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文学>

洪范口义的基本内容

邱惠分享

  《洪范》为《尚书》篇名,洪即大;范也即法、规范。旧传为商末箕于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近人或疑其出自战国,但其思想内容却属商代无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洪范口义的基本内容,希望你喜欢。

  有关洪范口义的基本内容

  〖洪范口义〗二卷。

  北宋胡瑷(993-1059)撰。

  胡氏为宋代名儒,其生平事迹,详见《周易口义》。《周易口义》为胡氏口述,由其弟子倪天隐整理成书,故名《口义》;此书既以《口义》为名,便很有可能亦由其弟子因其传授而成。

  《洪范》为《尚书》篇名,洪即大;范也即法、规范。旧传为商末箕于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近人或疑其出自战国,但其思想内容却属商代无疑。文中所论,都是帝王统治人民的各项政治、经济原则,分为九畴,认为龟生命筮可以预卜人事吉凶,国家的治乱兴衰能影响气候的变化,后经不断发明,乃成汉代“天人感应”等神学迷信的理论依据,其水、火、木、金、士被汉儒发明为“阴阳五行”之说,班固撰《汉书》据《洪范五行传》为底本,写成《五行志》一篇,自此以后,《五行志》乃成中国封建社会二十五史中诸《史》必备的一篇,影响达二千余年。

  故胡瑷撰写此书,专以发明天人合一之旨,也即汉人所谓的“天人感应”。书中经文之下,分载说解之辞,先后贯彻,条理整齐,颇有系统,非如杂记、语录之类。其说解重在阐明经义。不以阴阳灾异附合经文,也不以象数之学拘泥于图、书同异之辨。如解“天赐洪范”乃锡自帝尧,不取所谓神龟从洛水出现,而背负“洛书”之说“五行”次第乃箕子所列,不辨“洛书”本文之多少;指出“五福”、“六极”应通于四海,不当仅指一身而言。如此等等,都能驳正注疏,自抒所得,不务新奇之说,并能以经注经,不涉谶纬术数,颇为平易实在。

  综合而言,此书并末出宋儒对《洪范》尊崇迷信之外,唯其说解,多有可取。另外,此书为宋代专说《洪范》第一家,对研究宋代《尚书》学及理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书成后,《文献通考》著录为《洪范解》,约在明末清初,传本散佚。清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中辑出,重新厘定,析为二卷。除《四库全书》本外,尚有《墨海金壶》本及《丛书集成初编》本。

  洪范口义的知识

  文中所论,都是帝王统治人民的各项政治、经济原则,分为九畴,认为龟生命筮可以预卜人事吉凶,国家的治乱兴衰能影响气候的变化,后经不断发明,乃成汉代“天人感应”等神学迷信的理论依据,其水、火、木、金、士被汉儒发明为“阴阳五行”之说,班固撰《汉书》据《洪范五行传》为底本,写成《五行志》一篇,自此以后,《五行志》乃成中国封建社会二十五史中诸《史》必备的一篇,影响达二千余年。

  故胡瑷撰写此书,专以发明天人合一之旨,也即汉人所谓的“天人感应”。书中经文之下,分载说解之辞,先后贯彻,条理整齐,颇有系统,非如杂记、语录之类。其说解重在阐明经义。不以阴阳灾异附合经文,也不以象数之学拘泥于图、书同异之辨。如解“天赐洪范”乃锡自帝尧,不取所谓神龟从洛水出现,而背负“洛书”之说“五行”次第乃箕子所列,不辨“洛书”本文之多少;指出“五福”、“六极”应通于四海,不当仅指一身而言。如此等等,都能驳正注疏,自抒所得,不务新奇之说,并能以经注经,不涉谶纬术数,颇为平易实在。

  综合而言,此书并末出宋儒对《洪范》尊崇迷信之外,唯其说解,多有可取。另外,此书为宋代专说《洪范》第一家,对研究宋代《尚书》学及理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书成后,《文献通考》著录为《洪范解》,约在明末清初,传本散佚。清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中辑出,重新厘定,析为二卷。除《四库全书》本外,尚有《墨海金壶》本及《丛书集成初编》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

  《洪范口义》·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胡瑗撰。瑗有《周易口义》,已著录。是书《文献通考》作《洪范解》,朱彝尊《经义考》注云“未见”。今其文散见《永乐大典》中,尚可排纂成书。《周易口义》出倪天隐之手,旧有明文。晁公武《读书志》谓此书亦瑗门人编录,故无诠次首尾。盖二书同名《口义》,故以例推。其为瑗所自著与否,固无显证。至其说之存於经文各句下者,皆先后贯彻,条理整齐,非杂记、语录之比,与公武所说不符。岂原书本无次第,修《永乐大典》者为散附经文之下,转排比顺序欤?抑或公武所见又别一本也?《洪范》以五事配庶徵,本经文所有。伏生《大传》以下逮京房、刘向诸人,遽以阴阳灾异附合其文,刘知几排之详矣。宋儒又流为象数之学,惟图书同异之是辨,《经》义愈不能明。瑗生於北宋盛时,学问最为笃实,故其说惟发明天人合一之旨,不务新奇。如谓天锡《洪范》为锡自帝尧,不取神龟负文之瑞;谓五行次第为箕子所陈,不辨《洛书》本文之多寡;谓五福六极之应通於四海,不当指一身而言:俱驳正注疏,自抒心得。又详引《周官》之法,推演八政,以经注经,特为精确。其要皆归於建中出治、定皇极为九畴之本辞。虽平近而深得圣人立训之要,非谶纬术数者流所可同日语也。《宋史》本作一卷。今校定字句,析为二卷。

  (案:朱彝尊《经义考》,凡训释一篇者,悉汇载各经之末,不与训释全经者叙时代先后。然《隋志》载《系辞注》、《洪范五行传》、《月令章句》、《中庸讲疏》固杂置各经中也。今从古例,不复别编。后均仿此。)

洪范口义的基本内容相关文章:

1.短篇历史故事大全

2.简短历史故事大全

3.历史文学

4.古代历史故事有哪些

5.好听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