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记忆力>记忆原理>

短时记忆的显着特点与概念

若木分享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简称STM,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短时记忆的显着特点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短时记忆的显着特点的资料,仅供参考。

  短时记忆的显着特点

  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就其功能来说,短时记忆与感觉记忆不同: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不被意识并且也是未被加工的;而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是正在工作的、活动着的记忆。人们短时记忆某事物,是为了对该事物进行某种操作,操作过后即行遗忘;如果有长期保持的必要,就须在这一系统内进行加工编码,然后才能被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了记忆分初级和次级的二重学说,初级记忆指短时记忆,次级记忆指长时记忆。然而,短时记忆是否构成一个独立的记忆结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客观证据的支持,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陆续从实验及临床事例中得到证实。

  1962年,加拿大学者墨多克向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字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山、炸弹、手指、椅子、木偶”等,以每秒出现1个的速度呈现完毕,让被试以任意顺序自由回忆。

  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与字词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单词,均比中间部分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根据实验结果所画出的曲线,叫做系列位置效应曲线。对词表开始部分的单词,记忆的效果优于中间部分,回忆率高,这种现象称为首位效应或首因效应。词表末尾部分的单词,比中间部分的单词更易于回忆,再现率更高,这一现象称为新近效应或近因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词表系列开始部分,因有较多的复述机会而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回忆时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而末尾部分,因刚刚学过还来不及复述,是进入短时记忆中的,仍保持在人的当前的意识中,因此更易于再现。

  值得注意的是,近因效应所涉及的单词末尾部分的单词数目恰与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相吻合。由此可见,短时记忆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短时记忆最显着的特点就是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

  1959年,美国学者彼得森夫妇做了有关的实验。他们编制了由3个辅音组成的字母表,如GKB,PST,RUD等,每次给被试听3个辅音字母后,立即让他们从某一个三位数开始作连续减3的运算,还要把结果报告出来,如从276开始连续减3,读出273,270,267……直到主试者发出开始回忆字母的信号。

  进行心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试默默复述。从字母呈现到开始回忆经过不同的时间间隔,分别是3秒、6秒、9秒、12秒、15秒和18秒。事先被试并不知道要进行多长时间的运算,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同时距的延缓回忆的测验。

  实验结果表明,当延缓3秒再进行回忆时,已出现了明显的遗忘,正确回忆率仅达80%;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正确回忆率继续下降,当延长到18秒时,被试正确回忆率仅为10%;超过18秒,正确回忆率即不再继续下降,维持在10%左右。

  这说明,在无复述条件下,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约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也就是说,得不到复述,将迅速被遗忘。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的时间既短又易受干扰,只要插入新的识记活动,阻止复述,信息很快会消失,而且不能恢复。如果通过内部言语形式默默地复述,可以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晰、稳定,再经过适当的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中加以保持。那些未经复述的信息,则随时间的流逝而自然地衰退被遗忘。可见,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信息进入短时记忆时,它的强度最大,易被我们所意识,但得不到复述时,其强度会随时间推移而衰减,很快导致遗忘。造成遗忘的常见解释有两种:痕迹消退说和干扰说。

  痕迹消退说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复述强化,其强度随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导致自然衰退。也可能是被某种目前还不清楚的生理过程所侵蚀,像海滩上的脚印被海浪冲刷掉一样。

  干扰说则认为,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其他信息的干扰而导致遗忘,尤其是新进入的较强的信息把原有的较弱的信息排挤掉而造成遗忘。

  为了验证上述理论,N·C·沃和诺尔曼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实验程序是向被试呈现一系列数字共16个,最后一个数字出现时伴随一个高频纯音,表示它是一个探测数字,它在系列数字中已出现过一次,被试一旦听到声音,就找出它在前面出现的位置,并把紧跟其后的那个数字报告出来。

  例如,呈现的数字系列是5824617930428516*。其中带“*”号的6就是探测数字,6在系列的第5个位置,其后的数字是1,被试报告出1,就算回答正确。从第5个位置上的6到最后的6*,中间间隔了11个数字,呈现这11个数字所需的时间,被称为间隔时间。

  根据痕迹消退说,保持的信息将随时间间隔的延长而减少;而根据干扰说,保持的信息随插入的数字的增加而减少。

  为了检验哪种假说更有理,诺尔曼等人采用了两种数字呈现速度:快速呈现为每秒4个数字,慢速呈现为每秒1个数字,从6到6*的间隔数字保持不变,只改变间隔时间。同样也可以使间隔时间不变,只改变间隔数字。结果发现,无论快速还是慢速呈现数字,正确回忆率都随间隔数字的增加而减少,正确回忆率不受数字呈现速度快慢的影响。显然,这一实验结果是支持干扰说的,证明,短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干扰,而不是忘记痕迹的衰退。

  什么是短时记忆

  (一)瞬时记忆:

  如果你注视电灯的晕光,经过几分钟之后,你将视线移至另一地方,你会发现还“看见”这种晕光。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后像”。不仅视觉如此,其他感觉也有此现象。例如,用铅笔扎一下手背,移去之后,还有这种扎的感觉;优美动听的乐声停止后,好似"余音绕梁"等等。这些现象都叫作瞬时记忆。瞬时记忆有三个特点:①持续性短暂,瞬息即逝,有人研究,大约为0.25-2秒左右;②容量较小,如以单字为例,有人说4-5个,也有人说大约在7±2块的范围之内;③可在短暂的时期内接收大量信息,犹如所谓"登高远眺,尽收眼底",虽然都收眼底,但不能记住。

  (二)短时记忆:

  每个人都会有这种经验:当你查出一个新的电话号码,除非你特别要想记住它,否则随着你拨完号码盘,也就忘掉了。这个记忆的时间,大约是5-20秒,最长也不超过一分钟。尽管时间很短,分析起来,短时记忆已有编码。当你用视觉记录了66.5731的数字时,在拨号码盘期间,你还要口述66.5731。显然,从视觉接受刺激,而用语词反应并出现拨号码盘的运动,就是一种编码表现。这与瞬时记忆的刺激痕迹只落在视网膜上不同。当然,短时记忆的内容,如果有意地复习它,就会变成长时记忆。

  (三)长时记忆:

  如果在你面前呈现“阿姨”这两个字,开始时只有这个词的视觉现象。如果你一再重复地念出这个词的声音,就可能回忆起许多与这个词有关联的事物。这种长时记忆是记忆序列中的一种真正的编码,是记忆存储的最高形式,时间最长,因而叫做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亦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一般人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平均值为7±2个,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广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无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无意义音节,短时记忆广度7±2个,超过这一范围记忆就会发生错误。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的并为人所熟悉的材料,记忆广度则可增加。可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再编码,以及适当扩大"块"(chunk)的信息来增加记忆的广度。西蒙(H.A.Simon)1974年以自己做被试的实验表明:他能立刻正确再现单音节的词和双音节的词都是7个;三音节词是6个;由2个单词组成的短语只能记住4个,更长些的短话只能记住3个。他认为把短时记忆的广度说成7个,从大体上说是对的。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在短时记忆中言语材料信息基本上以视觉形式进行编码,动作和空间形象信息基本上以视觉形式进行编码。短时记忆的内容如经复述、编码,就进入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

  有人把短时记忆比作电话号码式记忆,意思是说,人们为了打电话,先查找号码,查到后立刻拨号,通完了话,号码也就随即忘掉,号码在短时记忆中就保持这样短的时间。1959年美国学者彼得森夫妇(Petersonand Peterson)做了有关的实验。他们编制了由3个辅音组成的字母表,如GKB,PST,RUD等,每次给被试听3个辅音字母后,立即让他们从某一个三位数开始作连续减3的运算,还要把结果报告出来,如从267开始连续减3,读出273,270、267……直到主试发出开始回忆字母的信号。进行心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被试默默复述。从字母呈现到开始回忆经过不同的时间间隔,分别是3秒、6秒、9秒、12秒、15秒和18秒。事先被试并不知道要进行多长时间的运算,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同时距的延缓回忆的测验。实验结果表明,当延缓3秒再进行回忆时,已出现了明显的遗忘,正确回忆率仅达80%,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正确回忆率继续下降,当延长到18秒时,被试正确回忆率仅为10%,超过18秒,正确回忆率即不再继续下降,维持在10%的接近值上。这说明在无复述条件下,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约5~20秒,最长不超过1分钟,得不到复述,将迅速遗忘。

  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

  短时记忆的容量又叫记忆广度。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被试能回忆的最大数量。典型的实验采用3至12位随机排列的数字表,主试依次读,每读完一个序列,被试跟着正确地进行复述,直到不再能准确地复述为止,其记忆容量就是他所能跟着正确地复述的那个最大位数,一般为7±2。近期研究发现,记忆广度与识记材料的性质及人们对材料的编码加工程度有关。我国学者测定的短时记忆广度是:无关联的汉字一次能记住6个,十进位数字是7个,线条排列是5个。若识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又为人们所熟悉,那么记忆广度还可增加。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米勒,发表了一篇题为“神奇数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的某种限制”的论文,文中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他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认为,倘若人在主观上对材料加以组织、再编码,记忆的容量还可以扩大。他提出了组块(chunking)概念,所谓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他认为短时记忆容量不是以信息论中所采用的比特(bit)为单位,而是以组块为单位。一个块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词、词组,还可以是一个短语。总之,是一个有一定的可变度的客体,它所包含的信息可多可少,通常受主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例如,18个二进制数字序列101000100111001110如果将两个二进制数编为一个十进制的数,如10编为2,00编为0,01编为1,很快便把这18个数再编码为十进制的9个块,即220213032,若按4:1,每4个二进制的数编为1个十进制的数,1010编为10,0010编为2,0111编为7,0011编为3,那么上述18个数就编成4~5块,都能处于短时记忆容量之中。对于不熟悉二进制与十进制互换的人来说,同时记住这18个数是不可能的。组块化过程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把时间和空间非常接近的单个项目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较大的块;二是利用一定的知识经验把单个项目组成有意义的块。要想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加工和组块。

