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年云南语文高考试卷

刘惠分享

  书山有路,路在前方。刻苦攻读,只看今朝。轻松面对,游刃有余。落笔生花,如有神助。考试结果,并不重要。超越自我,未来无限。送上祝福,满怀期待。加油!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云南语文高考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2017年云南语文高考试卷第一部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喷香(pèn) 蓦地(dì) 热忱(chén) 电饭煲(bāo)

  B.金钗(chāi) 寒碜(chen) 拥趸(dǔn) 少安毋躁(shāo)

  C.供职(gōng) 咯血(kǎ) 卡壳(qiǎ) 祛除风寒(qū)

  D.刷白(shuàn) 勒紧(lēi) 抨(pēng)击 方枘(ruì)圆凿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精减机构是指改变组织机构臃肿重叠、层次过多、职责不清、缺乏效率的状况,做到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灵活高效。

  B.仪仗兵的一点一滴都事关民族尊严、国家形象。为确保万无一失,出国前,大到执行任务用的国旗、旗竿和指挥刀,小到一个佩饰、一条腰带,他们都作了精心准备。

  C.微信、支付宝正展开通过扫瞄二维码争抢“红包大战”,网友抢得不亦乐乎。但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块大蛋糕,手机木马伪装成“红包”现身了。

  D.纷纷玉蝶飞舞的时刻,落下又旋起的曼妙舞姿,看绯红的晚霞斜斜地挂在天际,瞬间变成了流光溢彩的时刻,翘盼着这个季末过去后又会是怎样姹紫嫣红的世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这时你会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竟然没有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

  B.《平凡的世界》的热播,令部分观众直呼“触动泪点”,不仅是因为剧中那不可磨灭的各种美好情感和奋斗精神,更是因为剧作中有一段与自己早年经历相似的历史。

  C.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逐渐延长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但对不同的劳动者,应该有不同的政策,不同岗位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D.屋外的天空一扫连日的阴雨绵绵,久违的阳光,让连日来裹在雨衣中的杭城市民蠢蠢欲动,纷纷晒出了自己心仪的赏花骑游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没有体制内的职务,没有工资,没有广告赞助,全凭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柴静拍摄的这部《穹顶之下》,让国人看到了柔性的、坚韧的力量。

  B.5月1日起,杭州市11家市属医院将在门诊区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推出24小时自助挂号服务,为患者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预约挂号服务。

  C.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事件发生后,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以不合理低价诱骗游客入团,通过安排购物获取回扣,向游客索取财物,都是违反旅游法的。

  D.美国地震学会《地震研究通讯》主编彭志刚副教授认为,尼泊尔地震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逆冲挤压的结果造成的,由于震级较大,震源较浅,因而破坏性强。

  5. 为划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________;岩面和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

  A.厚厚的云在我们顶上罩着 B.层层的云在我们顶上浮着

  C.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 D.薄薄的云在我们顶上压着

  6. 依据下面的示例,另选一个描写对象仿写,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4分)

  示例:春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

  像种子撒播在山川大地

  一个个嫩黄的芽探出头来

  开始了生命蓬勃成长的经历

  7.根据下面的内容,请合理拟写出警官第一次通话内容,争取让对方明白,字数不超过90字。(5分)

  钱先生在过火车站安检时有两个包,一个背着一个提着,结果安检的时候,把注意力全在那份盒饭上,忘了一个背包,包里有他所有证件、银行卡、现金,还有两个买给老婆的金手镯,财物总价2万多。进站后过了不到半小时,一个不认识的手机号码打进来,显示是杭州的。接起来,是个年轻女孩子,问是不是钱××。钱先生说,自己警惕性很强,第一感觉,这个女子的普通话不太标准,带点外地口音。“她说她是火车站派出所的,问我是不是丢了东西。她问到这里,我就很确定她是个骗子。这种打电话装公安骗人的,媒体报道过好多……现在想想,真是糊涂,应该先检查下行李的。”

