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演讲与口才>演讲口才>即兴演讲>

两分钟的即兴演讲

睿柠分享

  老师有没有突然让你上台即兴演讲,如果有,你有准备什么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几篇两分钟的即兴演讲,赶紧收藏以备不时只需。

  两分钟的即兴演讲篇一

  大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当你凝视着灿烂的星空,当你与花相视、沉浸在“人花相视久,无语醉初春”的境界,当你为少女那无以言状的美而怦然心动,当你为生命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惊奇的时候,难道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没有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和敬畏的情感吗?

  也许,过剩的科学知识已使你对周围的事物熟视无睹,以为科学已经将它们的秘密揭露无遗;也许你在生活的洪流中忙忙碌碌、疲惫不堪,无暇审视你身边的花朵和头上的星空……其实,在人生道路的两边,本来存在着无数美的事物,可是,我们常常只是为了赶路而忘记了欣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那么,就让我们暂时抛弃某些“常识”,暂时爬上生活的岸边,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收获那本该属于我们的美、本该属于我们的愉悦吧。

  “一滴水能够映现出整个太阳”不过是一句普通的格言,可是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世界是按照自相似或全息的原理构成的。

  谁都承认,大自然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谁能想到,她竟是按照最简单的方法构成。构造一个事物,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按照一种模式来复制了,大自然所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看起来单调而简单,大自然却用它创造出了种种奇迹,创造出了一个多姿多彩、充满了生机的世界。这正是大自然的聪慧之处。

  用这种方法构造出的世界,呈现出许许多多神奇的现象。

  一滴水在宇宙中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已经被“压缩”进一个水滴之中;我们的眼睛不过几厘米大小,却能看到整个星空,只有整个星空的信息被浓缩进空间的每一个点上,这才有可能。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当我们凝视少女那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科学家们用这个原理制造出了全息照片。通常的照片撕碎后不能复原,而且其成象是平面的。全息照片则不同,它的成象是立体的,与真实的事物一般无二。假如照片上是一只狗的头像,那么,那只狗的头看上去就伸到了照片之外。这种照片所摄取的图象与现实事物相同,假如从照片的正面看去有些景物被前面的东西档住了,那么,只要你侧一下身子,换个角度,就能看到后边的事物。这种照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每一部分都含有这个图象的全部信息。把它的底片撕碎,每一碎片都能重现出原来的完整图象。当科学家们正在研制的全息电影和全息电视问世之时,我们在影院里就能真正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们本来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息的世界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发现全息的影子。我们之所以能够看电视、听广播,就是由于电磁波的每一点上都携带着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所发出的全部信息,由此我们才能够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完整的图象、听到完整的声音。实际上,在空间的每一个点上,都有来自全世界以至全宇宙的信息,只是由于这些信息隐藏得比较深或者很微弱,我们无法感受到。但只要有相应的信息显示器(比如天文望远镜、电视机等)就可以使这些信息展示出来。所以,我们要认识这个世界本来是无需出门的,只要把我们身边空间中的信息翻译或显示出来,整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出门而知天下,不窥牖而知天道”的境界吧。

  不仅空间上是这样,而且时间上也是如此。每一个存在物在其自身中都浓缩着它自己的历史、它的类的历史以至整个宇宙的历史。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都作为一个层次沉淀在进化链条上在后的、较高级的事物中。人是目前所知的最高的进化层次,在他之中包含了宇宙有史以来的所有进化阶段。宇宙最初产生的中子、质子、原子等粒子是构成我们身体的最基本的材料;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出现初期所形成的细胞;人的胚胎发育过程是生物整个进化史的缩影;我们的教育过程是人类教育史的重演,每一部教科书都是本学科发展史的浓缩。人类的大脑也包含着它的进化史,由爬行动物脑、缘脑(哺乳动物脑)和新皮层(尼人-智人进化阶段的产物)三个层次构成,它们对应着脑进化的三个阶段,分别负责本能、情感和智力。可见,事物发展过程上的每一段落都是其进化史的缩影。从时间上说,宇宙的每一刹那都包含着过去的一切,蕴藏着未来的一切,因为现在的一刹那是过去的全部时间孕育的一个结果,否则这一刹那是无法存在的;而未来之所以能够存在,完全有赖于此刻这一刹那的存在,如果这一刹那消失了,时间的链条就会完全断裂,未来就无法产生。因此,佛经上说一刹那就包含着千世万世、刹那即是千年,并非是宗教的呓语。

  于是,每一个存在物都是一个小宇宙,是整个宇宙的缩影。这也正是生物之所以能够克隆的根本原因。由于生物的每个细胞中已经包含着整个生物体的全部遗传基因或者说全部信息,所以每个细胞才能够重新成长为一个新的个体。克隆技术并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自然早已熟练运用的“技术”,因为所有生命都是自然克隆出来的,她从一个细胞中克隆出另一个细胞,从一个生命克隆出另一个生命。宇宙的每一部分也同样包含着宇宙的全部“基因”,每一块物质都包藏着宇宙的全部性质,就是说,它不仅包藏着已经发现和还没有发现的一切物质特性,而且还包含着植物、动物、人类等一切生命形式。只要达到一定的条件,那么任何一块物质都会从自身中进化出各种生命形态。从这个角度说,一粒沙子并不比宇宙小,只要条件具备,就能够从一粒沙子中克隆出一个宇宙,因为我们现在的宇宙只是大自然从一个比沙子还要小无数倍的宇宙“奇点”中克隆出来的。

