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年全国大纲语文高考试卷

刘惠分享

  高考题目无论怎么变化,都不会脱离了考纲,所以说学透考纲上的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全国大纲语文高考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2017年全国大纲语文高考试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1.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近日,央视综合、少儿等频道播出动画剧《郑义门》,呈现了“江南第一家”通过礼法治家、用豆子民主选举家长等方式,对一个成百上千乃至几千人的共同体进行自治的故事。郑家几百年间出仕为官者无一人因贪墨罢官,让“廉政”成为郑家故事的一个“卖点”。

  细节难免艺术虚构,但郑家在历史上是赫赫有名。其逐渐修订而成的家规168条,放在今日,有很多对个人自我修行仍有实践价值的指引。但譬如基本不让女性与娘家人走动,族人不得“私藏”一文钱,收支由大家族统一管理等做法,今人恐已难以接受。

  尤为值得分析的,是第一集点出的此片主旨:治国必先齐家。从百年前的“娜拉出走”到今天的肯定家庭,家与国的关系,绕了一大圈,似乎又走回来了。

  《大学》将齐家摆在治国之前,首先是因为对治理国家者必须要有极高的要求,而家庭乃是最原本的个人成长与修行场所。

  儒家认为,若治国者不能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必然会心中充满杂念,带来治理困境。而在家庭中,人首先感受世间最自然的父母养育之情与兄弟手足之爱,有人与人之间基于自然的界限与分寸,自然法奠基于此。良好的家教,是培养合格治国者的基本环节。

  中国主流传统中,在家庭、天地自然中贞定个体价值的思想与工夫,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均有一定差别,可被称为不偏执于极端的小共同体主义。它强调个体的终极价值,以避免各种人为捏造的集体对个人尊严和权利的侵害,但也将个体从家庭与天地这个根本处,放置在与他人和世界的脉络中,避免原子式个体可能带来的孤独、过度欲望与价值虚无。这种由内而外自然生长出来的个体价值观,光明中正,是治国者的必备心性素质。

  齐家对治国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大家族本身有各种日常事务需要处理。作为规则的礼法,由外而内地规范族人的行为与思想。治家的经验才干,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家事国事天下事,一气贯通,而不是相互背反。正是在这种融“家族规矩”于“个体人格”的生存结构中,“江南第一家”养育出来的郑家子弟,出仕理家,皆能立身有本,进退有据,维系郑家几百年于不坠。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可能隔着不小的距离。一方面,家族中不止是阳光,遇到不负责任的家长怎么办?清末民初,由家族形态承载的价值观,与以平等个人为本位的法律观之间,在清末以张之洞、劳乃宣对阵杨度、沈家本等人的礼法之争中,曾有过激烈辩论。正当防卫是否适用于尊长,就是一个核心争议点。如果像郑家曾推行的那样,将个人财产权利压缩到最低限度,个体人格的保障,也难免受影响。说到底,家庭是个人充分实现人性有情有义的土壤,而不能是障碍。

  这种关系,也存在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今天,类似杨度与后来的一些激进革命者那样,将大家族看成国家的敌人,要将个人从中“解放”出来才能成为合格“国民”的观点,已没有辩驳的必要。但就像厘清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一样,如何厘清个人与国家、家庭价值与国家正义之间的关系,让国家成为个人充分实现人性有情有义的土壤,是更需要我们思考和改进的。

  (选自《南方周末》2016年3月21日)

  (1)下列对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郑家这个成百上千乃至几千人的大家簇,之所以能历经数百年长盛不衰,被誉为“江南第一家”,主要是因为其民主自治的管理形式。

  B.郑家几百年来没有一个出仕为官的人因贪污而被罢官,这对当代社会极具教育意义,为此,相关人员将郑家故事拍成了动画剧。

  C.郑家家规虽有某些不合理之处,但绝大多数对个人自我修行有实践价值的指引,也体现了其以礼法治家的思想。

  D.本文标题“重新体认家庭为社会之本”,从家与国、社会的关系肯定了家庭的作用,与《郑义门》的主旨“治国必先齐家”是一致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A.因为家庭是个人成长与修行的场所,所以治国者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能接受良好的家教,对他治国意义重大。

