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社交口才(2)
启老曾谈起为他祝寿而举办的“启功先生语言文学研讨会”:“当时九位女学生举着红烛为我唱祝寿歌,我也跟着起哄,心里也在念着祝词许愿什么的。你猜我念的是什么?我心里说:‘启功啊启功,你就像这红烛头儿……’”说到这里,启老哈哈大笑,笑得眼睛米成一条缝,真像一个老顽童。大家想了一会儿,热烈地鼓起掌来。
既然是祝寿,那肯定要唱祝寿歌、许愿。祝寿是原因,唱祝寿歌、许愿是结果,这是正常的因果关系。启老的结果却出人意外。他没有许什么愿,而是在注意那和祝寿毫无关系的红烛头儿,想的是和祝寿毫不相干的内容。这样的结果和前面的原因形成了不全乎逻辑的、非正常的因果关系,幽默的氛围就这样制造出来了。细细琢磨启老的话,其中的奥妙发人深思:他不落俗套,不许“长命富贵”之类的俗愿,而自称“像红烛头儿”,是啊,“蜡炬成灰泪始干”,启老的一生不正是燃烧自己,给别人带来光明的红烛么?
实话实说式幽默
在通常情况下,幽默与直截了当地表达隐衷无关。幽默往往表现为间接暗示,善于诱导对方,直到对方顿悟为止。其实,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实话实说,以真诚善意的幽默打动对方。实话实说的幽默即使传达出责备的信息,也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它比一本正经的批评指责更能触动对方。启老是善于运用实话实说式的幽默的。
一次,一个自称“气功大师”的人,发功给启老治病。在离启老十几步的地方煞有介事地张开手掌问:“有感觉吗”启老摇摇头说:“没有。”他往前走了几步,又问:“这回呢?”启老还是说没有。他又走前几步。启老还是说没有感觉。最后他把手按着启老的膝盖问:“这回呢?”启老说:“有感觉了。”那人高兴地说:“什么感觉?”启老轻轻地点说:“我感觉你摸着我的腿了。”“气功大师”有几分尴尬,在场的其他人都笑了。
作为知识渊博的学者,启老肯定很清楚“气功大师”的故弄玄虚。如果启老一开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种种不合科学的做法,必然会引起双方不必要的争论,矛盾也会越来越大。面对面的争执,使对方处于难堪的境地,也有点故意为难对方的嫌疑。于是,启老让事实去说话在,让事实去辨别真伪。启老以善意的幽默话语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觉,相信那位“气功大师”也应该有所“感觉”吧。
画蛇添足式幽默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不必要的言行,是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如果把它用在幽默的领域,变废话为趣话,就产生了幽默的效果。而且画蛇添足式幽默是纯粹的幽默行为,不带任何攻击性。请看启老的一次“画蛇添足”吧。
制假造假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作为妇孺皆知的书画家,启老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仿造他书画作品的事情。一天,启功来到潘家园书画店面,看到挂出来的署名“启功”的书画作品,没有一件是他作的。启动笑道:“写和画得都比我好啊!”
某日,有一个专门假冒启功书法的人去书画店销售赝品,恰巧被先生逮个正着。造假者尴尬恐慌地自容,声称自己的只是为了“赚几个钱养家糊口”,哀求老先生高抬贵手。大家都以为启老要痛斥这个造假者了,不料启老只是宽厚地笑道:“你要真是为生计所迫,仿就仿吧,可千万别写**标语啊!”在大家的嘲笑声中,造假者狼狈不堪,灰溜溜地走了。
启老对待制假者的态度,我们姑且不作讨论,但先生的古道热爱肠、宽容厚道是值得我们景仰的。自己的书画饮誉海内外,收入不菲,生活过得不错,他还在为侵犯自己利益的画匠们着想:他们也许仅仅是为了生计才那样做的吧。“可千万不要写**标语啊”和前一句没有语义上的联系,似乎是一句多余的话。正是这句似乎是一句多余的话。正是这句似乎可有可无的“废话”,传达出了启老面对造假者的复杂心情:几分同情,几分无奈,不仅给陷入困境的造假者以情感上的抚慰和关怀,而且也给他指出了为人做事的底线,让他对自身问题进行反思。
启老用幽默的话语,用慈爱之心对待人世间的荣辱冷暖,在从容嬉笑之间,把自己的心态安排得恰到好处。正如张中行先生说的:“看表现,像是在游戏人生,探底里,乃是把一切都看破了。”启功先生就像一株苍翠挺拔的青松,永远傲然屹立在时间的长河中。他的学术成就、治学风范、人格魅力,永远为后世景仰,他作为言谈高手、幽默大师,在口语表达艺术长廊中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社交口才相关文章:
1.社交口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