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即兴演讲看领导干部应具有的修辞素养
即兴演讲是现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修辞技巧是领导干部增强即兴演讲表达效果、保证信息有效传递的手段之一。
从即兴演讲看领导干部应具有的修辞素养:
一、修辞是传媒政治时代领导干部即兴演讲实现信息有效传递的重要手段
即兴演讲是现代社会各级领导干部经常面对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领导干部即兴演讲的机会越来越多,如参加新闻发布会、接受采访、答记者问等。特别是随着新闻传媒功能的延伸,互联网的普及,全球信息传播的同步性,领导干部经常要以公众形象出现在新闻媒体的镜头前,其一言一行都会被及时地记录下来,广泛地传播开去,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同时,言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领导干部即兴演讲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评定其领导素质和综合能力高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即兴演讲能力就成了现代复合型领导干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即兴演讲看领导干部应具有的修辞素养
而领导干部即兴演讲是一种高智力型的复杂的脑力活动,是“一对多”的信息交流或信息发布,这种交流是否能获得成功,达到即兴演讲的预期目的,还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言语交际是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的过程。言语交际的功能,正是在由说者编码到听者解码的过程中实现的。按照正常的理解,讲话者把所要传递的信息变成语言符号,听众就能顺利地、完整地接收并正确地理解其表达的意义,但事实上,处于动态语境中的这几个环节,常常会出现一些“阻滞或障碍”。这些“阻滞或障碍”会影响到信息的有效传递,使听话人不能完全地、确切地把言语形式“还原”为它所代表的全部信息,甚至会出现信息量严重缺失的现象。在领导干部即兴演讲这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可以造成“阻滞或障碍”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听众的接受状态和接受心理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有关研究表明,当代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发展,“注意力经济”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人们普遍耽于视觉感官的享受,“听力差”已经成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且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热点不断出现,社会成员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浮躁,这就使人们的聆听耐性大为减弱。所谓“听力下降”是“现代人”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在领导干部即兴演讲时,讲者滔滔不绝、听者心不在焉的现象时有发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的、富有形象性的物质对人的大脑有一种积极的刺激作用,可以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促使接受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记住或接受对方发出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而领导干部无论是答记者问、接受采访,还是即兴发言等,其内容一般都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递党委、政府的工作意图,阐述重要问题、事件等。这些内容一般政治性、理论性较强,同时比较抽象,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一般听众的接受心理形成了一定的偏差,会直接影响到听众对讲话的信息的接收。
针对以上情况,领导干部在即兴演讲时,就要采取一定的语言策略,以提高其言语行为的吸引力。关涉言语行为是否有效的因素很多,但在准确地达意传情之外,对话语进行适当的选择和加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以调动听众的情绪,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听众乐于接受,无疑是提高领导干部即兴演讲效应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修辞的作用。领导干部在即兴演讲中适当地使用一些修辞技巧,可以使要传达的信息或道理更具体、更贴切、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这样才能抓住听众、吸引听众、打动听众、说服听众,才能“行得更远”,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运用修辞的素养是传媒政治时代的领导干部提高即兴演讲效应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
二、领导干部即兴演讲中常用的修辞手段及其表达效果
(一)运用比喻,增强即兴演讲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比喻是建立在心理学所说的类化作用的基础上的。领导干部即兴演讲的目的往往是宣传一种观点,讲清一种道理,其中有些观点与道理,或者比较抽象,或者比较专业,或者比较深奥,而比喻的作用就在于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专业的知识通俗化、使深奥的内容浅显化,以简约的文辞、生动的形象引起听者的兴趣,唤起听者的联想,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6年3月14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在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说:“我还想提出一点,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一着‘活棋’,这一步棋走好了,就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在这里,温家宝把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这一举措比作一步“活棋”,意思是这步棋如果走好了,必然“全盘皆活”,用“活棋”形象地说明了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性,让人过耳不忘。
