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记忆奇才有哪些
记忆在智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智力活动的基础。人的智力结构中的诸因素都离不开记忆,没有记忆,无论是观察、想象、思维或注意都无法进行。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世界记忆奇才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一:记忆奇才——金·皮克
人的大脑神经网络包含约一千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有一千到一万个突触和其他神经元相连接。照此推算,大脑潜在的信息容量超过一百万亿(1014)比特,如全部用作存储,可存储一亿本书。大脑确实如大海那样浩瀚,用脑海来形容恰如其分。金即使能一字不差地背出9000本书,也只不过动用了大脑潜在信息容量的不到万分之一,大可不必为之大惊小怪。令人惊讶的倒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记忆能力简直低得太可怜了。换一个视角看:大脑潜在的这种暗信息(裴钢院士语)如能加以发掘,潜力异常巨大,前途未可限量。
博学强记怪才金皮克(KimPeek,金在18月婴儿时听人念书开始学习记忆,到如今54岁已学完9000本书。他读书奇快,读一页书只须8到10秒。他将记住的书倒着放在书架上,表示其内容已存入他大脑中的硬盘。 从前也曾有过博学强记的怪才,但只限于特定领域。金的超强记忆力涵盖 历史、地理、空间、圣经、文学、体育、电影、音乐等15个不同领域。
金记住了全美国几万个地区的邮政编码和电话区号。凭对地图的记忆,他能提供美国主要城市内和主要城市间的旅行路线图。金记住了数百个古典乐曲的创作及首演时间和地点,连同作曲者传记的细节以及该乐曲之音乐特征。金对事物的反应远比常人快,具有惊人的心算能力,最近一位采访者说自己生日是1956年3月31日,不到一秒钟,金心算出那是复活节的星期六。这种快速历法计算与超强记忆力密切相关。
金和其他怪才一样有心智发展障碍:他步履蹒跚地斜行,无法处理生活琐事,甚至不会扣衣服上的纽扣。金严重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思想偏于具体和照字面理解。有一次在餐馆里父亲叫他说话低声点,他就沿着椅子向下滑将喉咙的位置降低。金的总智商87低于平均值,其分类智商有的极高,有的低到和智障者相仿。
金的脑袋特别大。对金脑部的扫描发现许多异常:联系左、右脑半球的胼胝体根本不存在,大脑前部和后部的连接也缺失,左脑半球显示出异常,小脑比常人的小,为液体包围而显得异常,这可以解释他的一些行动协调上的困难。
最令人惊讶的是金根本没有胼胝体,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稀有的缺失。胼胝体缺失者并不一定会有功能失序。有些为治疗癫痫症而胼胝体被切除的成年人,产生大脑分裂症状,其两个被隔离的大脑半球几乎相互独立地工作。那些先天就没有胼胝体的人,也许会在大脑左右两半球之间暗度陈仓,建立起非常规的信息交流通道,使得两半球在某种意义上形成单一的整体。金的左脑半球异常,可能使其部分功能转移到右脑半球。金的超强记忆能力或许源自于这些特殊的大脑异常。
2002年,金遇见犹他大学音乐教授格利南(April Greenan),在她帮助下金开始弹钢琴。他能演奏许多记忆中的乐曲片段,表现出一定的技巧。金对古典交响乐队所使用的乐器有完整的知识,能很快辨认其音色之细节。金聆听一段过去从未听过的音乐,就能从其风格特征指认其作曲者。格利南是莫扎特专家,她说:金能记住40年前听过乐曲的许多细节,这种能力令人震惊;他能对记忆中与乐曲和作曲者有关的大量内容进行联系和编排,显示出高度智慧能力。格利南将金与莫扎特相比较,莫扎特也是大脑袋,对数字着迷,在社交方面有困难。她甚至认为金或许能学会作曲。
作家莫罗(Barry Morrow)于1984年偶然见到金,注意到他惊人的记忆力,获得灵感写出剧本《雨人》(RainMan)。剧情完全虚构,与金的生活无关,但其中一个情节颇有预见性:主角雷蒙能快速心算开平方根,他的兄弟查利说:你应该为NASA(国家航天总署)工作。随后,NASA真的建议对金的大脑建立高分辨度解剖模型,目的是将形象数据最大范围地散布到全脑。此项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的思想行为在大脑不同部位所产生的变化,可用来改进对太空人心态的监视。
电影《雨人》的成功成为金人生的转折点。以前金过着隐居生活,有人来访时他就躲到自己房间里去。和《雨人》制片人的接触给了金信心,电影的成功启发了金和他父亲,开始与大众一起分享其才能。金和他父亲成为残障人的使者,这些年来已有两百六十万人分享金的故事。
二:记忆奇才——张杰和王茂华
第13届世界记忆锦标赛28岁张杰和26岁王茂华为国争光他俩获称记忆力大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13届世界记忆锦标赛比赛场上,首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
在别人眼中,张杰是百分之百的记忆神童,然而他以自己的经历断然否定了天才神话论。
蠢孩子从小怕背书
从小学到大学,张杰一直为记忆力不好而苦恼,背书总是让他恐惧、头疼,同一堂课的内容,同桌远比他记得快、记得多,他绝对是个蠢孩子。
让他的记忆产生质变是在2001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马来西亚记忆大师叶瑞财博士首次来中国,在海口举办了一场讲演,现场将1774页的牛津高阶词典背得滚瓜烂熟,此举让他备受震撼。
从中学到大学,我记忆力不好,背书老是很苦恼
中学时我老是怀疑自己记忆力不行,记东西总是比别人慢很多。读高二时,这一点简直成了我心里的阴影。张杰谈起他的求学时光,坦言他同大多数人一样都有背书的苦恼,甚至还更为严重,一度怀疑自己的记忆力是不是出了问题,为何背书老是没有其他同学快。
