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版(2)

刘惠分享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3题。

  傻子的村庄

  村庄很美丽。山,奇形怪状的,美;水,清凌凌的,美。

  美丽的村庄,出了个叫美丽的姑娘。谁也没有想到,村庄因为有了美丽姑娘而改变了。

  那年,19岁的美丽走出了村庄。

  美丽走的那天,被傻子给拦住了。

  据说,傻子小时候不傻,后来发烧,烧坏了大脑。傻子爹出车祸死了,娘嫁人时带着他,可傻子又偷偷跑回来了。傻子说话只会说一个字,傻子爱干净,家徒四壁,却连个草刺都见不到。

  傻子双手一伸说:“回。”

  美丽说:“不。”

  傻子固执地说:“回。”

  美丽固执地说:“不。”

  美丽走了。傻子号啕大哭。村庄的人不明白傻子为啥哭得那么伤心。

  3年后。美丽回来了,成为少妇的美丽比原来更美丽了。让美丽锦上添花的是一个比美丽大20岁的画家。画家很有钱,给村庄的家家户户都买了很贵重的礼品,给美丽父母的礼品更是重上加重。

  画家一下子就平息了村庄的愤怒。

  傻子也收到了同样一份礼品。

  画家在村庄待了半个月,他对大家说:“我会给大家带来幸福的。”

  画家说这话时,看看美丽,美丽就小鸟依人般靠在画家肩上。

  果然,画家走后,就有推土机隆隆开进来,村庄修上了水泥路,一直伸进大山深处。先是有人来玩,说这里真美,而后有许多青年男女来这里写写画画。

  画家原来是一所学院的院长,他把村庄变成了他的学生们写生的基地。

  村庄里来的人多了,就得吃饭呀。有人开了家庭饭店。最先开饭店的是村支书。村支书跟画家签了协议,要把村庄变成最美乡村农家游。

  来的人越多,开饭店的人也越多,几乎家家都热闹起来。

  小车如潮水般,一拨一拨的人来,一拨一拨的人走,来时大包小包的,走时轻手轻脚的。

  村里人都高兴。只有傻子一人不高兴。

  傻子成天嘴里嚷一个字:“脏。“

  大家都忙着挣钱,谁还管小溪里漂着垃圾袋,草丛里扔着鸡骨头甚至脏兮兮的卫生纸呢。

  傻子有了营生,天天捡垃圾。矿泉水瓶子、饮料盒子、垃圾袋、餐盒,还有扔掉的面包火腿肠。傻子背一个大麻袋,就像一个蜗牛背着一个重重的壳儿,吃力地行走在沟坡谷地。每天 把这个大麻袋送到镇里的收购点,来来回回走10里。

  收破烂订的说:“那些卫生纸啦、塑料袋啦,我们不要。“

  傻子就把剩下的半麻袋东西背回来,放一把火烧了。

  就有人跟傻子抢破烂了。这些人专门捡能卖钱的。傻子每天只能捡到一些废纸塑料袋卫生纸之类的,卖不了,就堆到自己家里,天天烧。

  村支书很生气,就在大喇叭里嚷嚷:“大家不要跟傻子抢饭吃。谁再抢,就把谁家的星星给摘了。”

  被评为精神文明户有5颗星,谁家少一颗,寒碜呢。

  有一回,美丽回家,傻子就把一麻袋垃圾放到了美丽面前,恨恨地说:“脏!”

  美丽赶紧捂住鼻子嘴,掉头钻进屋里。傻子悻悻地把麻袋又背走了。

  后来,画家来到村庄,这回没有带美丽,而是带来一个比美丽年轻、比美丽还漂亮的女孩。

  画家是来和村支书签协议的。画家负责投入,村支书负责管理。

  临走时,傻子把一大麻袋垃圾放在了画家的小车的车盖上,小山一样。

  傻子喊:“脏。脏。脏。”

  那个姑娘掩住鼻口直恶心。村支书拉住傻子说:“小二,别闹了,听话。”

  村里只有村支书把傻子叫小二。

  傻子很听支书的话,就使劲儿瞪了画家一眼,把麻袋背走了。

  傻子出事是在一天下午。

  傻子背着大麻袋,像背一座山,缓缓往前走,村支书去镇里办事,刚好追上傻子。这时,一辆小轿车快速开过来,就见傻子像一只大鸟一样飞了起来,又“噗”的一声落在地上。

  开车的画家傻了。

  村支书急了。

  村支书哭着说:“乖乖,你惹大乱子啦!”

