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秋分>

关于秋分节气的知识

华华分享

  古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让我们来看看秋分都有哪些知识吧!

  关于秋分的八个小知识

  秋渐凉

  据古书《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以后,中国大部地区进入凉秋。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降雨。气温也频频下降。

  蟹肥美

  秋分时节,正是螃黄肥美之时,也最滋补的时候。螃蟹属上等名贵水产,肉嫩味美。吃螃蟹可补骨添髓,清热解毒。但不要吃得太多哦。

  吃秋菜

  中国南方,逢秋分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每到秋分这天,乡村人都去野外采摘秋菜,这时田野里的青菜碧绿纤瘦,约20公分高。秋菜采回家,与鱼片煮汤,名曰:秋汤。关于秋汤,还有一首打油诗: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作物熟

  秋分时节,橄榄、香梨、木瓜、栗子、大豆等食物相继进入成熟期。正是采摘品尝之际。

  品桂香

  秋分,桂花飘香,闻芳美时。这个时候的南方,日暖夜凉,因此白天穿单衣,晚间就得加件衣裳。这个时期,也谓之为“桂花蒸”,意为桂花绽放之时,出现的闷热天气。

  赏菊花

  秋分前后,正是菊花盛放时,赏菊品香好时节。

  竖鸡蛋

  秋分这天,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种源于中国的习俗已逐渐成为世界性的游戏。

  祭月节

  原本祭月节是设定在秋分这天的。据史实记载,早在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古代君王便依照习俗于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但因过去通行农历,每年农历八月的秋分这一天并不固定,当日出现的不一定都是圆月,而祭月若无圆月,甚至无月,则大煞风景,故而将祭月节由秋分改为中秋举行。

  秋分已来到!关于秋分的养生知识你知道吗?

  今天就是“风清露冷秋期半”的秋分了,接下来的日子里秋色愈浓,秋夜渐长,然后这个星期,孝感晴到多云天气为主,这也意味着,大家将迎来一个晴朗“秋分日”,而今年秋分,可能是近120年来得最早的一个秋分。真正的秋高气爽却还得等等再等等。好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根据紫金山天文台测算,今年进入秋分的确切时间是在9月22日晚上10点21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是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自秋分起,夏季的暑热迅速消退,凉爽的秋季正式到来,气温降低,空气干燥。那么,秋分养生,我们应该如何做起?

  秋分养生:衣着要及时添加

  秋分之后,早晚的温差也将增大。适当秋冻可以增强我们的御寒能力,但是若温度下降明显,就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物,防止受凉感冒,尤其老人、孩子和体质虚弱的人,更要注意保暖。夜间睡觉注意保护好腰、腹、足等部位,以免寒气入侵,引起感冒等不适。

  秋分养生:饮食要清淡滋润

  虽然说秋季有进补的习俗,但是现代人平时的肉蛋及油脂的摄入量早已超出日常需求,秋分养生不宜“以肉贴膘”。秋分时节,降水减少,天气干燥,身体易缺水而出现口干咽痛、长痘便秘等“秋燥”症状。日常饮食应保持清淡,建议多吃一些清润、温润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等。平时要注意补水,多喝水、淡茶、豆浆、牛奶、饮料等,有助于防秋燥。

  秋分养生:作息要早睡早起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而且民间素有“昼养阳,夜养阴”的说法,秋分之后,作息上要调整到早起早睡的习惯,早卧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对补阴有莫大的益处。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保持,使肺气得以舒展。良好的睡眠可以保障心肺肝脾肾等脏器得到充分休养。

  秋分养生:运动要轻松平缓

  到了秋分,天气便会转冷,如果人体抵抗力差,不适应气候变化,寒邪之气就会刺激皮肤和呼吸系统,引起感冒。因此,适当的运动锻炼必不可少。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秋分相关文章:

1.秋分谚语大全

2.秋分节气

3.秋分竖蛋习俗是什么

4.秋分打一成语是什么

5.二十四节气谚语:关于秋分谚语是什么

    404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