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记忆力>记忆原理>

大脑的记忆周期规律

荣雪分享

  大脑在进行记忆的时候也是有周期规律的,你了解自己大脑的记忆周期规律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你带来关于大脑的记忆周期规律,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脑的记忆周期规律

  半夜2点到4点睡觉,对记忆力最好

  人在半夜2点到4点这段时间里,体温下降,这就是所谓的昼夜节律跌落现象。在这段时间里,大脑活动迟钝。翻开书本,只见一行行字从眼前闪过,却根本记不住具体内容。同时,强烈的睡意也会袭扰而来,结果学习毫无收获。

  为了不陷入这种困境,即使有许多工作、学习任务,至少也必须在2点是至4点睡觉。通过睡眠避开这段“魔鬼时间段”尽管睡眠并不能保持记忆,但不睡眠会使记忆不断减退。

  早一点起床,让大脑完全清醒

  1、用手指末端轻轻拍打头部,先轻轻敲打头顶,然后慢慢由头顶向后脑勺拍打,最后拍打头部左右两边。

  2、在房间内放一些清新怡人鲜花,闻一下,心情舒畅,精神满满。

  3、可能室内的温度比较高,让人舒适到想要昏昏欲睡的地步,这种情况下可以开窗是室内空气流通下,头脑一凉就清醒多了。

  4、如果实在是倦容满面,大脑疲劳不堪,可以站起来去洗漱间洗把脸,促进血液微循环,使脑部供血充足。

  5、睁开眼睛后深呼吸,立刻精神百倍。

  积极休息与记忆节奏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弥尔顿的著名长诗《失乐园》每50行一段分为9段,背诵每段时间隔给一定的休息时间,以此调查人们全部背诵下来这首诗要用多少时间。结果,间隔休息一小时,要用140分钟,间隔休息一天,要用60分钟,间隔休息7天,只用46分钟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为了有效地记忆,间隔休息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在记忆活动中插入适当的休息,能够提高记忆的效果。为了从生理学角度对此加以证明,人们还进行了其他实验。

  尽管从生理学的角度还未能证明记忆需要休息,但休息本身不仅使大脑得到放松,并且给大脑活动带来有益的节奏。在大脑活动本身并没有节奏的情况下,应当人为的使它具有一种调剂节奏。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中,哪怕只休息二三分钟,也能使紧张的大脑稍稍松弛一下,这对记忆活动大有好处。这种节奏要自己掌握和调节,喝杯茶,吃顿饭,聊聊天,舒展一下身体,这些活动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给记忆带来轻松愉快的感

  大脑记忆的生理周期高潮

  大脑的活动具有节律。以大约24小时为周期的高低波动称为昼夜节律,这种生理机制是以太阳的运行为基本条件的。

  通常人所说的“早晨型”“夜晚型”即“百灵鸟型”与“猫头鹰型”是由于要把人脑活动进行分类创造出来的术语。的确,每个人大脑的活动时间都有固定的周期,有的人白天兴奋,也有的人晚上兴奋,当要记忆时,应该确认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然后在昼夜节律的巅峰期进行学习,这样就能事半功倍。

  人体主要是靠大脑的松果体通过眼睛接受光,然后由交感神经调节荷尔蒙的分泌。既然这种节律是以光的摄取为基础的,那么“早晨型”的人更符合这一节律特点。如果“早晨型”的人熬夜,在电灯下度过夜晚,这一节律就会出现紊乱。这种昼夜节律紊乱的典型例子就是“时差”,人的身体连体温、脉搏都会失常,大脑当然也会受到时差的影响,出现一时的“糊涂”状态。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想要记住什么都是徒劳的。为了克服这种紊乱,有的人继续按原来的时间生活,也有人藉助兴奋剂、催眠剂等等。

  昼夜节律出现紊乱,会给大脑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高效率地记忆,必须事先准确地掌握自己的生理周期,在高峰进行记忆活动。

    367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