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工作总结>各行业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

经典的班主任教育案例10篇

航就分享

案例分析题是向考生提供一段背景资料,然后提出问题,在问题中要求考生阅读分析给定的资料,依据一定的理论知识,或做出决策,或作出评价,或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意见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的班主任教育案例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的班主任教育案例1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受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是的,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案例介绍】今年开学,我担任了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刚接手时,就听说这个班不好管,加上之前学生养成了一些坏的习惯。其中一个叫王树明的同学尤为突出,所以我也比较注意这个学生,他似乎总是以跟老师对着干为乐事,迟到、上课做小动作是他的家常便饭。但总算开学两周,没有大的动作。我出了在他迟到时了解他一下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发现他性格有些孤僻,喜欢独来独往,脾气暴燥,但很重情义讲义气。

好景不长,问题终于来了。有一天课间操时间,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班长跑到我跟前慌里慌张地说:“老师不好了,王树明和别班的男生打起来了。”我三步并做两步赶到那儿,看见两个同学正斯打在一起,我当即制止,两人便松了手,我当时很生气,责令他到办公室去,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打人了”,“他骂我了”!他说得理直气壮。我一听更来气了“噢,他骂你,你就打,他骂人不对,你打人就对吗?你看你一天就知道打仗,你怎么不把成绩搞上去。”我气头上便口不择言地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根本不去理会这些话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一顿批评之后,只是让他口头下了一个保证后我便让他回去了。岂料第二天早晨,我刚进学校,昨天挨打的那个小男孩又来告状,“老师,王树明昨天又来打我,还说,要是我告状,他还会打我”,我当时火冒三丈,刚要去抓他来,可转念一想,是不是昨天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于是,我决定先不在学生面前批评他,便没有立即找他来,而是下午抽了一个时间,私下把他叫到办公室,我调整了一下情绪,先是沉默了十分钟(实际上这十分钟想让他平静平静)当时他只是不时的看看我,(我想他这是奇怪我为什么没向他大发雷庭,我想我真的这么做了,那不正中了他的圈套吗?结果只能是陷入尴尬的境地,处理起来更加被动),十分钟过后,我向他微微一笑(这一笑解除了他不少负担)说:“说一下上午事情的经过。”见我没发火,又对他很亲切,便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那天是别班的男生欺负我班的小个子男生,他很生气,就和人打了起来。而那天我简单的处理后,他便把火撒在了那个学生的身上。我看了看他说:“这件事你做的并没有错,但采取的方式不正确。你说对不对?,老师在这个问题上也有错误。”他的心有点被感动了,很快就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我见他此时情绪尚好,正是了解他,做他思想工作的时候,便和他唠起了家常,起初他不愿我了解他的情况,(这种学生往往都是这种想法)后来随着谈话的慢慢深入,我知道他也是起初学习很好,由于上网导致了现在的这种对学习失去兴趣,家长又很少了解他的学习情况。我觉得我有责任帮助他,改变他。

一天,我通过班里的学生知道了他的家庭地址,突然去“拜访”他,幸好他没有上网,我便趁机赞扬了他一番,与他的父母见面后,我没有谈他在学校的表现,而是叮嘱他的父母多关心一下他的孩子。以后每隔三天,我便打电话了解他的情况,他已经基本上告别了网络游戏(幸亏他还没有痴迷很深)。

这件事让我深深地懂得,运有用恰当得体的教育方法要比来严厉批评或说教好得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尽量去找他的闪光点

我还把卫生委员的重任交给了他,尽量让他品尝到被人尊重的乐趣。渐渐地我发现他课上的坐姿矫正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多了,对我也不象以前那样充满敌意了。每次劳动都积极冲锋在前,干起活来,不怕脏,不怕累,让他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经典的班主任教育案例2

【案例介绍】魏书生说:心灵的大门不容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学生特别市问题学生,不能带着有色眼镜或主观看法去处理问题,而是要循循善诱,时刻尊重、信任他们,不能一味地指责批评,否则会引起学生的逆返心理,适得其反。

