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德豪分享

  从借题解文、借文解题和熟记断句技巧入手,结合近三年语文高考试题,分析文言断句题做题方法,以期提高学生文言断句题解题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北京高考语文真题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 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

  材料一

  央视猴年春晚的《华阴老腔一声喊》将极具原生态特色的华阴老腔与现时流行的摇滚乐融合在一起,使观众同时看到了戏曲与摇滚的______(zá róu),农村与城市文化的融合,民间老艺人和时尚摇滚女歌手的合作,给万家团圆的日子注入了力量、激情以及声响上的震撼。

  华阴老腔本是明末清初的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属于皮影戏的一种。华阴老腔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具有一整套的表演程式、规范以及文化禁忌。它是当地大户张家的家族戏,而且传男不传女。它只需五人就可撑起一台戏:签手、副签手、前首、后台、板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剧种里,生旦净末丑却一样也不缺,不过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当。音乐唱词常用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均采用上句和下句相结合的基本结构形式。其中伴奏乐器均由手工制作而成。月琴、板胡、大锣、马锣、引锣、战鼓、惊木、干鼓、梆子、钟铃等乐器全在五个人的掌控下完成。华阴老腔以其特殊的风格被列入了2006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华阴老腔一声喊》混搭式的风格给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然而,回归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华阴老腔本身来看,或许这种做法又会带来很多的尴尬。作为区域性文化,华阴老腔与本地的文化土壤有着密切关系,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整套的表演程式、规范以及文化禁忌。作为一个节目,却必须突破这种限制。而这种打破原有的表演规程和禁忌的作法与原生态的文化相去甚远。并且通过央视春晚进行放大,有意无意地遮蔽了原有的文化色彩与内涵。当华阴老腔火了以后,在中国许多具有特色文化品类的地方,或许这种土洋结合的方式为他们宣传本地文化遗产提供了方式借鉴,或许当你再次听到某某腔“二声喊”“三声唱”的时候,这种对传统文化带有______(zhuānɡ biǎo)式的方式就丧失了它原本能够带给你的震撼与新奇。

  虽然文化的传承不应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原样性保存,也并不拒绝与多种形式的结合,但是,文化的真正魅力并不是一时的噱( )头与轰动,而是与产生文化那方土地上的生命之间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联系。当央视春晚的华阴老腔那“一声喊”渐渐远去的时候,其实所有人都希望传统的、不加任何修饰的“砸板凳、挂烟袋”那种带有农业文明的,风格上带有野性、让人血脉贲( )张的老腔能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华阴老腔最重要也最可贵的是民间艺人在表演上传达给我们的“精气神”。如果在文化传承之中,因为外界的行为伤及到他们最本真的“精气神”,即使他们再使劲砸板凳,或许也砸不出观众的喝彩声了。

  1.结合“材料一”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出字音。(2分)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阴老腔是指在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流行的一种皮影戏。

  B.华阴老腔只需五人就可表演一台戏,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分别由五人承担。

  C.猴年春晚上的《华阴老腔一声喊》遵守着一整套的表演程式、规范以及文化禁忌。

  D.《华阴老腔一声喊》之所以带来震撼,关键在于传统艺人在表演上传达给观众的“精气神”。

  3.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概括出华阴老腔的特点。(3分)

  材料二

  在音乐人选拔节目《中国之星》上,谭维维的“黄土摇滚”作品《给你一点颜色》感动了专业人士和观众。引人注目的是,和歌手共同演出的不仅有吉他手、鼓手,还有一支淳朴的“华阴老腔”“乐队”,几位民间艺术家不时以戏腔与歌手呼应,乐器则是木凳、弦子等,声声激越俨然成为主角。华阴老腔作为“西北风”的一种,给流行音乐带来了怎样的颜色?

  在上世纪80年代,在文化寻根的共同诉求之下,当时的各门类艺术曾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西北,形成了一股“西北风”。《黄土高坡》《信天游》《走西口》等流行音乐以自然的恶劣、人的孤独与旷达、生命的苦难和不屈为表现对象,思虑的则是文明的不息与文化的困境。西北民歌朴实刚健的内容,加上深蕴反思的摇滚形式,令“风沙”“河流”“白云”“山沟”等简单纯朴的意象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纵向来看,上世纪90年代乃至本世纪初,消费时代来临,创作者在流行音乐中对传统的指认从“西北”一变而为“江南”,“菊花台”“青花瓷”等一个个精致、典雅的意象,在“中国风”作品中走俏。它们来自唐诗宋词,历经千百年洗练,罗列于电子音调配的五声调式之下供人赏玩,蹑步般轻灵飘忽。相比而言,不加修饰的“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我抬头向晴天”,看上去轻,听来反而重。“江南风”借由诗词意象所表达的古典情绪,没有找到与现代人的现实处境接通的出口,难免成为一种矫情。

