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图腾伍氏图片是怎么样的
源于芈姓,出自远古黄帝的臣子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黄帝为部落首领时,有大臣名伍胥。伍胥就是楚国望族的伍氏始祖,伍氏家族传至春秋时候,楚庄王有个谋臣叫伍参,传说便是伍胥的后裔。此后,伍参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其后裔世代称伍氏至今,史称伍氏正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姓氏伍氏的图腾吧,仅供大家参考。
姓氏伍氏的图腾
姓氏伍氏的起源
源流一
源于芈姓,出自远古黄帝属下臣子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著名的唐朝姓氏学家林宝在《元和姓纂》一书中记载:“楚大夫伍参生举,举生奢,奢生尚、员,员字子胥,奔吴,其子又为王孙氏,奔齐”,而清朝姓氏学家陈廷炜在《姓氏考略》中,却把伍氏的姓源,追溯到更古老的黄帝时代。陈廷炜是这样描述的:“伍氏,芈姓,黄帝臣有伍胥,见玄女兵法,当为伍氏之始,望出安定、武陵。”黄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大臣名伍胥,他就是后来成为楚国望族的伍氏始祖。该支伍氏家族传至春秋时候,楚庄王有个谋臣叫伍参,传说便是伍胥的后裔。此后,伍参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如著名的春秋后期楚国上大夫伍奢,就是他的孙子,而千古留名的伍子胥,就是他的重孙,其后裔世代称伍氏至今,史称伍氏正宗。
伍氏族人大多尊奉伍胥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回族,出自元、明之际西域撒马儿罕人伍儒,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伍氏,其主要家族为金陵(今江苏南京)伍氏。据文献《伍氏家谱》记载,回族伍氏始祖伍儒,字德全,原籍西域撒马儿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儿罕城),精天文历法。元朝末期进入中原,居住在北平地区(今北京)。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伍儒奉诏自北平迁居今江苏省南京城中的天津街,授职钦天监刻漏科博士。当时,南京钦天监有两个,伍儒所供职于中华门外雨花台山麓的“回回司天监”,这是明太祖朱元璋为聘请自元朝征诏来华的一批阿拉伯和中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天文、历算专家而设立的机构。由于明朝严厉控制任此职者“宜令久仕,非奉特旨不得升补”,故而伍儒在“回回司天监”供职达五十年之久,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病故。伍儒迁居南京后,赐第天津街,后舍宅为寺,据传此寺即为著名的“净觉寺”。由于家学渊源,伍儒后曾“历五世皆世其官”,或为“博土”,或为“司历”,有“博士官六代”之美誉。后其子孙虽转营他业,然多数仍世居南京,现中华路上尚有伍氏后裔居住,与净觉寺仅一墙之隔。
伍儒之后,为回族伍氏主源之一。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称小司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司徒,是上古时期官名,相传在尧、舜时期已经设置,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在夏、商、周王朝时期都设有“司徒”之官,辅佐君主操持行政事务。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也多设有这个职位。“司徒”与“相”一样,不只是一名,而是五名,合称“伍”、“伍徒”,俗称小司徒。不过,相(丞相)只有三名,合称“参”、“参相”、“叁相”。这在在典籍《周礼·小司徒》中记载:“五人为伍。”在典籍《说文解字》中明确注释:“相参伍也。三相参为参,五相伍为伍。”在典籍《周礼·天官》中更详细地记载:“设其参傅其伍。参谓卿三人,伍谓大夫五人。”五位小司徒各偏重分管不同方面的行政事务,总领这五位小司徒的就称作大司徒,全称是“地官大司徒”,同时掌管地官府司,地位相当与宰相,为六卿重臣之一。春秋时期,诸侯列国也多设有这个职位,以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命氏的,就称作司徒氏。
对于五位小司徒,人们常合称“伍徒”,在其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官称为姓氏者,称伍徒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伍氏,族人众多,历史久远,比芈姓伍氏多得多了。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之际蒙古察哈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武尧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yo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伍氏。
