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为什么在立秋后面
处暑之处,在这里是走出,停止的意思,暑就是热盛。处暑就是走出热盛的夏天,停止暑热了,暑气渐消了,秋凉明显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处暑为什么在立秋后面,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处暑为什么在立秋后面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之后,代表由炎热的夏天进入凉爽的秋天。但是南方和北方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北方立秋之后,早晚天气会转凉。
而南方的天气,即使是立秋之后,仍然持续炎热的感觉。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而言,常年8月暑气犹重。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的来临才标志着炎热的夏天正式结束了,所以处暑才会在立秋的后面。
处暑标志着夏季正式结束
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
在北方,有“秋老虎”一说,就是说秋热,到了秋天一般是早上和晚上凉快,中午还是热的早晚的温差大,中午的日头也很毒。其次,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夏天并没有过完。而到了处暑节气之后,才标志着炎热的夏季正式结束,这个时候全国各地暑气逐渐散去,凉意渐生。
处暑之后养生注意事项
1、饮食要针对性调整:因为经过炎夏酷暑,消耗了大量体力和精力。所以为了增强体质,秋季应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调补,特别是加强对肺脏的调养。
2、白天防暑早晚防寒:秋天到了之后,早晚温差还是很大,一定要注意及时加衣服防寒。
3、避免过度出汗:秋天过后,天气开始变的凉快起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逐渐增大运动量,但仍应避免过度出汗。
4、内心宁静心情舒畅:秋天刚刚开始,人体代谢与自然界一样进入阳消阴长的状态。这个时候,精神调养切忌悲忧伤感,以免影响身心健康。
处暑后穿什么衣服
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保健谚语。因此,秋季穿衣也要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适当地冻一冻。但“秋冻”不仅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上,还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只是不宜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好。
处暑时节,时值初秋,天气变化无常,“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若要安逸,勤脱勤换”。因而应多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随增随减。
另外,由于天气逐渐凉爽,各类“秋季病”开始“骚扰”市民。经过长期高温的____,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而容易感冒发烧。因此更应注意随时增减衣服,以防疾病“秋后算账”。
处暑怎么过
1、不宜过早添衣
虽然从节气特点来说,秋天已经来了,但夏天的暑气仍未完全消散。昼夜温差较大,气温不定,容易回升。在季节转换之时,如果过早添衣,气温一旦回升,很容易出汗而着凉,进而导致伤风感冒。
2、早睡早起以解秋乏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秋乏”,其实是有科学研究的。夏季,人体大量出汗会造成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也会有所减弱,身体一直处于不断的消耗状态。当进入秋季,汗出得不是太多的时候,机体自然也就进入了下一个修整阶段。此时,人体会出现一种说不出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了。
3、滋阴润肺以防秋燥
暑尽
秋来,秋季属肺,易燥。这段时间,我们应该吃一些滋阴润肺之品,以防肺燥。古时候,处暑时节就有吃鸭肉的习俗。鸭肉,味甘,性冷,并有滋阴、补虚、调和脏腑的作用,非常适合秋季食用。
处暑养生吃什么好
1、吃酸不吃辣
酸味有润肺收敛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因此,这个时节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物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尤其是处暑过后,天气开始干燥,会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比如生姜,在古代医书中就有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2、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作“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比如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
3、少食辛辣多清淡
处暑时节,由于气候渐干燥,很多人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即使饮用一大杯水,也难以解渴。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而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少吃点辛辣的食物,多吃一点清淡食物。
4、吃热不吃凉
九月的天气是变化多端的,也许上中午还是高温天气,下午晚上便是寒冷无比。所以在处暑这个节气之中,大家不仅要注意好保暖,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好,切忌不要吃太多冷凉的食物。因为秋季逐步来临,人们很容易在这个时候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所以在饮食上,最好能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对身体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