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淮海战役发生的始末是怎样的

卫文分享

  淮海战役发生始末

  战役开始前,1948年时,国民党见形势于己不利,就决定开始实施重点防御,而中共召开西柏坡会议,由游击战转为正规战争。不久,解放军就攻克了国军重兵布防的济南,标志着国民党重点防御计划失败。之后在粟裕的建议,中共决定发动淮海战役。

  在毛泽东等人的计划和准备中,原本打算的小规模的淮海战役,升级为由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参加的大规模战争。而国民党方面,在济南失守后,以徐州为中心保持战略防御,沿着徐州和蚌埠之间的铁路线组摆出了一字长蛇阵。蒋介石经过两次改动,最后决定由刘峙作为总指挥。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共投入60万正规军,以及40万民兵,而国军方面先后参战的有七个军团和两个绥靖区,甚至出动了近3000次飞机。而最后,解放军总共歼灭了国军五个军团,国军死伤约17万,被俘虏约32万,其他还有投诚和起义改编的,不过解放军方面也损失不小,死伤加失踪的士兵有13万,敌我损失比为4.06:1。由此可见淮海战役的惨烈。

  淮海战役最后以解放军以少胜多告终,而敌我双方的实力和士气在战后可以说是来了个转折。

  淮海战役纪念章

  淮海战役,最后是解放军以少胜多,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而为了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参战的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都在战后为士兵以及其他人员颁发了纪念章,因此淮海战役纪念章有两种款式。

  两款纪念章都背有别针用于给受颁发者佩戴,但各自图案不同。华东野战军版的纪念章,是圆币形状,直径约27毫米,红铜的质地,大约重6克。表面有不同的颜色,或油漆红、咖啡、银白色等。纪念章正面的图案,中央是两把交叉的步枪,抢上都已经插上了刺刀,这象征的就是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在淮海战役中的配合作战,既是力量的象征,更是友谊的表现。图案的上方是一颗散发着光芒的红色五角星,是当时的军徽。而下方则是“淮海战役纪念”六个红字。纪念章背面刻着一些阴文字体,军区以及颁发时间。

  中原野战军版的纪念章,虽然也是圆币形状,但它正面的图案是超出上方的。图案的主题是两只交叉的手,标志的也是两大野战军的合作,背后则是一条河流,代表的就是淮河。而最上方两只手捧着的就是红色五角星,表示一心向着军队。而在图案的中间,是“淮海战役”和“胜利纪念”两行红字。据记载,中原军区颁发纪念章的时间是1949年2月5日,因此纪念章背后刻的时间应该就是这个。

  据说,淮海战役纪念章总共发放了60万枚以上。

  淮海战役资料简介

  淮海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而且可以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而解放军以60万正规军与40万民兵打80万的国民党军,最后以少胜多,因此也被许多人评价为不可思议的奇迹。

  淮海战役开始于1948年11月6日,由解放军向国军党军发动,主要以徐州为中心。解放军方面主要是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两支军队,由战时设立的由邓小平、刘毅等五人组成的总前委指挥,但实际上直接指挥军队战斗的是粟裕。而国民党方面先后总共投入了七个军团和两个绥靖区,指挥的是杜聿明、刘峙等人。

  战役经历了两个多月共66天,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解放军迅速发动战役,歼灭国民党军的一个兵团并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第二阶段,解放军继续包围徐州,并先后歼灭其中两个兵团;第三阶段是总攻阶段,解放军又歼灭了国民党军两个兵团。

  战役结束,解放军共消灭或者俘虏国民党军约55万人,不过自身也伤亡有十余万,敌我损失比约4:1。因此,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歼敌数量最多的、士兵牺牲也最严重的战役。

  淮海战役的结束,标志着长江以北基本得到解放,军队的实力和士气大增,而对于战败的国民党而言,则是恰恰相反,主力兵团全灭,士气受到沉重打击,已经无力与共军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