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语文高考试卷免费下载
抱最大的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以平常心对待,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语文高考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江苏语文高考试卷第一部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档次/抵挡 唠叨/牢靠 应许/应答如流
B混乱/浑浊 噱头/戏谑 强加/强人所难
C眼眶/框架 宾馆/乒乓 油炸/信息爆炸
D脂肪/指挥 脊梁/枸杞 累及/长年累月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3分)
孙杨无证驾驶事件受到媒体密切关注,东窗事发后,“中国坏小孩”、“泳坛李天一”的骂名朝孙杨扑面而来,似乎顺理成章;而浙江体院和国家游泳中心顺势其做出“三禁”的严厉处罚,也令人挑不出“破绽”。我们对直接当事人孙杨大张挞伐的同时,其实更应反思,除了孙杨,板子还应打在谁的身上。
A. 东窗事发 B. 扑面而来 C. 顺势 D. 大张挞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日前,美国中西部遭受一连串强劲暴风雨和龙卷风的重创,目前已大约造成至少8人死亡,数十万户家庭断电,其中伊利诺伊州受创最重。
B.我们学习和发展科学的目的不是征服别人,而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为自己国家和民族争取到利益,努力创造更科学美好的环境。
C.科学家怀疑,火星大部分大气层实际上在40亿年前就开始慢慢消失,起因是火星上起保护作用的磁场神秘消失。
D.对于支付宝对个人用户支付宝账户间转账服务的优惠政策进行调整的做法,使不少用户感叹“免费午餐没有了!”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潇洒表现在文学上,是冲淡和性灵两种风格相结合。 。 。陶渊明和袁中郎,都是当时文艺上的叛徒。在陶渊明时代,宫廷文人把文学领到一条死路上去,徒有华丽的躯壳而没有灵魂。在袁中郎时代,摹古之风特盛,文人作文,也忘掉了还有个自我存在。因此陶渊明和袁中郎都尽力的追求自然。自然有二: , 。偏于风物上的自然,便多表现山水田园的爱好。偏于人性上的自然,便反对摹古与无谓的规律。 。
①一是风物上的自然
②一是人性上的自然
③在历史上,这二者都有着反抗的意义
④本来二者原是互相关联,很难单独分开的
⑤二者结合起来,便是现实桎梏的解脱,便是潇洒之极致
A. ④⑤①②③ B. ④③①②⑤ C.⑤④①②③ D. ⑤③②①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唐昭宗景福元年辛丑,司徒王建遣族子嘉州刺史宗裕、雅州刺史王宗侃、威信都指挥使华洪、茂州刺史王宗瑶将兵五万攻彭州,杨晟逆战而败,宗裕等围之。久不下,民皆窜匿山谷;诸寨日出俘掠,谓之“淘虏”,都将先择其善者,余则士卒分之,以是为常。
军士王先成者,新津人,本书生也,世乱,为兵,度诸将惟北寨王宗侃最贤,乃往说之曰:“彭州本西川之巡属也,陈、田召杨晟,割四州以授之,伪署观察使,与之共拒朝命。今陈、田已平而晟犹据之,州民皆知西川乃其大府而司徒乃其主也,故大军始至,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以俟招安。今军至累月,未闻招安之命,军士复从而掠之,与盗贼无异,夺其赀财,驱其畜产,分其老弱妇女以为奴婢,使父子兄弟流离愁怨;其在山中者暴露于暑雨,残伤于蛇虎,孤危饥渴,无所归诉。彼始以杨晟非其主而不从,今司徒不加存恤,彼更思杨氏矣。”宗侃侧然,不觉屡移其床前问之,矍然曰:“此诚有之,将若之何?”