  横向来看,不得不提到龚琳娜的《忐忑》。作品以人声唱出“锣鼓经”,一度令观众瞠目,并引起业界喧哗。今天看来,它以先锋为名,却并未尽到先锋艺术叩问艺术本体的责任,人们并没有因它而关注音乐,或者关注作为传统艺术的戏曲。由于它把传统作为一种奇观,一种与现代艺术格格不入的异质冲突来呈现,既没有积极地面对音乐艺术,也没有严肃地面对传统文化。

  反观“西北风”摇滚,当年真正打动人心的,不是方言、调式的新鲜,也不仅是节奏的奋激,而且是以苍凉、激越为依托所呈现的面对现实、直言不讳的态度,是“一无所有”“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的一语中的,给人带来的疼痛与沉思。今天,一曲“黄土摇滚”依然令人闻之心动,说明文化寻根时代的焦虑仍在,人们面对的问题仍在。“摇滚”为中国本土流行音乐发出了先声,“西北风”更可以说是“中国风”真正的前身。《给你一点颜色》遥遥接续了这种精神。它提醒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风”,什么是传统与民族,又应该去哪里寻找,未必是“华阴老腔”,甚至未必指向“西北”,却必须是时代、社会、自然与人们心灵的共振之声。

  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来源于唐诗宋词中精致、典雅的意象与现代音乐的调式的完美结合使得“江南风”一度成为流行音乐的宠儿。

  B.龚琳娜的《忐忑》用人声唱出“锣鼓经”,其结果只能是令观众一度瞠目,让业界喧哗一时。

  C.“西北风”打动人心不是方言、调式、节奏等音乐的外在形式,而是面对现实的态度和给人带来的疼痛与沉思。

  D.《给你一点颜色》作为“黄土摇滚”提醒我们“中国风”必须是时代、社会、自然与人们心灵的共振之声。

  5.请结合“材料二”概括“西北风”音乐的特点。(4分)

  材料三

  2015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十周年。一大批文化界人士回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起点后沟村,做了一次再出发。“保护文化遗产,没有句号,只有逗号。”这体现的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但非遗保护经验也告诉我们,不能只有情怀,更要用实力让情怀落地。这十余年中,非遗保护对塑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长远和现实意义,已日益凸显。

  各个领域的从业者,已经自发地以非遗为资源,汲取着最为可贵的营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1月6日,中国民协批准成立中国非遗资源管理评价研究委员会。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意味着一种新的认识:非遗不只是对历史遗存的抢救保护、对历史文化现象的挖掘整理与活态化传承,更应该作为一种资源状态进行保护与发展,让非遗资源融入当代人们生活、融入现代社会经济。作为资源状态的非遗,它更多是一种要素、方法、手段、能力与价值取向,是中国文化建设和创造的不竭之源。

  在非遗保护领域,借助“互联网+”的大势,也开始了突破时空限制、融合传统与现代生活的艰难尝试。通过百度、爱奇艺等互联网平台,将非遗渗透到亿万网民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的商业环境让很多网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产生消费行为,成为帮助一些非遗项目变现的新方式。非遗的网络化生存是不可回避的课题,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关注非遗保护问题。2015年12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倾力支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平台“e飞蚁”在北京正式上线,要做非遗界的淘宝,让留在纸上、写在名录上的中国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

  目前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不少非遗传承人已经年老体弱、后继无人。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研修培训结合了现代学徒制传承理念,从非遗保护法规政策、设计基础、手艺文化、手艺调研等方面设计培训课程,不仅邀请传承人和非遗专家结合所从事的工艺门类及研究对学员授课,现身说法,还带领学员对相关技艺的实训工作室、非遗企业、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工艺美术专业市场等地进行考察。此外,这一计划将服务对象扩大到整个传承人群的范围,突破了固有的传承圈子。

  6.请解释文中画线句子“保护文化遗产,没有句号,只有逗号”的含义。(3分)

  7.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就“华阴老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保护建议。(6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笔阵图

  卫 铄

  夫三端①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暗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记姓名,或学不该赡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③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丶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 如陆断犀象。

  し 如百钧弩发。

  丨 如万岁枯藤。

  ㄟ 如崩浪雷奔。

  ? 如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扬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永和四年,上虞制记。

