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高二学年语文试题卷
2024年秋季期中考试高二学年语文试题卷出了什么题目大家知道吗?期中考试的机会要好好把握,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秋季期中考试高二学年语文试题卷(必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4年秋季期中考试高二学年语文试题卷(必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学年 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课内知识考查(每题2分,12小题共计24分)
1、下列各项对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文胜质则史 史:虚饰,浮夸
②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劝:劝说
B ①故有道者不处 处:与……相处
②将进酒,杯莫停 将:请
C ①修我矛,与子偕作 作:起
②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贼:伤害
D.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虑:考虑
②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白色不透明和小冰粒
2、下列各项对加点的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江流宛转绕芳甸 芳甸:花草茂盛的原野
②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小心谨慎
B.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弘毅:弘扬坚毅的品格
②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高堂:高大的厅堂
C.①钟鼓馔玉不足贵 馔玉:像玉一样珍美的食物
②玉户帘中卷不去 玉户:用玉装饰的门,也用作门的美称
D.①愿逐月华流照君 月华:月光
②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户牖:窗子
3.下列各项对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彬彬:儒雅的样子
②滟滟随波千万里 滟滟:形容波光荡漾
B.①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②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C.①径须沽取对君酌 径须:直须、应当
②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
D.①壹是皆以身为本 壹是:一概,一律
②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交相:互相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②居则曰:不吾知也。
B.①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②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C.①故天下兼相爱则治 ②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D.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②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B.①自伐者无功 ②此五霸之伐也
C.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②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D.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6、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②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C.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①人而不仁,如礼何? ②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7.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①不龟手之药 ②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①其脆易泮 ②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①若火之始然 ②死而不亡者寿
D.①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②当察乱之所自起
8.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冬,与越人水战 ②朝如青丝暮成雪
B.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其坚不能自举也
C.①自是者不彰 ②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
D.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②其未兆易谋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均为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①一日克己复礼 ②小子何莫学夫诗
B.①天子以至于庶人 ②强行者有志
C.①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②剖之以为瓢
D.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②致知在格物
10.下列各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②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B.①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②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C.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D.①故亏君而自利 ②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1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老子》又名《南华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的思想。
B.孟子,名轲,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家,提出“性善论”,政治上倡导“仁政”,《孟子》是记载其言行的书,全书共7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孔子,名丘,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A.庄子,名周,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想象奇特,形象生动,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代表先秦散文最高成就。
12.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辐与毂,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候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三十辐共一毂”就是这个意思,辐辏,是指人或物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聚集。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后借指车轮或车。
B.篑与蔂,古代用来盛土的筐。如“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成语“功亏一篑”,比喻做一件事只差最后一点努力未能完成,多含惋惜之意;“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累,同“蔂”,比喻做事是从最基本开始,经过逐步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
C.斗与石,都是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古代朝廷支付官员的俸禄,以粮食为主。由于秦国当时以石为最大量器,故以石表示官秩的等级,被称为秩石制,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此标准得以全面推行。
D.家与国,各诸侯封地称之为“家”,卿、士大夫的封地称之为“国”,而周天子对所属周朝的疆域叫作“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家”“国”“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二、现代文阅读(4小题共计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海明威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中贯穿着一种不屈不挠、绝不服输的“硬汉子”精神。然而,他笔下的“硬汉子”的个性通常伴随着孤独,高傲的下面隐埋着寂寞,勇敢的行为中折射着悲怆凄凉的情调,淡淡的乐观中掩盖着深深的悲哀。
悲剧是海明威一生中一再出现的主题,他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弥漫着一股浓厚的悲剧氛围。其中,《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是海明威的悲剧意识和抗争精神的最强有力的反映。圣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子”形象的集合。他经过八十多天在海上的辛劳,他却没有表现出沮丧,而是从容待之。这种对待失败和厄运的举动显现出来的正是人类内在的力量与意志。老人敢于挑战厄运,在大海上与之展开博弈。老人双手伤痕累累,血肉模糊,在感觉快要垮下去的时候,他忍住一切疼痛,抖擞当年威风,拼尽全力,与鲨鱼苦战五大回合,他的渔叉丢了,就用刀子;刀子断了,就用短棍;短棍被打掉就拽下舵柄去打、去砍、去劈;舵柄打断了又用断裂的手柄去刺……他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战斗到底。圣地亚哥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直面厄运的勇气可以说完美地演绎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子”的悲剧精神。
文本二
等了一整天
海明威
我们还睡在床上的时候,他走进屋来关上窗户,我就看出他像是病了。他浑身哆嗦,脸色煞白,走起路来慢吞吞,似乎动一动都痛。
“怎么啦,沙茨?”
