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渡江战役的背景是什么

卫文分享

  渡江战役是在三大战役之后发生的一场战役,众所周知,在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的势力几乎已经土崩瓦解,在这种情况下渡江战役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渡江战役的背景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渡江战役背景

  渡江战役背景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国民党方面依旧不死心。虽然国民党方面军力几乎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蒋介石仍然不死心的和外国人勾结,希望重新组装军队和共产党抗争。而当时国民党的最大支持者就是美国,在美国的强力支持下,国民党一方面假装和共产党和谈,一方面却依旧对自己的兵力进行部署,希望能阻止共产党前进的步伐。而蒋介石的这种意图被共产党发觉,于是共产党坚决的发起了渡江战役。

  而渡江战役另一个背景是因为当时共产党正在准备筹备新中国。在新中国成立时期,不允许有任何的意外。新中国的成立时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代表着中国从此独立,所以一定要保证没有任何失误的完成。因此,共产党领导人在当时做出了决断,将国民党反扑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以确保新中国顺利成立。

  以上两个就是渡江战役背景,渡江战役之所以在三大战役之后依旧会发生,是因为国民党依旧想要东山再起的野心,另一方面也是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为新中国的成立扫平一切障碍的决心。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渡江战役非打不可。

  渡江战役的结果

  1949年6月2日,渡江战役的结果传到北京,毛泽东得知后异常兴奋,当即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表达了自己对渡江战役的结果肯定。渡江战役历时42天,最终以胜利的结果宣告了渡江战役的结束。渡江战役是继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之后的又一大规模战役。

  和民众预想的一样,渡江战役不负众望的取得了胜利,它不但瓦解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国的愿望,同时还解放了长江南岸。渡江战役的结果一出,全国人民欣喜若狂。在这次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作为渡江工具,成功横渡长江,突破了国民党在长江流域设置的防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奋起拼搏下,歼灭了国民党主要军力。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11个重要军部,46个师,伤亡人数达43万人。

  解放军解放南京之后,陆续解放了江苏、安徽两省,浙江省大部分,以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份各一部分。除此之外,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华南、西南一带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为了纪念渡江战役的结果和意义,我国修建了很多纪念建筑。1979年,渡江胜利纪念碑在南京市热河路广场中心修建。从外观来看,整座纪念碑呈战舰形式,碑座正面上写着邓小平的题字。纪念碑背面刻着毛泽东的诗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渡江战役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渡江战役纪念馆于2008年10月开始修建,经过四年建设,最终于2012年4月份正式开馆。经过设计和建造,渡江战役纪念馆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其中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大约为2万平方米。从外观来看,渡江战役纪念馆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大帆船。

  为了纪念渡江战役,在当地政府的建设下,渡江战役纪念馆已经成为国家级一流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面向浩瀚无垠的巢湖,整个纪念馆气势恢宏。纪念馆共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五角星胜利塔、总前委群像、纪念馆。其中胜利塔高99米,象征着八一军队取得的胜利。总前委群像是由铜材料铸造的,其中有谭震林、陈毅、刘伯承、邓小平和粟裕。通过高大威猛的前委群像,再现了五位领导人们指挥百万兵力浩浩汤汤横渡长江的景象。

  纪念馆是渡江战役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整个纪念馆以水与战舰为主题。在设计理念下,渡江战役纪念馆的馆身非常巨大,如同两艘宏大的战舰行驶在江面上。根据测量得知,纪念馆长107米,宽39米,馆身呈49度角,微微向前倾斜着。其中,49度角象征着渡江战役在1949年取得了胜利。纪念馆内部陈列着有关渡江战役的纪念物品,比如《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画作,以及再现渡江战役的影像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