  【注释】①三端:指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②该赡:渊博丰赡。③煎涸:指浅黑干涸。

  8.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 润色:修饰文字

  B.贻诸子孙,永为模范 模范:榜样

  C.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消息:情况

  D.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 委曲:曲意迁就

  9. 要成为优秀的书家,应具备怎样的个人修养?请根据第一段内容作答。(4分)

  10.我国古代“文房四宝”在第二段出现的顺序依次为 、 、 、 。(2分)

  11.文章结尾处,“斯造妙矣,书道毕矣”中的“书道”指“书法之道”,请概括第三段至结尾处所介绍的“书法之道”。(6分)

  12.用“/”给下面文段中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

  观 其 书 有 以 得 其 为 人 则 君 子 小 人 必 见 于 书 是 殆 不 然 以 貌 取 人 且 犹 不 可 而 况 书 乎 吾 观 颜公 书 未 尝 不 想 见 其 风 釆 非 徒 得 其 为 人 而 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其 理与 韩 非 窃 斧 之 说 无 异 然 人 之 字 画 工 拙 之 外 盖 皆 有 趣 亦 有 以 见 其 为 人 邪 正 之 粗 云。

  (苏轼《题鲁公帖》)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6题。

  虎丘【1】题壁

  陈恭尹【2】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3】,乞食吴门秋又深。

  注释:【1】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2】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3】吹篪(chí)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吹篪乞食。篪,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乐器。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

  B. 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古时山色”四字暗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

  C. 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江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

  D. 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红。

  14.古诗词中的数字有时并非实指。下列诗句中,与本诗颔联中加点数字的表达效果不同的一项是(3分)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

  B.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D. 十丈黄尘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吴伟业《阻雪》)

  15.请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9分)

  ①战争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内涵。《曹刿论战》中,曹刿在“齐人败绩”,“公将驰之”时,实地考察“ , ”后,才下令追逐,最终大克齐师,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战略思想;而屈原在《国殇》中饱含深情地歌咏为国而死的将士们勇猛不可侵犯的诗句“ , ”,则传达出一种凛然阳刚之美。

  ②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 ,往往有得,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③、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地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2题。

  年灯

  肖复兴

  ①去年的大年夜,我家后面老爷子家的那盏年灯,在他家封闭阳台的落地窗前,照往年一样,又亮了起来。

  ②老爷子是位老北京,讲究老理儿。过年的时候,家里如有亲人还没有赶回来,要点亮这样一盏年灯,等候亲人的归来。什么时候亲人回来了,这盏年灯才可以熄灭。如果亲人一直都没有回家过年,这盏年灯每晚都要点亮,一直要等到正月十五,也就是年完全过后,才可以将灯取下。

  ③老爷子家这盏年灯,好几年过年的时候,都在点亮。从我家的后窗一眼就能望见,正对面老爷子家阳台窗前的这盏年灯,就这样一直亮到正月十五满街花灯绽放的时候。如今,满北京城,如老爷子这样坚持守候过年老理儿的人,不多见了。

  ④每年过年期间,望着老爷子家这盏年灯,我都会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母亲还在世,不管晚上我回家多晚,她老人家都会让家里的灯亮着。每次骑着自行车回家,四周房屋里的灯光都没有了,一片漆黑,老远,老远,一望见家里那盏橘黄色的灯,灯光闪亮着,跳跃着,像跳跃着一颗小小的心脏,我的心里便会充满温暖,知道母亲还没有睡,还在等着我。母亲去世之后,我晚上回家,再也看不见那盏橘黄色的灯光了,好长一段时间都不适应,心里都会有些伤感。对于我,灯,就是家;灯下,就是母亲。无论你回来有多晚,无论你离家有多远,灯只要在家里亮着,母亲就在家里等着。

  ⑤因为老爷子和我的儿子都在美国,一样读完博士,在美国成家、生子、工作,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比较熟,也比较说得来。我知道,前些年,老爷子和老伴还常常去美国,看他的儿子,帮助带带孙子。如今,孙子都上中学了,老爷子真的老了。他不止一次对我说:快80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坐不了喽,前列腺不争气,总得上厕所。便盼望儿子能够带着媳妇和孙子回来过一回春节。盼了好几年,不是儿子和儿媳妇工作忙,就是孙子春节期间正上学请不了假,都没有能够回来。每年春节,老爷子家阳台的窗前,都亮起了年灯。