“我头痛。”
“你最好回到床上去。”
“不,没事儿。”
“你回床上去。等我穿好衣服就来看你。”
可是等我下楼来,他已经穿好衣服,坐在火炉边,一看就是个病得不轻,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我把手搁在他脑门上,就知道他在发烧。
“你上楼去睡觉吧,”我说,“你病了。”
“我没事儿。”他说。
医生来了,他给孩子量了量体温。
“几度?”我问他。
“一百零二度。”
在楼下,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药丸,还吩咐了服用方法。一种是退热的,另一种是泻药,第三种是控制酸的。他解释说,流感的病菌只能存在于酸性状态中。他似乎对流感无所不知,还说只要体温不高过一百零四度就不用担心。这是轻度流感,假如不并发肺炎就没有危险。
回屋后我把孩子的体温记下来,还记下吃各种药丸的时间。
“你要我念书给你听吗?”
“好吧,你要念就念吧。”孩子说。他脸色煞白,眼睛下面有黑圈。他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似乎超然物外。
我大声念着霍华德•派尔①的《海盗集》;但我看得出他不在听我念书。
“你感觉怎么样,沙茨?”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他床脚边看书,等着到时候给他吃另一种药。本来他睡觉是轻而易举的,但我抬眼一看,只见他正望着床脚,神情十分古怪。
“你干吗不想法睡一会儿?要吃药我会叫醒你的。”
“我情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要是你心烦就不用在这儿陪我,爸爸。”
“我没心烦。”
“不,我是说,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
我以为他也许有点头晕,到了十一点我给他吃了医生开的药丸后就到外面去了一会儿。
那天天气晴朗寒冷,地面上盖着一层雨夹雪都结成冰了,因此看上去所有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修剪过的灌木,全部草地和空地上面都涂上层冰。我带了一条爱尔兰长毛小猎狗顺着那条路,沿着一条结冰的小溪散散步,但在光滑的路面上站也好,走也好,都不容易,那条红毛狗跳一下滑倒了,我也重重摔了两跤,有一次我的枪都掉下来,在冰上滑掉了。
一群鹌鹑躲在悬垂着灌木的高高土堤下,被我们惊起了,它们从土堤顶上飞开时我打死了两只。有些鹌鹑栖息在树上,但大多数都分散在一丛丛灌木林间,必须在长着灌木丛那结冰的土墩上蹦几下,它们才会惊起呢。你还在覆盖着冰的、富有弹性的灌木丛中东倒西歪,想保持身体重心时,它们就飞出来了,这时要打可真不容易,我打中了两只,五只没打中,动身回来时,发现靠近屋子的地方也有一群鹌鹑,心里很高兴,开心的是第二天还可以找到好多呢。
到家后,家里人说孩子不让任何人上他屋里去。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千万不要被我传染。”我上楼去看他,发现他还是我离开他时那个姿势,脸色煞白,不过由于发烧脸蛋绯红,像先前那样怔怔望着床脚。
我给他量体温。
“几度?”
“好像是一百度。”我说。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说的。”
“你的体温还好,”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不担心,”他说,“不过我没法不想。”
“别想了,”我说,“别急。”
“我不急,”他说着一直朝前看。显然他心里藏着什么事情。
“把这药和水一起吞下去。”
“你看吃了有什么用吗?”
“当然有啦。”我坐下,打开那本《海盗集》,开始念了,但我看得出他没在听,所以我就不念了。
“你看我几时会死?”他问。
“什么?”
“我还能活多久才死?”
“你不会死的。你怎么啦?”
“哦,是的,我要死了。我听见他说一百零二度的。”
“发烧到一百零二度可死不了。你这么说可真傻。”
“我知道会死的。在法国学校时同学告诉过我,到了四十四度你就活不成了。可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原来从早上九点钟起,他就一直在等死,都等了一整天了。
“可怜的沙茨,”我说,“可怜的沙茨宝贝儿,这好比英里和公里。你不会死的。那是两种体温表啊。那种表上三十七度算正常。这种表要九十八度才算正常。”
“这话当真?”
“绝对错不了,”我说,“好比英里和公里。你知道我们开车时车速七十英里合多少公里吗?”