  B.治国者在家庭中感受到了父母之情、手足之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分寸等,这些都有助于他去除心中的杂念,解决治理的困境。

  C.治国类似于齐家,所以能处理大家族日常事务,并能从中锻炼能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治国者。

  D.小共同体主义不偏执于极端,虽然强调个体的终极价值,但也强调遵从群体规则,以避免各种人为捏造的集体对个人尊严和权利的侵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尽管《郑义门》对郑家故事进行了一些艺术虚构,但还是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个体人格发展的关注。

  B.虽然郑家家规严格,但如果家长不负责任,那么郑家家规很难执行,这也是郑家没能永远延续辉煌的根本原因。

  C.郑家家规的某些条款对个体人格不够尊重,因此家庭作为个人实现人性有情有义的场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D.清末民初,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认可家族形态派与以杨度、沈家本为代表的强调以个人为本位的法律派之间发生过激烈的争辩。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解答】(1)B、“为此,相关人员将郑家故事拍成了动画剧”原因表述错误,原文第一段表述为“郑家几百年间出仕为官者无一人因贪墨罢官,让‘廉政’成为郑家故事的一个‘卖点’”.故选B.

  (2)C、“都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治国者”过于绝对,原文第四段有“还在于大家族本身有各种日常事务需要处理.作为规则的礼法,由外而内地规范族人的行为与思想.治家的经验才干,是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类似的表述.故选C.

  (3)B、原文倒数第二段表述为“如果像郑家曾推行的那样,将个人财产权利压缩到最低限度,个体人格的保障,也难免受影响.说到底,家庭是个人充分实现人性有情有义的土壤,而不能是障碍”,这里说的是一种精神实质的体现,也是用郑家举出的一个实际例子,并不是说的其根本原因.故选B.

  答案:

  (1)B

  (2)C

  (3)B

  2.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塑造人心者,先要塑造自己

  博 林

  这几年,佟丽娅塑造出的角色愈加受到观众的瞩目。少有人知道,十二年前,她还是一个在文化部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独舞的小姑娘。生长在充满艺术灵气的祖国西北边陲的她,少女时期即表现出舞蹈方面的天赋。那时,她就曾多次代表新疆地区进京比赛演出,是不折不扣的文艺骨干。

  2004年,20岁的她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就读于表演系。从那时起,一条更加广阔的艺术之路才在她的眼前初现端倪。

  “很多人是通过古装剧开始知道和了解我的,后来陆续接了一些戏,慢慢地被贴上了古装小花的标签。”佟丽娅知道,作为演员,最先被大众关注的很可能是外表,但自己绝不能止步于此。“我希望观众看到的佟丽娅不是一个花瓶,而是一些有质感、有温度、能够引起思考的角色。”

  毕业以后,佟丽娅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戏路和接戏标准。“正能量”“接地气”“社会效应”,也成为她对剧本判定的关键词。从《母仪天下》到《怪侠一枝梅》,从《宫锁心玉》到《梦回唐朝》,她一面尽情展现着自身独特的古典气质,一面也努力让角色的风格向自己理想的方向靠拢。而待到她的代表作《北京爱情故事》出世之际,佟丽娅仿佛看到了演艺之路上那一抹隐现的曙光。

  “《北京爱情故事》热播的那一年,有朋友说他家楼顶上有人大喊‘北京我要留下来’.这恰巧是我们戏中的一句对白。也有人给我留言说,沈冰这个人物让他们对爱情有了美好的憧憬,也让他们对北漂生活不再害怕。”言及此处,佟丽娅的语气里充满了感激。正是这些来自观众的声音,发自肺腑的触动,让她认识到“演员”二字应有的分量。

  佟丽娅很喜欢文艺界前辈李雪健的一句话,就是“通过角色来和观众交朋友”。在她看来,要让那些素不相识的人们愿意和自己交朋友,最好的办法,便是呈现出角色身上美好的一面。

