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传统节日>

端午节吃大蒜的由来是什么

卫文分享

  说起大蒜,很多人都十分熟悉,也有很多人在制作菜肴时,都会将蒜作为调料。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端午吃“蒜头”的习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吃大蒜的由来,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节吃大蒜的由来介绍

  端午吃独蒜的习俗据说是由初唐时期,在本县任职的一位李县令流传下来的。李县令有个宝贝儿子名叫得福。得福十岁时,得了一种类似慢性肠炎的泻病,每天拉稀十几次。由于县令是个人人称颂的好官,登门献药方的名医不计其数,但没有一个方子见效。县令眼看自己的儿子生命垂危,他伤心得肝肠寸断。

  转眼到了端午那天,一位曾经得过县令帮助的乡野郎中听说此事后,主动走进县衙,对县令说他有个民间偏方能治愈公子的病。郎中把写好的方子拿给县令看,只见上面写着:“蒸独蒜一碗”。县令看到这个奇怪的方子心生疑虑,但还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吃端午饭时给儿子蒸了一碗独蒜。他怕儿子不吃,还特地撒了些红糖、香油。得福津津有味地全吃完了。神奇的是,次日,得福的泻病明显减轻,一周后便痊愈。而县令也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普普通通的独蒜头竟还能治病。”

  “独蒜治好县令儿子怪病”的故事传开后,百姓们从中得到了启发。以至于后来每年的端午节这天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碗“蒸独蒜”用来防病。有些闻不惯气味的人把独蒜切片当配料加入菜肴中。

  端午节吃大蒜习俗介绍

  吴江农谚有云:“端午不吃蒜,鬼从门前钻。”端午吃大蒜,听说可以避“五毒”,避邪驱瘟。豆腐炖大蒜,则是端午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按老南京规矩,端午的中午,每家都要把整头的大蒜放在锅膛里烧熟给孩子吃,一个孩子独吃一头,因“独”谐音“毒”。孩子吃了烧大蒜,夏天不拉痢疾,腹内不长虫。家家必吃苋菜,据说夏天可免腹疼。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端午节,也有一些地方吃“蒸独蒜”(一棵蒜苗只长一个又圆又大的蒜头,称之为独蒜)。

  蒸独蒜做法极其简单。将若干独蒜剥掉外皮,洗净,用碗装好,撒些红糖,在锅里蒸至熟烂。端上桌后,再淋一勺香油,用筷子和匀。一家大小在享用其他美味之前,人人都得遵循老规矩—先吃独蒜。夹一个独蒜放在嘴里,只需轻嚼几下,蒜蓉便软软地滑进了胃里。独蒜特有的香味与辛辣味会让人的味觉神经高度兴奋,也让人的胃口大开。

  端午节吃大蒜,可能是与大蒜能杀菌有关,有驱邪防病的意思。医学早就证明,大蒜确实具有解毒、杀虫、杀菌消炎的作用,尤其是大蒜中所含的大蒜素不但能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真菌感染和慢性腹泻,常吃还能防皮肤病,尤其是独蒜。

  端午节不能吃大蒜的三类人

  吃大蒜,除了下饭之外还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尽管如此,有三类人是不可食用大蒜的。

  1、眼病患者。中医认为,长期大量地食用大蒜会“伤肝损眼”,因此,眼病患者应尽量不吃大蒜,特别是身体差、气血虚弱的病人更应注意,否则时间长了会出现视力下降、耳鸣、头重脚轻、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2、非细菌性腹泻。发生非细菌性的肠炎、腹泻时,不宜生吃大蒜。辛辣味的大蒜素会刺激肠道,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加重,促进渗出,使病情恶化。如果已经发生了腹泻,食用大蒜更应该慎重。

  3、肝病患者。大蒜的某些成分对胃、肠还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消化,从而加重肝炎病人的恶心等诸多症状。另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降低,并有可能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猜你喜欢:

1.端午的由来简介

2.端午节来历的故事演讲稿6篇

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4.端午节的来历满分作文600字范文

5.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