“哦!”他说。
可他紧盯着床脚的目光渐渐轻松了一些,一直绷着的那股劲儿也终于缓了下来。第二天,他轻松极了,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
[注]①霍华德•派尔(1853-1911):美国作家、画家、插图家,为杂志工作多年,作品大多取材美国殖民地时期及内战时期史实及传说,除撰文外,并亲自作画。
文本三:
冰山原则,是海明威于1932年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首次提出的一种文学创作原则。他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川,认为“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就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写出来了似的。显而易见,他在这里强调的是省略,主张水下面的“八分之七”应该留给读者去感受,根据海明威的解释,所谓“冰山原则”,即在文学创作中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隐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感受鲜明的形象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这一原则既是海明威对自己多年创作经验的形象总结,也是他处理艺术和生活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13.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根据文本一的内容可知,小沙茨身上符合海明威价值观的“硬汉形象“,“不用在这儿陪我”等语言表现了他等待死亡时的勇敢、坚强、镇定与孤独,小沙茨身上寄托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忧虑。
B. 小说结尾小沙茨“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表明他经此打击已变得敏感而脆弱。
C. 该小说故事情节简洁明快,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颇费作者匠心,如在楼下医生开药的解释就很好地为下文父子误解做好了铺垫。
D. 小说中沙茨脸色煞白,不愿睡去,不愿提起死亡,总怔怔望着床脚等细节刻画了他等待死亡时的紧张与恐惧,对死亡的隐忍与抗争。
14.下列对这篇小说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的对话,中间省去了过渡词,使得对话非常流畅,一气呵成,也更加真实,贴近现实生活。
B.这篇小说内容简洁明快,内蕴丰富,符合文本三提到的”冰山原则“,思想深沉,隐而不晦,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C.“不,我是说,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句中“这事”沙茨的意思是“面对死亡”,这句表明沙茨已经意识到父亲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心中焦虑而孤独。
D.海明威选择第一人称角度,以孩子父亲“我”的身份来叙述,让读者感到自然逼真,故事中“我”一直以一种成人的心态平静地对待孩子的病情。
15.本篇小说以对话为主,其中“我”打猎的场景描写有何作用?(4分)
16.结合文本三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他小说的深邃思想往往寄寓在简明的形象文字当中,请结合文本说说本小说主题是怎样的?(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贞观十一年,大雨,谷水溢,冲洛城门,入洛阳宫,平地五尺,毁宫寺十九,所漂七百余家。太宗谓侍臣曰:“朕之不德,皇天降灾。将由视听弗明,刑罚失度,遂使阴阳舛谬,雨水乖常。朕又何情独甘滋味?可令尚食断肉料,进蔬食。文武百官各上封事,极言得失。”
中书侍郎岑文本上封事曰:臣闻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是以古人譬之种树,年祀绵远,则枝叶扶疏;若种之日浅,根本未固,虽壅之以黑坟,暖之以春日,一人摇之,必致枯槁。今之百姓,颇类于此。常加含养,则日就滋息;暂有征役,则随日凋耗;凋耗既甚,则人不聊生;人不聊生,则怨气充塞;怨气充塞,则离叛之心生矣。孔安国曰:“人以君为命,故可爱。君失道,人叛之,故可畏。”仲尼曰:“君犹舟也,人犹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伏惟陛下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社稷为重,下以亿兆在念。明选举,慎赏罚,进贤才,退不肖。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颐神养性,省游畋之娱;云奢从俭,减工役之费。务静方内,而不求辟土;载弓矢,而不忘武备。凡此数者,虽为国之恒道,陛下之所常行。 雨水之患阴阳恒理岂可谓天谴而系圣心哉太宗深纳其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论灾祥》,有删改)
17.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雨水之患A阴阳B恒理C岂可谓天谴D而系E圣心哉F太宗G深纳其言。
18.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不忍人”即怜爱别人之意,孟子以此体现其力主仁政思想。
B. 封事,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有此称。
C. 扶疏,枝叶稀疏之意。此句意为古人用种树比喻治理国家,种之日浅,则枝叶稀疏。
D. 社稷,国家的代称,本指土神和谷神。“一片神鸦社鼓”中的“社”即祭祀土神的活动。
1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提出“不忍人之心”的政治主张,唐太宗面对水患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正体现了孟子这一主张。
B. 孟子强于论辩,善于说理,通过生活常理说明人人皆有恻隐之心,又利用排比、对仗等句式增强语势。
C. 材料二中岑文本阐述的开创容易与守成不易的观点与魏征提出的“取之易而守之难”的观点是一致的。
D. 岑文本的封事极具文学美感,其中使用了对仗,句式较整齐;类比推理,层层递进,具有较强说服力。
2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8分)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
21.孟子提出的“不忍人之心”,在唐太宗的施政措施中具体表现为怎样的做法?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 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②。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③。功成画麟阁④,独有霍嫖姚⑤。
