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8年诗歌鉴赏专题训练试题及答案(2)

月丹分享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1、B 2、D(田园诗重在与农村有关的田园风光,山水诗重在写纯粹的自然风光,仔细区分二者有不同)3、B(“流畅”的说法正确,“幽默”的说法错误)4、C 5、走访 山行途中 到达农舍 参观焙茶 晒谷

  6、宣室夜对

  7、虚心垂询,凝神倾听的情状。

  8、“可怜”:“可惜”意。对孝文帝“访逐臣”动机的讽刺,对贾谊才能的可惜。

  9、简要评析这首诗运用的某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要点 :欲抑先扬或借古讽今。

  前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但三四句话头一转乃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这是欲抑先扬之法。

  唐诗中常常以汉代唐,借古讽今,《贾生》也是如此。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崇佛媚道、不顾民生、不任贤才的晚唐帝王。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

  10、贾生(被孝文帝)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召见贾谊)。上因感鬼神事,而(向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孝文帝)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学识)过之,今不及也。”

  参考译文:贾谊被(孝文帝)召见。考文帝祭祀过神明,在未央宫前殿正室(召见贾谊),皇上因有感于鬼神事,(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于是详尽地解说鬼神本源的情况。到了半夜,孝文帝在坐席上移膝靠近贾谊。召见之后,(孝文帝)说:“我很久不见贾生,自以为(学识)超过了他,现在看来,我不如他。”

  11、陶渊明的这两句诗与黄巢的两句诗,从表达方式上看都是描写。陶诗写景致,以“东篱”

  “南山”渲染“采菊”之“悠然”,表达的是归隐之后的恬淡宁静。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是“孤标傲世”的形象。

  黄诗写菊喻人。在黄巢心目中,菊花是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象征。“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是在渲染他们的不公道的环境,是作者在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12、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是一种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作者自比“青帝”,把人民比为“菊花”,运用了类比手法。

  13、参考答案:《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表达了作者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同样是借古讽今之作,古今对比凸显主题。

  14、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②、《墨梅》诗中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淡”字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末句“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

  《小松》作者对于在小松由小得可怜到超出蓬蒿以至成长为参天大树过程中,“时人不识”到“直待凌云始道高”,深深地慨叹: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眼光短浅而被摧残!杜荀鹤出身寒微,才华毕露,但屡试不中,报国无门。埋没深草里的“小松”,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③、《墨梅》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抒发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小松》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难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117.32.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