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十大误区有哪些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误区,一起来看看你有没有出现过这些误区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的十大误区,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婴幼儿时期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就聪明
许多父母认为,婴幼儿早期攀、爬、坐、退等各种“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肯定跟他们长大后的各方面能力有关。
婴幼儿时期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就一定聪明。
美国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近年完成的对一群儿童不同时期智商和情商指标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早期表现与他们长大后各方面的能力,如分析能力、推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微乎其微。
误区二:儿童在婴儿时期得到的刺激越多越好
毫无疑问,现在的婴幼儿每天接受的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感官刺激比以前多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父母还不约而同地认为,婴幼儿得到的外部刺激应该是越多越好。
实际效果与他们想象的相反。现在绝大多数婴幼儿每天接受的外部刺激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在很多家庭中,小宝贝每天接受的感官刺激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他们的生理极限,结果反而使小宝贝正常的智力发育受到了抑制。
误区三:孩子哭的时候妈妈离开会导致孩子情绪失衡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是情绪失衡者。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看,孩子们的偶尔哭闹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宣泄和调节行为,年轻的爸爸妈妈大可不必每次都为孩子的哭闹而惊慌失措,更不要因为孩子在无理哭闹时自己断然离开而于心不忍或内疚万分。
误区四:对孩子的各种要求迅速作出回应会导致对孩子的纵容
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总是很快对小宝贝的各种大惊小怪举止和哭叫行为作出反应,另一些爸爸妈妈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过快、过早地回应孩子的各种要求会导致对孩子的放纵,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
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跟踪调查的结果表明,那些儿提时代曾经受到殷勤对待和回应的孩子并没有变坏,相反,他们长大后变得更富有独立意识,更善于与人相处和宽待他人;而那些日常要求经常受到父母怠慢甚至被置之不理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变得古板、暴躁和内向,特别是在自我心理解剖方面,他们常常表现出犹豫和不安。
误区五:孩子出生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必须马上建立
很多人认为,如同动物界的母子相亲关系一样,婴儿一出生,就应该马上与父母建立起一种亲密关系。其实不然,任何过分急切或突发式的爱抚行为都可能给婴儿带来惊吓和不安。实践证明,循序渐进建立起来的亲密的父子和母子感情最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误区六:如果孩子有特殊才能,一定会在小时侯表现出来
美国加尼福利亚匹特兹大学的罗伯特.阿尔伯特,在过去几十年间曾对各种超能儿童的有关情况进行过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天生就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并没有什么特殊表现,直到后来青年时期或壮年时期的某种偶然机会(如在学校的实验室或文艺会演的舞台上),他们的异常天赋才得以淋漓尽致地自我展露出来或被某位“伯乐”发现。
误区七:独生子女不善于与人交往
实际上,独生子女的童年生活一般要比非独生子女的儿童生活更加温馨、顺利和充满自信,因而独生子女往往具有更强烈的与周围小朋友交往和玩耍的意识,他们长大后,在工作、婚姻和家庭方面也往往更成功或更出色。不过,在一定程度上,独生子女长大后确有对社会缺乏热情的一面。
误区八:早年被遗弃和遭受过创伤的孩子智力发育会受影响
一些领养别人孩子的父母往往有以上担心,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美国著名的布朗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被人收养的孩子早年的不幸经历,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激发起他追求成功的愿望,成为其顽强意志力的源泉。
英国伦敦大学的精神病学家指出,即使是那些小时候生活在可怕环境中,没有得到及时解救、受过严重心灵伤害的孩子,到6、7岁的时候也能恢复正常的智力水平。环境的改变完全能促使孩子智力的实质性增长。
误区九:惩罚少了,姑息就多
很多习惯于用惩罚或打骂方式来教育孩子遵守规矩的父母,仍然笃信他们“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惩罚只会强化孩子的愤怒意识和攻击性。
通常,肉体惩罚在最初对制止孩子的恶劣行为可能还有点效果,但时间一长,这种方法不但无效,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误区十:父母亲的冲突不会影响还不会说话的婴儿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认为,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
初中生家庭教育十大误区
1.青春期充满可怕的“暴风雨”?