  2013年,她首次出演了专业题材的电视剧《产科医生》,饰演一个与层级制度、身份背景、复杂的医患关系不断做抗争的进修医生何晶。和很多“北漂”所面临的窘境十分相似,她们都是努力打拼、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但却总淹没在人潮之中的普通人。为了演好医生,她甚至专门赴医院学习,让自己首先体验到生命的美好与不易,目的都是为了将这种感受传递给观众。

  “作为一名演员,我要尽最大的努力去还原角色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细节,赋予角色真实的魅力。”佟丽娅说,她希望大众看到真实之“美”,也更加坚定地去追求这样的“美”。

  真正让佟丽娅在全国观众中名声大噪的,大概是翌年拍摄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早在学生时代,她便读过这部当代文学经典,书中讲的虽是父辈的故事,但那种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却让她感动。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拍摄这个故事,她早已做好了准备。

  《平凡的世界》播出以后,在大江南北引发了无数的热泪与惊叹。多少人因为润叶和少安的爱情而涕零,一些高校迎新的横幅上甚至打出了“像少安一样去奋斗,像润叶一样去爱”的标语,这让饰演润叶的佟丽娅感动不已。一直以来,她都希望自己的表演能呈现出那种昂扬向上的感染力,能够温暖人心,而通过润叶这个角色,她确确实实地做到了。

  再后来,在电视剧领域硕果累累的佟丽娅开始涉足电影,接连出演了《智取威虎山》《唐人街探案》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有人问她,为什么总演这么土气的角色,趁年轻多接一些偶像剧、时装剧、玄幻剧不是更能吸金吗?然而她却说,接地气才是她演艺之路上真正的标的。从小一路打拼过来的佟丽娅,更习惯在经典的演绎中拔节成长,在角色的打磨中塑造自己,努力体会前辈们在作品中寄寓的温度与厚度。

  最近,佟丽娅还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五年一度的第十次全国文代会,谈话间说起红色经典,还说起当初张涵予在剧组教她唱京剧《智取威虎山》的选段,她连称“惭愧”,言语中流露出面对经典的虔诚和谦逊的态度。在“小鲜肉”“小花旦”充斥荧屏的当下,能有这样一位与历史之筋骨、时代之体肤如此亲近的青年演员,何尝不是国内演艺界之幸呢?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0日,09版,有删节)

  (1)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小小年纪的佟丽亚能成为文艺骨干,多次赴京演出,与她生长在充满艺术灵气祖国西北边陲,以及在舞蹈方面表现出的天赋不无关系。

  B.佟丽亚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学习经历,为她拓宽了艺术之路,让她在电视剧领域和电影领域都取了不小的成就。

  C.佟丽亚有与众不同的接戏标准:“正能量”“接地气”“社会效应”,她主演的《北京爱情故事》即是这一标准的代表。

  D.因为佟丽亚在电影里饰演的都是土气的角色,所以观众劝她多接一些偶像剧、时装剧等,但她坚持原则,不为所动。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BC

  A. 观众更多地关注佟丽亚漂亮的外表和特有的古典气质,因此称她为“古装小花”,佟丽亚对此并不满足,她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花瓶,而应是一个实力派的演员。

  B. 有观众在看了《北京爱情故事》后大喊“北京我要留下来”,说明佟丽亚的演出触动了观众的内心,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也印证了李雪健的话“通过角色来和观众交朋友”。

  C. 佟丽亚饰演的《平凡的世界》中的润叶、《北京爱情故事》里的沈冰、《产科医生》中的何晶等角色都是有质感、有温度、能够引人思考的角色。

  D. 《平凡的世界》播出后,影响巨大,一些高校甚至打出了“像少安一样去奋斗,像润叶一样去爱”的标语,让佟丽亚声名远播,她的演艺事业也达到了顶峰。

  E. 虽然佟丽来饰演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但这些小人物努力打拼的精神体现着代社会的正能量,往往能感染观众,打动人心。

  (3)结合文本谈谈佟丽亚为了“塑造人心”是如何“塑造自己”的?

  【考点】43:传记阅读.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结构的基本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解答】(1)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D项“饰演的都是土气的角色”太绝对,“观众认为”以偏概全.文章倒数第二段的原句是“有人问她,为什么总演这么土气的角色,趁年轻多接一些偶像剧、时装剧、玄幻剧不是更能吸金吗”,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是如此认为.

