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泽慧分享

端午节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以下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端午节的由来

除了关于屈原的传说,在江浙一带还流传着另一种版本的典故。据说端午是为了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在战国时期,楚国人伍子胥带领吴军杀入楚国首都,将已死去的楚平王鞭尸三百,报杀父杀兄之仇。后又带领吴军灭越国,越国国王勾践将自身作为人质押在吴国,伍子胥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后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我了断。伍子胥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吴王夫差听后大怒,令人在五月五日将伍子胥的尸身沉于钱塘江中。当地百姓为了记住他的事迹,在端午赛龙舟,寓意追随寻找他的身影。

端午节屈原的传说故事简单介绍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余习俗至今已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的国家。

端午节农历的是几月几日

传统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端午节的风俗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

端午节都有什么节日美食

1.吃五黄:南方地区会食用这类食物,通常指的是鸭蛋黄、黄瓜、黄鳝、咸鸭蛋、雄黄酒。

2.吃十二红:指的是把蛋壳涂成红色,用网袋装好,挂在孩子的脖子上,祝福孩子平安幸福、逢凶化吉的意思。

3.食粽子:由于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馅也不一样,分为甜粽子和咸粽子,常见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端午吃粽子注意

1、忌未熟先吃。

包粽时,我们不要将粽包得太大,否则便难以将它弄熟。粽子必定要完全弄熟才可吃,不然对健康有损。

2、忌保存太久。

已包好的粽比较好尽快吃掉,不宜保存太久,最多只保存3-4日,吃时亦要再次加热。此外,保存粽的地方亦要清洁卫生,比较好放于阴凉透风的地方。

3、忌大量进食。

粽由糯米造成,但糯米却不易消化,尤其小朋友、老人家的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吃粽时必需有克制,并且尽量趁热吃,以免冷却后更难消化。

4、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宿病复发。

5、不宜食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

有些人喜欢把粽子放冰箱后冰一段再吃,这样的粽子又硬又冷,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比较好取出来后,充分加热变软后再吃。

6、吃粽子时不宜喝冷饮。

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轻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7、睡前两小时别吃粽子。

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专家建议睡前两小时比较好别吃粽子。

    188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