在进入大学之后,情况并没有得到多大改观,大量记忆性的基础课、公共课程,仍然让张杰感到恐惧,我内心认定自己记忆力很差,但他始终不明白,比如中国近代史这门公共课,为什么有的同学课堂上不怎么听,只要在考试前背一背就能够拿高分,而自己即使认真听讲,成绩反而没有人家好。
2000年7月,张杰放弃自费读研的机会,只身来到海口,供职于平安保险公司。不久,他做起讲师,专职对员工进行培训。
张杰介绍说,做讲师,要求拥有较大的信息量,也需要较好的记忆力,这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记住讲课内容的,使教学更有效率,也希望帮助学生听一遍就记住,而不用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我自己的求学经历,寻求一种有效记忆方法的愿望就越来越强烈。
从那个时候开始,张杰开始不断反省,从各种途径去寻找能够改善记忆力的良方。要知道,我也买了很多关于记忆力、学习方法的书籍来看,张杰顿了顿,不过,这类书籍有难度啊,主要是理论性的东西太多,比较枯燥,靠自己参悟太困难。不过,当他试着把书上所讲的理论运用到课堂上,渐渐的有了一些成效。从此,他对记忆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触记忆的质变,来自一次偶然
接触记忆的质变,是在2001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马来西亚记忆大师叶瑞财博士首次来中国,在海口开办了一个培训班。我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马上决定去参加培训。张杰提起当时的情形,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叶瑞财博士在培训班招生前做了一个现场展示,其间倒背如流1774页的牛津高阶词典,张杰第一次感觉震撼,当时就相信培训一定会有效果。张杰说,叶博士的培训班与那些记忆书籍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从头到尾全是训练、答疑,很少讲理论。
虽然早料到会有很好的效果,两天时间下来,张杰仍然惊讶于自己的收获之大。培训结束之后,张杰惊喜地发现自己平常授课用到的几十张写满讲义的幻灯片,只需10分钟左右就可以将大概框架和基本内容记住。他开始有意识地把学到的记忆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事实证明效果不错。
张杰尝到了记忆的甜头,自言信心开始膨胀,从此每天都有意识地让自己在工作之余练一会儿,每天少则10分钟,多则1个多小时,巩固所学,记忆速度和准确性都不断提高。也就是在这个培训班,张杰认识了后来同去参加世界记忆力锦标赛的女选手王茂华。
参赛经历让我决心教会更多人突破记忆障碍
世界记忆力锦标赛已经举办了十几届,中国一直没有人参加过,你可以去试一下。2003年初,张杰同叶瑞财博士交流时,叶瑞财听说张杰可以在两分钟内记完一副洗匀的扑克牌,欣慰之余建议他争做中国参加世界记忆力锦标赛的第一人,并表示愿意为他提供必要的帮助。
在叶瑞财博士的鼓励和帮助下,张杰竟然辞掉工作,一心准备参赛。而此时的他,在平安保险公司的工作正渐入佳境,月收入达8至9千元,在海口,这样的收入水平已相当可观。
2003年7月,离开平安之后,张杰刻苦练习了3个月。做世界级的记忆大师,这种常人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对当时的张杰来说,目标并不那么遥远。因为当时的他认为,一个人某方面的能力原本很差,一旦转变成优势,就会突然变得很有信心。在张杰的带动下,王茂华也决定参赛。
2003年10月初,第十三届世界记忆力锦标赛如期举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一共48位选手,其中,两名中国选手最不被看好。10月2日,锦标赛举行专门的记者招待会,来自世界各国的记者比选手人数还多,他们围着热门人物追新闻,而张杰和王茂华却安静地坐在选手席里,没有任何人搭讪。
终于,一名马来西亚记者走过来问他们:Are you Japanese?(你们是日本人吗?)两人同时回答:No!We are Chinese!(不,我们是中国人。)那名记者很惊讶地问:中国也有大脑方面的运动吗?这样的问话让张杰和王茂华十分难受。
在随后的比赛中,张杰、王茂华如常发挥水平,以优秀的竞赛成绩,最终成为新晋的7名世界记忆大师中仅有的两名亚洲人,让在场所有人刮目相看,包括在场的所有记者。
参赛经历让我决心教会更多人突破记忆障碍。回国后,张杰决心要让大脑运动在中国普及起来,他坚信记忆力绝不是天生的,中国人也能走在世界脑力开发的尖端。
2003年12月,我和王茂华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决定成立一个机构,将我们的记忆和思维方法传授给更多的人。张杰和朋友们加入了广东华厦智力工程研究所,成立了100%天才俱乐部。张杰大学时的好友林楚旭,就在这时成了这个机构理想的经理人。
而现在,张杰和王茂华的事业又一次得到了他的支持,林楚旭毅然放弃了自己开办的广告公司,放弃每年30万元的高收入,投身到这项充满希望的事业中,做起这个机构的经理人,也成为广东华厦智力工程研究所的副所长。
他们把高校作为推广记忆方法的试验田,开讲座,广泛宣传,再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进一步培养训练。
林楚旭粗略估算了一下,从2003年张杰回国至今,100%天才俱乐部共举办了近50场讲座,培训了800多名学生,基本水平都很好。其中有两名学生成绩特别好,张杰和王茂华、林楚旭商量后决定,就算自己掏钱也要送他们去参加世界记忆力锦标赛,最后因为签证问题没去成,但明年一定会去。张杰说,他们要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明白,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100%天才,中国人也应该登上世界脑力运动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