  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一种奇妙的结构:宇宙的每一层次都和另一个层次相似。例如,海马的眼睛是由二十九条旋臂构成的,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每条旋臂是由一个个小海马组成的,而这小海马又由更小的海马构成。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也是这样构造的。星系的结构与太阳系以及原子的结构相似,人类社会的结构也与太阳系相仿。星系也有年轮,不同年龄的星系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形态,而相同年龄的星系则其结构和形态类似。那些年轻的星系显示出蓬勃的朝气,而那些年老的星系好像是在悲哀地喘息。

  宇宙万物就是这样既各自独立,又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当我的脑中呈现出这样一幅图景的时候,我仿佛看到宇宙万物相应相和、翩翩起舞,共同奏出一曲宇宙大合唱。这宇宙的歌声响彻无尽的太空,传遍古往今来,这宇宙的音符也同样跳跃在我的心中,跳荡在我小小的脉搏中。

  我们人类从很遥远的古代起就有了进行星际飞行的梦想,嫦娥奔月就是其中的一个。尽管目前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但是看来要飞出银河系是几乎没有可能的,因为宇宙是太广阔了,广阔得令我们难以想象,广阔得令我们不寒而栗:即使以光的速度飞行,要飞出银河系距我们最近的地方,也要上万年的时间;而要飞到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最远的地方,则需要二百亿年!况且,就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来看,要达到以光速飞行是绝对不可能的。那浩瀚无垠的宇宙之海,对于我们来说,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呀。

  面对人类,我不仅要发问:那扯起了帆,准备远航的漂泊者,你要到哪里去呢?是要去宇宙深处遨游吗?我们心中也有一个同样辽阔的宇宙啊!

  既然我们注定永远不能实现在星系之间飞行的梦想,那么,就让我们用赤诚的心灵来谛听萦绕于我们身边的宇宙之声吧,谛听来自遥远宇宙的呼唤,倾听来自远古的喘息,倾听大自然无声的喃喃细语。

  两分钟的即兴演讲篇二

  读史,铭心慧眼,任凭乱世里群雄剑影翻来覆去,六朝古都风云际会,在滂沱大雨摇摇欲坠的那个王朝最后的背影,落寞而萧索,一如披了蓑衣在深夜打更的孤寡老人。你看见的,永远只是黑暗笼罩下浓郁的孤独,等老得腐朽了,一捧净土掩尽前世种种,再不会有人记得。

  而苏轼的词里,大多被他读得豪情万丈,更有种斜阳里光色深红,照落在斑驳黄旧的古道城门上的悲壮,从侧角度望去似乎还应配得一曲大漠狼烟袅袅似的笙箫,才应了这景。然,等通篇读完,还是落寞,那种沉沉的如同看尽天涯路的凄凄戚戚。这个满怀家国天下的男子,才情溢胸,尽管向着历史延伸的路上荆棘遍地,但他到底走过来了,带着苏派的优雅洒脱与他沉淀于字里行间的信念,横纵历史,宋词三千烟火齐放也独独偏了苏氏一门的璀璨,这是真真的好风水。亏他也未曾负了盛名,兜兜转转百转千回,到最后终成后世人眼里仰望的一道风景。

  也曾柔情几许,看得珠帘卷起,人在深深处。娴静文雅的妻子,并不得清照那样好的才思,于是没有成全赌书泼茶的赵明诚第二,却成了后来的“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不知苏轼手里那把檀木梳子是否握得紧了,其实再握得紧,也不过青丝如水,从手里顺顺淌过。抓不住的,终究还是要令她走了,百般遗憾唯有日后梦里词间声声呐喊。

  但那时初读这首词,终于觉得满怀抑郁无处可遁。纵观诗史明珠璀璨千华竞放,而那些堪称典范的词人身上或多或少总是有些相似相通。柔如水的笔触,仿佛透过浓郁的墨香尤可以看见那年鬓发已苍的苏轼是怎样研着墨,一笔千钧力。这一生,也就这样一回,写尽了,再不去想她。

  可最叫人喜欢的却不是这句绕指柔肠,声声寸断。也许还是心里有些对朝云的阴霾,其实也只是那时年龄尚小,不懂得风流自得佳丽相配的道理,总觉得应该和王维那样。

  极大的雨,如酽酽清茶从九天泼落,那垂着的雨瀑风景奇佳。又在新春,雨脚细细打在润如油膏的田野上,不须几日晴光就会看得好颜色。想象着那些不多时日后漫野的春花灿烂,而心里却终于被雨声的荒凉打动。拾出《宋词》,看到苏轼的词选,起初的宁静沉郁终于被那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湮没。

