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口才技巧:善用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在说明一个事物时,不是直接去说,而是通过描述或说明另一个事物来达到目的。这样,用人们比较熟悉的东西来描述、解释人们不熟悉的东西,减少理解的障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领导口才技巧:善用比喻,欢迎借鉴参考。
有人曾问爱因斯坦,究竟什么是相对论。作为一个非常深奥的理论问题,如果用科学术语来解释,必定冗长晦涩,让人难以理解。爱因斯坦是如何解释的呢?“你同你最亲爱的人坐在炉子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五分钟,而如果你一个人孤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五分钟,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高深的理论,只因为巧用人的感受作比喻,简单几句话就说明白了。
具体说,当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要表达某一事物或道理时,运用联想或想象,引进另一种事物或道理,以便把要表达的事物或道理反映得更具体、更贴切、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使听者爱听,听得明白,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刘向的《说苑》中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
有人对梁王说:“惠子这个人说话善于打比喻。假若大王您不让他打比喻,那么,惠子就没法说话了。”
于是,梁王对惠子说:“希望你今后说话时不要打比喻了。”
惠子回答说:“假若有个人不知道‘弹’为何物,您告诉他弹就是‘弹’,他能明白吗?”
梁王说:“当然不明白了。”
惠子说:“我要把我知道的事物告诉不知道这事物的人们,您说不打比喻行吗?”
梁王说:“不打比喻是不行的。”
这个故事中,本来梁王是不让惠子再打比喻,可是惠子又悄悄地打了一个比喻,说服了梁王。
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做比的事物或对象;喻词则是标明比喻关系的词语,如“好像”、“恰似”、“像……一样”等。比如,毛泽东曾说,有些人写文章长而空洞,就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这里,长而空的文章就是本体,臭而长的“裹脚布”是喻体,“像”是喻词。
人们说话是为了描绘事物,或阐述道理,或表述情感等,要把这些东西表述得生动具体,使别人印象深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能运用贴切的比喻,就能化难为易,话半功倍,具有说服力。
巧妙运用比喻,能给语言涂上一层绚丽色彩,增加讲话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性,让语言更精彩。前面讲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解释,不仅能让人理解相对论的内涵,更让人觉得风趣可爱。
用好比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两者相近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完全不同、但又有极相似之处的两种事物。属性相同的事物,难以激发人们的联想,没有比喻的意义;而没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根本不具有可比性,也不能用来比喻。
(2)通俗易懂
喻体要浅显,生动具体,与听众的生活非常贴近,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形神兼备
这是指对比的两事物不仅要有外表的共同点,还要有内在特质与神情上的相似点,以便能揭示事物的精神实质。
(4)自然贴切
比喻是增加语言色彩的好方法,但比喻不是越多越好,不能为了比喻而比喻,不能出于猎奇而矫揉造作、故弄玄虚。比喻应有创造性、不能老用那些已经为人熟知的比喻。不自然的比喻,不但不能为讲话添彩,反而会让听众反感。
相关文章:
3.领导讲话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