德育案例:等待花开

一、案例描述

上个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初,作为新教师的我初次接触了所任教的四年级学生。面对着一个个报名而来的活蹦乱跳的孩子,我看到了他们的活泼可爱和对知识无限的渴求。从他们炯炯有神的眼睛和虎头虎脑的样子中,我看到了自己即将开始的教育工作的希望,憧憬着未来教学工作的开展。

我的教学步伐迈得很慢,这样做是为了想让全班的同学都能跟上我的教学脚步,共同把知识点一个一个脚踏实地的踩过去。然而尽管如此,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始终跟不上全班学习的脚步,即使课余时间我不断的给他补课“充电”,效果仍然不佳。他写的字,歪歪扭扭,每一笔每一画看上去好像蚯蚓在地上爬似的。抄写汉字的时候,看一笔写一笔,看一笔再写一笔,“口”字用圆圈表示……批改他的作业,要看好长时间才能辨认出写的是什么字。我把他的字拿给任课老师看,老师们皆摇头称奇。写不好字,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陷入了沉思。他的字以前就是这样的吗?他的学习习惯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我开始了自己的德育导师路上的探索。

他叫,这个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我从其他老师中了解到他三年级时的学习情况。据了解,三年级的时候,他的成绩,尤其是语文成绩一直处于班级的末尾。他现在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我想,只要我不断的付出努力,不断的对他感化和开导,是一定会转变他的这种状况的。

然而,新的、更令人担心的情况出现了。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他不仅学习成绩上不去,字写得不端正不清楚,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似乎也比其他同龄孩子要低下。有一次午餐排队时,我发现他的鞋带散了,于是便让他系好,可是他却悄悄的跟我说:“老师,我不会系鞋带!”,无奈,我让同学帮他系好,并教他如何系鞋带。这不,有一次上语文课,他竟然玩起了鼻涕。他长得比较高,因为他的特殊情况,我便把他安排坐在第一排。这下他玩鼻涕的摸样完全被我看到了,只见他故意把绿浓浓的鼻涕拖下来,然后用手指弄断鼻涕,把鼻涕抹在桌面上,边抹边招呼同桌看他表演。

二、案例分析

要想改变他的不良习惯,必须从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着手。课余时间,我找谈心。为了打消他的戒备心理,我把谈话的地点选择在校园的一处安静的角落。在我的步步疏导下,话匣子打开了,一发而不可收拾。从交谈中,我得知他家就住在学校附近,交通便利。母亲在家务农,主要任务是管住孩子;父亲在外经商,很少回家。孩子平时的饮食起居都由其母一个人包办,孩子几乎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日子。平时生活中孩子需要什么,母亲一般都会迁就他满足他,只要他高兴就好。此后,我又打电话给他的妈妈,进一步的了解了家庭教育情况。

原来,是孩子从小母亲给他的所谓的“爱”伤害了他。之后,我便尝试着运用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辅之以教育,盼望他能够与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地成长。

三、案例点评

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在所难免。有的人会停下脚步不断抱怨,有的人会故意忽视得过且过,有的人会拼命纠缠毫无章法,而我会知难而进,并且恰当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努力把问题得到解决。

在这个案例中,我认为首先应该加强家校沟通。我再次跟妈妈进行了沟通,把在校的表现真实的给她进行了再现,并指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有礼貌的劝说让独立自主完成某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逐步放开手,让自己去完成某些家务,完成后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个孩子,我们要不断的鼓励他,不断的用正能量去激励他,使他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积极性。学习上要多加辅导,要有耐心,之类云云。妈妈表示会按照老师要求,积极配合。

其次,走进孩子内心,帮助其摆脱困境。站着交谈或者在办公室交谈,他对老师会有戒备,不愿吐露真言。我常选择安静又隐蔽的场所作为谈心的地点,显然,很放得开,也说出了许多肺腑之言。我还通过一个个小问题慢慢地把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使他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使他明白,学习是学给自己的,只有自己学有所成,以后才能办大事。我不断的给他讲通俗的道理:妈妈以后也会变老的,自己最终会长大的,不能永远依赖妈妈。只有自己学到了知识,自己变得学有所成,以后才能反过来去照顾妈妈,报答妈妈当年照顾自己的恩情。