  傻了的画家连忙说:“支书,你快救我!”

  村支书说:“小二这孩子挺可怜的,没爹没妈的,村里人不让你。”

  画家说:“我愿意多赔偿。咱就私了吧。”

  画家给了30万赔偿金,还给傻子买了上好的棺材,给傻子立了一块很高的石碑。

  村支书跟大家说:“小二的这些钱,就叫傻子基金吧,专门用来奖励保护咱村环境的人。

  一家出一个,共同管理,转款专用。”

  大家开始想念傻子了。

  村庄没有了傻子,依旧干净。

  美丽从城里又回到了村庄。

  美丽准备在傻子家的原址上建一处“老年人之家”。

  美丽推开傻子落满尘埃的屋门,看见当年她和画家送给傻子的礼品,完好无缺地放在那里。

  美丽无言,唯有泪水挂满两腮。

  那年,美丽因为要离开村庄,与父母吵架,想跳崖,是傻子救了她。

  (取材于孟宪歧《傻子的村庄》,有删改)

  20. 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傻子跟娘离开村庄后,又独自偷偷跑回来,源于他对村庄有感情。

  B. 村支书在村里最先开饭店,带头成为推动村庄经济发展的尝试者。

  C. 有人与傻子抢破烂,掠夺了他的营生,暴露出其以强凌弱的本质。

  D. 画家很聪明,但他做的一些事并不美好,作品隐含了对他的批评。

  21. 傻子生活的“村庄”中的村民,有一些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6分)

  22. 第二段中“村庄因为有了美丽姑娘而改变了”,综观全文,概括美丽姑娘给村庄带来了哪些改变。(6分)

  23. 有人评论说:傻子是“村庄”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你是否同意这种评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6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4.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4月23日,与很多文学巨匠的出生或辞世相关联,因此这一天被命名为“世界读书日”。请写一段文字,抒发你对某一作家或作品的感受。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

  ②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快要结束了,三年来你一定经历了很多次主题班会。请写一段文字,描述你印象最深的一次主题班会的某一场景。要求主题突出,形象生动。

  ③最近有网上消息说“在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学篇目所占比重约增至35%”。请写一段文字,发表你对此一举措的看法和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25. 作文(50分)

  请在下面两题中任选其一作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①远方有多远 ②留住该留住的

  语文高考真题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1.【答案】B

  【解析】A.龟(jūn)裂 C.大快朵颐 D.首屈一指

  2.【答案】C

  【解析】“其味之至,不可得而状也”的“状”是与“得”并列的,做动词用,翻译为“形容、说出、描摹”等意,C选项中的“巴陵胜状”中的“状”是名词,译为“景象”。

  3.【答案】D

  【解析】根据文中甲空格处“稀疏点缀”可判断出填在甲处的应为②,“绿叶云舒,朱食星映”描绘的是绿叶中点缀着零星的荔枝的景象。③描绘的是全树果实累累的景象。①描绘的是荔枝树整体令人爱怜的外貌。

  4.【答案】C

  【解析】C选项中白居易是“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的说法不对,白居易应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之一”。“古文运动”在唐代的倡导者是韩愈、柳宗元等人。

  5. 【答案】不矛盾。“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说的是因为荔枝味道鲜美,导致统治者不惜劳民伤财从民间要求进贡,反而使荔枝成为了民间疾苦的来源。苏轼借这句话表达的是对上贡荔枝这种劳民伤财做法的不满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而并非对荔枝这种佳果本身的厌恶。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句则是从正面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和赞美。两句话说的是不同层面,不矛盾。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6.【答案】C

  【解析】C选项出自原文⑥段,原文中“营养丰富的鲜果又缺乏坚韧厚实致密果皮的保护,很难抵御形形色色霉腐病原菌的侵袭”才是荔枝鲜果极易变质的原因,C选项说法不全面,断章取义。A选项见原文④段,B选项见原文⑤段,D选项见原文⑦段最后一句。

