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护国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邱惠分享

  说到孙中山,首先想起的是辛亥革命和三民主义,其次便是护国运动。那么,护国运动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护国运动的背景是什么,希望你喜欢。

  护国运动的背景

  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被辛亥革命所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孙中山领导下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还不满100天,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北洋军阀袁世凯夺取。在窃取了中央政权后,袁世凯倒行逆施,对外卖国,对内独裁。讨袁战争失败后,袁世凯下令取缔国民党,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和强制解散国会,图谋复辟帝制。为取得日本政府对复辟的支持,1915年5月与其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8月,指使其亲信、幕僚成立进行复辟帝制活动的“筹安会”。12月12日申令接受“推戴”为中华帝国皇帝,下令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在这种情况下,全国骂声一片,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斗争,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15年底至1916年云南等省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制度。

  护国运动的时间

  说到孙中山,首先想起的是辛亥革命和三民主义,其次便是护国运动。护国运动发生于1915年12月25日到1916年7月14日,具体情形如何?让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

  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被辛亥革命所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孙中山领导下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还不满100天,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北洋军阀袁世凯夺取。在窃取了中央政权后,袁世凯倒行逆施,对外卖国,对内独裁。令中国人民发指的是,1915年12月12日竟然宣布复辟封建帝制。在这种情况下,反对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斗争,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反袁的护国运动,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取得了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胜利。蔡锷主动发难,善于联合各派反袁力量,功不可没。护国运动挫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达到了铲除帝制,恢复共和制的目的。因此,护国运动仍然具有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性质。但它打倒的仅仅是一个袁世凯,代之而起的段祺瑞,仍是帝国主义压迫下的封建军阀专制独裁。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整个过程来看,护国运动仍然没有取得成功

  护国运动的经过

  在袁准备称帝期间,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和梁启超的进步党等组织曾派人赴云南策动武装起义。前云南督军蔡锷与云南唐继尧等人,于1915年12月25日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唐、蔡、李并在各界大会上发表演说,宣布独立的意义,会后高呼口号,有“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中华民国万岁。”旋即建立云南都督府,组织约2万人的讨袁护国军。因此,护国运动又称“云南起义”。

  蔡锷、李烈钧分任第1、第2军总司令,唐继尧任都督府都督兼第3军总司令。计划第1军攻川,第2军入桂、粤,第3军留守云南,乘机经黔入湘,尔后各军在武汉会师北伐。袁世凯急令北洋军和川、湘、粤等省军队共约8万人,从川、湘、桂三路攻滇,企图一举歼灭云南护国军。

  1916年1月16日,蔡锷所部刘云峰梯团抵达滇川接壤之新场。17日,向川南镇守使伍祥祯部发起进攻。次日,占领四川高县西北之横江。护国军乘胜追击,21日占领叙府。嗣后,袁军分四路反攻叙府,均被击退。27日,贵州护军使刘显世宣布贵州独立,并派出两路黔军协同云南护国军作战。下旬,袁军陆续增兵向戴部反攻,戴部相继退守东溪、松坎,与敌对峙。

  蔡锷所部赵又新梯团一部与已起义川军刘存厚第2师,于2月初联合向四川泸州发起攻击,一度占领泸州外围蓝田坝、月亮岩等要点。北洋军陆续抵泸后,护国军寡不敌众,退守纳溪等地待援。15日,蔡锷乘袁军官兵厌战,物资补给极其困难之机,决定集中主要兵力分三路反攻纳溪。19日,护国军全线突破袁军前沿阵地,歼敌一部。至3月底,陆续收回失地。袁军伤亡甚众,无力继续作战。

  王文华率护国黔军于1916年1月下旬进抵黔湘边境后,立即分路向湘西袁军进攻。14日,黔军占沅州。至2月下旬,护国黔军连克洪江、靖县、通道、绥宁等地,击溃袁军约3个混成团兵力。3月中旬,袁军向麻阳、黔阳等地发动反攻。护国黔军顽强抗击,牵制湘西袁军向主要方向四川转移兵力。15日,宁武陆荣廷通电宣布广西独立。云南护国军趁势向龙军发动反攻。龙军部分被歼,部分逃离滇境。

  袁世凯三路攻滇计划失败,加上在广东、山东等地袁军亦遭到打击,外交上又连受挫折,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但仍居大总统位。为彻底推翻袁的独裁统治,5月8日,已独立的滇、黔、桂、粤等省在广东肇庆成立对抗北洋政府的军务院。不久,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袁益陷窘境,6月6日忧病而死。7月14日护国运动以护国军胜利,再造共和结束。

  护国运动的结果

  护国战争的主要战场在川南。但同时,护国军还在湘西和滇东南两个战场上同时给北洋军以沉重打击。3月15日,陆荣廷乘机在柳州宣布广西独立,粉碎了袁世凯从后路进攻护国军的阴谋。李烈钧进军广东,护国战争进入高潮。

  袁世凯见大势已去,被迫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派人与蔡锷谈判议和,妄图退保总统地位。但护国军没有受骗,坚持袁世凯不退位,就无调停可言。蔡锷同意自3月31日起停战一周,目的在于争取时间,筹划军备。陆荣廷一面北攻湖南,一面配合李烈钧进攻广东,迫使龙济光于4月6日宣布独立。5月8日,独立各省在广东肇庆成立军务院,宣布指挥全国军政,与袁世凯政权相对立。此时孙中山也发表宣言,命令各地中华革命军务必与讨袁各派协同作战。

  在护国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斗争下,袁世凯集团内部分崩离析。浙江、陕西、四川、湖南等省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真正成了孤家寡人,1916年6月6日,他忧愤交加,一命呜呼,结束了可耻的一生。6月29日,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参加护国运动的各派政治力量以为大功告成。7月14日,唐继尧宣布撤销军务院。接着,中华革命党也宣布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护国运动至此结束。

护国运动的背景是什么相关文章:

1.护国运动的简介

2.历史复习提纲之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

4.背历史的记忆方法总结

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