  词的注释很显浅“一身蓑衣,顶着烟雨,任凭半世蹉跎。”

  然而我已不能想象,那是怎样潇洒释怀的平生所向,尽在轻轻一笑间。不要黄金屋,不要千钟栗,不要颜如玉。富贵如浮云,荣华似流水。曹雪芹的红楼里烟花繁柳恩泽三世,也不过落得千般凄凉。他已看开得,不再苦闷于政治斗争人心角力,要与那青山绿水为伴,一身蓑衣消失茫茫烟雨。后半生,没有如此的盛名,没有如此的绚烂,他也不要了鸿章丽篇。还原生命的本质,就如在千里旷野闪过的一道绵长肃白的闪电,来去得太快,但光芒盛大。我一直不曾坚信有人能够长久地按自己的意愿以本质生存下去,即使那些静坐禅思的世外高僧山中隐士,也不得不面对最现实的生老病死。但总有那么一个瞬间,也许是他披起蓑衣草鞋踩踏在深山泥泞中时,也许是古渡口望着万重青山空叹息的刹那。但总有那么一个瞬间,他由诗人变为常人,由苏轼变为野老。再没有比这更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

  然而,注释上的背景介绍却是极复杂。

  其实自己早已在内心从某种程度上厌烦了这种复杂,人心所向条理分明,说得是这首词的政治目的,表达作者怎样的居心云云。殊不知在读的过程中,已掺杂多少后世人的猜想。

  而我,宁愿去相信一个信手闲笔惊为天人的苏轼,的确曾在雨中高吟着,他的心之所向。

  写到这里不由自主地连出李白,那个“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李白,那个“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李白,闲闲一笔众生百态,勾勒出半个盛唐的灯火通明辉煌灿烂。然而此生最大的愿望,于他,也不过就是一身蓑衣,一壶浊酒,迎着千重翠色踏步而去。茫茫烟雨里,自灌注了不尽的生命绿意。

  世事本无常,翻手过来的慈悲本源于一颗终归尘土的凡人的心。

  两分钟的即兴演讲篇三

  夜色如墨,沁着丝丝寒意,在无边的暮霭中缓缓舒张开来。我合上手中微微泛黄的纳兰词,干涩的眼眶不觉已氤氲了一层薄薄的雾气,心里却还在默默吟诵着你——纳兰容若。

  还记得曾经有人对我说:“纳兰的词,愁字用的最多,我真不明白,显赫的地位,贯耳的声名……他什么都有了,却还有那么多的愁怨。”对此,我只能浅笑置之,不愿多语。是啊,家家争唱饮水词,可纳兰心事有几人知?

  你的一生像是一枚苦涩的橄榄,被放在一只精致的毫无瑕疵,却盛满了寂寞的水晶瓶里。御前侍卫,康熙宠臣,当朝太傅长子,满清第一词人……这一系列另人艳羡的光环如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枷锁,把你牢牢的束缚在瓶底。命运注定了你只能任理想聒碎在风雪马骑上,无奈地长叹:“浮名总如水,判尊前杯酒,一生长醉!”

  内心的苦闷无处可诉,也无人能诉。于是,在无数个不眠的夜晚,你伴着摇曳的烛光,独坐案头,把满腹心绪化成片片凄艳绝伦的花瓣。轻轻拈起,铺展在凝练的宣纸上,惨然一笑:“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我读到了你呼之欲出的悲愤。为什么?你挚爱了一生的女子竟成了皇帝的妃嫔?一份堞纸,一道宫墙,旧使一切从此沦为回忆,只留下你伴着廊前失落的花铃,怅然自语:“的宣纸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谢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我读懂了你对远方友人的那一份诚挚。幸好,在这无恋的尘世,还有一段友情让你能够得到片刻慰藉。和他们在一起,你可以暂时避开世俗名利,官场物主,把酒衔觞,纵情叹一句:“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然而,这一切欢乐都只是瞬息,欢尽人散,一依然凄寂。冥冥长夜,醉眼望着凄迷的灯花,无端酸鼻。

  冰凉的夜风一点点地渗入心里,我不禁打了个寒噤,眼里早已盈满的泪水倏的滴落下来。一片迷茫中,我似乎听到了一段呜咽的笛声,没有千折百回的曲调,依然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仿佛一个人在低沉的诉说着他一生的愁苦。容若,那是你的短笛么?

  夜色渐深,我望着虚空轻轻呵了口气,小心翼翼的把纳兰词防回橱里。你那冷峭绝伦的词句就像一场开在水里的幻觉,另人心碎的意象迭起在握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容若,现在我还无法真正地读懂你,单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能够看透你眼中流露出的悲喜,到那时,我将再次聆听你和着一只短笛,在寥廓的暮色里,低低地吟诵:“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猜你感兴趣:

1.2分钟即兴演讲范文3篇

2.两分钟即兴演讲技巧

3.两分钟即兴演讲

4.2分钟演讲稿大全

5.三分钟即兴演讲稿范文6篇

6.大概两分钟的演讲稿

7.励志演讲稿两分钟

    276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