  7.【答案】D

  【解析】荔枝对于文人的审美价值只在材料一中涉及了。材料二虽然也引用了古人对荔枝

  的记载,但并不是把荔枝作为审美对象,只是记录荔枝保鲜的方法而已。

  8.【答案】参考:丙:剪蒂蜡封蜜浸法丁:带叶封坛沉井法

  【解析】观察文中甲、乙两处命名方法,可知是将古人的荔枝保鲜法的重要步骤加以概括来命名。

  9.【答案】①密封隔绝空气,保持色味。②创造低温环境。③选择未完全成熟的荔枝果实来贮藏。

  三、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10. 【答案】吾曰/ 生可求乎/ 曰/ 求其生而不得/ 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矧求而有得耶/ 以其有得/ 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 夫常求其生/ 犹失之死/ 而世常求其死也

  【解析】(两个“曰”,可以划分出太夫人和父亲的对话;句首发语词“夫”、句末语气词“乎”、“也”、“耶”,加上连词“则”、“而”、“矧”,可以将各个部分断开。)

  11. 【答案】D

  【解析】躬:自身;“虽不克有于其躬”意为“即使不能对自身有利”

  12. 【答案】A

  【解析】累:负担,拖累;“毋以是为我累”意为“不要使这些多余的财物成为我的负担”)

  13. 【答案】D

  【解析】在文章结尾,欧阳修强调的是“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即行善的人总会得到善报,只是回报有早有晚,有的回报自己,有的回报子孙。在D项中,首先彰显先辈品德不等于自己行善,其次善报未必能够落到自己身上,所以错误。

  14. 【答案】清贫好施,如“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常不使有余”;重亲至孝,如祭母时每每涕泣感慨“至其终身”;问案勤谨、宅心仁厚,如“尝夜烛治官书”,叹息“求其生而不得”。

  【解析】欧阳修父亲的特点,要从太夫人的回忆,即2—4段中找。第2段讲他为官廉洁,俸禄微薄,还都用在帮助他人和招待宾客上了,可概括为“清廉好施”;第3段讲他一辈子每次祭祀母亲都痛哭流涕,太夫人由此推断出他母亲在世时的“能养”,即事亲至孝;第4段讲他连夜研究官书,力求帮助犯人活下来,不留遗憾,一方面体现他办公勤谨,另一方面也表现他的宅心仁厚。

  15. (1)【答案】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解析】题干中“表达自己与祖母难以割舍的亲情”,提示要从自己和祖母“更相为命”,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中答。给出的小句“母、孙二人”更明确了这一方向。

  (2)【答案】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解析】题干中“‘善’与‘德’的思考”,给出的小句“积善成德”,都指明了答题方向。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6. 【答案】登高 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奖励、晋升

  【解析】从字形来看,“陟”字的左耳是表示山丘的“阜”;右边的“步”是两只脚,合起来表示“登高”。在“振策陟崇丘”中用这一本义,结合语境译为“登上”。在“陟罚臧否”中,用“登高”的引申义“奖励”,与罚字表示的“惩罚”相对,“陟罚臧否”就是“奖惩善恶”

  17. 【答案】B

  【解析】在风尘仆仆,高山莽原之中,并没有提到“释然”之情,只有孤独和忧愁。

  18. 【答案】这两句诗使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将难以触碰的“影”和“思”写得有形有质,成为漫漫旅途中仅有的伴侣。抒情主人公在夜晚抱着影子入睡,在白天满怀忧思前行,这幅万里独行图正体现出他的孤独和忧伤。

  在文辞角度,“朝”、“夕”对比,两相呼应,“抱影寐”、“衔思往”结构工整,对仗严谨,精致凝练。

  【解析】题干提示从抒情和文辞两个角度去答,在抒情方面首先指出情景交融,借万里独行景抒发孤独忧伤情。

  19. 【答案】采用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使哀情更加突出。全诗通过山川、崇丘、平莽、嵩岩、悲风等一系列意象铺陈出旅途之艰,又以“抱影衔思”勾勒出抒情主人公孤独忧愁的形象,结尾的哀情,正是这一系列意象的升华。此时,月光明亮是扰人入眠的直接原因。“月”作为古诗中的常见意象,也更加突出了作者远离家乡、无心赏景、只剩愁思绵绵的孤苦心态。

