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渡江战役战前情况是什么

蓝俊分享

  渡江战役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成功解放了上海、南京等城市,加快了中国解放的步伐,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渡江战役战前情况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渡江战役战前情况

  第三野战军各部按照预备命令的要求,从2月下旬开始分路南下,3月12日前陆续到达长江北岸集结位置,紧张有序地进行战前准备。

  首先是传达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入进行形势、政策和纪律教育,树立军队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思想,为进入南京、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作好思想准备。为此颁发《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命令,要求各级军政机关教育所属部队指战员人人了解、个个熟记、切实遵行。

  继续征集渡船,训练水手,开辟渡船进入长江的水道。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收集到各种类型的木船8000余只,自制了一部分汽船和运送火炮、车辆、骡马的竹筏和木排;动员了19万余名船工,每个兵团还抽调有撑船和游泳经验的指战员各训练了1000至2000名水手;开辟了从湖泊通向长江的引河,船只隐蔽集结在江堤之下。

  组织部队进行渡江作战的战术技术训练,利用湖泊及内河进行航渡和突破滩头阵地以及水上射击、打击敌舰等战术技术训练,并利用暗夜在长江中试航,有些突击团还在江中进行适应性训练,使许多不习水性的指战员由“旱鸭子”变成了“水上蛟龙”。

  指令各军派出侦察部队先期渡过长江,初步掌握了江岸地形、水情、敌情和敌舰活动规律等情况。有的兵团还派干部率领小部队偷渡到长江南岸侦察,并建立了隐蔽点线联系。

  协同地方党政军机关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筹集粮草,修复公路铁路,疏通水路交通。各路部队受到沿途沿江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全力支持,“要人有人,要船有船,要粮有粮”,动员了332万民工运粮、修路,还有7700名民工、16个地方部队随军参战。特别是当年战斗在苏皖解放区的部队终于实现了“一定要打回来”的誓言,以胜利进军的姿态回到成长壮大的根据地,许多老大爷、老大娘眼含着热泪说:“可把你们盼回来了!就看你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了!”

  渡江战役过程

  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悍然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天夜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照预定部署发起渡江作战。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渡江作战开始以后,粟裕通宵坚守在指挥所里。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为了保证渡江战役胜利,今夜你们谁也不能睡,我也不睡。你们不要考虑我的休息,有什么情况马上告诉我,我就守在电话机旁。”

  人民解放军中集团首先实施渡江作战。千帆竞发,强渡“天堑”,只用一个多小时就突破鲁港至铜陵段蒋军江防阵地,攻占铜陵、顺安、繁昌、峨桥等地,把蒋介石的千里江防拦腰斩断。

  粟裕直接指挥的东集团4个军在江阴至扬中段渡过长江后,迅速突破蒋军防御阵地,打退敌人3个军的多次反扑,建立了东西50公里、纵深10公里的滩头阵地,继续向纵深进击。刘伯承指挥的西集团在江西省彭泽县至安徽省贵池县地段突破敌人江防,并迅速向纵深发展,隔断了汤恩伯集团与白崇禧集团的联系。蒋介石集团苦心经营3个多月的长江防线顷刻土崩瓦解。

  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政治争取和中共地下组织的策动下,江阴要塞国民党守军7000多人起义,生俘要塞司令戴戎光,并立即调转炮口支援解放军渡江作战;国民党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率领所部25艘舰艇在南京附近起义,另一部23艘舰艇在镇江投降,其余海军舰艇逃往上海,蒋介石部署在长江的海军舰队顿告瓦解。

  华东军区海军在白马,由第三野战军机关部分干部、教导团和在苏中“土海军”海防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苏北军区海防纵队,以及起义、投诚的国民党海军舰队等部队组成。后来,就把四月二十三日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纪念日。

  粟裕率领三野指挥机关渡江南进,特地到江阴要塞视察,接见了组织起义的中共地下党员唐秉琳等人。粟裕说:“你们为大军胜利渡江作了重要的贡献,为党为人民立了大功,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人民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渡江成功,国民党反动派乱作一团,仓促部署实行总退却,代总统李宗仁率领留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部分机构人员逃出南京。粟裕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南京敌已极形混乱,正向南或向东撤退”,指令各部加速渡江,截歼逃敌。粟裕的电令指出:“如南京之敌逃窜,则三十五军应即渡江进占南京,维持秩序,保护敌人遗弃之一切公私财产,该军应特别注意遵守政策,严肃城市纪律。”

  4月23日,在南京中共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接应下,第三野战军部队胜利进占南京,冲进蒋介石的总统府,降下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宣告统治中国38年之久的中华民国覆灭暨专制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覆灭[2] 。

  人民解放军冲破长江天险、解放南京的消息传到北京,毛泽东兴奋异常,挥笔题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渡江以后,粟裕在三野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渡江战役的胜利“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单从军事上去看国民党的崩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去看。我们不仅在军事上过了江,而且在政治上过了江”。[6]

  渡江战役意义

  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份,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