再次,在师生间、同学中架起关爱的桥梁,使他感到来自班级集体的温暖,恢复健康的心理平衡。我在同学中找了一位活泼的性情温和、善交谈的同伴和他结成对子,做好朋友,带领他一起玩,使他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和同伴的关心。我还让这位同学做他的小老师,嘱咐学习上的困难可以时刻请教他。此外,我还根据他的兴趣爱好引导他积极参加集体性的活动,鼓励他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等,创设一些机会让她担任一些愉快的“角色”,引导他参加班级表演,并及时表扬鼓励,以培养其积极情绪和优良性格。

最后,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鼓励他用功努力学习,上课做到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课余时间,我抽出部分时间对他的学业进行个别辅导,引导他每天制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今天要学会写五个词语、今天要会背诵课文的其中一个自然段等等,小目标完成,日积月累,学习上的大目标也就完成了。鼓励他认识到“做错题目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错题不以为然的态度”的道理,提醒他不可轻易放过错题,做错的题目要弄灵清。

孩子是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和培养孩子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几经努力,__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上已经略有改变,但还不是很明显。我相信,在我的坚持下,他一定会有花开的那一天的,德育导师的工作我也将会一直做下去。

经典的班主任教育案例3

顾某,男,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别的孩子能按教师的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顾某稍不注意就钻到桌下,在教室内到处爬,在桌面上、墙上乱画,到同学的座位旁拿别人的东西,拿剪子剪同学的头发和衣服,上课从不听讲,作业从来不写,一分钟都没办法安静。课间操时,要么在队伍中穿梭,要么躺在地上。课间活动时经常伤害他人,拿着铅笔和尺子打闹,入学一周不到就将班上的同学都打了个遍,其中一个孩子被其推到黑板角上,撞破了耳朵,发生了流血事件。因此班上的孩子时时告他的状,也不太喜欢和他玩。老师找他谈心时,他根本不能倾听,无法集中注意力,往往是“顾左右而言他”,无法与其交流,如果训斥,则咬牙切齿,眼睛翻白,不予理睬,让人束手无策。

2、家庭生活背景

父母都是靖江人,属于外来务工家庭。父亲在饭店做厨师,母亲推销白酒,平时很少和孩子交流。小的时候和乡下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农村老人对男孩子的溺爱,可以说是无任何约束和管制,什么都玩,什么都敢干,三岁时就曾经从一米多高的草堆上跳下,不知道害怕,也不注意自身安全,肆意妄为也让他自己伤痕累累。家长对其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很少关心,是那种典型的“自由生长”。

3、学校教育背景

(1)老师看顾某

初进校园,就发现他很好动,眼神不定。进入课堂后感觉他更特殊:上课一分钟也定不住神,总爱满教室爬,喜欢到别的同学座位下去捣乱,拿同学抽屉、书包里的东西,拽你的胳膊,拖他的腿,严重干扰课堂,有时甚至让课堂教学无法进行,对老师的批评根本不予理睬,更不能接受,无法与其交流。

(2)同学看顾某

上课影响他人学习,很讨厌;欺负同学,故意破坏别人的东西;不讲卫生,习惯很不好,不愿意和他玩。

二、问题分析

(一)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

1、亲情的需要:父母让顾某在“小餐桌”生活,晚上九点左右才会接他回家,根本没有感情的交流,更没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因为顾某上课不听讲,经常调皮捣蛋,作业无法完成,又不听母亲的话,因此对其不是打就是骂,渐渐地对其失去信心,索性放任自流,任其发展。顾某因此也对父母存在敌对情绪。

2、归属的需要:由于顾某学习习惯不好,成绩差,同学们不愿与其交朋友。再加上经常被老师批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他同学,同学们对他的疏远,造成了顾某归属需要的缺乏。