一直以来,公众对青春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和过度焦虑,甚至给青春期贴上叛逆、令人头疼等负面标签。这种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和不良暗示,极易使家长曲解子女的成长性变化,从而采取“危机管理”的教育方式,反而强化了初中生的叛逆行为,导致亲子冲突升级。
调查发现,初中生家长大多正处于多事之秋的“中年危机”阶段,面临健康、事业、婚姻、子女和社会支持的多重挑战。当“中年期遇上青春期”时,很多家庭进入一个互相之间不了解、不明白、不交流的阶段,亲子冲突较多,很多家长会用“叛逆、早恋、不好沟通、另类”等词汇来描述青春期的孩子。实际上,青春期虽然充满“暴风雨”,却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问题频现但并未对亲子关系造成破坏性影响,冲突加剧但并未降低亲和程度。
2.家长仍然是孩子唯一的“重要他人”?
正式步入社会之前,青少年“发展最迅猛的社会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他们开始疏远成人而对同伴倾注越来越多的感情,同时萌生了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欲望,男女生之间的接触显著增加。这种在同伴群体中培养起来的互动能力,为今后他们进入社会形成正常的人际关系提供了心理准备。
调查发现,同伴是初中生课余时间玩乐、倾诉和分享秘密的首选对象,高达55.54%的初中生更愿意向“朋友、同学”倾诉心事,选择“母亲”的仅为14.34%,而选择“父亲”的仅占3.44%。这预示着初中生已逐渐将同伴作为重要的情感依恋对象,家长已不再是孩子唯一的“重要他人”。
因此,家长需要认同并接纳自己的权威逐渐降低的现实,适度放手,支持并帮助子女拓展交往范围。
3.孩子不开心时希望家长赶快“救火”?
调查发现,超八成家长和学生均认为亲子间不同程度地存在冲突,初三时冲突达到最高水平。冲突主要集中在学习、交友、花钱、隐私、偶像崇拜等“个人选择”方面,其中女生更易与父母发生正面冲突,母亲更易和子女发生冲突。50.39%的初中生认为“和父母沟通中最大的困难”是父母不能理解我。
有意思的是,当初中生面临心理压力或负面情绪时,并不希望父母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而更希望父母将自己视为独立个体,给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的机会。但52.91%的家长第一时间做得最多的是“耐心开导”,让孩子自己消化的仅为18.13%。
可见造成青春期亲子间沟通困难的并非时间因素,而是沟通方式。
4.异性交往就会导致“早恋”?
异性交往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48.32%的初中生表示“很愿意”结交异性朋友,而46.34%的家长担心子女“学业受影响”,还有40.37%的家长担心子女“染上不良习气”,担心子女“身体受伤害”和“情感受伤害”的分别仅占6.76%和6.52%。可见,家长更关注和担忧孩子学业受影响等现实因素,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注远远不够,更没有看到异性交往对孩子练习相处亲密关系,建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婚姻观的重要价值。
由于对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意义缺乏充分认识,不少家长处于高度戒备、过敏状态,24.03%的家长“通常不会同意”,有的甚至给孩子贴上“早恋”的标签。说明家长并不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异性友谊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
5.家长知道子女的学业和情感的真正需求?
调查发现,47.39%的学生认为家长给的学习压力较大(比如父母期望高、父母管得更严),而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注重培养子女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他们的子女在学习上自主性更强,学习动机也更偏重内部因素,感受到的学习压力相对越小。
小学生需要“保姆式”学习指导,而初中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更强烈,较抵触家长的过度关注与关心。高达63.21%的初中生希望“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肯定”,18.29%的学生希望能自己管理学习,希望家长买学习资料或报班、辅导功课的仅分别为3.96%和5.59%。但30.44%的家长喜欢督促孩子学习,21.25%的家长买学习资料或报辅导班。可见家长未能发现孩子在学业和情感上的真正需求,做得最多的恰恰与孩子的期望相反,导致亲子双方的供求偏差,势必引发亲子冲突。
6.家长权威取决于“为孩子做了多少”?
