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健康养生知识>

二十式太极剑养生保健

宇能分享

  太极剑的基本剑法有哪些?太极剑的基本剑法十分丰富,其动作名称不完全统一,那么太极怎么养生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太极剑的基本剑法

  1、刺剑——以剑尖直对对方,手臂由屈到伸,与剑成一条直线,力达剑尖。持剑手心向上、向前平刺出为平刺剑。持剑虎口向上,剑成立剑为立刺剑。

  2、劈剑——立剑由上向下用力,力点作用于剑身,手臂与剑成一直线,抡剑时剑沿着身体左右两侧划绕一立圆,然后再向下劈。

  3、点剑——立剑用剑尖向前下捉腕点啄,手臂自然伸直,力达剑尖。

  4、崩剑——立剑用剑尖自下向前上、手腕下沉点啄,力达剑尖。

  5、挂剑——剑成立剑,手腕要扣,剑尖从前向下、向后,经过身体两侧成立圆挂出,力达剑身的前部平面,用来格开对方的进攻。剑紧贴身体。

  6、撩剑——立剑由后向前上方撩出,力达剑的前部。正撩剑,前臂外旋,手心朝上,剑贴身向前上弧线撩出。反撩剑,前臂内旋,其他均与正撩剑要求相同。

  7、拦剑——立剑斜向前上方托架,力点在剑刃的中后部。用以拦截对方的进攻。

  8、云剑——平剑在头前上方或头顶做平圆绕环,用来拨开对方的进攻,力点在剑刃上。

  9、抹剑——平剑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领带,弧形抽回,高度在胸腹之间,力达剑刃。

  10、截剑——立剑或平剑切断和阻截对方的进攻,力在剑刃。

  11、绞剑——平剑使剑尖按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划立圆,其劲是个螺旋力,犹如螺丝钉的螺纹一样。

  12、带剑——平剑由前向侧后方抽回,力点在剑身的剑刃上滑动。

  13、抽剑——立剑由前向后上方或后下方抽回,力点在剑身的剑刃上滑动。

  14、扫剑——平剑由左向右挥摆手臂与剑成一条直线,力点在剑刃。

  15、架剑——立剑向上托举,高过头部,用来格挡对方劈击进攻,力点在剑刃上。

  16、挑剑——立剑使剑尖由下向上挑起,力点在剑刃前端。

  17、压剑——平剑由右上向下按压,力点在剑身平面的中后部。

  18、削剑——自左下方向右上方斜击出,手心斜向上,剑尖略高于头,发劲时要转、要抖腕,力达剑身的前部。

  19、推剑——剑身竖直或横平,由内向外推出,力达剑刃的后部。常用于双方器械接触时,将对方推击出去。

  20、腕花——以腕关节为轴,使剑在臂的内侧或外侧绕立圆。主要使手腕灵活,可配合点、崩、撩、截等剑法使用。

  太极剑的运动特点

  太极剑的运动特点兼有太极拳及剑术的运动特点,动作柔和、缓慢轻灵,姿势舒展大气,劲力刚柔相济。剑法有刺、撩、点、截、格、洗、劈、挂等,轻巧灵活,吞吐自如,轻快潇洒。

  虽然各式太极剑的内容、风格不同,但具有以下共同的运动特点:

  1、神舒体静、内外相合

  太极拳与太极剑一样,具有心静体松、神态自然、一意运身、重意不重力的特点。在姿势形态上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头悬颈项、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动作中要求意念引导、精神集中、动中求静、气沉丹田、呼吸自然,并与动作相配合。

  2、轻灵沉着、刚柔相济

  太极剑要求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在意念的引导下强调劲力的内在表现,含而不露、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轻灵沉稳。一些太极剑有明显的发劲、加速和跳跃动作,如陈式太极剑中的“夜叉探海”“饿虎扑食”等动作均为发力动作,42式太极剑中的“左右云抹”为加速动作,“野马跳涧”为跳跃动作。遇此动作要刚中有柔,腰腿发力,转接柔顺,从而避免生硬的拙力。

  3、连贯圆活、连绵不断

  太极剑的动作连绵柔缓,节奏平稳,运转圆活,动静相合。其风格动静分明、节奏强烈,这与其他剑术的阳刚之美迥然不同。

  4、剑法清楚、身剑协调

  太极剑与其他剑术相同,要求剑法清楚、力点准确、动作规范,要准确地表现出各种剑法的攻防含义。不仅如此,它还要求具备姿势优美、潇洒飘逸、蓄发相间、灵活多变的特色。在演练中做到身与剑合,剑与神合,从而使精神、身体与各种剑法协调一致,体现“物我相合、天人合一”的道法真谛。

  太极养生的保健作用

  一、练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用意不用力,动中求静,意识引导动作,思想上要高度集中,心无杂念,意识贯穿于动作当中,是动中求静的一种气功导引状态。当你按套路动作要求进行螺旋圆弧、松柔缓慢、均匀舒适的作运动,不得不静下心来进入忘我的状态,促使大脑内杂念而归于宁静,从而缓解心理紧张,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使身心得到放松。对治疗、缓解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头晕耳鸣、心烦气燥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练太极拳要求以心行气、呼吸自然,气沉丹田,太极拳的腹式呼吸要做到细、深、长、匀、缓等要求,腹式呼吸使胸腹部有节奏的进行开合折叠运动,使膈肌和腹肌收缩与舒张、促进血液循环;深长细缓的呼吸特点对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作用。通过“气沉丹田”进行腹式深呼吸的运动方法轻柔的按摩体内脏腑,有效地增强了:吸收功能、排泄功能,经络气血得到畅通,体内微循环增加,可有效的减少动脉硬化、血栓、高血压、 心脏、肠胃、呼吸等方面的疾病。

  三、练太极拳要求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尾闾中正,松腰敛臀,主宰于腰而带动四肢,全身一动无有不动。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根因是脊椎排列紊乱、错位、椎矩缩短等。而太极拳最基本的动作要求是撑直脊椎,背部拔长,腰如轴立,立身中正,头上顶而减轻脊椎的压力,腰部带动全身,腰肌、脊柱在运动中缓慢的进行拉伸、旋转,从而防止脊柱退化性变化,缓解颈椎、胸椎、腰椎疼痛、变形,腰肌劳损等疾患。

猜你感兴趣:

1.太极拳的八大养生保健作用

2.杨式太极拳的养生作用

3.练习太极拳为什么可以养生保健

4.女人习练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好处

5.陈式太极拳24式的健身养生作用

    298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