3、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表现自我的需要越来越明显。再加上自控力比较薄弱,就想通过怪异的行为获得大家的关注,但又因此受到同伴的排斥。所以说表现自我、获得承认与尊重的需要无法获得满足。

4、成就的需要:顾某在学习上没有成功感,没有享受过成功的喜悦,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一开口大声讲话就受到老师的制止,使他丧失了积极进取的信念,从而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

(二)不良后果

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使顾某心理严重失衡,由此带来了行为反应偏差,如下课打闹、上课破坏课堂纪律、自己不学习也不让别人学等,更加重了周围环境对他的拒绝,恶性循环的结果使顾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知道顽劣的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危害,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大家所不喜欢的“特殊学生”。

(三)诊断

根据观察和其表现出来的种种现状,顾某基本属于不良习惯造成的学习适应障碍,导致自信的丧失,荣誉感的缺失。

三、个案指导对策

根据顾某的情况,我采用综合性辅导对策:

(一)换角度去衡量和评价

首先对顾某进行细心的观察,学校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课堂上、活动中的表现,对同学、老师的态度,语言交流的情况等等。不给他预先定位,换位后用儿童的视角改变心态去看,发现顾某偶尔也有一些闪光点:教室的地面上有张废纸,老师刚一开口,他就主动捡掉了,表扬了一下,脸上就露出了喜悦的神情;带同学跳窗台,老师询问的时候不撒谎,坦然承认;别的同学游戏时,他去捣乱,只为了让别人带他玩……种种迹象表明:顾某的内心也是很孤独的,他的某些行为属于无意识的,是长期的不良行为习惯所致,只要细心诱导,应该会有所改变。

(二)转变父母的教育方式

为了对顾某进行引导和教育,我首先和家长进行沟通。先是电话联系,家长并不是很配合,对老师的不信任导致敌对意识较强,认为他们的孩子就这样,不知道怎样配合。又耐心地找其母亲面谈,要求家长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不要将孩子放在小餐桌,任其自由发展,但家长的回答是:为了生活,要工作,没办法做到。因此向家长提议,放学后帮其托管顾某,希望家长晚些再抽时间来接孩子,让老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一个月以后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开始配合对顾某进行思想、心灵的交流:顾某弄脏了教室的墙壁,母亲没有责打,而是带着孩子一起刷墙,边刷边跟孩子讲道理,让其知道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顾某在厕所将其他同学的裤子弄湿,电话联系后也在第一时间赶到学校换下同学的裤子带回家清洗;对顾某多批评少动手。这样先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陌生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虽然父母在孩子犯错时会采取些打骂等过激行为,但他们都是非常爱儿子的,而这一点,顾某却毫无感觉,因此,我建议其父母能把心中对孩子的爱与关心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知道并以此唤起孩子对父母的爱、对父母的体谅,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会辨别事情的好坏。同时,我在与顾某家长谈话时,要求其重视孩子思想品质的发展,鼓励他多与积极上进的同学交往;严格控制物质上的刺激;多与学校进行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

(三)耐心交谈,真诚感化

耐心交谈是我采用的基本策略。学习生活中密切关注顾某的一举一动,除了定期找他谈心,我还像一位唠叨的母亲一样去时刻关注他,让他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如:进校不向老师问好,提醒他;不注意卫生进行批评;衣服没穿好,帮其整理好;走廊奔跑摔倒了,赶紧拉他起来,看看是否伤到;在教室里打闹、在地上爬,就给他讲不注意安全的危险,让他知道这样做会有多严重的后果,心中产生害怕之意……渐渐地,他能接受我的“建议”,一点点地改正缺点。只要有点滴小进步,我都会对他的表现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让他感到在老师眼里,他也是个具有许多优点,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我还给他讲努力学习的故事,帮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建立自信。随着谈心次数的增多,他对我开始信任并依赖,当我再以“建议”的形式告诉他“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好,老师更喜欢。”等等时,他开始学会了自控。