  钱先生当时还有点来气,想“这个骗子居然敢骗到我头上”,于是开始冷嘲热讽,“我没丢东西,要真丢了,你拿去用好了!”对方一听急了,说你真的丢了东西。钱先生直接挂了电话。接下来,这个号码接连来电,钱先生越看越火大,来一个按掉一个,如此折腾了近20分钟。检票在即,他站起来整理行李,突然一身冷汗——随身挎包真的不见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环境教育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托马斯?贝里称之为“生态纪”。在这个时期,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控制着生态系统,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沉甸甸的责任,以及需要重新定位的价值观。一些人怀疑环境教育会有什么成效,认为只有经济压力和市场力量才会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还有一些人说只有灾难才会让人类改变习惯。这样说只会把我们等同于动物,依靠饥饿、干渴等本能来生存,而我们是有理智和责任感的生灵,就像乔纳森?斯威夫特说的那样,我们至少拥有“理性的能力”。

  可以说,我们所经历的自然灾难,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对环境的无知和忽视。导致灾难的因素是潜在的:它们在缓慢增长,悄无声息,同时也不可逆转。在某种意义上,这就为悲剧搭建好了平台,而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再做任何防范就已经太晚。更糟糕的是,当更加吸引眼球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比如经济不景气、国内外的恐怖活动或医疗问题等,我们的注意力就立刻会被转移。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每天对待自然界的方式会缓慢地改变我们未来的经济、恐怖主义、战争、社会保障、移民及就业这些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不可或缺的事物。

  从本质上来说,这不是一个科学或公共政策问题,而是一份道德职责。精神、风俗、习惯、文化等元素均带有道德色彩,都是人性和文学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如何践行对环境的关爱和职责,不仅关乎公共政策,也关乎个人动因。它涉及社会科学领域,也同样受益于我们对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中获取的技术方式和物质资源。

  在环境问题上,要做出成效,需要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跨学科的关联意识,后者更为关键。不需要政治中的党派区分——“保守派”和“自由派”都可以在环境问题上找到共识。两党制最糟糕的缺点在于把行为选择确定为非此即彼。一些政客说,要应对气候变化,或者通过市场激励体制,或者通过法律规定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比孩子还幼稚的非此即彼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必须要多管齐下,通过法律、市场、税收、自由资本和激励体制等综合因素发挥作用。

  环境教育涉及到每一个领域,它必须是跨学科的探讨:我们需要了解自然、人类社会、人口统计、经济学、公共政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价值等元素,以便明了我们该如何应对、该制定什么政策以及获得什么样的目标。在环境教育和实践中,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必须通力合作。科学帮助我们了解自然和物质世界,明确它的发展、细节和趋势。但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史蒂文?威恩伯格所言,科学不会也无法告诉我们什么是值得珍惜的。这个问题只有人文领域的知识,如道德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才能帮助我们去做决定。此外,只有社会科学才会帮助我们在群体的层面中以经济的、制度化的方式来落实这些价值观。

  环境教育可能是最具跨学科性质的主题教育,它将艺术与科学重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自由教育形式。比如,达尔文希望他可以多读一些诗歌和文学作品,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华尔华兹的诗歌中找到了治愈抑郁症的良方。同样,人文学者也需要更熟悉科学领域的知识。

  (节选自《新华文摘》2015年第4期)

  8. 下列对乔纳森?斯威夫特说的,我们应拥有的“理性的能力”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会通过经济压力和市场力量来改变人类对环境的无知和忽视的状态。

  B. 我们会通过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警示来改变对环境的无知和忽视的状态。

  C. 我们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控制生态系统从而改变对环境的无知和忽视的状态。

  D. 我们会以新的价值观在理智和责任的驱使下改变对环境的无知和忽视的状态。

  9.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增长缓慢、不可逆转的导致灾难的潜在因素让人类在灾难来临时猝不及防。