  (2)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最恰当的”“两项”.A项“观众只关注她那漂亮外表和独特的古典气质…作了深刻的反省”,文中无依据.文章第三段只是说“很多人是通过古装剧开始知道和了解我的,后来陆续接了一些戏,慢慢也被贴上了古装小花的标签”,并不能说明观众只关注她的漂亮外表和古典气质.D项“佟丽娅所饰演的角色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以偏概全,从文中来看,她出演了古装戏、经典剧,角色多样.E项“完全不以外表取悦观众”不妥,文中第三段说她绝不能止步于外表、尽情展现古典气质;“坚决不出演青春偶像剧”也武断,文中说她不为吸金出演.

  (3)题干问的是“作者称佟丽娅是‘一位与历史之筋骨、时代之体肤如此亲近的青年演员’”的原因.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传主形象的把握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第四段“ ‘正能量’、“接地气”、‘社会效应’,也成为她对剧本判定的关键词”“尽情展现着自身独特的古典气质…让角色的风格向自己理想的方向靠拢”,第八段“尽最大的努力去还原角色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细节,赋予角色真实的魅力”,第十段“希望自己的表演能呈现出那种昂扬向上的感染力,能够温暖人心”,依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

  (1)D

  (2)BC

  (3)①佟丽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做花瓶,而做实力派的演员.②佟丽亚不贪图名利,她有高要求、充满正能量的接戏标准.③佟丽亚充分尊重角色和观众,她力图通过角色与观众交朋友.④佟丽亚非常敬业,她尽可能让角色反映真实之“美”,为此她能去亲身体验生活.⑤佟丽亚虚心学习,态度谦逊.

  3.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半份儿礼物

  罗伯特•巴里

  那一年我十岁,我哥哥尼克十二岁。在我们俩想来,这一年的母亲节,完全是个让我们激动不已的日子﹣﹣我们要各自送给母亲一份儿礼物。

  这是我们送给她的头一份儿礼物。我们是穷人家的孩子,要买这样一份儿礼物,可就非同寻常了。好在我和尼克都很走运,出去帮人打杂儿都挣了一点儿外快。

  我和尼克想着这件会让母亲感到出乎意料的事,越想心里越激动。我们把这事对父亲说了。他听了得意地抚摩着我们的头。

  “这可是个好主意,”他说,“它会让你们的母亲高兴得合不上嘴的。”

  从他的语气里,我们听得出他在想着什么。在他们一起生活的这些年中,父亲能够给予母亲的东西真是太少了。母亲一天到晚操劳不停,既要做饭,又要照料我们,还要在浴缸里洗我们全家人的衣服。而且对干这一切活儿都毫无怨言。她很少笑。不过,她要笑起来,那可就是不负我们盼望的赏心乐事。

  “你们打算给她送什么礼物?”父亲问。

  “我们俩将各送各的礼物。”我答道。

  “请您把这事告诉给母亲。”尼克对父亲说,“这样她就可以乐呵呵地想着它了。

  父亲说:“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想法,竟出自你这么个小脑袋瓜儿里,你可真聪明!”尼克高兴得面泛红光。随着,他把一只手放在我的肩头,说:“鲍勃也是这么想的。”

  “不,”我说,“我没有这么想过。不过,我的礼物会弥补这个不足的。”

  此后的几天里,我们和母亲都在满心高兴地玩着这个神秘的游戏。母亲干活儿时满面春风﹣﹣她假装着什么也不知道,但脸上却总是挂着笑容。我们家里充满着爱的气氛。

  “我们谁也别对谁说自己要买什么,我们各自准备。”尼克说。

  我经过再三考虑,最后买了一把上面镶有许多光闪闪小石子儿的梳子。这些小石子儿看上去就如同钻石一般。

  “等我选定个时间,我们再把礼物拿出来送给母亲。”他说。

  “什么时间?”我迷惑不解地问。

  “说不准,因为这跟我的礼物有关。你就别再问什么了。”

  第二天早上,母亲准备要擦洗地板。尼克对我点头示意,然后我们就跑去拿我们的礼物。

  我折转回来的时候,母亲正跪在地上,显得疲累不堪地擦洗着地板。她用我们穿烂了的破衣片,一点一点地把地板上的脏水擦去。这是她最讨厌干的活儿。

  紧跟着,尼克也拿着他的礼物返回来了。母亲一看到他的礼物,顿时脸色煞白。尼克的礼物是一只带有绞干器的新清洗桶和一个新拖把!