先成请条列为状以白王建,事凡四条:“其一,乞招安山中百姓。其二,乞禁诸寨军士及子弟无得一人辄出淘虏,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敢越表者斩。其三,乞置招安寨,中容数千人,以置所招百姓,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其四,彭州土地宜麻,百姓未入山时多沤藏者,宜令县令晓谕,各归田里,出所沤麻鬻之,以为资粮,必渐复业。”建得之大喜,即行之,悉如所申。
明日,榜帖至,威令赫然,无敢犯者。三日,山中民竞出,赴招安寨如归市,寨不能容,斥而广之;浸有市井,又出麻鬻之。民见村落无抄暴之患,稍稍复故业。月余,招安寨皆空。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九,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伪署观察使 署:部署
B.今司徒不加存恤 存:抚恤
C.仍表诸寨之旁七里内听樵牧 听:听凭
D.斥而广之 斥:扩大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俟招安 以置所招百姓
B.军士王先成者 无敢犯者
C.民不入城而入山谷避之 军士复从而掠之
D.其在山中者暴露于暑雨 彼始以杨晟非其主而不从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
B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
C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
D宗侃请选所部将校/谨干者为招安将使/将三十人/昼夜执兵巡卫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建派兵五万围攻彭州,很久不能攻克,彭州老百姓都逃窜藏匿在山谷之中。
B.王先成一共提出了革除“淘虏”弊端的四项建议,王建非常高兴地全都采纳了。
C.王建两天后就颁布了安民条令,躲藏在山中的老百姓竞相出来,奔赴招安寨。
D.有了街市之后,百姓可以通过出售沤制的麻来换取钱粮,渐渐就离开了招安寨。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宗侃侧然,不觉屡移其床前问之,矍然曰:“此诚有之,将若之何?”(4分)
②民见村落无抄暴之患,稍稍复故业。(3分)
(2)从文章中找出彭州老百姓窜匿山谷不出的两个原因。(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宋]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②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②顾藉:顾念。
(1)请对首联中的“拥”字进行赏析。(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倦鹊”“飞鸿”两个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1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 ,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3) ,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
(4)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小题。
一种内心的力量
周志强
“德”的本来的含义比较有趣。在甲骨文里面,“德”字分为两个部分:左边的“彳”和右边的眼睛的象形。“彳”表示行为、行动;眼睛的象形中上下两个直线,表示要“直视”。所以,“德”的意思应该可以推测为:行为要正而目不斜视,即做得正、看得直。进一步说,“德”表示做事情(行为)和看问题(观念)要配合在一起,做得正、想得也不歪。所以,“德”这个字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中国远古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了行为和思想必须要具备一种特殊的社会性属性:行正思直。只有光明磊落、公正正直,才能赢得人们的拥护。
在古代,“德”的含义是非常深远的。《庄子》里说:“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强调了“德”要像天地一样至高至大,具有宽容、博大、深远和化育的内涵。“德配天地”这个说法,赋予了“德”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也要求人们执行“德”不能仅仅从生活的琐碎细节中实现,更要有天地之大德,有如同天地一样养育万物、涵容百态的能力。
所以,“德”首先指的是一种“能力”,或者具体地说,是一种社会能力。这种能力的特点是,一个人要很好地跟社会生活、跟他人适应,做到像天地一样让万事万物都各安其位、各有其德、各能其能、各有其效。所以,“德”的含义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容纳”、“包容”和“适应”能力的强调。
那么,“德”的这种社会能力,有什么作用呢?
事实上,“德”是一个人了解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融入社会正义洪流并建构自己个人生活的保障。《周礼·地官》注里说:“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是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管理自己的生活的内在观念,是一种自己内心的操守。世事衰变,但这样操守是不能改变的。具体地说,“德”要求一个人以“天地”为视野,建立起自己做事做人的基本准则;并且为这个准则敢于抗争不畏权贵。所以,“德”说白了,就是一种来自天地正气的内心力量。温家宝强调说学人应该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强调“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正是这个意思。温家宝使用的典故出自陈寅恪给王国维写的纪念碑铭。1953年12月1日上午,陈寅恪强调了这个说法,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我决不反对现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所以周一良也好,王永兴也好,从我之说即是我的学生,否则就不是。”陈的这种坚守自己信念的“偏执”,正是来自自己内心强大的力量。晚清的龚自珍面对世道变迁,倍感自身改造世界能力有限,但是,却依旧说“颓波难挽挽颓心”,强调不同流合污、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的诉求。
