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惊蛰>

惊蛰节气有什么含义

金梅分享

你了解惊蛰节气吗?惊蛰前后气温回升加快,雨水增多,寒冷的日子即将过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惊蛰节气有什么含义,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惊蛰节气有什么含义

惊蛰节气有什么含义

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民谚云:“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惊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蛇虫鼠蚁。蛰是藏的意思。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大自然节律才是使各种蛰虫有感,因此开始活动的原因。惊蛰时节,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该种的农作物都可以开始播种。

“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回升较快,长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惊蛰养生知识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

惊蛰节气穿衣应以捂为主  天文专家提醒说,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比较大,尤其是晚上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公众在穿着上要注意保暖。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每年公历3月5日左右为惊蛰。惊蛰是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醒来的时候,惊蛰时节,气温和地温都逐渐升高,土壤开始解冻,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

天文专家忠告说,惊蛰时节,一些年轻人,尤其是姑娘们,往往在早春时节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装,这种穿着其实对身体很不利。如气温太低,特别在阴雨绵绵的日子里穿裙装,暴露在外的肢体会因为风寒的侵袭而出现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等不适,特别是膝关节外皮下脂肪少,缺乏保护,对冷空气的侵袭较为敏感,受寒后更易发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症,久之会引发关节炎。因此,此时节在穿着上还是要注意保暖,以"捂"为主。

惊蛰节气的农事谚语

1、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见钱。

2、栽树好,栽树强,又挡风沙又遮凉。

3、桃三杏四梨五年,核桃结果十二年。

4、椿树枣树不怕旱,红荆槐条不怕碱。

5、猪五羊六牛十月,兔子一月生一窝。

6、三分种,七分管,栽树不成怨人懒。

7、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8、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遮团溜溜。

9、常向天上望,不如地下挖个塘。

10、有田无塘,好像婴儿没有娘。

11、麦子姗三遍,麦缝像条线。

12、树木成林,风调雨顺。

13、投饵夹套挖堵灌,鼠想逃命万不能。

14、挖坑大又深,树苗易生根。

15、苹果喜寒,栽植不宜南。

16、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17、干榆湿柳水白杨,桃杏栽在山坡上。

18、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

19、城镇变绿海,除尘少公害。

20、旱田变水田,一年顶两年。

21、庄稼歉收一年苦,不修水利代代穷。

22、种地不修沟,好比遭贼偷。

23、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24、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25、栽桑树,来养蚕,一树桑叶一蔟蚕。

    176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