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全国高考1卷语文试卷及语文预考考试试卷

刘惠分享

  高考需要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1卷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预考考试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近段时间,大学“撕名牌”——校名简称之争,因几起案例连续涌入舆情管道:那边厢四川“川医”的争论还没 ,这边厢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又掀起“南大”简称之争。对此,《光明网》评论道:“它纯属虚荣心作祟;高校若想通过简称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属于 。”

  ②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尘埃落定 本末倒置 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

  B.烟消云散 细枝末节 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

  C.尘埃落定 细枝末节 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D.烟消云散 本末倒置 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2.下列诗句中,属于表达“人事沧桑,自然永恒”感慨的一项是(3分)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D.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对下面加点诗句所用的修辞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夸张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比拟

  C.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借代

  D.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比喻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唐诗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体现了诗歌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特点。

  B.经过初唐诗人的开拓创新,唐诗迎来了它的全盛时代。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

  C.在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巨星。杜甫称赞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自己却爱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D.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仁爱和忧患情感,因而被称为“诗史”。

  5、下列不是出自杜甫之手的诗句是(3分)

  A.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C.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D.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秦晋崤之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之

  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遂发命,遽兴姜戎。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选自《左传》,有删节)

  【注】①公元前628年,晋文公重耳去世,但还未安葬,晋襄公继位,晋文公曾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得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国即君位。②文赢:秦穆公的女儿,晋文公夫人。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公辞焉 辞退 B. 不腆敝城邑 丰厚、富裕

  C. 彼实构吾二君 离间 D. 不替孟明 废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突出人物个性。蹇叔的三段话直接谏诤秦穆公,但语气大有区别,使蹇叔的形象更为真实可亲、丰满完美。

  B.以蹇叔论战为中心,以秦军东进为经,以秦、晋、郑主要人物的活动为纬,把众多人物、纷杂事件有条理地编织在一起,以印证蹇叔对战争的判断和分析的预见性。

  C.皇武子辞客一段话,旁敲侧击,在表示抱歉的客气的话语中则婉转而又严厉地揭露了秦国的阴谋,其实是下达了逐客令,外交辞令巧妙得体。

  D.郑国内部团结一致、上下齐心,采取果断措施,作好准备,使秦的野心未能得逞。晋国在“崤之战”中虽获胜利,但其内部矛盾重重,君臣不齐心。

  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9.郑商人弦高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溪夜泊

  欧阳修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注】本诗是诗人于景祐四年被贬夷陵经黄溪时所作。

  (1)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颔联。(5分)

  (2)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5分)

  四、名句默写(9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长笛一声人倚楼 。(《长安晚秋》)

  (2)君不闻, , 。(《兵车行》)

  (3)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

  (4)云横秦岭家何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东指羲和能走马, 。(《天上谣》)

  (6)今逢四海为家日, 。(《西塞山怀古》)

  (7) ,不用登临恨落晖。(《九日齐山登高》)

  (8) ,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变奏的乡愁

  李新勇

  多年以前,不管是在新闻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一旦出现“大凉山”“西昌”或者“安宁河”这些字眼,心头澎湃的情绪就如同初恋时节在路上遇见暗恋的女孩。那时候,我的文字总走不出由这三个字眼组成的故乡,连做梦都奔走在回家路上。因为那里有我的父母兄弟,有熟悉的乡音,有熟谙的粗茶淡饭,有熟稔的山山水水。

  这些年,逮上个机会我就会回故乡住上几天。跟爷爷同时代的老人,走得一个不剩了;跟父亲同时代的,已都步入老年;我的同龄人已到中年,各忙各的生计;比我年轻的,我们彼此都不认识。小村无法挽留年轻人的脚步,翅膀稍硬,便飞进城市。小村的道路不断改变,房屋不断翻建。一次次回去,一次次积淀着陌生。故乡能被我感知的气息越来越微弱,乡愁变得越来越不可捉摸。

  火车提速、机票打折,让曾经在火车上熬五十多个小时的漫长细节,一下子缩短为一二十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快到我还没有把频道调过来,就到老家大门口了。还有电话和手机,从前四天才能寄达的情绪,如今动一下指头就搞定。还有微博、微信,故乡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情,从天气到高原湿地开发、排污抗污,都在眼睛到手机屏幕那么短的距离间。我在第二故乡有了自己的孩子,她的出生让我有一种在脚下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感觉,我将成为孩子的起点和圆心。孩子长大了,小学、初中、高中,眼看就要上大学了……我对老家的乡愁跟春天开河的冰凌一样,再坚强也无法阻止崩塌的命运。

  我的父母在故乡替我留了一小块土地,希望我回去建房子。有现在这份工资,再在老家的自留地上经营一个梭罗笔下的庄园,那种无忧无虑的田野牧歌生活的确令人向往。我估计,待到退休,我早已没有这份心境。到那时候,我成了我女儿的故乡。

  人生的维度就那么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却又非常简单。任何人心头都有一份乡愁,哪怕从来没离开过自己的出生地。比如我的邻居,买土豆要买本地土豆,买鸡蛋要买家户蛋,买鱼虾要买野生的,诸如此类。本地土豆、家户蛋、野生鱼虾我们也喜欢,虽然我从前生活在四川,他们一直生活在江苏,那是我们童年和少年时候共同的味道。良种蔬菜抑或转基因蔬菜吃到嘴里,口味差得跟从前的猪食一样。乡愁从味蕾开始,跟离不离开故乡没有多大因果关系。

  这种乡愁已不属于地理范畴。

  2011年,从鲁迅文学院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梦境都在文学馆路、中国现代文学馆、鲁院的教室和宿舍里。后来多次到北京出差,无论时间多么紧张,都要挤出时间回去看一看。铁打的鲁院,流水的学员。树长高了,院子更美了,池中的红鲤鱼变大了。但在我心底,“我们”的气场还在。仿佛我们同届的学员都还在宿舍里指尖飞舞,构筑皇皇大著,只要在楼下喊一声“打球啰”“拔河啰”,就能把大家热热闹闹地招呼到楼下来……徜徉半日,徘徊于小径,在往事中流连忘返。临到要离开,人就落到现实了。落到现实是很痛的,不过,要是不落到现实,更痛。

  这个别致的学院,成了多少中国作家的精神故乡。

  乡愁如果有生长期,其童年、青年、壮年,大概也是一直生长着,变化着的吧。

  12.文章开头用“多年以前”这种方式叙述有什么作用?(4分)

  13.第三段最后写道,“我对老家的乡愁跟春天开河的冰凌一样,再坚强也无法阻止崩塌的命运”。请具体说说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崩塌”。(4分)

  14.“落到现实是很痛的,不过,要是不落到现实,更痛。”解释这句话在文中含意。(6分)

  15.本文题为“变奏的乡愁”,说说作者表达了哪些形态的乡愁,并简析其具体内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