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在中国,孩子的教育问题历来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头等大事,所以父母们想要教育好孩子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一起来看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吧!
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二、环境熏陶: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评惩罚: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四、指导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五、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六、实际锻炼: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不可过分苛求。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锻炼。
七、表扬奖励: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通过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八、指导课外阅读:指导子女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家长要掌握子女阅读的内容,和子女一起讨论,引导子女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电视:电视进入家庭,子女可以从看电视中得到许多知识,增长见识,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没有选择,不要时间过长。看完电视最好和子女谈论,讨论电视内容。
十、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家长教育孩子的的具体做法
一、教育子女“学会做人”
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务,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为家长不能重智育轻德育。因为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其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增强其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育子女“学会求知”
学会求知的方法途径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强迫子女“死记硬背”知识,而是重在理解,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三、教育子女“学会劳动”
应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子女从小学会劳动,将终生受益。勤劳是所有良好品德的基础,懒惰是万恶之源。因此,安排子女从小参加劳动,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
四、教育子女“学会自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坎坷会很多,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会磨练自己的翅膀,展翅飞翔,教育子女“全面发展”
五、家庭教育需要创新
当前中国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最大原因是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其实,家庭教育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只要按照父辈教育我们的经验来教育子女,就大致不会出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所获得的家庭教育经验在今天已经无法参照。因此,当代中国的每个父母都在摸索。
沟通教育孩子的技巧
步骤1 : 肯定
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看到的在宝宝脸上流露出的情绪。例如:“宝贝,我看到你很生气的样子,告诉我怎么了?”作为处理情绪的第一步,“肯定”的意义是向孩子表达:“我注意到你有这个情绪,并且我接受你的情绪。”所以,就算你心里明白孩子为何发脾气,也要蹲下来,注视着他的眼睛,用平和的语气问一问。孩子的情绪都是有原因的,对孩子来说,那些原因很重要。尝试换到孩子的角度,你会更容易接受孩子的情绪。无论孩子怎样回应你,你都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尊重并完全接受他的感受。
步骤2 : 处理
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如果孩子很激动,急于说出事情的原因、谁对谁错,你可以慢慢把孩子带回到情绪部分。例如:“哦,原来是这些使你这样不开心。来,先告诉我你心里的感觉怎样,很生气是吗?”当孩子正努力地说出情绪时,不要打断他,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如果孩子还没有足够和适当的文字描述情绪,要他们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是比较困难的。你可以提供一些情绪词汇,帮助刻画出他当时的内心感受。待孩子的情绪稍微平静下来后,就可以继续引导他说出事情的细节了。
步骤3: 讨论
找出事情中一些可以肯定的地方,认同孩子的感受或行为,然后引导孩子看到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和孩子一起找出更恰当的方法来处理愤怒的情绪。在孩子讲述事情的始末时,问他想得到些什么,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是否有别的好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如果重新来过,除了打人,你能想到其他的方法吗?”引导他自己想办法,帮助他做出最好的选择,鼓励他自己解决问题。
步骤4 : 规则
最后,父母还是要为孩子的行为设立规范,让孩子明白,他的情绪不是问题,所有的感受和期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所有情绪的发泄必须合乎社会的正常规则,不能伤害他人也不能伤害自己。例如,“我接受你的愤怒,但我不允许你打人。”对6岁以下的孩子无需深入解释“不允许”的理由,除非他主动发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