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

晓明分享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但也取得了重大战果,歼灭日军2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

  百团战役 1940年8月20日 正太铁路 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台儿庄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咽喉,是徐州的门户。日军夺取山东要地后,增加兵力,追击当面中国军队。日军第10师团由北自南展开进攻,第5师团由东北方向从临沂向峄县(今峄城)进攻配合作战。

  1938年3月16日,日军第十师团组编濑谷支队(旅团)作为先头部队,向台尔庄以北腾县发动进攻,揭开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

  中国军队在腾县与敌进行拼死战斗后,18日,腾县、临城陷落。20日,东北方向韩庄、峄县失守。濑谷支队在它部日军尚未到达的情况下先行逼进台儿庄。

  中国第5战区在李宗仁指挥下,为确保台儿庄阵地,以保卫徐州,调整战略部署,准备聚歼孤军突入之日军濑谷支队。3月24日,蒋介石亲到徐州视察,并组成中央临时参谋团协助李宗仁指挥。同时,中国共产党命令新四军在广大淮河流域配合友军,使津浦路南段日军不敢贸然北上支援南下日军,周恩来还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提出作战方针建议,得到深切赞许,并派出代表鼓励李宗仁利用台儿庄以北有利的山区、湖沟地形给敌一次沉重打击。

  3月24日,濑谷支队在航空火力支援下向台儿庄发动猛攻,中国守军与之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日军不断增加兵力,配以坦克、重炮实施攻击,守军伤亡甚重,日军突入台儿庄。28日,中国守军对突入之敌展开围攻。

  为切断峄县之敌增援台儿庄,中国军队一部于30日对峄县佯攻,一部协助解决台儿庄附近之敌,极力破坏峄县至台儿庄之间的铁路、公路,遮断峄县与台儿庄的联络,竭力阻敌南下。同时,中国军队一部向另一方向南洛、三里庄前进,截断日军联络,阻敌增援。另一部由峄县南下围攻日军。29日,日军急令攻击临沂的坂本支队转向驰援台儿庄。但于31日,遭中国军队阻击,经数日激战,予敌重创,使其救援计划落空。

  30日,日军濑谷旅团长亲率支队后续力量增援台儿庄,全力与中国守军展开激战。同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在日军的优势火力下,中国军队不避牺牲,浴血猛攻。4月3日,中国军队终于冲入台儿庄,与敌展开街垒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战至7日凌晨,除一小部日军突围至峄县附近固守待援外,余敌全部被歼。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但也取得了重大战果,歼灭日军2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1938年3月24日,日本侵略军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

  台儿庄战役总指挥

  李宗仁

  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31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29日,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严令汤恩伯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平型关战役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20日,中华民国政府国防会议特将山西、察哈尔、绥远划为第二战区,由山西绥靖主任阎锡山任司令长官。刘茂恩以第13军团军团长兼第15军军长的身份,增援石家庄。后因南口、张家口先后失陷,国军退守雁门关、平型关、阳方口一带。为确保山西,以牵制华北侵华日军的行动,九月初,刘茂恩奉命率军自石家庄驰援山西,以15军占领平型关正面阵地,向东延长四十里,西至北楼口八十里,军部设在在平型关后的小冶镇。

  9月22日,日军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主力,及临时配属之关东军独立混成第21旅团(酒井镐次),共约一万多人,于22日发动攻势,次日上午二时许,约千余人突入平型关,15军正在激战中,忽然右侧翼遭受攻击,十时许、敌已进至恒山(标高二二一九公尺)东南五十四里地方,第65师194旅387团截击于隘路内,同时 388团由两侧高地,凭依险阻,俯冲夹击,并用火力与逆袭,反覆搏斗,迭挫顽敌,正欲予以聚歼之际,忽有千余之敌由东面向388团左侧背猛扑,在短促时间内,发生四、五次剧烈的肉搏战斗,双方伤亡惨重,残敌被迫向团城口、蔡家峪方向溃窜。第388团之第一、二两营,自营长陈宝山、张全兴以下军官死伤29人,士兵阵亡约400名。

  9月25日,平型关突入之敌,被我晋军围困于六郎城(平型关西北十二里),双方相持,甚为激烈。9月29日、敌用汽车转运大部兵力,增派独立混成第11旅团(铃木重康),亦系关东军临时配属作战,由怀仁县南进,突破34军(杨澄源)及33军防地雁门关及大小石口堡,从茹越口堡(在繁畤县北六十里)窜入,直扑铁角岭,沿滹沱河北岸进犯。30日,陷繁峙县,威胁平型关一带15军之后方,我军分兵驰援不及,遂于30日之夜奉命转进。正是一点突破,全线崩溃的惨痛局面,不堪收拾。

  日本最精锐的板垣师团主力在平型关遭到了刘茂恩率领的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的全力攻击,在此一役歼灭日军20000余人。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为打击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八路军总部决定破袭华北日军交通线。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4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