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智商IQ>智商介绍>

关于智力如何通过后天努力提高

祥聪分享

  《科学美国人》的网站上有一篇是关于如何提高智商的文章。是作者基于自己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总结的。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智商通过后天努力提高,希望能帮到你。

  其中对智商的定义是“晶体智商”,即接受新知识,掌握它,并用其解决问题,或获取后续新知识的能力。当然那必须指出的是,作者所观察到的提高也只是智力测试分数的提高。

  文中给出的5个提高智商的方法则是:Seek Novelty寻找新奇领域,Challenge urself自我挑战,think creatively创造性思考,do things the hard way不走寻常路,network社交。

  简而言之就是,提高IQ的秘密 = 找事+自讨苦吃+骚扰别人。

  人们所熟悉的IQ事实上只是智力的一个测量方法,并无法全面反映一个人的智力。即便如此,数据表明多数人在一生中IQ是呈整体增长趋势的。这是因为人天生是learning being,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熟悉环境、适应变化,而这种学习甚至可以是无意识的。

  晶体智力本身基于知识的,而在我们日常的语境下的智商,显然不是指“知识“的掌握能力,而是脱离知识的一种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流体智力。流体智力虽然在先天性条件下变得比较稳定,但是在某些程度上是属于可训练范畴(流体智力指人们能够“独立于已有知识 进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俗的说,我们通常说人“聪明”就是指流体智力了。再由于智商是测量流体智力的重要指标,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项训练任务提 高了我们的“智商”。)

  不过抛开这些不管,我还是主要回答一下这篇问题吧。我的答案分成两部分。

  一,关于智商。

  首先说到智商,就不得不提智商测试。首先,无论三大测试标准的哪一种,智商测试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标准化考试。

  2,尽量脱离纯知识性的东西。

  3,逻辑得分偏重较大。

  4,题目具有“一次性“原则。

  智商的测试量纲有四种,瑞文智力测试、韦氏幼儿智力测评(WPPSI)和斯坦福-比奈量表,门萨测试标准。每一种测试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瑞文智力测试是通过已知图片来推理未知图片,考察的是推理能力;

  而韦氏量表和斯坦福-比奈量表中就有考察语言能力的部分。而后者还注重一种“心理年龄”的概念。

  而门萨测试作为“标准化”测试的意味就要重一些,主体为图形或者符号的演绎总结。

  但是以上无论任何测试,都逃不开四大分析认识的范畴

  由此可见,我们定义的智商,是在一定的”认识规则“下确定的”脱离知识本身“的”能力“,诸如记忆力,快速反应能力等等,按某种评判标准,最终量化为数字。而并非我们吹的很玄的某些臆想。这些东西有天生的成分,但是并非完全是天生的。如果就门萨的标准来说,大部分智商的渐进曲线都会由于”高等教育“产生一个突进,也就是说,智商不完全是天生的能力,高等教育作为人生中最为系统的一次整体教育,对智商评估结果影响之大,说明后天锻炼是可以提高甚至相当必要的。

  同样,智商评估本身也并非完全的“纯能力”因素,在这篇文章智商测试不靠谱? 中就提到“主观动机”对于智商评估的影响力。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安杰拉?李?达克沃思(Angela Lee Duckworth)发现,智商测试的作用被高估了。若将常常被忽略的动机因素考虑在内,那么智商与命运的联系就显得模糊不清了。简单来说,有些人在做智商测试时会格外努力。如果将这个因素考虑在内,那么智商与成功之间的联系就变弱了。它测试的不只是智力,还有证明自己智力的渴望。

  许多标准化测试都假设人们在做测试时是积极而警觉的。因此,分数就反应了他们的能力。智商测试也是如此,问题按难度排列,以保持人们的士气。智商测试的先驱者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写道,“我们所有的测量方法都假定被测试者总是尽力答题,获取尽可能高的分数”,尽管他也承认事实可能并不如此。

  为了研究动机对智商测试有怎样的影响,达克沃思检阅了25项之前的研究,涉及到2008名志愿者。她发现在做测试时如果有一定的物质激励(例如钱和糖果),人们的平均分数就会更高,在超出平均智商的人群中尤其是这样。这就表明,动机的确可以扭转智商测试的结果。”

  所以,如果按照我上述的智商定义,那么智商评估结果能够受到至少两个直接因素的影响,一个是“主观动机”,另一个是“系统教育”。所以智商虽然先天因素非常稳定,但是某些程度是可以后天影响

  二,怎样做一些智商培养。

  关于“脱离知识本身”的“能力”,并非是单纯心理学家和数学家所研究的一种“量化游戏”。而生物学,同样也在研究其成因:

  2011年10月19日发表于《自然》的这项研究中,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苏·拉姆斯登(Sue Ramsden)招募了33名12-16岁学生,于2004年测试了他们的智商,又在3-4年后再次测试并配合脑部磁共振成像分析。结果发现虽然群体的平均分没有发生什么改变,但个别人的智商发生了最多21分的上下浮动,这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区别。足以决定一个人是“平常”还是“天才”。而且智商变化结果显示,一些本来就强的人变得更强,部分低分者则变得得分更低。

  脑成像分析发现,IQ变化者大脑中一些神经细胞的密度发生了改变,这说明改变的确实是心智能力而不是专注度、情绪或积极性。语言智商(包括记忆、表达、计算和常识)发生的改变反映在主导谈话的左皮质区,而非语言智商的变化反映在掌管运动的小脑前叶。拉姆斯登认为,目前发现的或许还只是冰山一角,其他很多脑区可能也发生了变化。

  那么这研究本身我们可以做出一个结论,在12-16岁这段”系统教育“阶段,造成智商评估改变的主要是:心智能力和语言智商(包括记忆、表达、计算和常识),而并非专注度、情绪或积极性。

  那么一些所谓的智力锻炼,我的建议是从事一些学习行为:

  第一,关于”晶体智力“,通过专注的系统学习以及大信息量的阅读,从而接受新知识,并且一定要将知识与”应用层面“联系起来,并且要有”重复挖掘“同一个知识点的做法。

  第二,关于记忆力,这个改变只能靠反复地”读-记—复习“,这种在学生时代的重复性方式才能够有所提高,并且尽量去培养某一个领域知识的兴趣。

  第三,关于表达能力,这个主要韦氏测试标准中出现,其测试标准是词汇运用的流畅性和“口才”,可以考虑用“先写后说”的方法,一是可以保证言简意赅,二是可以确保三思而后“说”。这样体验后,你就可以在开口前故作沉吟状,一来可以整理思路,二来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总之,不要急着表达观点,想好再说。其次,你可以尝试多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去参与“辩论”

  第四,心智能力,专注度,可以考虑科学安排时间,以及培养某一领域的兴趣,用这一领域的专注工作中带来的成就感来激励自己,同样尽量不要培养太多不必要的爱好,以及不要养成浪费零碎时间的习惯。

  第五,工作记忆任务水平,这个可以直接在学习中更为注重细节和养成分析习惯来解决。

  第六,关于“主导动机”,不要过分陷入商业化和功利化,也不应将自己限制在狭窄的标准化中,而是去寻找直接评估动机、创意、实践能力、智慧,甚至道德的方法,这便是一种“主观能动性”。

  其次,也是最后的一点,永远不要相信任何莫名其妙的快速提高智商方法和智商产品,后天影响对智商只能通过学习行为产生。比如著名的“n-back”测试法。


智商介绍相关文章:

1.IQ智商介绍

2.智商的七大能力

3.中国历史高智商排行榜前十名

4.构成智商的五种因素

5.智商是什么

    4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