  【解析】题干提示了“优雅清丽之景”与“不能寐”、“独长想”之情的关系,那只能是以乐景写哀情了。结合全文来看,这也是全诗漫长艰难,孤独寂寞意境的升华。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

  20 .【答案】C

  【解析】村里人与傻子抢破烂是因为他们看到有利可图,是一种源于人性的自发的行为,“倚强凌弱的本质”通常用来形容的对象是某个阶级、集团、群体,用在这里语气过重。

  21 .【答案】

  1、追求实利,被画家的礼物轻易收买,看到商机后忙于挣钱而不顾环境变化,甚至和傻子抢破烂;

  2、好面子,看重星级文明户的称号;

  3、质朴、重情义,在傻子出事后能够站在傻子这边,怀念他曾经的好,建立基金,共同为傻子没有完成的心愿而努力。

  【解析】本题答案较为分散,且作者没有做直接的描写,需要同学们结合全文仔细寻找,尤其要留意村支书说的话,如“大家不要跟傻子抢饭吃,谁再抢,把谁家的星星给摘了”、“小二这孩子挺可怜的,没爹没娘的,村里人不让你”等等,里面包含着关键信息。

  22 .【答案】

  1、美丽姑娘在画家的帮助下给村里带来了商机,使村里人走上致富之路;

  2、也曾使村里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在傻子死后,村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大家共同努力,促进村庄经济环境的共同发展。

  【解析】本题思路与上题相同,都需要同学们仔细阅读全文。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有三处转折的,第一在于画家和美丽姑娘回来后,给村庄带来大量商机,第二,村里人忙于挣钱,只有傻子意识到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第三,傻子死后,村里人感其心意,自发组织起来保护环境。可以结合这三处情节的变化来组织答案。

  23 .【参考答案】

  1、同意。当画家和村支书组织村民奔向致富之路的时候,傻子却在固守传统,不肯接受新鲜的、外来的东西,认为这些东西都是“肮脏”的,体现了他思想中固执保守的一面,与“村庄”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2、不同意。“村庄”急功近利式的发展并不能持久,在村民们都贪于一时利益的时候,只有傻子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可怕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行动,以挽救环境,最终感动并影响了全村人,所以傻子的举动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村庄”发展的。

  【解析】本题为开放式考题,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思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4.【答案】略

  【解析】

  ①是抒情类,包括两个层次。内容上是对一作家或者是一部作品的感受,也就是对这个人或这本书的看法,从这个人或这本书上,你能学到什么。要求言之有物;语言上是用充满感情和感染力的语言将这些想法说出来。可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引用作家经历或者是书中情节。

  ②是场景描写。内容是高中、主题班会、印象最深的场景。所以首先要交代的就应该是所要描述的班会的主题。其次,要对这个场景进行描述,注意主次。可适当删减掉不重要的部分。第三,点出为什么让你印象最深刻。可适当进行细节描写。

  ③是议论说理类。学生可自选角度,阐发对这件事的看法,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国学的比重,这代表我国教育加大了对国学的重视,你对此是有什么看法。例如,赞成国学加入初中课程,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国学加入初中语文课程,有利于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文化的传承;国学不应该加入初中语文课程,难度过大,不利于学生学习。国学课程在当今社会已经过时,没有学习的必要。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观点,适当的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要求语言精练,论证有力。

  25.【答案】略

  【解析】

  作文类型为命题作文,给出两个标题二选一,即“远方有多远”和“留住该留住的”。考生初读题目会感觉很虚,难以把握,很容易就虚写虚,内容空洞,没有主题。对于此类题目,我们的解决方法就是“化虚为实”,从题目中提炼出多个角度与主题,就其中一个展开讨论。

  ① “远方有多远”这个标题,我们要把握住两个要点,一个是“远方”,即人们的向往和精神上的希冀,可以是理想、幸福,也可以是家等确定的事物;另一个就是“有多远”。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2.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4.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5.2017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6.高考全国卷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