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屈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卫文分享

  屈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二位,人口约七十六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8%左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屈姓姓氏源流

  屈(Qū)姓源出有三:

  1、夏代时有屈骜,曾经被夏王启讨伐。他是屈氏的祖先。

  2、以封地命姓,出于芈姓,其始祖是春秋时楚国莫敖。春秋时,楚武王的儿子瑕,官至莫敖,位于令尹之下,楚武王封瑕于屈地(今湖北秭归),把屈作为瑕的食采之邑,故史称屈瑕,或莫敖瑕。屈瑕的后代以封地命姓,遂称屈氏。战国时,屈氏、景氏、昭氏成为楚国公族中有势力的大宗。

  3、北魏孝文帝时,有代北复姓屈男氏、屈突氏改为屈姓。其后子孙亦称屈氏。

  屈姓迁徙分布

  屈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武王之子瑕,受封于屈(今湖北秭归县),子孙后代遂以封地名“屈”为姓。因此,屈姓是楚国的公族,屈姓起源于芈姓。另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之际,北魏鲜卑族的贵族屈突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汉姓“屈”。屈姓后来在临海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临海望。

  屈姓历史名人

  屈 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诗人。创作了《离骚》、《天问》等20多篇不朽的诗篇。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诗句流传千古。他因遭奸臣诬害,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眼看楚国将陷于秦国铁蹄之下,于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后来,人们就定这一天为端午节,作为人民纪念这位伟大诗人的传统节日

  屈大均:明末清初文学家。他以继承屈原精神为己任。其诗感伤时事,揭露清军暴行。著有《翁山诗文集》等书。清初,他得著作被列为禁书。他与陈恭尹、梁佩兰合称为岭南三大家。

  屈突通:曾任隋朝左骑卫大将军。归唐后为李世民部将。消灭薛仁杲后,诸将争抢珠宝,他独无所取。平定王世充,论其功第一,深为唐太宗敬重。

  屈突盖:为屈突通之弟。曾任长安令。他正直严厉,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权贵恶徒为之忌惮敛迹。时有“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之誉。

  屈姓郡望堂号

  1、郡王

  临海郡:三国时东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将会稽郡部分置临海郡于章安,相当今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以南地区。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年)临海郡废,置临海县。据《郡望百家姓》载:屈氏望出临海郡(或临淮郡)。

  河南郡:汉高帝置,治所在今天河南省洛阳市一带。据《姓氏考略》 载:屈氏望出临海河南。

  2、堂号

  三闾堂、汨罗堂:都是根据屈原命名的。战国时屈原,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在楚国官至三闾大夫。楚怀王很尊重其才。后来因为被奸臣靳尚和郑贵妃说他的坏话,被贬到江南。他作了《渔父词》,表明自己的爱国心,自投汨罗江而死。


猜你喜欢:

1.趾高气扬的成语故事

2.湖北概况导游词

3.屈姓宝宝名字推荐

4.百家姓屈姓姓氏来源

5.瞿姓鸡年男宝宝取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