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书籍读后感
一些近代的历史书籍你们读了有多少呢?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近代历史书籍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近代历史书籍读后感(一)
读了《中国近现代史》我知道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日子,让我敬仰近代史上那一个个为国奋斗而牺牲的烈士英雄们。我们祖国是一个饱受苦难的国家,我们的老一辈党员经历着千辛万苦:多年的持续内战,奇迹走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击八国联军,抗日救国等等抗击外国列强的侵略斗争。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中国近现代史》讲述了过去一穷二白的苦难生活,日本烈强的野蛮,当时国民党的腐败。让我感受到沧桑岁月的祖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是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新路。让我们民族独立自主,不再是东亚病夫,也不再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让中国重新向东亚雄狮迈向第一步。
新中国的成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两弹之星钱三强;第一个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的邓小平等等杰出人物的辈出,使我们国家得到了飞速发展。
现在在党的关心和领导下我们新一代亲身体味到祖国的强大和温暖:载人宇宙飞船遨游太空那激动人心的时刻;XX年北京圆满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我国健儿取得的骄人成绩,金牌总数排名第一;XX年又成功举行60周年阅兵仪式,雄狮亮剑威震四海;尤其是是去年的上海世博会我也有幸亲临参观,感受创造了史上最大规模记录的世博会。同时超越7000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那眩烂满目的世界建筑,高科技的完美展出,让我大开眼界流连忘返于梦幻当中……
让我看到了更加灿烂的明天——真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近代历史书籍读后感(二)
有的书可以长知识,有的书可以长智慧,《晚清七十年》就是这样一本长智慧的书。作为一名曾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学生来说,我对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并不陌生。而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晚清七十年》是陌生的,因为它未曾出版过,这也是我久未看这本书的原因,对着电脑长时间看一本书之于我,确实是痛苦的事。今年暑假,终于空下来,断断续续的看了这本书,感触颇深。
这本书的时间界限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2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解体的晚清七十,但这本书又不仅仅局限于介绍这70年的历史。这本书围绕晚清七十年来解读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和发展框架。
唐老先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应该是对历史的分期,他对历史的分期采取了新的标准,不再是传统史学的分期方式。在他的笔下,中国历史分为三段。按唐老先生的观点,中国四千年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其中自夏商周到秦皇汉武为中国的封建时代,从秦皇汉武到晚清为中国的帝制时代,而晚清民国之后则为中国的民治时代。两次转型即为从商鞅变法到汉武帝确定以郡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的从封建时代到帝制时代的转型,和从鸦片战争到目前以及以后一直持续的从帝制时代到民治时代的转型。对这个问题,唐老先生的论述如下:
“自夏禹家天下以后有记录可征之国史,凡四千余年(公元前2200~公元2000年)。四千年中,如按我民族所特有之社会型态发展之程序而分析之,则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冶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吾侪及身而见之中国近现代史之阶段也。笔者鄙见认为此一转型至少亦非二百年以上难见肤功也。换言之,我民族于近代中国所受之苦难,至少需至下一世纪之中期,方可略见松动。此不学所谓两大转型也。”
历史分期问题在历史学领域一直有争议,没有形成最终的结论,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进步,新的历史分期在不断出现,包括以文化、生态等为主要依据的分期都有人认同。唐老先生的历史分期从大的历史观与大的历史视野出发,虽是一家之言,但确实有道理。
对只熟悉历史教科书的人来说,《晚清七十年》这本书似乎是唐先生在为我们熟悉的历史教义做出了修正,在他的考据下,简单说,洪秀全是个宗教狂热分子;李鸿章是个应与周恩来齐名的大外交家;康有为则是个自大狂,教条主义先驱;义和团那些刀枪不入的教民与红卫兵无异,袁世凯则是治国强将,乱世枭雄,就连孙文都被挂上了独裁者的帽子,与袁世凯在某些方面一样,只不过老袁傻到把自己想当头的意思弄得太明显,轰轰烈烈搞一场复辟帝制,自掘了坟墓而已。或许这些不管是真是假的历史,都会给人醍醐灌顶的感觉,但仔细品读,你才会读出这些表现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
《晚清七十年》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是一本让人增智的好书。
近代历史书籍读后感(三)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作者陈旭麓,这本书主要描写了近代中国1840年至1949年中前80年的历史,以“新陈代谢”一词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百年历史“变”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的冲击,又经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转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所以,本书着重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形态各方面做了具体深入的说明。