(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关心与爱护,帮助他在集体中找回自信,纠正行为。

1、用爱心去温暖

我引导班集体中的小伙伴多看顾某的闪光点,为他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特意安排一个自控力较强、好学上进、乐于助人的班干部做他的同桌。这样,当他课堂上坐不住时及时提醒他,学习上有困难时,能热情地帮助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潜移默化中,让他逐步感受到交好朋友的快乐,帮助他学会与人交往。

2、用信心去期待

课堂上,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顾某回答,当他答对了,让全班同学鼓掌表扬他,让他知道只要努力,他也会很棒的。课后,我手把手教他学写字,当他也能模仿着把一个字写正确时告诉他老师有多高兴,相信他一定能战胜困难,把学习成绩赶上去。慢慢的,顾某在课堂上能坐得住了,偶尔也能主动地写一些简单的作业了。

(五)激励个体的自强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个体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通过激励的方法,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1。发掘闪光点

每一颗星星在天空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个学生在班上都有自己的作用。成长困难生的自卑之处就在于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顾某也是这样。通过了解,我明显感到顾某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更不知道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为此,我特意组织学生为他寻找优点。大家争相发言,指出他的优点,如爱劳动、性格活泼、爱帮助人……听了大家的发言,他非常激动。我趁热打铁,鼓励他在发扬优点的基础上,再创造新的优点,为班级荣誉而努力。

2。培养自信心

在课外活动中,我发现他齐步走很精神,就让他做班级的领队,更多地为他提供表现机会,帮助他找回自信。“上操了,赶紧排队!”“你怎么还没排好?”原本不会排队、不会走路的顾某现在正在神采飞扬的教育别人呢,此时的他充满了自信。在课外活动中的顾某已经变了一个人,班级活动中也更加积极。

3.激发荣誉感

结合学校的常规检查,我让顾某负责看班级常规记录情况,告诉我班级常规的扣分情况。“眼保健操扣了一分。”“教室卫生扣分了。”……每当顾某向我汇报时,就告诉他“你眼睛睁着做操,当然要扣我们班的分了。”“书包和作业本摊了一地,如果我是值日生,也会扣分的。唉,我们班始终都比不过其他班喽!”“我下次好好做操,把东西都整理好,肯定不会被扣分的。”就在顾某说了这句话的第二天,他高兴地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我们班一百分!”无比的兴奋,自豪溢于言表。荣誉感被激发了,自控力也增强了。

经典的班主任教育案例4

刚接触王岩她10岁,却还在上一年级,那是她上的第三个一年级。说起她来真是让所有教过她,了解她的老师感到头痛,不光是头痛她那差的到家的成绩,更头痛她那一身的坏毛病。由于家庭环境比较特殊,她从小便养成了小偷,小摸,抢东西,打架的坏习惯,同时她喜欢要求所有的同学都听她,只要稍不顺她意,便会大打出手,虽是女孩却有一身的力气,同时跑的又特别快,(据说是偷东西被人追打练出来的)连高年级的学生都拿她毫无办法。为此一些学生家长时常到校找班主任告状,她的家长也成了学校的长客,至使家长一谈到她便头痛不已。之前对她虽早有耳闻,但心却很不明白,一个又小又瘦的女孩子怎么就成了一个压不住的石猴呢?她到底有多么大的本事呢?我的教育信念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她成了我初接一年级的一个挑战。

开学第一天,学校各班要求先指派一个值周生,我便不经意似的指派到“王岩,第一周,你先去负责值周吧!”她睁大一双眼睛不相信似的看者我,问到:“老师是我么?”“对,就是你,你一定要认真做。”我给了她肯定并带有鼓励的答复。我看到了她那双原本含有敌意的眼睛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了解到她以前总是不写作业,我便故意安排她当了检查作业的小组长,并以十分信任的语气找她谈话,告诉她我对她的信任,相信她一定会把这项工作安排好。她欣然接受,作业检查很下工夫,并开始在我的监督下准时的完成自己的作业。但在班级,她总是在老师不在时一手遮天,随意捣乱,弄的整个班级乱七八糟,于是经过仔细考虑我又安排她当了纪律委员,专门负责班级纪律。我用一种极为信任的态度找到她说,“听说最近班级纪律不太好,老师想让你来当班级的纪律委员,老师相信你是有这个能力的。”她很高兴的接受了,再次流露出被赏识的喜悦。果然,她上任后整个班级一片井然。偶尔出现混乱局面,也主要是因为她把持不住自己带头引起的。我也明白,让她一下收起野性来是不可能的,想改正她一身的坏毛病,必须给她充足的时间。而我能做的便是耐心的等待,随时的加以引导。每当她一有犯错误的苗头,我便及时的找她谈话。

