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抗战中九江战役介绍

晓明分享

  侵略者的战火将九江卷入战局,九江这块兵家必争之地留下许多经典战役。那么你知道抗战中九江战役谁歼灭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抗战中九江战役谁歼灭的,希望能帮到你。

  抗战中九江战役介绍

  万家岭大捷:日军精锐首尝灭顶之灾

  1938年7月日本侵华军开始精工武汉外围地区,先后调集第2军、第11师,以实现其攻占中国抗战中枢的企图。中国军队决定以第5、第9战区所属部队、总兵力约100万人,投入武汉保卫战。

  8月,武汉会战全面开展。至9月,双方呈胶着状态。此时,中国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抓住日军精锐106师团孤军冒进至德安万家岭地区的战机,立即集合大量兵力合击日军106师团。

  由于中国军队的严密封锁,日军第106师团后方联络从28日左右被迫中断,冈村宁茨仍不顾第27师团后路被切断,又在麒麟峰吃败仗的窘境,强令第27师团再次进攻麒麟峰,推进白水街以东,接应被围的第106师团。这样第106师团由援助者变成了被援者。第27师团派出第三联队残部不惜一切代价攻击麒麟峰,并施放毒气,曾一度攻上山头。29日,经过激烈战斗,终将该峰再度夺回,使日军第27师团东进援助第106师团的企图被粉碎。

  同时,日军第106师团123联队一部企图从白水街以西突围,预备第6师、第91师从小坳东面向这支日军发动猛攻,日第123联队受阻于白水街以东。麒麟峰、白水街两役的胜利,粉碎了东、西两支日军汇合的企图,使中中国军队顺利的收拢了口袋。30日,中国军队东、西两路夹击,第90师和第91师会合,对日军发起猛烈攻击。

  10月5日,中国军队调整部署,第74军58师从南面、第四军90师从东面、预备第6师和第91师各一部从西面、第66军159师和160师从北面四个方向加紧合围敌军。

  6日,薛岳下令反攻。7日,我中国军队将日军退路完全切断,军战士经过激烈的肉搏战始终守在阵地,粉碎了日军冲出白槎、断德安我军后路的险恶计划。

  8日,敌196师团已被四面包围,成瓮中之鳖。

  9日,敌我仍在激战。薛岳命令部队迅猛推进,命令各部队选拔勇士组成奋勇突击队,各部长官一律靠前线指挥,薛岳也亲临一线。一夜血战106师团阵地彻底崩溃。

  10月10日,将侵犯此地的万余名日军被消灭,百余人被俘。

  万家岭大捷,日军整整一个师团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在日本陆军历史上从未有过。这大大震惊了日军上下、朝野内外和国际社会。

  一代名将叶挺盛赞万家岭战役说,“万家岭战役,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永垂不朽”。

  庐山保卫战:三千孤军奋战孤岛9个月

  1938年7月底,随着庐山周边地区的沦陷,庐山已成“孤岛”。先前驻扎在九江市区后奉命撤退至庐山的江西保安部队第三团、第十一团的近3000官兵则成了“孤军”。但两团战士斗志旺盛,誓以血肉之躯保卫庐山。

  孤军的护山行动得到山上民众和四周山麓民众的支持。他们不仅被动御敌,更多的是主动下山出击,消灭日军有生力量。

  8月17日,孤军得到情报,有500多日军进驻高垅的一个小村子偷袭庐山。孤军指挥部从两团官兵中挑选出300名善于格斗的勇士组成敢死队,连夜下山。深夜,敢死队员人人手提大刀,摸进村中,向日军住地发动突袭。此次突袭,共杀死日兵300余人,杀死一名大佐,两名中佐。我军阵亡47人。

  随着日军围山日久,孤军伤亡越来越大,补给也越来越紧张。寒冬已至,尚有部分官兵未能配上冬装,单衣薄裤,坚守在寒风凛冽的阵地上。但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小分队袭扰日军。

  庐山守军为中国军队最后取得南浔战役的“万家岭大捷”,全歼日军106师团、重创101团作出了贡献。

  从1939年4月初开始,日军明显加大攻势,飞机大炮狂轰滥炸,日本兵从9条登山小道一轮接一轮地向上强攻。孤军死死守住阵地。

  日军强攻了十几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只占领了半山腰的一些阵地,无法登上山顶。于是花重金买通了山麓的一个猎户,4月18日凌晨由他带领一支日军小分队,从莲花峰一条被洪水冲出的山沟悄悄攀上小天池附近潜伏。等清晨大批日军从莲花洞山路向上硬攻、激战正酣时,潜伏的日军小分队突然跃出,插到小天池哨卡守军的背后,猛烈开火。守军猝不及防,损失大半,剩下的人员只好边打边撤,小天池防线失守。

  正在总指挥部指挥作战的杨遇春听到急报,知道山城已难再守,便命令各哨卡守军迅速向仰天坪一带集结由碧玉庵向山下突围,去九江县的岷山一带打游击。

  庐山保卫战整整坚持了近9个月,创造了中国抗战史上孤军抵抗日军的奇迹,谱写了一曲“彪炳史册”的壮歌。

  瑞昌南山之战:敌军一度丧失进攻能力

  1938年9月,日军进逼武汉,南山是必经之地。南山全长8公里,自东向西一字排列着毡帽脑、龙凼山、沾草坪、仰山庙、斗笠顶、金家岩等山头。南山各山头正好俯瞰着日军的必经通道。南山因其屏风般的山势,成为阻击敌人的重要战场。守护南山战场的是汤恩伯集团军第13军和第98军第193师。

  9月15日,日军步兵数百人由磬岩啄下山,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毡帽脑的13军阵地猛攻,守军凭借战壕和掩体,居高临下向日军勇猛还击,将日军压在半山腰,打死打伤日军300余人。敌机频繁的轰炸,守军伤亡惨重,向西退守龙凼山。日军约一个联队兵力,以飞机大炮为前奏,一次次地向龙凼山山头猛攻。最后,增援日军越来越多,守军全体官兵壮烈殉国。龙凼山阵地失守。

  龙凼山战斗,只是南山大战的序幕,它的西侧,一字排列着南山的四座高峰。进攻的第9师团是日军的一个甲种师团。中国军队面对这样凶恶的敌人,不仅毫不畏惧,还不时进行勇猛反击。

  9月17日,日军沿着七家湾至七家塘张这条路线,猛攻第13军阵地。中国军队事先隐蔽于日军必须经过的通道之侧面,在军长亲自督率之下,黑夜突然向日军后方作迂回攻击,一路打到了老鼠冲,夺回了毡帽脑,攻陷了敌人的炮兵阵地——下曹镇。俘获马匹百余,山炮四门,军官两名及士兵数十名,截断了敌人七家湾至七家塘张的运输线,9月18日凌晨3时,战斗胜利结束。21日拂晓,日军正面受挫,遂转换攻击方向,以主力猛攻大脑山与青峰脑之空隙地带——分水堂,结果又遭守军击退。守军激战了五天,始终坚守阵地。

  面对日军的猛攻,守军将士以高昂的民族志气,冒着日军飞机大炮毒气的攻击,在每一个山头反复搏杀,防御、攻击、侧击、肉搏,打得骄横的敌军一度丧失了进攻能力。

  南山之战,是武汉保卫战外围的一次大规模战斗,汤恩伯军利用有利地形,重创日军5000余人,达到了我军“战武汉而不守武汉。在武汉外围,利用有利地形,极力消耗疲惫敌人,乘机予以局部歼灭”的战略目的,阻滞了日军攻占武汉的前进步伐。不过,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