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高考3综合模拟试卷语文(2)

刘惠分享

  六、选做题(19、20、21题任选做二题,12分)

  1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6分)

  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②孟子曰:“无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告子上》)

  (1)孔子和孟子观点中的相同之处是什么?(2分)

  (2)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各自有着怎样的思想倾向?请简要分析(4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新京报快讯(记者许路阳) 9月4日上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意见》要求,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告别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

  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同于传统高考,将上升为国家级考试,教育部要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管理。一是省级专业命题机构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统一命题,二是考试在国家标准考场进行,三是统一阅卷程序、标准和方式。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意见》显示,将于今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①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②结合以上新闻,自选角度,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4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约翰不顾妻子的担忧决定让考上大学的儿子亨利独自一人去纽约上大学。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亨利在她无微不至的关爱下,没买过一回菜,没做过一顿饭,没洗过一件衣,没清理过一次房间,就连书包都没有整理过。自小到现在,亨利从未单独出过一回门,就像鸡雏似的从未离开过母鸡翅膀的保护。而现在,猛一下就叫儿子一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她一百个放心不下。

  亨利去了三天,没有电话;亨利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正当约翰夫妇焦急不安时,亨利的信来了。夫妇俩不啻接到福音书,迫不及待地打开。不料随信纸带出的是一叠发票,共有:

  西雅图至纽约豪华房车租赁票一张

  纽约出租车票一张

  一整箱冰淇淋的发票一张

  纽约豪华饭店餐费发票一张

  另附纸一份,上注明:付搬运费、服务费若干……

  My god!不算学杂费,光这些额外开支,就三千多。

  看了亨利的信才知道。亨利这回过了下独立瘾。

  约翰看了信与发票,不知说什么才好。他妻子看了,一颗十五个吊桶般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她很欣慰地说:“我儿子亨利很会处理关系,是做大事的料!”

  约翰没有接嘴,他大概正在为如何给儿子回信而伤脑筋呢。

  你如何评价小说中亨利的这种独立?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小说所反映问题的现实意义。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高考3综合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

  1、B

  2 C 浩荡:形容广阔或壮大;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

  深厚:(感情)浓厚;雄厚:(人力、物力等)充足。

  沉湎: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等方面),不能自拔;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3.答案:D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4. 【答案】A

  【解析】此诗为南宋曹豳所写的《春暮》。既是绿阴遍天涯的暮春,应去掉③;既是绝句,一般一、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判断出第三句为④,根据根据内容、意境确定第二句、首尾两句。

  5.B[达到,等到(迨诸父异爨,内外多只小门,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

  6.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介词,表目的C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7.A(先赞扬德宗初行的俭约行为,再以奉天解围前后军情作对比。)

  8.C.(原文为“岂不以勇夫恒性,嗜货矜功,其患难既与之同忧,而好乐不与之同利,苟异恬默,能无怨咨?此理之常,固不

  9、⑴译文:致力于散发钱财收服万民百姓人心的人是国君的财富。(计分点:“务”、“兆庶”、判断句式“者……也”)

  ⑵译文:试着询问在驿站投宿的官吏,并打听行人的议论,果真未出所料,臣民对此的积怨已经很深了。(计分点:“候馆”、“道路”、“虞”)

  ⑶译文:摒弃美好的食物来和士兵同甘共苦,省下自己享用的食物来给有功劳的人去吃。

  (计分点:“绝”、“甘”、“以”、“功劳”)

  10、

  答案:(1)“幽咽泉流冰下难”或“冰泉冷涩弦凝绝”。

  (2)全诗运用了拟声及通感等手法描绘了赵秀才弹奏的琴曲。诗歌以“满匣冰泉”、“ 玉音闲澹”、 “巫山夜雨”、 “湘水清波” “蝉移高柳”等来摹拟琴曲的高低起伏及清浊转化;以“月正明”“ 蜂簇野花”等可视的美感画面来形容琴曲的美妙与和谐。

  11.(答案: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2、C 解析:C项,从文化整体的高度来看待“伪书”不一定“能发现它们的价值”,使其正位。

  13、B 解析:A项,“伪经”比“真经”矜贵是有前提条件的;C项,伪书并不都是有害、无用的;D项,老子并未对伪书提出看法。

  14.作者认为“伪书的出现,可以有多种情况”,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是一本伪书,你认为它的出现属于“为了传播某种观点,挟古人以自重”情况,反映了当时“尊古卑今、贵远贱近”著书立说风气。(每空2分,共4分)

  15. 答:①夏天,每只蝉都在放声歌唱,整个乡村都骤然响起此起彼伏的蝉声;②捕蝉成为我们儿时最大的乐趣。(每点2分)

  16.答:①整整一个夏天,只有蝉的声音最美妙动听;②蝉鸣是用生命奏出的最强音;③处处有蝉鸣,意味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一点1分,第二三点每点2分)

  17. 答:①质朴自然。如:“乡下的日头越来越大,从阳光下刮来的南风带着火势……”,通俗易懂,用语质朴;②形象生动。多用比喻,如“每只蝉都在放声歌唱,犹如一组无止无休的田园交响曲”等,写活了蝉的鸣叫;③深刻有力。如第⑨⑩段几处用排比修辞,对蝉鸣给以热烈的赞扬。(每点2分,概括要点并举例)

  18.答:①现在认识到,没有蝉鸣的夏天是单调和枯燥的,而自己小时候是那样残忍地对待蝉,因此有为无邪岁月里不能善待蝉而忏悔的情感;②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致使物种灭绝而痛心疾首;③联系现实,谈一点看法。(每点2分)

  19.【参考答案】

  (1)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2分)

  (2)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观点强调的是一种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的处事态度。这种态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意志坚决,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倔强固执。(2分)而孟子则从“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这一角度,分析了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始有终,坚持不懈的观点。(2分)

  20. ①参考标题部分

  (1)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2)高考改革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3)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公布

  ②参考立论角度

  (1)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制度,把考生和家长从一考定终身的焦虑中解放出来。

  (2)不分文理科,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优势、志向的课程,增强了学生的选择权,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

  (3)、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促进了公平竞争。

  21. 答案提示:小说中亨利的独立是花钱买来的假独立,反映了他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错误的处世观念。

  考生可就家庭教育(如何培养教育子女)问题谈谈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22.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的话,那么就会觉得一直在下面;如果一直向下看的话,那么就会觉得一直在上面;如果一直觉得在后面,那么肯定是一直向前看;如果一直觉得在前面,那么肯定是一直在向后看。目光决定不了位置,但位置却因为目光而存在;关键是,即使我们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上,目光却仍然可以投往任何一个方向。】

  向上看,知道自己的不足,努力发展;向下看,知道自己在茫茫人海中不是最差的,找到自信,合理定位不至于自怨自艾。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2.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4.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5.2017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