谈话时我会用一种信任的表情和语气,夸奖她这段时间表现的很好,帮了老师很多忙等。平时课上或课下我与她眼神相遇时,总会给她一个赏识的微笑,每当她一有进步便加以表扬

看她擅长跑步,于是我便经常组织课间活动,主要以跑步、接力为主,当她取得成绩时便大加称赞,并经常称赞她为班级“小飞人”,以此来增强她的自信心。也许是基于这种对她的特别的关爱,她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整个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所有了解她的人感到奇怪,使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奶奶见到我就像见到了大恩人一样的念叨,“可真是个好老师呀!我们王岩可多亏你了。我们王岩一回家就说你好。”看着她正在逐步提升的成绩,不断端正的品行,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满足感。正在我为自己的教育感到成功得意时,却又以意外的发生了“爱心箱事件”。

经典的班主任教育案例5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日,如何实行有效的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怎样构成良好学生思想教育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异常是小学教师面前的一个个值得深思的课题。信息技术的高速化,人文意识的复杂化,个性思维的自主化,道德价值观念的市场化,都对现阶段的教育构成强大的冲击波,加上小学生的辨别本事差,可塑性强,思想幼稚等特点,如果不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下头我就结合自我学生教育工作的实例,谈几点做法。

案例(一)师生共同成长

也许在你活力洋溢的课堂上也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当你正用双眼寻找着学生的共鸣,却突然在某位学生那里瞬间冻结,他看着你,眼神却很迷茫。六班刘__就是这样的学生,当其他孩子们已经能用比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时候,他还不能解比例,每每留学生单独辅导,必须会有他,从此他成为我异常“关注”的学生之一。我尝试各种方法提高他的数学成绩,提问、沟通、辅导……甚至批评,但始终没有成效,让我头痛极了。

一次,在与家长沟通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除了明白刘__在学校的一些基本情景以外,其它我一无所明白……作为教师的我犯了最大的错误——只重视学生的学习,一个孩子的成长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经过多次与家长沟通,了解到许多刘__在家中的生活及其在学校的其它情景;并且随时对其进行观察,使我了解到刘__是个单纯、懂事的孩子,可是自理本事极差,在家中一切琐事都有父母打理。六年级的学生了,刚学系鞋带,早晨还要妈妈帮忙穿衣服……我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父母的过度呵护使孩子失去了自我解决问题的本事。之后,我对症下药,在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下,首先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并且达成共识,从刘__的生活、学习两方面入手,培养其自理、自立、自主本事。果然,刘__有了变化,上课时眼睛明亮了,下课后桌面总是整整齐齐,成绩也不断提高,我为学生的转变感到欣慰。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教育着自我!

案例(二)不但要有爱心,更要有恒心

在我所执教的六班有一个异常的孩子,并不因为他做了什么奇怪的事,而是他别于其他孩子的懂事和成熟,从第一天上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叫陈__,每一天负责督促同学打扫室外分担区的卫生,平时话不多,教师安排的事,总能做得有模有样;语文成绩不错,但数学却是年组倒数的。从小父母离异,要强的妈妈独自抚养他,两个人租房子住,他经常自我一个人在家,甚至有的时候吃不上早饭,饿着肚子上学。经过多方了解和平时对他的观察,他数学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早期学数学时,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计算也可是关;课后不注重预习、复习,没有人辅导;后期随着学习资料加深,失去信心兴趣,放任自流。