  B. 环境问题不会是一个科学或公共政策问题,而是人性和文学要面对的问题。

  C. 环境问题会让持不同政见的人找到共识,但也会让他们犯非黑即白的错误。

  D. 达尔文的例子说明了环境问题也应该可以以新的自由教育的形式警醒人类。

  10. 请概括“环境教育可能是最具跨学科性质的主题教育”的依据。(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求画

  郑武文

  忙完公务,已是黄昏,县令执一柄轻罗小扇,布衣软鞋在潍河边漫步。

  路过泥坯小房,没有院墙,一位清秀的老者正在煮鱼。看到县令进来,呵呵一笑,并不多言,如同是邻居串门,只是拿了一个小凳请县令坐下。老者三缕长须,面皮白净,并不像农人,反倒似读书之人。相比之下,倒是县令黑瘦面皮,几根乱哄哄的胡子,更像风雨中谋生的样子了。

  老者只是拿出粗瓷大碗,从锅里给舀上一碗鱼肉,再倒上半碗自酿的老酒。两人一碰,哈哈大笑。县令得知老者确是读书之人,姓王,是一个落魄秀才,卖点字画为生,兼顾到面前的潍河里打点鱼虾,自己食用。

  县令怕老者惶恐,只道江南之人来此做点生意。看天色愈晚,方才起身告辞。隔几日再来,县令自备酒肉,把酒言欢,谈古论今,相见恨晚。

  县令有次来访,发现王秀才正在作画。县令在旁边观望,微微摇头。过几天再去,问老者:“王兄的画卖得可好?”王秀才苦笑一声,指指身后的画轴:“生意颇苦,难抵米炊。”县令说:“不怕得罪老兄。老兄的画,匠气颇重而力道不足,还需改进。”随即拿起案子上的笔,轻轻一描,顿显虬枝劲骨,力道遂出。王秀才不禁惊呼一声:“先生神笔也,可否收小生为徒?”县令扶起跪拜的王秀才,呵呵一笑:“收徒不必了,咱互相切磋,我倒可勉强指点一二。”于是教了王秀才几处地方,告知要循序渐进,就告辞了。

  过了几日又来,看王秀才所画,却并没长进,不禁叹了一口气说:“看来王兄作画,还需要时间。在下不才,卖弄一下,给你画一幅图画,你只需每日临摹,过一段时间再说。”王秀才很高兴,拿来一张大宣纸,说:“老叟眼有点花了,还请先生画大一点,看得清楚。”县令画的是一幅《墨竹图》:在月光下被清风刮得努力折向一边,却有一股宁折不弯的不屈之势,画完题词:一肩明月,两袖清风。

  王秀才在旁边看呆了,待到最后,扑通一声跪到地上:“父母官大人请盖印章!”县令哈哈大笑:“缘何知道是我?”王秀才说:“当今天下,能有此气魄、画工之人,除了潍县县令郑板桥再无他人。”

  县令哈哈大笑:“既然知道是我,也不枉我们相交一场,就依了老兄。”随即拿出印章盖上。

  过了几日,郑板桥在县衙处理公文,下人来报钱府请赴宴,特别交代有宝贝要让大人看。这钱德贵是有京城背景的潍县大户,多方求郑大人字画不得,大人生性好奇,听说有宝贝,忍不住想去看看。

  到了钱府,把县令让到上座,钱德贵说:“此有当朝名家一幅《墨竹图》,堪称力作,应为难得宝贝。只是在下尚不敢确定真伪。”随即展开。郑板桥一看,脑袋一下子就大了:正是几日前给王秀才画的《墨竹图》。周围人一边恭维,一边大声赞叹……

  钱德贵更是得意忘形,来到郑板桥面前:“郑大人,老夫所得字画,是您的画,还请鉴别一下真伪啊?”

