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江苏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2017及语文高考仿真题(2)

刘惠分享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4.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白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

  B.《南浦别》中“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C.李诗的颈联避实就虚,择取了叙旧时间很长这个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

  D.李诗的尾联写第二天又眼睁睁地看着表弟启程远去,在深秋的重山间的巴陵道上奔波。

  E.两诗主题虽同为伤离别,但语言特色不同,白诗语言朴素清淡,李诗语言奇特典雅。

  15.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请结合原诗分析两首诗主要表现手法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 , , 。”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目前家具刚刚仍然存在诸多隐患,当商品与图片不相符,家具质量难以保证、售后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出现时,消费者不要忍辱含垢,应积极与卖家协商,争取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②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红谷滩新区呈现出改天换地的面貌,由以前的农田和荒滩变为宜居宜业的“园林时尚之城”,逐步形成的特色,改善了当地的生态文化。

  ③2016年9月,中国政府再次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国智能制造正迎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对于制造业来说,可谓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④“一带一路”建设启动三年来,我国已和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这些城下之盟让“一带一路”建设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⑤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具有浓郁的文化意蕴,这些电视节目不仅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力推崇,而且在广大民众中掀起轩然大波。

  ⑥国产手机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是已经今非昔比,越来越多的手机品牌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华为、OPPO、vivo三足鼎立,留给我们非常深刻印象。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历来有尊重文字和书本的传统,读书拥有了非凡的意义,甚至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读书提升了人的修养,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也取决于全民的阅读。

  B.写出高水平的散文赏析文章不易,创作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更难,著名散文家梁衡对散文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出不少的努力。

  C.中国计生系统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处理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之间的关系,将围绕控制人口数量为中心的计生工作,转到促进优生优育的人口服务上来。

  D.“萨德”入韩,不仅仅是韩美两国部署武器的简单事件,而是一个涉及周边多个国家乃至整个地区,牵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全方位国际关系的复杂事件。

  19.下面一段文字后的四个选项中,能准确概括文字内容的一项是

  琴声渐起。我仿佛看见一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犹如一个活泼的小精灵。这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着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势力发起猛烈冲击。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琴声欲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A.琴音似水 B.琴音遐想 C.琴声悠扬 D.琴声如风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在周国平以上中,好学生应具备两种能力。 ① ,能从学习本身获得莫大快乐。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 。这是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应该使学生第一爱上学习,做知识的追随者,第二学会学习, ③ 。相反,如果是学生成了知识的仇人兼仆人,则是教育的最大失败。

  21.下面是江西乡村从教20年教师荣誉徽标,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中学学生会准备举行一次青春读书活动。筹备会上,学生会主席提出可以模仿中央电视台《朗读者》形式,并要求登台朗读者必须在高中三年中有过获奖经历。文体部长表示反对:“读书活动,应该关注读‘什么’,而不是‘谁’读。”学习部长也说:“读书就是一种生活常态,不必太讲究形式。”学生干部们垂询与会的团委老师的意见,老师说:“读书也需要仪式感,只是用什么方式读,需要我们慢慢思考。”

  对这次读书活动,你有怎样的建议与看法?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①马具商的诬告:在这场逼死奥士高纳大爷的围攻中,马具商是发难者,表现人性的丑陋;(1分)

  ②乡政府的审问:代表官方压制,加剧了整个社会道德败坏,缺乏信任;(2分)

  ③周围群众的麻木:致使奥士高纳大爷忧郁而死。表现社会的冷漠,缺乏同情心。(2分)

  6.观点一:我认为“绳子的故事”更好。

  ①以“绳子的故事”为题富有深意,与结尾前后照应,故事的悲剧起于绳子,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②小说以“绳子”为线索,绳子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

  ③小说以“绳子的故事”作为透视点来窥视大千世界,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反映普遍的社会现实。(三点各2分)

  观点二:我认为“老实人的故事”更好。

  ①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奥士高纳大爷,老实人是其性格主要特点,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有利于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②小说故事情节围绕“老实人”展开,因为主人公老实,才会一再招致诬告、陷害、舆论围攻,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可与小说的内容更吻合。

  ③小说通过奥士高纳大爷的悲剧,展示了把诚实厚道、纯朴善良看作违反常理的社会道德观念,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与小说的主题相符。(三点各2分)