大家都明白,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上都会造成不一样程度的伤害,所以,在找到原因之后我并没有急于对他进行辅导,而是经过日常交流沟通,建立彼此的信任,小到家庭琐事、所见所闻,大到学校社会。慢慢的他感受到了教师对他的关心,对他的重视,更了解到妈妈辛苦。在此基础上,从本学期我开始对他进行有计划的数学辅导,效果良好,仍在坚持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是贯穿一生的构成教育。这一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个人,仅有把握小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的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

经典的班主任教育案例6

对于学生而言,班主任是一位亲近的主角,对于学校而言,班主任是一位管理主角,对于家长而言,班主任是一位沟通者的主角。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一位好班主任,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和努力探求的问题。如何让学生认可你这位班主任呢?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从中有所失,更有所获。我始终坚信一点:做教师就要对得起良心,做班主任就要满足每一个学生。今日的教育我不敢苛求学生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思想,但我要用自我最纯最真的行动,去让每一个学生理解我,让他们能够自由欢乐的学习。构成既是教师也是朋友的关系,期望自我能在学生们的一生中留下一丝值得回忆的往事。

一、个案背景:

1、个案的基本情景:任龙,男,聪明好动,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编一些谎话骗教师。没有良好的劳动意识,每次值日都会有逃离现象。平时以自我为中心,经常跟同学发生纠纷。同学们厌恶他的习惯、做法,看不起他,在他经常流露出的不在乎的神情背后,有时也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无奈。

2、个案的家庭情景:父母离异,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可是本身的教育本事不高,再加上他们经商的缘故。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责骂,一听说成绩不梦想,就是一顿打骂。

二、主要问题

分析经过近半年的观察,我发现任某的行为主要表此刻: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劳动本事方面较薄弱;学习方面兴趣不浓。而构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

1、家长的宠爱:经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尤其是小孙子发脾气、哭闹、耍赖时,老人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失掉原则,要啥给啥。祖辈一昧迁就、给予、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我为中心。

2、团体的排斥:任某在班里总是很显眼,经常跟同学吵架,作业不认真完成,值日的时候先逃回家,上课做小动作……甚至教师说今日有同学作业做错了,全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转向他。同学歧视的目光,教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了他对学习的厌恶,渐渐地他对自我也失去信心。作为一个孩子,不能被他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

3、教育方法的粗暴:虽然祖辈对任某在生活反面极其宠爱,但对他的学习期望又很高。他们认为自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孙子应当弥补他们的缺憾。所以,他们对任某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梦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他对学习渐渐的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三、采取的对策

作为教师,仅有给予相应的帮忙和心理疏导,促使他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本事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班主任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的心理建设,加强对他的心理监护,使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他,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他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首先,我利用家长会,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我能做的事,让他自我去做。”帮忙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构成合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另外,还向家长推荐优秀的家庭教育报刊,提议家长订一、二份报刊、杂志,作为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的资料。

其次,当我了解到他只是在人多的客厅做作业时,提议家长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置书桌和书架,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再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他的成绩不梦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这样,构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忙孩子构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发现他进取的因素,促进转化。

我发现任某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他依然有向上的愿望,他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跑步在班级里数一数二,做错事敢于承认,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上课也会进取发言……所以我们能够发掘他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他进行再教育。首先,我在班级活动中,多为任某供给表现机会,结合班上具体情景,开展一些团体的活动和竞赛,任命他为负责人,让他感到被信任和职责感,在组织活动中,他的主动参与使他觉得班上的活动,自我也是一份子,从而到达消除行为惰性的效果。

3、引导团体关注他,接纳他。

团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培养他的正确的交往本事的时候,还注意发挥团体和伙伴的作用,经过同学的忍耐和爱护,帮忙他在团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我利用课间操,班会等恰当时机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孤立班团体中的任何一员,向学生讲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同学明白像任某这样的学生,自暴自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构成是长期的,多方面的结果,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除,要允许他有反复现象。并且教育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要正确对待他的变化,以我们团体的耐心,接纳他的缺点,他的变化。并号召班干部带头和他一齐玩耍,如果他有什么困难,我们要主动去帮忙,以此来带动班学生态度的转变。