  短时记忆的信息可被意识到

  信息在感觉通道内是被自动地登记下来的,内容不易为人们所意识,只有对感觉信息给以格外地注意或进行模式识别,并赋予一定意义时,才能被意识到,此时信息已转入短时记忆,正处在人们当前的意识中。长时记忆是备用性的、静态的记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内容,如果不是有意地回忆,也不能被人意识到。

  短时记忆的信息通过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的时间既短又易受干扰,只要插入新的识记活动,阻止复述,信息很快会消失,而且不能恢复。如果通过内部言语形式默默地复述,可以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晰、稳定,再经精细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中加以保持。那些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随时间的流逝而自然衰退被遗忘。可见,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有人认为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与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信息进入长时记忆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未进入之前,被感觉登记下来的部分信息先在短时记忆中储存,然后通过复述再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在现代化工业和军事通讯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人们需要按仪表显示的数据进行操作和控制,因此,必须暂时记住仪表显示的数据(短时记忆)。操作之后,数据没有保持的必要,则被迅速忘记,这是短时记忆在人机系统中的运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离不开短时记忆,打字员从看稿到打字,翻译人员从听到译,学生上课从听到记笔记,都是靠短时记忆的功能进行操作的。

  短时记忆的概念

  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之内的记忆。就其功能来说,短时记忆与感觉记忆不同,感觉记忆中的信息是不被意识并且也是未被加工的,而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是正在工作的、活动着的记忆。人们短时记忆某事物,是为了对该事物进行某种操作,操作过后即行遗忘;如是有长期保持的必要,就须在这一系统内进行加工编码,然后才能被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于1890年提出了记忆分初级和次级的二重学说,初级记忆指短时记忆,次级记忆指长时记忆。然而,短时记忆是否构成一个独立的记忆结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客观证据的支持,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陆续从实验及临床事例中得到证实。1962年加拿大学者墨多克(Murdock)向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字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山、炸弹、手指、椅子、木偶”等,以每秒出现1个的速度呈现完毕,让被试以任意顺序自由回忆,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与字词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单词均比中间部分的单词更容易回忆。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根据实验结果所画出的曲线叫作系列位置效应曲线。对词表开始部分的单词记忆的效果优于中间部分,回忆率高,这种现象称为首位效应或首因效应。词表末尾部分的单词比中间部分的单词更易于回忆,再现率更高,这一现象称为新近效应或近因效应。持两重记忆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词表系列开始部分因有较多的复述机会而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回忆时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的。而末尾部分因刚刚学过还来不及复述,是进入短时记忆中的,仍保持在人的当前的意识中,因此更易于再现。值得注意的是,近因效应所涉及的单词末尾部分的单词数目恰与短时记忆的有限容量相吻合。由此可见,短时记忆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这种分析有什么根据呢?通过改变首位效应与新近效应产生的条件的实验可以进一步得到证实。其中一个实验是,让两组被试学习同一套材料,以每秒呈现1个单词的速度给第一组被试,而给第二组被试以每个单词呈现2秒的速度进行,其结果,得到明显不同的首位效应。第一组回忆的成绩低于第二组回忆的成绩,这种影响仅出现在首位效应而不引起新近效应的变化。这说明呈现速度减慢使得开始部分的项目有更多的时间通过复述而转入长时记忆系统,回忆时从长时记忆提取。另一实验是,给被试听完15个单词之后,不要求他们立即回忆,而是插入30秒心算题的作业,其目的是防止复述。结果表明,延缓回忆对首位效应没有影响,却消除了新近效应,使得词单末尾部分的单词与中间部分的革词的回忆率接近一致。上述两种实验结果对记忆的二重学说均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从临床事例中也可以看出,脑震荡患者对受伤前几分钟发生的事件、情景、原因一概记不得,而对往事却记得很清楚,说明他的长时记忆依然保持,损伤的仅是短时记忆。又如,神经心理学家B.米尔诺(B.Milner)1966年报告了一个代号H.M的患者的情况,她患有癫痫病,医生为她作切除海马部位的手术,术后病情大有好转,可是记忆却出现了反常。患者对手术前的往事记忆犹新,只是对刚刚经历过的事情没有记忆。手术破坏了她脑内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传输信息的结构。上述事例证明,短时记忆的信息与长时记忆的信息并不储存在同一个记忆库中,短时记忆的仓库是个临时性的,它的已有信息若不及时转入长时记忆库,就会被擦拭。这里举这么多实例,是为了说明短时记忆是一个独立的记忆系统,在传统的管理学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它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记忆系统。

猜你喜欢:

1.短时记忆的显着特点

2.感觉记忆的特点和功能

3.长时记忆的特点和类型


    5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