新陈代谢体现了一种“变”的哲学。作者首先从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入手,于封建社会的长期性中提出了“代代相承,变化渐微”的特点,引出了“明清之际,明显的转变迹象”。而这些“明显的转变迹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西人东来的冲击力引发的。而封建社会的“儒学定于一尊”也成为了中国近代80年历史意识形态领域中,改革与反改革不断被加以利用与论争的焦点。因此,第一章“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更衬托出了1840年后“变”的猛烈、迅速。
“变”体现在有关孔子和孔学的论战。它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的观念意识形态领域。在2000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伦理化,历史进入近代后,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渐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孔学由“想来不成什么问题”变成了问题,孔子的地位和权威因此而衰落。
在中国近代社会,封建儒学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不时被加以利用和变化。而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也不时被历史推向风口浪尖,反孔与尊孔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成为了变与不变的焦点内容,引领了观念意识形态革命的主流。如洪秀全托上帝以改朝换代,以洋教为旗帜建立了太平天国。反孔,大规模地践踏孔孟,而思想上却又吸取了儒家的某些东西。儒家思想积2000年之久,所以“在他自觉地反孔的时候,却又不自觉地被孔学牵引”,在他成为君王之后,“三纲五常都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天朝”。在维新派论变的哲学中,认为变化是天地间可以用常识和经验来说明的普遍过程,提出了“变亦变,不变亦变”。康有为总结出了“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与不变的哲学,维新派与保守派变与不变之争在于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看待孔子;第二,如何看待学习西方。此后的辛亥革命没有自觉地围剿孔子,但它反封建性质所造成的变化必然直接或者间接地触犯孔子。针对《临时约法》中否定“定于一尊”的孔子的意蕴,以康有为和袁世凯为首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孔教与政治再度联姻,孔子与孔学成为了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新旧之争的重要论题。 “五四”前的排孔重于整治批判,而新文化运动专注于文化批判,新文化运动把真假孔子、真假孔学相联系,注重“孔子之道不合现代生活“的观念,排孔又成为了观念意识形态的革命的起点,而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论战。总之有关孔子与孔学的论战交错地出现与中国近代社会中,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近代社会各阶层、阶级力量都在为逐渐沉沦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都要求改变两个半社会的地位,为了救亡图存的目标而努力,在这种同一性的目标下,又存在着不同一性的根本变化。随着西学东渐和日本的崛起,近代社会的变革在逐层深入,中国近代的变革由洋务派“中体西用”、布新而不除旧到改良派的比较温和的“除旧布新”改革,到革命派用暴力彻底推翻封建帝制,整个近代社会“变”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地加深、扩大,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中国近代社会不同时期的的不同变革阐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方面,除了由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宗族和行会这两种主要的社会组织外,作者特别提出了在中国近代社会中出现的第三大社会组织。它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出现的。作者尤其强调了在晚清以后的中国,会党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组织,而是一个病态的组织,而会党的病态反应了社会的病态,它自发的冲动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由于其分布广、势力大,又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改造的对象,又因其“缺乏建设性、破坏性有余而建设性不足,又成为了革命队伍中流寇主义和无政府思想的来源”,故往往改造未取得成功,这个阶层的存在因其顽强的生命力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复杂反映。
社会生活方面的变也在外力的冲击下得到不断的展现。由对西方“夷、狄”的蔑视鄙薄到对“西洋”的好奇与接受,人们的衣食住行受欧风东渐的影响,作者还研究了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以及社会风尚的变化,如剪辫、禁缠足、废跪拜等,作者由这些一般的社会生活事件入手,由浅入深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的特质。
本书作者文笔优美,语言富有感染力,在对史实的叙述、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总让读者体会到某种情感的流露和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如“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叶名琛的可敬和可悲。在东西方最初的交往中,他写到:“东西方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交往方式的落后”,东方与西方如“隔雾看花,神秘奇异”的形象描述。文中有很多作者历史经验的总结,总时时给人以深思和启迪,读了此书之后,让我不仅在知识体系上有所提高,在理论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