子女对家长的评价能反映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形象与权威水平。本次调查发现,子女认为父亲和母亲作为家长“比较合格”或“不太合格”的比例分别为34.24%和44.46%,也就是说,初中生对父母的评价总体上趋于一般。进一步让子女对家长的工作状态、家庭责任、为人处世、脾气秉性和生活情趣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发现,家长在上述五个方面做得越好,学生对其总体评价越高,反之亦然。说明子女对父母权威的认可主要取决于家长“做自己做得多好”而非“为孩子做了多少”。
本次调查发现,65.86%的学生认为家长工作状态一般,2.88%认为家长工作状态不太好,高达27.49%的初中生认为父母教育孩子时“总是各执己见”。在家庭教育满意度方面,夫妻双方均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意味着“意见不一致常争执”“不顺心时爱唠叨”“无心犯错也常被责备”等家庭负面事件呈增加趋势,直接影响家庭氛围和子女成长。
7.父亲在家庭中没什么教育优势?
父亲是孩子形成独立、自信、果敢、坚强、富有进取精神等个性品质的重要源泉。父亲和母亲的家庭教育方式有明显差异。尤其在教育青春期子女时,父亲更关注子女的发展性成长,较少干涉子女的同伴交往,更坦然接受子女变化。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为民主、平等的亲子交流模式,需要父母有更大的包容度和更开放的心态,需要父母更多给予精神层面的引领和支持,这些恰好是父亲的优势。
但调查数据显示,夫妻共同教育子女的家庭仅为43.02%,由母亲主要承担教子责任的则高达40.70%。此外,父亲与子女的情感沟通状况更令人担忧,初中生选择父亲作为情感倾诉对象的比例仅为3.44%。父亲教育的缺位和父亲教育资源的浪费,值得警醒。
8.多报辅导班就能带来好成绩?
参与本次调查的近半数家庭父母职业为“工人/农民”,经济状况属于较低水平。调查发现,在追求更高、更好的教育方面,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具有同样强烈的愿望,并不会因为收入不高就减少家庭教育的投入,经济压力更加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72.08%的初中生报了兴趣班,兴趣班除了花费金钱,还占用了青春期阶段本来就非常宝贵的亲子沟通时间,加上家长由于投入太多时间、精力而产生的“高投入-高期望”,容易引发挫败感,更加易怒,更加容易采取严厉的教育方式。但事实上,在家庭教育支出压力大的家庭中,子女学业成就优秀的比例反而较低。也就是说,投入过度带来经济压力,未必能带来子女优异的学业成绩,反而有可能危及亲子关系。
9.孩子大了没必要进行性教育?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4年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小学生家长及2万名小学生的调查,超七成小学生家长对子女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性教育,选择“几乎没教过”的占26.78%。而此次调查中高达46.00%的初中生家长“从未提过”相关内容,6.36%的学生通过低俗而不健康的成人片或成人小说获取性知识。可见初中生家长的性教育素养和能力普遍有限,严重滞后于青春期孩子的需求。
本次调查中91.38%的家长为60后和70后,性教育方面大多是“无师自通”,缺乏科学、健康的理念,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教育方法,因此对子女与异性交往充满紧张和担忧,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身体变化时感到不安和恐惧,影响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导致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
10.学习成绩与亲子沟通质量无关?