  7.C

  8.BC

  9.问题:材料一认为会对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公务员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材料二则认为人才流失会造成人才短缺问题。(2分)

  角度:材料一是从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分析,材料二是从公务员职业本身的角度进行分析。(2分)

  10.C

  11.B

  12.B

  13.(1)凡是读书人在未被任用时,见当世这政事不合理的地方,那么心中不满。

  (2)我取得进士及第,出仕时只授为九品京官。况且天下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朝廷丝毫俸禄的人很多。

  14.DE

  15.相同点:都运用了细节描写(或白描)来表达情感(2分)。白诗通过送别时“看”的细节表现了分别时的悲楚。(1分)李诗则通过写自己和表弟由“惊初见”到“语罢暮天钟”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1分)。

  不同点:白诗以景衬情,先用萧瑟的秋景渲染浓厚的离情别绪(1分)。李诗通过想象表弟登程远去的画面,表达伤别情怀和为弟担忧之情(1分)。

  16.(1)(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每空1分,每错、漏、添一字,该空不得分,共5分。)

  17.D

  18.D

  19.B

  20.①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2分)

  ②善于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2分)

  ③做知识的主人(1分)

  21.①徽标外圈以麦穗环绕,寓意乡村教师献身乡村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或扎根乡土获得丰茂的成果);

  ②点燃的蜡烛图形和汉字书法“师”字相结合,寓意老师职业燃烧自己,用学识和温暖照亮沉重(或如灯塔指引学生走向理想的人生方向)

  ③点燃的红烛内含有数字20,体现教师将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敬业爱岗的高尚品格。(或体现20年教学的人生追求和深厚底蕴)(每点2分)

  22.略

  译文: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其祖父吕梦奇,是户部侍郎。吕蒙正在太平举国二年(977)录取为进十第一名,被任命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不久,擢升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凡是读书人未被任用时,见当世之政事不合理的地方,则心中不满;到被任用后,应当尽其所能,即使建议不一定都合理,也应使政事符合于治道。”

  李昉被罢免宰相后,吕蒙正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吕蒙正为人厚道宽容,有很高名望,以坚守正道自律。遇事敢讲话,每次讨论时政,有不公允的,一定坚持反对意见,皇上赞许他能无所隐瞒。赵普是开国元老,吕蒙正是后来提升的官员,历任官职十二年,于是同任宰相,赵普很赞许他。不久,遭母丧,守丧未满三年被重新起用。先前,卢多逊任宰相时,他的儿子刚出仕就授官水部员外郎,后来就当作常例。到现在,吕蒙正上奏说:“臣取得进士及第,出仕时只授为九品京官。况且天下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朝廷丝毫俸禄的人很多。现在我儿子刚成年,请求以我刚出仕时的官职补任他。”从此宰相的儿子只授给九品京官,成为法定制度。至道初年(995),吕蒙正以右仆射身份出任河南府通判兼西京留守。真宗即位,进升为档案库仆射。六年(1003),授给他太子太师一职,封为蔡国公,又改封为许国公。景德二年(1005)春天,吕蒙正上请求辞官回洛阳。到朝廷告辞那天,坐轿到东园门,命令他的儿子扶着他到宫殿,对皇上说:“对远方的人要和平共处,停止战争节省财用,是古往今来的治国上策,希望陛下经常替百姓着想。”皇上赞许并采纳他的意见。皇上对吕蒙正说:“卿的几个儿子谁可以重用?”蒙正回答说:“我的几个儿子都不足任用。臣有个侄儿叫吕夷简,现任颍州推官,具有宰相的才能。”夷简从此被皇上知道。

  有个叫富言的人,是吕蒙正的宾客。一天告诉蒙正说:“我的儿子十几岁,想让他入书院。”吕蒙正答应了他。见面后,惊叹说:“为个小孩将来名位与我相似,而功勋事业远远超过我。”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一同学习,供给很优厚。富言的儿子就是富弼。后来富弼两次任宰相,也是以司徒退休。吕蒙正善于识人才就是这样。许国公的封命刚下来吕蒙正就逝世了,终年六十八岁。追赠中书令,赐谥号为文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