  “一只清洗桶!”她说着,伤心得几乎语不成句。“母亲节的礼物,竟然是一只……一只清洗桶……”尼克的眼睛里涌出了泪花。他默然无语地拿上清洗桶和拖把便向着楼下走去。

  我把梳子装进我的衣袋,也跟着他跑了去。他在哭着。我也哭了。

  我们在楼梯上碰到了父亲。因为尼克哭得说不出话来,我便向父亲说明了事情的原委。

  “我要把这些东西拿回去。”尼克抽抽噎噎地说。

  “不。”父亲说着,接过了他手里的清洗桶和拖把。“这是一份儿很了不起的礼物。我自己应该想到它才对哩。”

  我们又上到楼上。母亲还在厨房里擦洗着地板。

  父亲二话没说,用拖把吸干了地上的一摊水;然后又用清洗桶上附带的脚踏绞干器,轻快地把拖把绞干。

  “你没让尼克把他要说的话说出来,”他对母亲说,“尼克这份儿礼物的另一半儿,是从今天起由他来擦洗地板。是这样吗,尼克?” “是的,啊,是的。”他声调不高但却热切地说。

  母亲不安地说:“让孩子干这么重的活儿是会累坏他的。”

  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看出了父亲有多么聪明。“啊,”他说,“用这种巧妙的绞干器和清洗桶,活儿便不会怎么重,肯定干起来要比原先轻松得多。这样你的手就可以保持干净,你的膝盖也不会被磨破了。”父亲说着,又敏捷地示范了一下那绞干器的用法。

  母亲伤感地望着尼克说:“唉,女人可真蠢啊!”她吻着尼克。尼克这时满脸通红。

  接着,父亲问我:“你的礼物是什么呢?”尼克望着我,脸色全白了。我摸着衣袋里的梳子,心里想,若把它拿出来,它会像尼克的清洗桶一样﹣﹣仅仅只是一只清洗桶。就是说得再好,我的梳子也只不过是镶了几块像钻石一样闪亮的石子儿罢了。

  “一半儿清洗桶!”我大声地说。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母亲得知儿子要送礼物给她后,平时很少笑的她总是满面春风。当见到礼物时,很是失望生气,因为一看到清洗桶就会让她想到令她身心俱疲的家务活。

  B.小说的结尾有另一个版本﹣﹣“‘一半儿清洗桶。’我悲苦地说。尼克以同情的目光望着我”与小说的主题有相违之处,不如本文结尾好。

  C.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正是他的聪敏与机警,才巧妙地化解了母亲与尼克之间的矛盾,协调了家庭成员的关系,让小说主题更为突出。

  D.小说虽然语言平实,但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展现了复杂的亲情纠葛,体现了“爱的付出”这一永恒的主题。

  (2)你认为尼克最初为母亲的准备的礼物是什么?结合文本说出理由。

  (3)试分析“清洗桶”在文中的作用。

  【考点】41:小说阅读.

  【分析】(1)考查分析鉴赏小说内容的能力.

  (2)考查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3)考查分析重要物象作用的能力.

  【解答】试题分析:

  (1)A项“平时很少笑的她”于文无据.C项“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错误,主人公应该是尼克.D项“复杂的亲情纠葛”错误,通读全文可知,本文没有复杂的亲情纠葛.