在这里,丧失了“德”,也就丧失了自己生活行为的指导,从而进一步丧失生活真正的快乐。一旦自己的操守道德变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也就等于将自己的心境、情感和观念都一股脑变成了具有使用价值而丧失了价值的东西。没有比丧失了“德”——这种内心的力量更让一个人彷徨无助的了。当我们觉得权力和资本带来的享乐是无限诱人的时候,却无法想象,一旦将“德”贩卖出去,人会丧失内心的支撑力量,陷入偏执的精神境地。
(节选自《“德”的三重力量》,《人民论坛》2013年第28期)
12~l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德”本义是做得正、看得直,行为和观念要配合,说明中国远古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要行正思直。
B.在古代,“德”的含义非常深远,庄子认为“德”具有宽容、博大、深远和化育的内涵,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C.“德配天地”是指要像天地一样有大德,而人们在生活的琐碎细节中执行“德”并不符合“德配天地”的要求。
D.“德”作为一种社会能力,强调人要很好地跟社会生活、跟他人适应,强调“容纳”、“包容”和“适应”能力。
E.“德”是人们生活行为的指导,我们如果把“德”变成具有使用价值、可以买卖的商品,那就会失去生活的快乐。
13.关于“德”是一种内心的力量,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A.“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强调用“德”来支配自己的行动。
B.陈寅恪认为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就是用“德”来管理自己的内在观念。
C.坚守内心的“德”的力量,使得龚自珍面对世道变迁,仍能强调不同流合污。
D.温家宝强调“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就是强调要坚守“德”这种内心的力量。
14.作者认为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德”的体现的理由是什么?(4分)
15.在电视剧《蜗居》中,官员宋思明不断地用自己的权力与地产商等资本家做权钱的交易。他在应酬了一天之后,满身疲倦,空虚寂寥,他疯狂地打电话给他心目中的“纯真女孩”海藻,偏执地寻求精神的慰藉。请结合文中的观点,简要分析。(4分)
江苏语文高考试卷第二部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相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被诗打败的人
【智利】巴勃罗·聂鲁达
在我的少年时代,我是那种身披黑斗篷的学生诗人,同当时所有的诗人一样消瘦和缺乏营养。我刚刚出版了诗集《晚霞》,体重比一根黑羽毛还轻。
我同我的朋友们一起走进一家简陋的下等酒馆。那是探戈舞风靡和流氓横行的时代。跳舞突然停止,探戈舞曲就像酒杯砸在墙上似地突然中断。两个臭名昭著的流氓在舞池当中龇牙咧嘴地互相辱骂。当一个上前打对方时,对方就退却,桌子后边的一群音乐迷也随着向后躲闪。那场面就像两个未开化的野人在原始森林的空地上跳舞。
我没有多加考虑就走上前去,不顾自己又瘦又弱,责骂他们:“不要脸的坏蛋,狼心狗肺的家伙,下贱的渣滓,别吵大家了,大家是来跳舞的,可不是来看你们演闹剧的!”他们吃惊地对看一眼,好像不能相信他们听到的话。身材较矮的那个以前曾是拳击手,他朝我走来,想揍死我。若不是打得极准的一拳猛地把这个猩猩般的汉子打倒在地,他准能达到目的。是他的对手终于决定给他一拳。
当这个战败的斗士被人像搬麻袋似地抬出去时,当坐在桌旁的人向我们递来酒瓶时,当舞女们向我们投来热情的笑声时,那个打出致命一拳的大汉理所当然地想分享这次胜利的欢乐。但是,我严词责骂道:
“滚出去!你跟他是一路货!”
我的得意时刻不久就结束了。我们穿过狭窄的过道之后,看见一个虎背熊腰的家伙堵住出口——那个被我呵斥的胜利者,他堵住我们的去路,等着进行报复。
“老子正等着你呐。”他对我说。
他轻轻一推,把我推往一扇门,这时我的朋友们都慌里慌张地跑了。我急忙扫一眼,看看能抓到什么东西进行自卫。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有。沉重的大理石桌面,铁椅,我都举不起来。没有花瓶,连一根别人忘记带走的不值钱的手杖都没有。
“咱们谈谈。”那人说。
我明白,任何反抗都是徒劳的;我还想到,他大概像面对一只小鹿的美洲豹,在吞下我之前要打量我一番。我知道,我所能进行的全部自卫,只不过是不让他知道我的恐惧感。我回手也推他一下,但是动不了他一丝一毫。他简直是一堵石墙。
他忽然向后扬起头,他那双凶恶的眼睛换了一种神色。
“您是诗人巴勃罗·聂鲁达吗?”他问。
“是的。”
他低下头,继续说道:“我太不幸了!我现在就在自己衷心钦佩的诗人面前,而当面骂我坏蛋的竟是他!”
他两手抱着头,继续悲痛地说:“我是个坏蛋,跟我打架的那个人是可卡因贩子。我们是世上最卑贱的人。可是,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件纯洁的东西,那就是我的未婚妻,我的未婚妻所给予的爱。巴勃罗,您看看她,您看看她的相片。我一定要告诉她,您亲手拿过这张相片。这事儿准会使她高兴。”
他把那张笑吟吟的少女的相片递给我。
“她是由于您——是由于我们背诵过您的诗才爱我的。”他没头没脑地朗诵起来:“一个像我一样悲伤的孩子,跪着从你眼睛深处看着我们……”
这时门给撞开了,那是我的朋友们带着武装的援军回来了。我看见一张张惊讶的脸挤在门口。
我缓缓地走出门去。那人独自留下,连姿态都没变,继续朗诵道:“为了将要在她血管里燃烧的生命,我这双手不得不杀人。”
他被诗打败了。
(选自《聂鲁达集》)
【注】巴勃鲁·聂鲁达(19O4-1973),智利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19岁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晚霞》,20岁发表了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只绝望的歌》,奠定了在智利乃至世界诗坛上的地位。
16.为了增强文章的幽默感和表现力,作者在叙述描写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试举两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17.本文在故事情节上具有“张弛突变”的特点,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
18.请从细节描写的角度,说说“被诗打败的人”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上一篇:江苏语文高考试卷理科及答案
下一篇:江苏语文高考真题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