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语意连贯题的规律

刘惠分享

  语意连贯题共有两种题型,一种排序,一种是语句复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语文语意连贯题的规律,仅供大家参考!

  语意连贯题规律1、语言的照应性。

  照应常常和文章的内容主旨,条理脉络,层次结构有关,必须建立前有交代,后有照应的概念。句式的照应主要包括:问与答的照应,总起与分承的照应,关联词语的照应,指代的前后照应。

  (1)问答照应

  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作出正确的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不连贯。

  【例14】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要使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加速发展,我们要不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呢?根据我国国情可不可以完全照搬西方模式呢?__________。

  A、不能,我们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发展,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B、我们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否则就会犯政策上的错误。

  C、我们的回答只能是肯定的,否则就没有改革的出路。

  D、我们的回答是只有深化改革,不能踌躇停滞,更不能知难而退。

  [点析]B。原文就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和照搬西方模式一正一反提出两个設问,一是“要不要”,二是“可不可以”,应选项必须与两个设问相互对应,不能顾此失彼。A只回答了“不能完全照搬”这一问题;C完全肯定两个问题,忘记了后一问题必须否定;D句答非所问;只有B句,虽未作直接回答,但都与两个设问相照应,且衔接最好。

  (2)总起与分承的照应。

  一段话中,哪些句子先说,哪些句子后说,这些都得瞻前顾后,通盘考虑,以使语句前后顺序得当,前后照应。

  【例15】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_____。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点析]A。原文是总述,选择支是分述,按顺序应该是先二厂再三厂,可BC都是先说三厂再说二厂,造成语序颠倒。D项语序虽未错位,但又未明确体现“各有所长”这层意思。

  【例16】这时的瀑布很多,更是一种美景,大概每登上几米高度,就可以见到一道瀑布,________________。

  A、声如奔雷,澎湃咆哮,激湍翻腾,飞流直下,水气蒙蒙,珠玑四溅。

  B、飞流直下,声如奔雷,澎湃咆哮,激湍翻腾,水气蒙蒙,珠玑四溅。

  C、澎湃咆哮,水气蒙蒙,飞流直下,声如奔雷,珠玑四溅,激湍翻腾。

  D、珠玑四溅,水气蒙蒙,澎湃咆哮,声如奔雷,激湍翻腾,飞流直下。

  分析:这道题是要求选择对瀑布的描写中哪个更恰当。我们先看四个待选项,会发现它们只是句子内部词序的排列不同,都写到瀑布的外形(飞流直下,激湍翻腾,珠玑四溅)、声音(声如奔雷,澎湃咆哮)、及产生的效果(水气蒙蒙)。我们要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词序上的不同呢?是否有观察的先后顺序,空间上的变化呢?很明显,第一瀑布观察可采用由上到下;第二,再结合题干上的一个“见”字考虑,其后应紧接所见的内容而非所听的或瀑布的效果,最后答案自然得出为B。

  【例17】下面这段文字结尾的句子应该是

  东坡酷爱西湖,尝作诗云:“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识者谓此两句已道尽西湖。公又诗云:“云山已作蛾眉浅,山下碧流青似眼”,余谓此诗是为西子写生也。_______________。

  A、要识此诗,但看西湖;要识西湖,但看西子。

  B、要识西湖,但看西子;要识西子,但看此诗。

  C、要识西子,但看此诗;要识此诗,但看西湖。

  D、要识西子,但看西湖;要识西湖,但看此诗。

  (3)关联词语的照应。

  【例18】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________,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

  A、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B、确实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C、不仅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D、或者说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点析]C。原文句意是递进关系,能体现这层关系并能与“而且”关联上的是C句。

  (4)指代的前后照应。

  【例19】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的迫切要求。_________ 。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我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渐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渐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点析]C。AD两项的“这些翻译作品”在原文中缺少交代,属于指代落空。B 句的“一方面”与句中“这些作品”语序颠倒。“提高了……的素养”有毛病,“素养”多指个人的平时修养,用“中国学术文化”这个事物来限制修饰显然不行,只有C句避免了上述毛病,语意连贯,用词准确。

  小结:从上下文中抓暗示性的关联词、呼应语

  8、表达的有序性(符合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思有路,语有脉,表达一个意思总得按照一定先后顺序,这样才会脉络分明,语气贯通,不跳脱,不紊乱。或以空间为序,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的前后为序;或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等等。

  语意连贯题规律8、符合顺序性

  (1)符合逻辑顺序

  一组句子,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或描写。不论什么内容,一定要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符合人之常情。不合逻辑的句子,衔接不是不好,而是错误。

  【例20】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倭,___________。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 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例21】在作品中卖弄才情,或卖弄学问,________;如果再加上装腔作势,____________。才情学问,有多少是多少,真则真,假则假,虚则虚,实则实,瞒不过明眼人。贫儿卖富,___________;暴发户摆阔,_____________,这叫卖弄。

  A、都是令人生厌的事/就更催人呕吐/把口袋里仅有的几枚银币弄得叮当作响/把古鼎擦得金光闪亮

  B、都是催人呕吐的事/就更令人生厌/把口袋里仅有的几枚银币弄得叮当作响/把古鼎擦得金光闪亮

  C、都是催人呕吐的事/就更令人生厌/把仅有的古鼎擦得金光闪亮/把满口袋的银币弄得叮当作响

  D、都是令人生厌的事/就更催人呕吐/把仅有的古鼎擦得金光闪亮/把满口袋的银币弄得叮当作响

  [点析] “令人生厌”程度比“催人呕吐”轻,放在前句,选AD “仅有的几枚银币”对应贫儿,选A。

  (2)符合空间顺序

  【例22】最美的感觉当然就在这深巷里。我喜欢它两边各种各样的古屋和老墙,___________________,我尤其喜欢站在这任意横斜的深巷里失去方向的感觉。

  A、喜欢它随地势而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

  B、喜欢它随地势而起伏的坡度,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

  C、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而起伏的坡度,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

  D、喜欢它们年深日久之后前仰后合的样子,喜欢它随地势而起伏的坡度,喜欢忽然从老城里边奔涌出来的一大丛绿蔓或生气盈盈的花朵,喜欢被踩得坑坑洼洼的硌脚的石头路面。

  [点析]选C “它们”指“古屋和老墙”,所以选CD,坡度—路面—花朵的顺序更为合理。

  (3)符合时间顺序

  【例23】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_____________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来临的广播,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点析]C。这是一个叙述性语段,所述的中心是师生帮助抢收的情况,其动作有明显的起因和结果。在所列各组语句中,①是对师生抢收战斗的形象描写, ②是得到消息所产生的心理, ③是在心理指导下开始行动,④是动作的原因,即得到消息。正确的语脉顺序为:得到消息—心理活动—开始行动—具体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