  (2)本题考查结合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回答这类型的题,一定要回到原文找出信息句,然后概括作答.尼克一直以来要送的礼物就是一个清洗桶,后来这个礼物变成了尼克用清洗桶为母亲分担家务,但这个想法来自于尼克的父亲,而不是尼克.当母亲对尼克的清洗桶显现出失望与难过的神情时,尼克并没有做出解释,尼克的眼睛里涌出了泪花.他默然无语地拿上清洗桶和拖把便向着楼下走去”,他还说“我要把这些东西拿回去”,说明尼克并没有想到要为母亲分担家务;当父亲为尼克解释时,“尼克这份儿礼物的另一半儿,是从今天起由他来擦洗地板.是这样吗,尼克?” “是的,啊,是的.”他声调不高但却热切地说;母亲觉得自己错怪了尼克,就来亲吻尼克,“她吻着尼克.尼克这时满脸通红”,说明尼克对自己没有想到为母亲分担家务,而只是送了一个清洗桶而感到羞愧.当父亲问“我”的礼物是什么的时候,“尼克望着我,脸色全白了”,说明他很害怕我说出真相.

  (3)本题考查重要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要分析某一事物在小说中的作用,要从文章线索、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章主旨等角度思考.清洗桶是尼克要送给母亲的礼物,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它来展开的,它是小说的行文线索.尼克送清洗桶给自己的母亲,体现了他爱自己母亲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本文爱的主旨.但这个清洗桶在父亲的巧妙的圆场下,多了一层含义,那就是尼克要从此学会分担母亲的家务活,这就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主旨,由纯粹的爱深化到为爱而付出.

  答案:

  (1)B.

  (2)尼克最初的礼物仅仅是一个清洗桶.理由:①父亲问尼克“是这样吗,尼克?”以及尼克的回答“是的,啊,是的”表明尼克在父亲的暗示提醒之下恍然大悟.②“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看出父亲有多聪明”说明了父亲的话是在打圆场.③“她吻着尼克.尼克这时满面通红”说明尼克为自己并没有想到替母亲分担家务而羞愧.④“尼克望着我,脸色全白了”说明尼克担心“我”说出事实的真相.⑤“‘一半儿清洗桶!’我大声地说”“我”临时改变礼物,说明了“我”和尼克一样,最初也没有把替母亲分担家务当作礼物.(答到任意一点即可计1分)

  (3)①清洗桶是全文的线索,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清洗桶”展开的.②“清洗桶”是爱的象征,尼克把清洗桶作为礼物送给母亲,是对母亲的关心与爱护.③“清洗桶”是主题升华的载体.父亲巧妙的圆场,赋予了“清洗桶”作为礼物的更大意义﹣﹣爱的行动.(每答对一点计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4.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

  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会骏诛,累迁太子洗马、著作郎。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志默然。既起,云谓机曰:“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机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

  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

  太安初,成都王颖与河间王颙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颖不许,遂行。颖谓机曰:“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机曰:“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颖左长史卢志心害机宠,言于颖曰:“陆机自比管、乐,拟君暗主,自古命将遣师,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济事者也。”颖默然。

  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都督不!”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超宣言于众曰:“陆机将反。”又还书与玖言机持两端,军不速决。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而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颖大怒,使秀密收机。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

  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张华尝谓之曰:“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

  节选自《晋书•陆机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B.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C.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D.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太子洗马,也简称为洗马,是中国古代一个官职,属于太子官属,是太子的随从官员,即太子的先导官,最早设立于汉朝。

  B. 中国,“中国”最先指京都,后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再后来,称黄河流域为“中国”,即“中原”。文中的“中国”指中原一带。

  C. 右,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但年代不同,左右尊卑也不同。晋朝在军中以右为尊。

  D.节度,即节度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陆机天赋禀异,文章辞藻华丽。他年轻时就有奇才,文章冠绝一时。张华称赞他说,别人写文章恨才少,陆机写文章恨才多。

  B.陆机与人对答不藏锋芒。在回答卢志带有挑衅性的问答时,他针锋相对,让卢志无言以对。其弟陆云事后相劝,他仍不接受。

  C.陆机能审时度势,不贪权势。司马颖让他代理都督,但他考虑到自家三代为将,自己又是客居外地为官,所以坚决请求辞去此职。

  D.陆机不畏强权,铁面无私。孟超恃宠纵容部下抢掠,陆机逮捕了为首者,孟超求请,陆机不许,孟超于是诬告陆机,陆机因此而遇害。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

