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传统节日>

布依族民族节日_布依族风俗习惯

蓝俊分享

  “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在布依族的生活当中,似乎每个月都会有节日,那么布依族的民族节日都有什么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布依族民族节日,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布依族民族节日

  牛王节

  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布依族无论农活多忙,都要放牛休息,每户都要做黄、蓝、黑、白、红“五色”糯米饭(用“染饭花、叶”上色),糯米饭蒸熟先捏一团给牛吃,以示慰劳牛的辛苦,然后人们才吃。这一天,房屋四周要挂上枫香枝叶,相传这样庄稼就可以长得像枫香一样茂盛。

  小年

  小年为贵州省部分布依族传统节日。时在每年正月十五曰。是日晨,家家打糍粑敬袓。晚饭前堂屋八仙桌上摆好一只炖猪脚及各种菜肴,开始点香烧纸钱,放爆竹敲铜鼓,恭请祖宗回来过小年,而后合家就餐。晚饭后青年男女去“偷亲(青)”,就是去蔬菜地里偷几片青菜叶,到路边互相抽打身子,表示要打掉身上的邪恶,以保平安吉祥,还意味着越打越亲,友爱相处,被偷者则认为偷他是因为和他亲热,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董朗桥歌节

  董朗桥歌节是贵州省惠水一带布依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届吋毗县邻村近万名布依族群众,来到当地的董朗河边,引吭高歌,欢聚一堂。这一天,是年轻人谈情说爱、寻求情侣的大好机会,姑娘和后步们一般见面后要先唱热情洋溢的相识歌,互通姓名、地址,然后是绕有风趣的盘歌(也叫猜歌)盘天问地,相互摸底,接着就开始唱赞美歌和爱慕歌。如果姑娘们通过对歌找到意中人,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便向其赠送粽粑和袜垫,然后双双躲到避静处去谈情说爱。

  赶干洞

  赶干洞节是贵州省晴隆县布依族传统节日,时在每年清明节的第二天。据当地传说,位于晴隆县城东南的干洞,原名清泉洞,而且长年泉水清澈。那时候,当地两个寨子中的一对青年阿韦与阿花相爱了,常在清泉洞边对歌约会,双方父母念他俩心真意切,也同意了他俩的婚事,并定在清明节时成婚。不料此事让族长知道了,他认为不经过媒人上门聘定的婚缘是伤风败俗的,故而加以干涉。阿韦阿花得知后非常气愤,便于清明日晚偷偷来到清泉洞边,以山洞为媒,跪拜天地,自行婚礼。就在第二天,族长带人前来问罪,阿韦阿花只好逃出后投清泉洞殉情。清泉洞神被二个青年的忠贞所动,便放干了清泉水,并让阿韦阿花变成一对金画眉飞去。从此清泉洞变干涸了。阿韦阿花的事迹感动了附近布依寨子中的青年男女,他们于每年清明节第二天,都要赶往干洞唱歌玩耍、谈情说爱。如今此节日已演变成了规模很大的集贸盛会。

  赶糯米坡

  赶糯米坡节是贵州省惠水县党古一带布依族、苗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八日举行。是日,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当地的糯米坡,姑娘们身着盛装,或歌或舞,老年人则聚一处拉家常。男青年们牵着各自的马,先绕场一周,然后在糯米坡上来回驰骋,一时间跑道两侧观者云集。坡会上最主要的活动是对歌,附近许多苗族青年也来参加对歌,歌曲多为相识歌、赞美歌,青年男女们相互中意后便唱情歌,再到僻静处去私定终身。夜晚,坡边的寨子家家宾客满座,大家继续饮酒对歌。据说糯米坡坡会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相传从前布依族妇女们到坡上边挖野菜,边唱诉生活的贫困和礼教的残酷,并带糯米饭做晌午饭。后生听到歌声,就来对歌,遂形成此节。苗族则传说,他们的先民因不堪忍受土司压榨,迁徙到此,也把“四月八”节俗带到这里,故每年过此节。

  赶肖冲桥节

  赶肖冲桥节是贵州顺县布依族传统歌会。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历时三天。节日期间方圆数十里的布依族青年,云集在当地的肖冲桥上,自由对歌。通过歌声诉说衷肠,传递情意。情投意合者,进而结成终身伴侣。

