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好的人有什么表现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呀,有仁德,却缺乏口才。”孔子道:“何必要口才呢?伶牙俐齿地和人争论,常常会使人讨厌。如果你明白冉雍的仁德,要口才有什么用呢?如果你不明白冉雍的仁德,他口才再好,又有什么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口才好的人有什么表现,欢迎借鉴参考。
一、口才好不好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说话要有章法
本篇小梁跟大家分享的这段话,与中道有关。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雍,姓冉,字仲弓,孔门十大弟子之一,也是孔子很喜欢的一个学生。据说德行非常高,孔子对冉雍有很高的评价,甚至在去世之前,也不断地夸奖他:“贤哉雍也,过人远也。”意思是冉雍真的是一个贤人。
闻此语,有些弟子很不服气地说:“冉雍的品格是很高尚,但他太木讷了,没口才。”(“佞”是指巧舌如簧,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气势压人,引经据典,而且还押韵。)
孔子就说:“要口才有什么用?你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想要用口才去搞定别人、驾驭关系,常常会被人隐隐地厌恶和憎恨,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如果你明白冉雍的仁德,要口才有什么用呢?如果你不明白冉雍的仁德,他口才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小梁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很能理解孔子心目中美好人格的样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对那种话不多做事很靠谱,甚至被人讥讽、抢白了之后,不回应,也不生气,只是安静地在旁边听着老师说了一番道理之后,默默地去做的学生,非常有好感。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学生是孔子喜欢的。但也有一些人隐隐地会有疑问,孔子那么能言善道,算是敏捷吗?算是口才好吗?在当今知识付费的时代,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是不是也会丧失所谓的社会竞争力呢?
小梁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首先,我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深深地反省自己说的太多了。我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除了做节目和访谈之外,尽量在饭桌上、茶桌上,日常与朋友的交谈中多听、少说。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之所以喜欢有点儿木讷、沉默,显得有点儿傻的人,也许隐隐地代表着孔子内心的某种追求(仅仅是也许,我以“小人之心”来揣度孔子的想法,也许孔子也觉得自己有些时候话说得多了,所以他对比自己更沉默的、更敏于行的弟子,充满了一种人格上的投影,觉得这样更好)。我们常常认为某种品格特别好的原因是,它是自己内心期望做到,而没有做到的状态。
最后,关于“佞”——巧言善辩这件事,把这个话题放在当今社会,一个完全沉默的人,可能很难活下来吧,但说话还是要有章法的。
说话声音很高亢,很尖锐,就叫“佞”;说话缓慢,不疾不徐,就不太“佞”。当别人已经接受你的观点,你还要反复地说,或者别人不那么接受你的观点,你也要反复地说,就叫“佞”;无论别人接不接受你的观点,说话的时候点到即止,就不太“佞”。
二、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也要注意点到即止
假如你跟一个人坐下来聊天,才聊了一个小时,就已经把自己所有的经历故事、学问知识全部表达出来,这就叫“佞”;与一个人认识了十年,才让别人发现“哦,原来你懂的那么多”,说话时你仍然能够不疾不徐地娓娓道来,就叫不那么“佞”。
明明自己已经词穷、理亏,还要用各种逻辑辩论术,好让自己站在某种正义的方向,这就叫“佞”;如果已经发现自己错了,迅速地表示愧疚,内心决定改变,并且积极地道歉,就叫不那么“佞”。
推而广之,可能孔子是用这样一句话来提醒他的弟子们,人的内心还有一种隐藏的、很有意思的人性。
有一次,小梁和一位朋友讨论关于中医产业、生命、医药的话题。因为当时聊得很兴奋,所以小梁连续讲了八分钟,虽然这位朋友非常认同我,而且跟我关系很好,但后来我还是在他的眼中看到了一丝不耐烦。
同样的情景,另一位朋友跟我聊我也很认同的话题,他讲得很好,但当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五分钟以后,我就开始有点儿不耐烦了。我知道他讲的是对的,也认同他讲的东西,但他把例子用得有点儿足,用武侠小说里的话来说就是“招式用老”。所以,哪怕是对的、好的内容,也不需要迫切而充分地表达,点到即止。
有一天,吴伯凡老师和我分享仪仗这件事。他说以前两个国家打仗,摆好队形之后,攻击的一方军队开战之前,为严明军纪,会很认真地操练一遍。而对面军队的将领一看,这支军队这么厉害,就说:“好了,我们知道了,你赢了。”遂鸣金收兵。
贵族打架,都只是把自己打架的能力稍微呈现一下,彼此一看,就大概知道孰输孰赢。如是,赢的人不耗自己的力量,输的人也不会输得太丢脸,彼此之间相视一笑,该割地的割地,该赔款的赔款,这就结束了。
这种把自己的阵仗以某种仪式呈现出来的样子,就叫仪仗。遥想中国古代还有过这样打架的方式,小梁就在想,就做人的艺术性而言,我们真的可以花些时间向古人学习。古人许多很精妙的东西,是我们不得不叹服的。
三、口才不好、木讷的人,会有很久的朋友
有一天,小梁带着小小梁去学习射箭。一位老师给我们穿上春秋战国到秦朝这段时期,将士射箭时穿的服装以后,我突然发现小梁和小小梁都很挺拔,气宇轩昂。
小梁就想这是为什么,后来发现,要穿这身衣服,身体就必须挺立。第一,这身衣服有一个很好的腰带,把腰带系好后,气(宝瓶气)就会顶起来,人就忽然长高了几公分;第二,这套衣服的设计是,你无论走路、站着还是坐着,都必须挺起腰板,否则就会很不舒服(脖子被勒得很不爽)。穿上的一刹那我就知道了,原来古人是用衣服来规范言行的。
回到那个时代,孔子用他的音乐、礼教、言行来规范学生,再通过学生拓展到更大的层面,体会尊重的艺术——如何尊重时间,如何尊重宇宙,如何尊重大地,如何尊重生命,如何尊重师长,如何尊重自己……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地发展出君子般的人格魅力。
这种生命状态是勃发的、正直的、温润的,也是不会伤害自己的。
如果一个人总是想要在语言上制伏别人,哪怕说得再有道理,也会让对方产生微微的憎恨,这叫“屡憎于人”。这种憎恨,会在不久的未来,给自己播下祸的种子。
相关文章:
1.口才对人的重要性
5.口才与表演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