良好的亲子沟通应涵盖事务型沟通、消遣型沟通和情感型沟通等三种类型。深入的情感沟通能加深亲子间的相互了解、化解中年家长的心理危机、缓解初中生的青春期焦虑。但调查发现,初中生家长与子女沟通呈现出单一、泛化的状态,话题多集中在学习等事务型沟通上,沟通方式多为家长问、子女答的单一模式。话题广泛、“什么都聊”的家庭仅为36.33%,很少聊天的家庭则高达14.53%。
调查发现,27.04%的家长认为“孩子不愿对我说心里话”,心情不好时选择向子女倾诉的仅为4.10%,而有心事时愿意和家长分享的初中生仅为17.87%。其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倾向于采取积极主动的沟通方式,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倾向于采取反抗、忍耐、妥协等沟通方式。可见亲子沟通的质量是家庭关系和谐与否的标志,亲子沟通不畅或许是产生“差生”的重要因素。
这十大误区勾勒出初中生家庭教育“两轻两重”的特点——重子女教育投资,轻家庭文化建设;重子女学业监督,轻子女心理支持。智慧的家长应该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投入到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的建设中,多关注对子女的心理支持和情感呵护,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提供正面的能量。
上班父母教育孩子的十大误区
不要因为上班就对孩子感到内疚
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上班一族便对孩子产生愧疚之感,更不要因为自己在孩子的问题上稍有疏忽便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惋惜、自责,这只会使孩子对你有更多耍性子的借口,或者说会留给孩子继续依赖于你的余地。
提示:面对家人时也要始终保持着那份自信。请记住,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才是对家人及自己的最大鼓励。
命令般的语气会令孩子的心情变坏
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喜欢别人对自己发号施令或指手画脚。因此,在打算与孩子共同完成某事或希望孩子处理某事时,记得要婉转地对其加以劝导,而不是采用强硬的语气发布命令,最好能够及时给予孩子适当的提醒或是建议,使孩子自觉地做出处理。
提示:人的心理有时就是这么奇妙,如同那随风摇摆的芦苇一般,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起伏不定,变幻莫测。
再苦再累也不要对孩子发脾气
无论处于何种情况下均不能使孩子对妈妈的工作产生反感。出于本能,孩子们都不希望妈妈离开自己,因此他们会认为妈妈之所以不能和自己在一起,之所以会发脾气、抱怨,都是因为妈妈需要去工作。所以,上下班时,妈妈一定要始终保持微笑,令孩子感到上班对于妈妈而言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孩子认同“上班族妈妈”的形象。
提示:倘若这一天真的非常疲惫,妈妈可以将自身状态如实地讲给孩子听,告诉他自己为什么会不高兴,告诉他自己也需要休息,并尝试取得孩子的谅解。让孩子学会去理解、体谅人。
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妈妈不应一味强迫孩子学习,而应首先了解孩子对于什么事物感兴趣,最好带他进入相关领域体验一番,从而自然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动力及关注度。须知,强迫孩子学习极有可能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叛逆心理,并对学习失去兴趣。
提示:首先就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使他们有个稳定的情绪,父母给了他们足够的爱,他们自然也会为不辜负父母的信任及期待,做出最大的努力。
不要将孩子视为人生负担
抚养孩子长大的过程会令你感到疲惫与伤心,但孩子为你带来的幸福却远胜于它。当然,就经济方面而言,有了孩子以后定然要比两人生活时拮据很多,但孩子所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一定会让你感觉这一切都很值得。
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他人是非
纯真的孩子就如同一面镜子,他会将无意中自父母身上学来的言行如实反映出来。倘若父母吐露对于保姆的不满,或是背地里对孩子的老师肆意谩骂,即便那只是一种无意行为,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轻视自己的保姆或老师。
提示:母的言行举止,哪怕只是一些微乎其微的小动作、小习惯也会对孩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不要对孩子许下无法履行的承诺
父母不要轻易对孩子许下无法履行的承诺,一旦诺言许下,则一定要做到坚守不变。无法做到言行合一的父母永远无法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威信,甚至父母子女间最基本的信任也会因此受影响。
不要让孩子产生疏远感
孩子幼时所承受的孤独及疏远感会对孩子的性格和未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无论工作有多繁忙,父母也不要长时间地远离孩子,要始终将孩子视为生活的中心。
夫妻在孩子面前吵架是家庭禁忌
夫妻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口角,但切记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看着父母“张牙舞爪”、相互谩骂,孩子便会陷入一种极度不安与恐惧当中,这最终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
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
看不得孩子笨手笨脚的样子,会帮助他们处理一切事务;另一种即使心中极不耐烦也会等着孩子自己完成所有事情。所谓熟能生巧,在反复的尝试过程中,孩子便会掌握独自处理事务的要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从中获得自信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才是万金难求的。
提示:经验的积累会加强孩子的自信心,即使日后遇到何种困难,他们都不会轻易被挫折击倒,而只会变得越战越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