  ⑥去年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变了花样。以往,都只是一盏普通的吊灯,半圆形乳白色的灯罩,垂挂着一支暖色的节能灯。有时候,为了增添一些过年的气氛,老爷子会在灯罩上蒙上一层红纸或红纱。去年,换成了一盏长方形的八角宫灯,下面垂着金黄色的穗子,木制,纱面,上面绘着彩画,因为距离有点儿远,看不清画的是什么,但五颜六色的,显得很漂亮,过年的色彩,一下子浓了。不知道老爷子是从哪儿淘换了这么一个玩意儿。

  ⑦老爷子家的这盏年灯,就这样又像往年一样,在大年夜里亮了一宿。烟花腾空,缤纷辉映在他家窗前的时候,暂时遮挡了年灯,但当烟花落下之后,年灯又亮了起来。让我觉得特别像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一浪翻滚过后,只有礁石立在那里不动。那岿然不动的样子,那执著旺盛的心气,颇有点儿像老爷子。

  ⑧大年初一过去了,大年初二也过去了……老爷子的年灯,就这么一直亮着。在整个小区里,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人,会注意到有这样一盏年灯;在偌大的北京城,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人,能守着这么一份过年的老理儿,点亮这样一盏守候着亲人回家过年的年灯。

  ⑨一天半夜里,我起夜,在厕所的后窗前瞥见那盏年灯,无月无星只有重重雾霾的夜色里,它比一颗星星还亮,亮得如同一个旷世久远的童话。心里不禁有些感慨,既为老爷子,也为老爷子的儿子,同时,也为自己。

  ⑩大年初五的早晨,我起床后,从后窗望去,忽然发现,老爷子家阳台落地窗前的那盏年灯,没有了。这一天的天气难得格外的晴朗,太阳斜照在他家阳台的落地窗上,明晃晃地反光,直刺我眼睛。我以为眼花了,没有看清。定睛再细看,年灯真的没有了。

  11正有些奇怪,看见一个男人领着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走进阳台,他们都穿着一身运动衣,两人做起了体操来。不用说,老爷子的儿子和孙子回家了。虽然没有赶上年夜饭,毕竟赶上了当天晚上破五的饺子。离正月十五还有10天,年还没有过完呢。

  12又要过年了,想起老爷子的那盏年灯。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02月02日)

  17.下列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既可以查“戈”部,6画;也可以查“皿”部,5画。

  B.暂时:“暂”的读音是“zàn”。

  C.偌大:“偌”字共10画,第三笔是“一”。

  D.瞥见:“瞥”为会意字,“敝”和“目”组合在一起,表示“很难看见”的意思。

  18.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小见大,借助对满北京城都不多见的坚持点年灯的“老爷子”的刻画,表现出许多中华传统文化都在受到严重冲击。

  B.老人难以去看远离家门的晚辈,晚辈们又很难陪老人过春节,本文看似内容平淡浅显,却真实地反映出当代中国的社会风貌。

  C.文章从“去年的大年夜”写起,以“又要过年了,想起老爷子的那盏年灯”结束,首尾呼应,含蓄的结尾令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D.本文构思巧妙,借助“我”的视野来写“老爷子”点年灯的故事,这样的笔法既叙事简洁,又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

  19.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年夜:又称除夕,农历十二月末日(二十九或三十日)之夜,年夜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

  B.过年:狭义指阴历正月初一为“过年”;广义上说法不一,多数指从腊月二十三直到正月十五,最长的到二月二(龙抬头)。

  C.春节:春节是指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指正月初一,也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在中国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D.正月十五:元宵节,因为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就称为“元宵节”或“圆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灯节。

  20.说说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①让我觉得特别像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一浪翻滚过后,只有礁石立在那里不动。(2分)

  浪涛:

  礁石:

  ②无月无星只有重重雾霾的夜色里,它比一颗星星还亮,亮得如同一个旷世久远的童话。(3分)

  21.有人认为,文章第④段,无论从内容、结构还是主旨上说都是赘余的,也有人认为这一段内容加得巧妙,作用不小。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6分)

  22.优秀的作家对节日往往有精彩的描写,本文作者肖复兴几处对春节的“年灯”描写就很精彩。请你就《红楼梦》描写的春节,《边城》描写的端午节,《平凡的世界》几次描写的清明节前后的景象进行描述(三选一),并提出你的看法或评论。(5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高中三年,同学们参加了不少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戏剧表演、辩论赛、演讲等。你最喜欢的活动是哪一种?请简要陈述理由。

  ②请从下列文学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为他(她)写一则小传,介绍他(她)的主要生平经历、思想性格,表达你对他(她)的认识和感情。