⑵.蒙古族乌扎喇氏,亦称兀札喇氏、吴扎拉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锡伯族引为姓氏,满语为Ujara Hala,世居卦尔察(今吉林松源)、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一带)、萨哈尔察(今吉林敦化)、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白石(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萨尔和(今黑龙江支流俄罗斯境内布列雅河流域)、瓦丹(今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庙噶山(今黑龙江汤原,一说在今俄罗斯黑龙江口庙街)、黑龙江沿岸等地区。所冠汉姓为伍氏、吴氏、乌氏、武氏等。
⑶.蒙古族台本氏,源出喀尔喀蒙古。公元十五世纪末叶,元太祖第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六个万户,分为左右两翼。喀尔喀万户属左翼,共十二部。内五部居喀尔喀河以东,巴图孟克封授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外七部居河西,封授幼子格埒森扎·札赉尔珲。巴图孟克逝世后,内五部逐渐南徙,在清朝初期被编入满洲蒙古八旗,属于内札萨克旗(今内蒙古);而格埒森扎·札赉尔珲则率外七部留居故地,仍号所统各部为喀尔喀蒙古部,辖地逐渐扩大,最后据有整个漠北地区(今蒙古国),其王帐下通事(管家)的族人即称“台本”,一说为“第十五世黄金家族”之义。今中国境内的蒙古族台本氏,有冠汉姓为伍氏、邰氏者。
源流五
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时期满族温都氏部落,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乌苏哩氏,亦称乌苏拉氏,满语为Usuri Hala,以地为氏,世居德尔吉色钦(今黑龙江虎林)、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
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伍氏、乌氏、武氏、吴氏。
源流六
源于锡伯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锡伯族伍都氏,亦称温都氏,满语为Wendu Mokun,以部为氏,世居瓦尔喀(今黑龙江海林张广才岭)、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
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伍氏、温氏、文氏等。
源流七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户甲制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户甲制度,诸多史籍记载为商鞅变法的结果,其实非也。远在西周初期,周王朝开国太师姜尚即已经为齐国建立了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户甲管理制度,即将五户人家编在一起,称作“轨”,即“有轨可循”之意,便于管理,五户连保称伍,设轨长管之,轨长在民间俗称“伍伯”。十轨为一甲,即五十户人家,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排序,设甲长统之,这就是后世户甲制度的渊源。在典籍《国语·齐语》中记载:“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五家相保曰伍。”因此亦称保甲制。后世的商鞅,不过是在齐国的“太公保甲法”即户甲管理制度上将其更加详细化、规则化了。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最早在十进制数制上的普遍运用。在典籍《古今注》中记载:“伍伯,一伍之伯也。五人曰伍,长为伯,故称伍伯。伍伯领五家,主邻里治安,有警则率五卒杀敌捕盗,平则务农。”
在轨长、伍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轨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军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两周王朝,军队编制中明确设置有伍长,即五人编为一伍,由一伍长统之作战。这种军制普遍为各诸侯国所采用。在典籍《孙子》中记载:“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在典籍《军礼司马法》中记载:“车战,二十五乗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阙漏也。”
在伍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姓氏伍氏的迁徒分布
伍姓起源古老。传说伍姓起源于上古时期,黄帝有臣子伍胥,他的后代非常兴旺。其子孙后代就以他名字中的“伍”为姓。春秋时,楚国有大夫伍参(伍子胥先祖),后代就以他名字中的“伍”为姓。这支伍姓起源于楚国的王族之姓芈姓。伍姓在安定郡发展成望族。姓纂:楚大夫伍参之后。又姓氏考略:黄帝臣有伍胥,见玄女兵法,当为伍氏之始。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他们实际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伍子胥。民俗学家在仔细地研究了伍氏族谱后认为,尽管伍子胥出生在湖北,但是伍氏家族自古以来最早、最重要的发源地还是在湖南常德。在湘西地区苗族也有姓伍的人。
伍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1%,居第129位。尤以湖北、湖南、广东多此姓,三省伍姓约占全国汉族伍姓人口的64%。
猜你喜欢:
1.百家姓王氏图腾
2.百家姓田氏图腾
3.百家姓徐氏图腾
4.百家姓吴氏图腾
5.百家姓姚氏图腾
上一篇:姓氏图腾吴氏图片是怎么样的
下一篇:姓氏图腾武氏图片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