【注】①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星芒尽:指战争结束。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②麟阁:也称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汉宣帝时曾图霍光等十一位功臣像与阁上,以表扬其功绩。③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曾做过嫖姚校尉。
2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写马壮是为了说明兵强,骏马奔驰表现了将士们斗志昂扬,杀敌心切。同时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 颔联从“辞”到“破”、从“弯弓”到“插羽”,瞬间就完成了从军队出发到克敌制胜的过程,不着战场痕迹,却表现唐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也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 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敌军营寨空无一人,可见敌军大败,用“尽”“消”形象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正面表现将士们神勇无比的形象。
D. 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在赞扬将士们的献身精神之余,也许“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23.本诗和《无衣》一样,都表现将士们慷慨赴敌的英雄形象和为国献身的精神,但两首诗塑造形象表现精神的手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敏于事而慎于言, 。
(2) ,应照离人妆镜台
(3)《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因为学《诗》“ , ”,意思是《诗》可以提高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讽刺时政,抒发不满。
(5)新华社武汉记者站陈健曾在一篇通讯稿中,引用《秦风·无衣》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战袍来表现大江南北各界群众守望相助共战疫情的感人情景。
(6)《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 。
(7)《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作者不再抱有幻想、逃于酒乡的诗句:“ , 。”
(8)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 ”既写出妻子独卧黄泉之下的孤苦冷清,又写出了诗人与妻子不能互诉凄凉的悲哀。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3小题,共9分)
说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们不由得想起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照片中,焦裕禄肩披外套、双手叉腰、纵目远望,背后斜伸出一枝泡桐。这棵泡桐,是1963年他亲手栽下的,被兰考人民亲切地称为“焦桐”。这张照片,也是焦裕禄在困难期间与兰考人民① 的一个缩影。
在兰考工作期间,焦裕禄② ,走在人民前面,带领兰考人民与风沙、盐碱、内涝“三害”抗争、广植泡桐,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哪怕身患癌症,他也笑笑说:“病是个③ 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
如今的“焦桐”挺拔伟岸,亭亭如盖。兰考人民沿着当年焦书记开辟的道路,种下一株株泡桐。如今,已广栽在兰考大地上,被制作成精美的一件件器具,成为兰考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 他用生命凝聚的精神,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成为了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25.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27.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28、下文中画波浪线的①②两处存在怎样的逻辑错误?请简要分析。(4分)
通常,逻辑学所说的谬误特指具有一定迷惑性的逻辑错误。你关注过日常生活中的逻辑错误吗?例如,①小刘非常喜爱外国文学作品,尤其喜爱俄罗斯的、美国的、现实主义的;②有人说《论语》值得读,有人说《论语》不值得读,小李对这两种意见都不赞成。你能够发现它们潜藏的逻辑谬误吗?
29.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5)致知在格物
以上五句话都出自我们学习的《论语》《孟子》《老子》等先秦诸子散文。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领会到了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认识到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民众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也明白了很多立身处世的道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贵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学校将组织以“学习传统文化,让经典照亮人生”为主题的学习讨论会,请从上述五句话中任选其一,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生活,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期中考试备考建议
1、整理课堂笔记。同学们可以先尝试回忆课堂笔记的内容,然后再来看笔记。
2、整理老师发下的复习试卷,记录其中错题,难题,并重新做一遍。这些复习卷非常的重要,同学们还可以找来去年或前年的考试卷做,只有不断重复才会巩固、加深印象。
3、熟背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光背下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尽可能的加以理解。
4、作文方面可以参考历年的作文题目,并尝试写一些。
期中考试作答技巧
启动思维,浏览全卷。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一切干扰,提前进入思维状态闭眼想一想平时考试自己易出现的错误,这样做能增强信心,稳定情绪,使自己提前进入“角色”。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求成,马上作答,而要通览一下全卷,摸透题情。一是看题量多少,有无印刷问题;二是选出容易题,准备先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