  贾宝玉(《红楼梦》) 江姐(《红岩》) 桑地亚哥(《老人与海》)

  ③北京张自忠路3号是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执政府旧址,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于此。每年三月十八日,总有学生来此献花。请就献花时的场景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24.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边城》中的渡口和摆渡人已经成为文学经典形象。生活中,许多人都曾经或将会遇到“渡口”,也曾得到或将得到“摆渡人”的帮助。上面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想象和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②“众人皆醉我独醒”“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个人或社会生活中,总有我们最后凝视到的人或事物。

  请以“至少还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017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1.杂糅 装裱 xué bēn(2分)

  2.D(3分)

  3.原生态;有一整套表演程式、规范以及文化禁忌; 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文化色彩与内涵;民间艺人在表演上传达给我们的“精气神”。 (3分)

  4.C (3分)

  5.简单纯朴的意象;朴实刚健的内容;深蕴反思的摇滚形式;以自然的恶劣、人的孤独与旷达、生命的苦难和不屈为表现对象;面对现实、直言不讳的态度;表达对文明的不息与文化困境的思考。(4分,答对2点给1分, 答对3点给2分,依次类推)

  6.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停止,应继续努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仅要有“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怀,更要用实力让情怀落地,脚踏实地地去做;体现了“保护文化遗产”坚定的意愿。(3分)

  7. ⑴改变华阴老腔家族戏、传男不传女等文化禁忌。

  ⑵将华阴老腔这一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结合起来,使之成时代、社会、自然与人们心灵的共振之声。

  ⑶借助“互联网+”,使华阴老腔为更多的人了解和熟知,并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

  ⑷加大研修培训力度,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得6分)

  二(20分。)

  8.(3分)D

  9.(4分)作为优秀的书家应该通晓书法之源,精通书法之道,师法古人,学问渊博,见识丰富,善于感悟。(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0.(2分)笔 砚 墨 纸

  11.(6分)(1)选择与书写字体相宜的正确执笔方式;(2)运笔须用全身之力;(3)从学写大字入门;(4)书法以“多力丰筋”(劲健丰润)为优;(5)心手相协,意在笔先;⑹用心揣摩,每书一字,各象其形。

  (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4分,4点6分,各点意思对即可得分。)

  12.(5分)每断对2处得1分,当断不断扣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满5分为止。

  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釆/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其理与韩非窃斧之说无异/然人之字画工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之粗云。

  译文:看一个人的书法,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为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是君子还是小人必能通过(他的)书法反映出来。这种(书如其人的)说法恐怕是不正确的。根据外貌来判断一个的品质和才能,尚且不可以,何况是(根据)书法呢?我看颜公(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没有不联想到他风度神采的,不仅仅了解他的为人,仿佛亲见他正气凛然地叱责权奸卢杞和叛臣李希烈,为什么会这样呢?那道理正像韩非子说的那个“智子疑邻窃斧”的寓言一样(因地位与亲疏关系而不能作出客观判断的小人之举)。但是一个人的书法绘画在工巧和粗拙之外,一般都含有意趣,也可粗略了解其为人端正与否。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13.(3分)D

  14.(3分)C

  15.(4分)要点:

  (1)尾联用典,以伍子胥自比,写自己身负国难家仇,含蓄表达了反清复明的大志。(2分)

  (2)“秋又深”三字,使人想见瑟瑟秋风、森森寒气,诗人于时局艰难之时,又觉前途迷茫。(2分)

  (意思对即可)

  16.(9分)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7分。

  17.(3分)C 18.(3分)B 19.(4分)B D 20.(3分)D

  21.(6分)答案:相关点:卖书的整个具体过程与作者 “出卖”或自己把精神向度“卖”给世俗的一种痛苦的心理历程。(2分)

  认识:(4分)人们对于生活的认识,往往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相联系。 精神上的追求取决于物质上的保障。对待生活,人们不得不有取有舍。

  学生作答,意思对,既可斟情给分。

  22.(8分)答案示例:作者以轻松的口吻写一段沉重的内心历程,寓抒情于叙事。作者将书称为“我可怜、可爱、可敬的书们”表达与书的亲密关系,用自己“抱书下楼”与小贩的“野蛮装卸”形成鲜明对比,小贩称书时作者写道“我听见书们在喊疼,在挣扎,在躲闪,我觉得我的身体到处在流血,创口深及骨头,内里浅红的肉已翻卷外露,宛如一朵朵盛开的娇艳玫瑰”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苦涩,



猜你感兴趣:

1.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

2.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3.2017高考语文真题

4.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5.2017北京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