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年云南省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2)

刘惠分享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7分)

  秦楼月

  向子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虏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此时他已被俘虏。

  21.“子规”是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意象,它具有“凄凉哀伤”的象征意味,请另写出两句含有该意象的诗句。(2分)

  22.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5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白圭曰:“丹之治水①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②。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选自《孟子·告子下》)

  【注】①丹之治水:白圭,名丹,字圭,战国时水利专家,其治水主要在于筑堤塞穴。②壑:本义为沟壑,这里扩大指受水处。

  23.白圭治水与大禹治水两者有何不同?(2分)

  24.简要分析材料中所体现出的孟子的有关思想。(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 。 (《滕王阁序》)

  (2) ,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3) ,申之以孝悌之义, 。 (《寡人之于国也》)

  (4)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 (晏殊《蝶恋花》)

  (5)        ,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在世,往往会因这样或者那样的伤害而心痛不已。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7年云南省三校生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

  1.B A.碛qì;C. 揣chuài;D.瘙sào

  2. B A.“万事具备”应为“万事俱备”;C.“既往不究”应为“既往不咎”,此处应为责备的意思;D.“清静”应为“清净”,耳根清净的意思是不受打扰,因此字形是干净的净。

  3.C A.望文生义,“风云际会”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B. 纵然:是假设关系,用此处语境不符,可改为“固然”。C.表现的技巧非常高明,曲折而委婉细致地将其中的奥妙之处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D.应为“隐讳”,隐晦:指意思不明显。隐讳:指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4. B A.中途易辙,前一个话题未完,后一个话题又起;C.搭配不当,“缓解”与“问题”搭配不恰当;D.语序混乱,“虽然”应放在“格陵兰岛”之后。

  5.C 首先总论,然后论述今天与昨天的关系,再论述与明天的关系。

  6.参考答案:平民文学是叙写平民生活表达对平民关怀的文学。( “平民文学是……的文学”结构2 分,涉及题材或对象如“平民生活”、“平民”1 分,涉及写作意图如“表达对平民关怀”、“关注民生”1 分。意思相近即可)

  7.参考答案:看法:赞同。让落后地区的孩子切身感受外边世界的风采和观念,感受与他们父辈不一样的人的知识水平和趣味素养,激发他们产生走出大山,改变人生的理想,确有必要。建议:要将身体好,自律强,素质高,见识广,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组织起来支教。

  看法:不赞同。不讲效果,流于形式,给落后区孩子带去城市讲吃讲穿,追名逐利的庸俗影响,同时又占用孩子宝贵的假期,这样支教有害无益。建议:应该鼓励优秀大学生毕业后深入落后地区开展较长时间的帮扶活动,平日里采用写信,捐赠等方式进行帮扶即可。(6分)

  二、(一)

  8. D 原文第一段是“使得中国近现代哲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而不是“使得中国近现代历史呈现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

  9. B “用意在于突出西方哲学发展比中国哲学发展更具合理性”说法不对,对比的重点在于说明西方哲学“抽象性”特点和中国哲学“现实性”特点。

  10.(3分)①中国近代哲学转型时间段,内容主要局限于历史观,文化观,极不发达(2分)。(见原文第三段开头)

  ②中国现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出现裂缝,未能很好的加以继承。(1分)

  (二)

  11.①井滋润村庄的自然万物。②井哺育了村庄的人们。③井安了全村人的心。④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⑤井洗涤了人们的心灵。(3分)(写出三点给满分)

  12.(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井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井与村庄人的密切关系,突出了井的重要作用。(2分)

  (2)运用类比(或比喻)手法,小中见大。井的不大不小,不盈不竭,默默无闻,甘于卑下的生存特点其实也就是自然的运转规律,它启示我们:做人要不卑不亢,恰到好处,甘于平凡,从容淡定。(“中庸”或“顺其自然”均可)(2分)

  13.内容上:总结全文,突出强调了井的重要作用;点明主旨,表达人们对故乡的眷念。结构上:照应文章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严谨。(3分)

  14.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如比喻句:“井是镶在大地的钻石”, “井是一个城”;拟人句:“水洁尘去污,与小米相逢化作米汤”,“ 鸟不知井里有什么”, “入井私奔的桃花,让幽深的水遭遇了爱情”, “花瓣经受了井水的凉,冰肌玉骨啊”等。赋予水井以生命、活力、情感,使文章表达得形象生动。

  ②语言质朴自然但不乏雅致。多用短句,明白质朴。如 “大姑娘、小媳妇是井台的风景。……扁担颤颤悠悠”的描写,朴实却细致生动;又如“从井里看天,……下雨只下一小片”等。雅致体现在“井边……有巧笑倩与美目盼”,化用《诗经》中的句子,语言显得典雅。(4分)

  15.①井是村庄的标志,有村庄的地方必定有一口井。

  ②井蕴含着一种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井里不光藏着水,还藏着一片星空和月亮。)

  ③井诠释着做人的态度:不卑不亢,恰到好处;甘于平凡,从容淡定。

  ④井是一块心灵净土,它能洁尘去污,让心灵得到栖息。

  ⑤井是一种乡土情结,人们不愿搬迁是因为舍不得这口井,井是乡土沉静的风景。(6分)

  三(一)

  16.C假:借助,凭借

  17. A A项,均为结构助词,的。B项,代词,那些;代词,代“书”。C项,介词,相当于“于”,在;助词,形容词词尾。D项,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来。

  18.A由“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可知“他却始终没有被任用”错误。

  19. 会天子方向儒学/招徕俊良/开贤科/命乡举/而四方之杰赍贡函诣公车者/十百千数。

  20.(1)那些议政的官绅们都为他痛心鸣冤,方希则襟怀正直恬淡,以至于让人无法窥探。此后几天,整顿好装束,准备好船只,飘然向东而去。

  (2)扩大见识和器宇来放远自己的眼光,穷尽祸福依存的道理来知晓命运,这不是能给那些目光短浅见闻不广的人说的。

  【(1)伤冤、澹乎、赍装各1分,大意1分。(2)恢,穷各1分,“非可为……道也”句式1分。】

  (二)