商务部部长__更是运用比喻的高手,在他的一篇访谈录——《关于理想、信念和党的先进性——访商务部部长__》(《求是》2005年第6期)中,多处运用了比喻。在谈到对国际局势的看法时,他用“戴着有色眼镜”来比喻有些国家对中国的偏见;在谈到当前社会人们的思想状况时,用“跳槽”来比喻人离开原来的单位到别的单位或改变职业;在谈到要有选择地读书时,用“细粮”和“粗粮”分别来代表“经典”与“闲书”等,都非常形象准确。
这些即兴演讲中比喻的运用,一方面显示了讲话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又给听众接受信息提供了联想和再创造的基础,使听众从中受到感染、得到启发,讲话人的意图也更加容易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巧用引用,增强即兴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引用就是引述有关的语言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认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引用的材料包括名人的言论、有关著作的论述、格言警句等。即兴演讲中如果引用得当,就能够增强讲话的文采和理论性,提高其说服力和感染力。
温家宝谙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在他的讲话中,常常是诗词佳句脱口而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成了他语言上的一大特色。2003年6月29日,他在香港礼宾府出席CEPA协议签字仪式后发表的演讲中,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的诗句:“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以此表示对香港的美好祝愿。2003年10月1日,陕西省大面积受灾,在看望了灾民后,他引用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以此告诫所有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2004年3月4日,他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引用汉代政论家王充《论衡》中的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表达了本届政府倾听民声、受民监督的施政理念。2006年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引用了《孟子》中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此来说明台湾当局阻挠开放“三通”损害了台湾同胞的利益,必然失去民心。这些引用,自然恰当,引人深思,令人回味,展现了一位中国深厚的文学功底。
(三)运用排比,增强即兴演讲的气势和分量
心理学认为,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区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凡是形态上相似的对象,往往容易为人们所注意、所感知,而且能给人以美感。排比独特的修辞作用正在这里。领导干部在即兴演讲时,适当地运用一些排比句式,可以突出地表现讲话人的情感和话语的气势,丰厚语义,使听众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又得到美的享受。
__在“访谈”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句式。在谈到党内存在的问题时,他用了三个排比句来痛斥个别党员的做法:“有的人跑官要官,不顾廉耻;有的人贪污敛财,不择手段;还有的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可以说是入木三分,痛快淋漓,表达了强烈的思想感情。用“中国共产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先锋,是中国的脊梁”来肯定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最后用“对人民群众的事,要带着感情干,要肯干、会干、不断学着干,还要和大家一块干。人的能力有大小,但都要多办好事,少办错事,不办坏事”这样的排比句式结束访谈,铿锵有力,促人振奋。
(四)运用成语,增强即兴演讲的概括力和表现力
用尽量经济的言词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让听众在短时间内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是即兴演讲追求的表达效果。而成语是一种简练精美、内容丰富的固定词组,是我们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瑰宝,具有特殊的表意功能。在即兴演讲中适当使用成语,可以表达其他词语无法清晰而巧妙地表达的东西,使讲话显得言简意丰,概括力和表现力大大增强。
国家领导人在他们的讲话中,都非常善于运用成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1998年3月19日,刚被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任命为国务院的朱镕基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中外记者的提问,话语掷地有声:“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003年3月18日,新任国务院温家宝在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深知人民的期待,我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一定要以人民给我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忠实地履行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众望。”
两届,都是运用成语来表明自己为国家、为人民尽心-尽力的决心和勇气,表现了泱泱大国崇高的思想境界。这些成语强烈的节奏感,使人感受到了一股言语的张力和气势,从而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与心灵的震撼,使人领略到即兴演讲中成语运用的魅力,这种效果是其他词语所无法达到的。
综上所述,即兴演讲是现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修辞技巧是领导干部增强即兴演讲表达效果、保证信息有效传递的手段之一。而修辞学理论认为,任何修辞活动,任何修辞手段的运用,都是和修辞主体——作者和讲者的修养分不开的。因此,每一个现代领导干部都要在提高自己的修辞素养方面下工夫。提高修辞素养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加强学习和勤于实践是两个很重要的方面。一方面向书本学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经验之谈;另一方面,还要在语言实践中学习。只有这样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领导干部才能切实提高即兴演讲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即兴演讲的功用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