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智商IQ>智商介绍>

中国人的智商是怎样的

祥聪分享

  尽管多数中国人1980年代以后才接触智商概念,但智力测试方法早在1917年就传入中国。1917年京师教育报上,翻译了日本学者佐藤礼云关于比奈-西蒙智力测试的介绍文章,并附上部分测试题目。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中国人的智商,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人的智商

  当时智力测试的介绍以翻译为主。中国最早的智力测验尝试,是1918年瓦尔克特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测验清华的学生。两年后,南京高等师范开设心理测验课程,正规的智商测验出现。随后,比奈量表、美国陆军智商测试表等被翻译过来,在20年代风靡一时,报刊杂志经常出现“智力小测验”的题目。

  很快,中国部分学校也各自开始智力测试。1921年,安徽第二师范附属小学对学生进行了智力测试,试题选自比奈-西蒙测试表。1926年,厦门集美学校对女小学部的一次智力测验,并将结果发布在《集美周刊》上。

  《集美周刊》截图。T分数为特曼(斯坦福-比奈)测试,B分数为比奈-西蒙测试。此时的智商测试只是在一些学校出现,分布很散。报刊上虽然时常出些智力小测验,但正规的智商测试远没有普及。1931年,中国测验学会成立,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协调各地的智商测试。

  但这种势头很快被打断。1949年后,中国心理学界开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苏联心理学改造,“反右”期间,智商测试因为是“资产阶级方向心理学”遭全面中止。1965年,姚文元在《光明日报》撰文,批判心理学为“资产阶级伪科学”,虽然同一时期,资产阶级的美国青年也在严厉指责心理学为“种族主义”帮凶。

  高考恢复后,为研究中国科大等“少年班”的神童现象,学界重启了智商测验。1980年代初,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和斯坦福-比奈测验表的中国版制定出来,成规模的智商测试变为可能。

  对民众来说,对智商的了解更多的来自于大众传媒。1980年代中期开始,报刊和电视上“智商”概念不断提及,人们将智商作为智力的同义词,用以表示“聪明”,“机智”。

  不过,中国人对智商测试始终不曾狂热过。中国人所熟悉的爱迪生的名言是“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而爱因斯坦一连做了三个小板凳的故事,也曾进入小学的教科书,以此告诉学生们勤能补拙。

  而情商概念一经传入中国,就迅速替代智商,成为解释成功者的最重要特质。虽然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开始自由流动,但传统熟人社会中的背景和关系仍是当下的典型话语,人脉网络被视为是改变命运的最主要途径。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式的英雄主义也不建立在超众的个人能力之上,而更强调个人为集体所作的牺牲。


智商介绍相关文章:

1.IQ智商介绍

2.智商的七大能力

3.中国历史高智商排行榜前十名

4.构成智商的五种因素

5.智商是什么

    405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