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养生起居原则
大寒这时候是冬季即将结束之季,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那么你知道大寒节气养生起居原则是什么吗?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大寒节气养生起居原则,供大家阅读参考。
同样温度太低的冬季,很多人改用热水洗脸,但是要知道冬季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则迅速扩张,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一张一缩,容易使人的面部产生皱纹。
1、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尽可能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护自身的阴气。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一般情况下人的头部总以相对地保持寒凉为好,这样才有利于健康。大寒节气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
2、注意保暖,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围巾。大寒保暖的重中之重是头部,温度越低,头部损失的热量越大。出门戴帽子,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此外,建议体质虚弱者坚持锻炼“洗髓功”,可以疏通经络、健脑安神、填补精髓。
3、冬季气温低,人们呆在封闭空间里的时间大大增加,因为怕冷又不注意通风换气,如果缺氧时间太长,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胸闷、气短、头痛等症状。。因此,在冬季里,一定要适当通风换气才有利人们身心健康,避免发生“缺氧综合征”。
4、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
5、一般家庭居室,室温宜保持在15-20摄氏度。在低温环境中,要配备好防寒的服装、帽、鞋、手套等。服装、鞋、手套等应避免潮湿,保持干燥。手脚部位不可缚紧,以免影响到末梢血液循环而引起冻疮、冻伤等。
温补肉类
狗肉、羊肉、牛肉等肉类,含有高蛋白以及高热量,可以有效增加御寒能力。这些食物中不仅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同时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因而才具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活血之效。而且,在大寒养生适量的多吃这些食物,还能使阳虚之体代谢加快,内分泌功能增强,从而达到御寒作用。
坚果
坚果油脂含量较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并富含磷脂、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中医认为坚果性味偏温热,有补肾健脑、强心健体、御寒的作用,而大寒养生对应的是肾脏,可增强体质。除了帮助身体抵御寒冷外,它也是健脑、美容、抗衰老的有益食品,所以冬季进补多吃坚果很有好处。
根茎类食物
大寒养生时节人体之所以会怕冷,主要与体内无机盐的缺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补充无机盐是冬季御寒的关键。根茎类蔬菜多数含有丰富的无机盐,比如像藕、胡萝卜、百合、山芋、青菜、大白菜等,大寒养生这类食物不妨与其他食品掺杂食用。
核桃
核桃仁含脂肪达40%以上,且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其富含的磷脂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原料,可增进细胞活性,促进造血功能,增进食欲。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产热量高,可增加机体热量,大寒养生御寒保暖。
生姜红糖水
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驱寒暖胃的偏方生姜红糖水,它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俗称姜汤,在影视剧中也常常被用来当做御寒小道具。什么东西都要趁热喝,尤其是大寒养生姜汤在热的时候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它的功效。味道甜中带了一丝辛辣,一口闷喝下,感觉体内的寒气也随之消散。
大寒节气后会有持续性低温。
大寒节气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正是冬季气候,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左右。
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及不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便会出现持续低温。
大寒节气养生起居原则相关文章:
★ 小寒大寒节气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