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辽沈战役的背景是什么

卫文分享

  辽沈战役是中国史上比较重要的战役之一,代表着中国史上唯一一个最有决定性的战役,那么辽沈战役背景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辽沈战役的背景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辽沈战役背景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国共两党开始疯狂的争夺东北这块肥地;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先发制人开始攻击中原解放区,于是中共两党便打响了这场大规模的战役。1948年7月初,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突破了国民党的围攻,两党的人数成为三比一,中国共产党已经将要成功。1948年8月,东北绝大部分的土地已成功被中国共产党收复,其余土地被国民党捡漏。国民党全部军队人员大约有六十万整,却全都分割散布在沈阳等两个遥远又互不相连的地区内,自然在打仗的时候就没有优势。由于部分北宁铁路已经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国民党的支援物资自然不能成功到达目的地,全数被共产党扣下。而造成国民党所需物质供应不足。此为辽沈军事背景。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忍耐不住,决定抓好时机准备进攻,与国民党进行战最后的决战,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的当然就是形势对共产党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的东北。而且国民党军力壮大,也只有东北的解放军人数能够与其匹敌,东北的粮食产业是最好的,所以也不必担心因粮食不足而力不匹敌了。其次东北正巧也是日军侵华第一处所占领的地方,因此中共中央决定把东北作为这场战争的第一处战场。

  以上两点便是辽沈战役背景,通过辽沈战役背景可以看出辽沈战役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

  辽沈战役简介

  国共两党内战开始,各大战役也随之开始打响。其中最突出的便是辽沈战役了,这场战役虽时间不长,内部关系却也是错综复杂的,通过辽沈战役借鉴也可以看出它复杂的过程。辽沈战役简介也对这场战争进行了介绍。

  战役起始于1948年9月12日,同年11月2日结束,这场战争共打了整整五十二天。“辽沈战役”这个代词是中国共产党所称呼的,而中国国民党却称之为辽西会战,因为两党不对头的缘故,故不愿意用相同的话来概述这场战争。1948年9月12日,林彪率东北解放军发动攻击,连克了辽宁和山海关等众多地区。蒋介石慌忙急调华北的军队,开始猛攻塔山,帮助锦州摆脱围困,却以失败告终。最终共产党成功占领锦州。

  蒋介石内心不甘想要夺回锦州,便打通内外联络,令第九兵团继续向锦州前进。东北解放军主力最后在大熊山成功围剿第九军队,激战整整两天两夜后,成功歼灭敌军近十万人万人,国民党多名高级将领被俘。11月2日解放了东营,又成功歼敌近二十万人。最后中国共产党的将领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对沈阳等四个地区发动进攻。最后以伤亡近七万人的代价,收编了国民党军队以卫立煌所率领的众多军队,军队人数共达到四十七万多人万人。而且成功攻占了东北全境,东北解放军取得完美的胜利。

  辽沈战役后,中国共产党的人数首次到达顶峰,并高出国民党人数的两倍还多,所以这场战役的转折性成为无人突破的历史。这便是辽沈战役的简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