  ②自古命将遣师,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济事者也。

  【考点】51: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要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做题讲究技巧,可用排除法.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时应关注课本,重视积累.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比较核实.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句的能力,应遵循翻译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解答】(1)B “齐桓任夷吾”和“燕惠疑乐毅”结构相同,“以建九合之功”和“以失垂成之业”结构相同,因此“任”“疑”处句中,其前后均不应停顿,排除ACD;译文:往昔齐桓公封任管仲,因此建立统一天下的功劳,燕惠王怀疑乐毅,因而功败垂成,今天的事,主要在您而不在我呀.故选B.

  (2)D “节度,即节度使,官名”错,文中的节度不是官名,译为“指挥调度”,是动词.故选D.

  (3)D “孟超求情,陆机不许,孟超于是诬告陆机,陆机因此而遇害”错,原文第五段“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颖大怒,使秀密收机.遂遇害于军中”,孟超并没有求情,且陆机遇害是因为孟玖怀疑是陆机杀了孟超,在王颖面前说陆机的坏话,说他有造反的心.故选D.

  (4)①咸:都;负:倚仗;匡:匡正;译文:顾荣、戴若思等都劝陆机回吴,陆机仗着才能声望,志在匡正世难,所以不从.

  ②命将:任命将领;陵:欺凌;济:成就;译文:自古以来任命将领派遣军队,没有臣子欺凌国君而可以成事的.

  答案:

  (1)B

  (2)D

  (3)D

  (4)①顾荣、戴若思等都劝陆机回吴,陆机仗着才能声望,志在匡正世难,所以不从.

  ②自古以来任命将领派遣军队,没有臣子欺凌国君而可以成事的.

  参考译文:

  陆机,字士衡,是吴郡人.年轻就有奇才,文章当代无双,信奉儒家学说,举动都合乎礼仪.

  到太康末年,陆机和弟弟陆云都到了洛阳,拜访太常张华.张华向来看重他们,像老朋友一样对待他们,还说:“讨伐吴国的战役,好处是得到了这两位青年才俊.”张华把他们推荐给各位公卿.陆机多次升迁到了太子洗马、著作郎等职位.范阳卢志当众问陆机:“陆逊、陆抗与你关系是近是远呀?(陆逊、陆抗是你什么人啊?)”陆机答道:“就像你跟卢毓、卢廷一样.”卢志哑口无言.起身退出之后,陆云对陆机说道;“身处不同的邦国路途遥远,也许是真的不知道,何至于到这个地步呢!”,陆机说道:“我父亲祖父名播四海,怎可不知道呢!”议论的人拿这个评定二陆的优劣.

  当时中原多灾多难,顾荣、戴若思等都劝陆机回吴地去,陆机仗着他的才气名望,立志救世于危难,所以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

  太安初年,成都王颖与河间王颙起兵讨伐长沙王乂,让陆机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之职,督管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各路人马共二十余万人.陆机因为三代为将,这是道家所忌,而且客居他乡做官,一下子就处在众人之上,而王粹、牵秀等人都有怨恨之意,坚持要辞去都督之职.王颖不答应.陆机于是领命而行.王颖对陆机说:“如果大功告成大事办定,就封你郡公的爵位,授予你台司的职位,将军好好努力吧!”陆机说:“往昔齐桓公因为统一天下的功劳封任管仲,燕惠王因怀疑乐毅因而功败垂成,今天的事,主要在您而不在我呀.”王颖的左长史卢志嫉妒陆机的才能,对王颖说:“陆机自比管仲、乐毅,却把您比成昏君燕惠王使您无光,自古以来任命将军派遣军队,没有臣子凌驾于他的君主而可以帮助办成事情的.”王颖没有说话.

