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倩愉分享

中秋是金黄的美景,此时丹桂飘香,秋叶凝红,月圆中秋,秋月圆,此景杯醉,相思两地泪茫茫,登高楼远望,尽是乡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节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祭月(拜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中秋为什么是团圆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念想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团圆是中秋的主题,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最终归宿;无论是寄托给满月的愿望,还是中秋夜各种有趣的风俗,最终都在家人的笑脸中凝成永恒的快乐。

中秋节为啥要观赏月亮呢

中秋赏月,是指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中秋节赏月的来历最早是源于“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

1、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4、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5、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6、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7、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8、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9、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0、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1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2、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3、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4、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5、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887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