  郑板桥哈哈大笑:“拿来我看。”几个人小心翼翼捧过来,郑板桥拿在手里端详了一下,随即迅速扯为碎片,扔进旁边的鱼池里,怒道:“赝品!纯为辱我清名!”旁边的人来不及反应,刹那间目瞪口呆。好久,才有人说:“可我们鉴定,确是大人真迹啊。”郑板桥脸一绷:“荒唐!我自己的作品,难道真伪还要别人来说吗?各位请继续,老夫这就去查一下此事,辱我清名事小,欺骗钱老爷罪不可恕!”

  随即回头,扬长而去。

  (本文有删改)

  11.钱德贵特别交代请郑板桥鉴定墨宝,鉴别真伪,作者写这些情节表现出钱德贵怎样的心理?(2分)

  12.本小说的情节结构设置很有特点,请你分别用4个字概括小说的发展和结尾。(4分)

  开端是设计圈套(假装画画),发展是□□□□;高潮是计谋得逞(聚众赏画),结尾是□□□□。

  13.请你根据小说,说一说王秀才为何能够骗画成功?(4分)

  14.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求画”做题目?(4分)

  15.请结合县官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6分)

  2017年云南语文高考试卷第二部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西施山书舍记

  [明]徐 渭

  西施山去县东可五里,《越绝》与《吴越春秋》并称土城,后人始易以今名,然亦曰“土城山”。盖勾践作宫其间,以教西施、郑旦而用以献吴。又曰:“恐女朴鄙,故令近大道。”则当其时,此地固要津耶?更数千年,主者不可问矣。商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

  山高不过数仞,而丛灌疏篁,亦鲜澄可悦。上有台,台东有亭;西有书舍数础,舍后有池以荷。东外折,断水以菱。而亭之前则仍其旧,曰“脂粉塘”,无所改。出东南,西而山者,耸秀不可悉,悉名山也。绕其舍而亩者、水者,不可以目尽;以田以渔以桑者,尽亩与水无不然。余少时盖觞于此而乐之。兹伯子使余记,余虽以病阻其觞,然尚能忆之也,率如此。

  嗟夫!土城,一山耳,始以粉黛歌舞之宫,当倾都之孔道①,而今变而且迁之。一旦寥寥然为墟落,田夫野老耕钓徘徊于其间,或拾其堕钗于锄掘。迨于阴晦,又往往诧野火转燐②于夜归牧唱之儿童。宜无不感而嘘,资野人③之聚而谈者矣。至其易冶以朴,易优伎④以农桑,本业专而谣俗⑤厚,则有识者又未尝不忘其悲而为之一笑也。

  伯子聪敏擅文誉达事变试从读书暇一登兹山而望之或触于景而有如吾前所言者姑取而咀之傥亦一解颐耶?

  【注】①孔道:大路,通道。②野火转燐:野外荒坟中飘转的燐火,俗称“鬼火”。③野人:乡野之人,农夫。④优伎:泛指歌舞表演。⑤谣俗:风俗。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恐女朴鄙 鄙:浅陋 B. 耸秀不可悉 悉:熟悉

  C. 迨于阴晦 迨:遇到 D. 资野人之聚而谈者矣 资:资助

  17.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而丛灌疏篁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而亭之前则仍其旧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尽亩与水无不然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D.始以粉黛歌舞之宫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施山原为越国调教、训练美女西施、郑旦之所,经千百年变迁,成为私人之地。

  B.文中描述了西施山书舍的布局及周围环境,也说明了写作此记是应商伯子的请求。

  C.本文笔调平易朴实,淡淡几笔便描摹出一副赏心悦目、和平宁静的水光山色图。

  D.作者对今古变迁的议论,流露出悼古伤今的忧愤,交织着对时事易变的深刻思考。

  19. 用“/”给文中花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伯子聪敏擅文誉达事变试从读书暇一登兹山而望之或触于景而有如吾前所言者姑取而咀之傥亦一解颐耶?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商伯子用值若干而有之。(3分)

  译:

  (2)兹伯子使余记,余虽以病阻其觞,然尚能忆之也,率如此。(4分)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