  当初,宦官孟玖和弟弟孟超都被王颖宠爱.孟超担任小都督率领着上万人,还没开战,就纵容士兵抢掠.陆机逮捕了他们的主使者.孟超带领一百余强悍的骑兵,直接到陆机的军中抢人.陆机的司马孙拯劝陆机杀了孟超,陆机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孟超在众人面前扬言说:“陆机要造反.”等到开战,孟超不接受陆机的指挥调度,轻兵贸然独进,因而全军覆没.孟玖怀疑是陆机杀了孟超,就在王颖面前说陆机的坏话,说他有造反的心.王颖大怒,派牵秀秘密逮捕陆机.于是,陆机在军中被害,当时四十三岁.

  陆机才华出众,文采俊逸,张华曾经对他说:“别人写文章,经常遗憾才华少,可是你却担心才华太多.”

  5.古代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1)下列各项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CE

  A.在古诗词中,江水经常是和愁连接在一起的。本词第一句写词人登上多景楼,面对北面滚滚流的长江,心中充满了愁绪。

  B.“又见新秋”,点出时间。着一“又”字说明不止一次在此见到新秋,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怎不引起无穷感喟。

  C.“塞草连天”写词人登上多景楼,放眼望去,塞外青青绿草一直绵延到天际,以生机勃勃的乐景反衬对故国之思的悲情。

  D.“何处是神州”中的“神州”在词中指已沦陷在金人手里的中原地区,这一疑问实为无疑而问:江北一带,哪里还有故国神州。

  E.此词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类似,都感时伤事,多处用典,寄寓着词人深沉的爱国精神,悲慨苍凉。

  (2)试分析本词末句“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末句“惟见长江天际流”的异同。

  【考点】57:怀古咏史诗.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C、“以生机勃勃的乐景反衬对故国之思的悲情”感情理解错误,这里是突出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抑郁;E、“都感时伤事”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对自己报复无处施展的讽刺,通过对历史的回忆,突出一种辛辣的嘲讽,并非是感伤时事.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特别是要侧重于分析诗歌主要表现特征,凸显诗歌价值要领.“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扁舟一叶,持竿垂钓,又见新秋的明月,冉冉从瓜洲升起.就是说纵使有英雄人物,也是报国无门,只好逍遥于江海之上了.末句表现了词人抑郁孤独和无可奈何的悲慨.“惟见长江天际流”一句写出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表现出目送时间之长,富于动态美.

  答案:

  (1)CE(答C计2分,答E计3分,其它不计分)

  (2)相同:两句都是寓情于景,以景结情.不同:李诗描绘了一幅友人远去,诗人伫立远望的画面,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长江的动态描写之中,含而不露,余味无穷.本词末句描绘了一幅新秋明月冉冉升起,一叶扁舟,持竿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因报国无门而抑郁孤独和无可奈何的悲慨之情.

  赏析: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一起二句,透出感恨无限.京口地区,“一水横陈,凤鸣玄泰,神妃合唱,麟舞鸾迈”(《三洞珠囊》),引起古代失意之人的无限暇思,然而,梦幻消散,心头沉重的压力却一直不能减轻.因此,他们热情开始衰退,作品也充满伤感.他们追忆前世的美好,以及极认真的期盼飞升时刻的到来,就越表明了心头的失望和怀疑.

  这首词表现的就是这种求仙不成,“梦中作梦,忆往事落花流水”的苦闷.在写作方法上,现实和幻想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迷惘境界.这里面有“前世”美景幻觉式的展现,有旧地重游、人事皆非的伤感,有求仙不成的感叹,全词又隐约化用刘、阮入天台遇仙女的典故,表现的却是再入神山不见仙女的失望之情.

  过片三句,悲愤至极.壮丽的河山,古往今来留下过多少英雄人物的足迹.三国时的孙权和刘备曾在这里联合抗曹,两晋、隋唐时期,这里也发生过许多值得怀念之事.可是,如今只留下英雄们无尽的遗恨,徒令登临的人们洒一掬吊古伤今的悲泪.

  此词原调名为《乌夜啼》,作者取末句意改为《月上瓜洲》,自然也含有对国事的忧愤和失望之意.

  6.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惟吾德馨 。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朝菌不知晦朔 , 蟪蛄不知春秋 。

  (3)《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及平时积累进行解答.注意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后要检查.

  【解答】(1)惟吾德馨(重点字:馨)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重点字:晦、朔、蟪、蛄)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