  更好慕节

  更好慕节又称吃新节、尝新节,布依族传统节日。因各地稻谷成熟期不同,没有固定的日期,各地过法也不一样。一般是在稻子刚成熟时,舂些新米煮熟,先敬祖再品尝,以表示秋收季节来临。贞丰县一些布依族收完庄稼,取几升最后收完的一块田里的糯谷炕干、舂好、打成粑粑,再杀一只刚开叫的公鸡祭祖,表示今年已获丰收,预祝明年取得更大丰收。安龙一带布依族,在尝新米饭之前,要先舀一碗给狗吃,这是为了感激传说中的小狗帮助芒耶从神洞取回谷种的功德。云南省罗平县的布依族,节前十天人们就纷纷带信邀请亲朋和家族中已出嫁的姑娘和姑妈回来过节,同时备办各种节日吃食。节日晚,各家烹调上等好菜,煮新糯米饭敬献祖先,然后大家欢聚品尝。有的青年人还组织规模较大的庆丰收宴会,一般由姑娘们发起,敬请德高望重的老人赴宴,几张桌子连成一排摆在堂屋内,老大爹坐上席,老大妈坐下席,姑娘、小伙儿各坐一边。席间青年男女对唱庆丰收山歌。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

  年节食俗

  有的节日与汉族相类似,有些则为本民族所专有,如"了年"(正月最后一天)、三月三(地蚕会节)、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祭盘古)、吃新节等。其中,正月初九"煮生食",正月三十吃"芝麻油团耙",三月三吃"苞谷花",四月八吃"四色糯米饭",六月六吃"煮鸡"等,大都与民族传说和乡风教育有关。

  宴客食俗

  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必有"进门酒"、"交杯酒"、"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为脚踏实地。宴席中还唱《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一唱出,表现出他们的心智和才华。

  主食

  主食多以大米为主。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布依人嗜酸辣,酸菜,酸汤和辣椒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

  腌菜

  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荤菜中,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为上肴。(部分布依族的分支族人不食狗肉,因狗曾经救过其祖先)在宰猪时布依族习惯在血盆中先放较多的食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防止猪血凝固,把葱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烧汤,待汤冷却至室温,与猪血一起搅拌稀释,存放至凝固,即可食用,称为“生血”或“活血”,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欢用黄牛做菜。

  迎客酒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户户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 便当酒) 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游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

  传统小吃

  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特别是居住在云南的布依族,善做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

  乐器

  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大歌和小歌是流传于黔南的具有多声部结构的两种歌唱形式;盘歌则用唱歌来盘问对方,随机应变互相问答,天文地理山川草木皆可入歌。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诗歌等。由农家自己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近年来,专门生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黔西南地区的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

  布依族禁忌

  在这各种繁多的禁忌中,其主要的禁忌分为“农事禁忌、节日禁忌、婚嫁禁忌、丧葬禁忌、日常生活禁忌”五大类。对于这些禁忌,虽然有些布依族渐渐的淡化了它的意思,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成了一种生活和劳作的规则,自然而然的映射出布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农事禁忌

  撤秧时节忌放风笨,伯秧子长白苗枯死;立秋前用茅草打结插于田地中,可免庄稼受秋风;秋收季节,忌坐门砍,以免阻碍纸马驮谷进屋;开春第一次春雷,吃“挡雷粑”,可免雷击。

  节日禁忌

  正月初一忌扫地,认为会把钱财扫走;初一至初三忌动土;正月十五前不许在房屋周围显眼处晒衣,认为晒衣会招大风;春节忌用桐油点神灯(家神上点的灯),神台上不许放桐油物品。

  婚嫁禁忌

  订婚和结婚之日忌打雷;迎亲路上忌遇抬死人;忌踩同日出嫁的新娘足印;妇女坐月,男人不许进产房,忌孕妇进屋,若有孕妇误入,须喝电门水才能离去,以免把婴儿奶水带走;忌在娘象生小孩;已婚夫妇忌在娘家或亲友家同房;男女之间不许私通;

  未出嫁的姑娘死了,不能从正门出殡,不立供位;儿媳不能住楼上;儿媳不与公公同桌吃饭,公公不许进儿媳卧房;已婚妇女忌蹲灶上;祭祀山神,妇女不能参加;开财门或驱鬼后,大门上挂筛子,三天内忌妇人入门。

  丧葬禁忌

  不许抬冷尸进寨;五十岁以上的人,忌探望同龄病人或死者,怕同归于尽。

猜你喜欢:

1.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介绍

2.布依族的传统民族节日

3.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

4.布衣族的传统节日

5.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