小和尚,全靠自己的奋斗成了一个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另外,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也没有停止步伐,他在位三十多年,成功地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明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