  21.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宋·翁卷《乡村四月》)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22.开头写芳菲凋零,渲染苍凉氛围(1分),接着写极目远眺故国家园,想到美丽故园已落入敌方之手,不禁悲从中来,连用两个“伤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内心的悲切程度(1分);末尾两句描写迷离朦胧的烟水山色,表现了伤心之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山水一样悠远绵长(1分),融情于景,进一步渲染悲切之情(1分)。这样就将伤心之“切”抒写得淋漓尽致。(1分)

  (三)

  23.白圭治水筑堤塞穴,让水流入邻国;大禹治水顺应水性,让水流入四海。(2分。每点1分,意思接近也可给分。如只回答“以四海为壑”“以邻国为壑”的,总给1分)

  24.①民本思想。(1分,答“以人为本”“以百姓利益为本”也可给分)②孟子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认为统治者的德行很重要,所以孟子肯定大禹将水导入四海,于人无害且造福人民的做法,而否定白圭将水堵塞之后流向邻国从而嫁祸于人,损人利己的做法。(2分,分配给两个点,正面和反面。如果是只答出“孟子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认为统治者的德行很重要,”是从正面讲的,给1分) (共3分)

  (四)

  (1)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

  (2)连峰去天不盈尺 砯崖转石万壑雷

  (3)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5)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四.作文

  这是一道观点型的新材料作文题。所谓观点型新材料作文,就是材料中提供了几种不同的观点与写作的范围,让学生选择并进行解读、阐释。观点型的新材料作文往往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列举相同或相反的看法,以引发考生对核心问题的思考。

  这则材料的关键词很清晰,很明显,“痛”和“言”。这则材料给我们的这两者的显性的关系有三种:(1)痛而直言。痛了就直接说出来。(2)痛而不言。(3)痛而善言。

  本道作文题审题立意只要选择其中的某一句立意即可;也可结合多人的观点,分出何时“言”、何时“不言”、如何“善言”。同时,考生要写出一篇立意深远、思想深刻的文章,还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仅仅罗列人生中的种种痛,而应写出对痛的思考以及面对痛的做法,二是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之痛,而应该延伸到对社会之痛、国家民族历史现实之痛的认识与思考。

  【古文翻译】

  庄子把官位当作栅栏,班伯把名声当作缰绳锁链。官位爵禄、显耀的名声,是人们非常希望得到的,它们难道会被憎恶吗?大概只是有激发的作用罢了。因此,道德修养高的人把担任或不担任官职看得很轻,行为顺应自己的心境,财物的富有、地位的高贵不能诱惑他们。所以,他们的气节正大恢弘,他们的勇气超过孟贲、夏育,别人的毁谤或赞誉都不放在心上,他们的气量宽阔泰然,欢喜或怨恨的感情不表现出来。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具有了事理通达人士的节操,博学多才人士的风范。

  方希则凭秀才的身份被举荐担任官职,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考中,命运屡次遭受不幸。不被当朝所用,当然要平静地离开,顺遂自己的心意做事,推求好坏运气的征兆,看淡身外之物的去留,比那些学识渊博的君子深广,很像过去那些贤能的人。

  我自从来到上都,寓居在旅舍,为尘俗之事奔波劳顿,已经过去两个春天了。恰好赶上皇上此时正倾心于儒学,招揽贤能优良之士,广开官吏选拔之道,命令乡里举荐人才,因而各地的有才能的前往参加科举的人,成百上千。我虽然是后辈,出生较晚,但我也前搭后连挤在他们中间,兴奋地与他们交往,结交的人确实已经很多了。后来才遇到方希则,一见如故,相见甚欢,行为上不拘形迹,内心里相知默契,既是庄子和惠子那样的交往也比不上啊。不久,方希则经由皇帝面试选拔做了中台,因被有司冤枉,而被罢免官职。那些议政的官绅们都为他痛心鸣冤,方希则襟怀正直恬淡,以至于让人无法窥探。此后几天,整顿好装束,准备好船只,飘然向东而去。因为和我是朋友,向我索要文章作为赠物。

  扩大见识和器宇来放远自己的眼光,穷尽祸福依存的道理来知晓命运,这不是能给那些目光短浅见闻不广的人说的。方希则是通达的人,完全可以和他谈。当初公孙弘曾经退隐归居乡里,乡里人再次推荐他,射策应试取得第一;刘向几十次上书皇帝,常常听说不被准奏,然而,最终他成为了汉代名臣。凭着方希则的禀赋学识却被埋没湮灭,难道不是上天将要让他显扬却一定(先)让他收敛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会困顿到这种地步呢?手艺高明的工匠最晚做成的是珍贵的器物,最后出发却最先到达的是马中的良骏。将来有一天像彩虹一样光芒四射,平步青云,让那些读书的年轻人仰慕都来不及,这本来就是方希则所拥有的学识和才华,难道还用借我详细来说吗?饯行的酒已经进行到一半,在座的人都要离开,我轻率贸然地写下这些文字,言辞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同年景山、钦之、识之也分别写诗表达送别之意,那么,饯行叙旧的深情都详尽地说出来了,在这里就不再重复说了。


猜你喜欢:

1.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2.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3.高考语文课标试卷及答案

4.高考卷语文真题

5.高考语文考卷真题

6.高考全国卷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