4、尊重和信任他,正确看待“反复”。

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对他来说,仅有信任他,才能得到他的信任。信任他,也是尊重他人格的表现,也仅有这样,才能消除他自暴自弃的心理。他的错误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我要耐心对待他的错误。上学期,他又有几次没做作业。我询问原因,他说因为本子放在家中忘带了,以前他也以往因为这个原因经常不做作业。我犹豫了,难道他又撒谎了,是否叫他趁下课的时间补回去呢?我没有这样做,只是叫他以后要善于管理好自我的学习用品。此时,他的眼里流露出一股被信任的感激的眼神。

经典的班主任教育案例7

我是二年级班主任,由于孩子年龄对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较差,玩心偏重,时而有上课迟到的现象。

案例:记得在有一天的午时预备铃响了,我又开始了例行的“监督”工作,检查课前准备和进教室的速度。孩子们都很快地跑回教室。过了一会儿,上课铃响过后,我的目光扫视全班,突然看见我班颇为顽皮的男同学白兴卓跑进教室。我当时就想:“这孩子肯定是又满学校的跑着玩去了或者听到上课铃声才去厕所拖延一下,才会上课迟到!当时心里很生气,因为我经常在班里强调上课不能迟到,如过去厕所必须要在上课铃之前去。所以我就生气的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还把他的一些坏习惯又说了一遍。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我清楚地看见眼泪在他眼圈里转。见此,我则换了口气问他为什么迟到。他说,刚才有个同学在操场上撒了很多小纸片,见此他就蹲下把那些小纸片都捡起来,然后又丢到垃圾桶里,所以上课迟到了。哦,原先这样,当时我又不好意思立即转换面孔来大加表扬他,于是就说那你赶快坐回座位吧。

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同学,这是深刻的教训。孩子的心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我们作为教师,尤其是一名小学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必须要先问问自我,事情搞清楚了吗?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所以,第二天我利用课间时间,我用十分低沉的声音说:“昨日,教师犯了一个错误。”学生一听,立即很专注地听,我就把这件事说了一遍,并让学生来讨论,来表达自我想怎样夸夸白兴卓同学,所以白兴卓同学听了心里美滋滋的低着头在乐。从此,他的行为习惯好多了。

分析:这件事虽说不是大事但对我触动很大,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能太过于冲动。可能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而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时,教师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教师,产生对立的情绪,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所以我班的每周小结,我都让学生说说应当给自我加几颗星,为什么?学生在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内总是自觉的约束自我,否则一周下来,其他同学得星了,而自我没有,则十分难为情。因而树立了较好的班风学风,班主任工作也做得简便多了。总之,办法比困难多,只要用心去做事,总有收获。另外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提高。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了,就应当原谅,而不应总挂在嘴边。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日的事就说今日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学生肯定会有消极的心理。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

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期望之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经典的班主任教育案例8

20__年是我第一年当班主任,当时我接手了三(1)班。这是一个纪律性较差的班,在校长的信任下,我接了这个班。这个班有多个男同学比较喜欢滋生事端,如言语上、举止上的挑衅引起争执打架等。为了把这个班级建设成为优秀的团体,作为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接触最亲密的班主任,我用我的真心真情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主动亲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心他们,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使学生愿意跟我交流的同时尊重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平等地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耐心地引导他们迈好成长的步履,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我,用爱、行动、沟通使这几个小孩得以好转。但令我最头疼得就是该班有位出了名的捣蛋大王叶伟杰同学。平时他人打架他喜欢拍手称好,爱打架骂人,故意损害公物,同学们都怕他。又由于家里情景特殊,还有缺勤现象,每当他做错了事,我并不当众责备他,总是单独地跟他谈话,可光说没多大效果。于是我就悄悄地观察他在校的其它方面的表现、他的朋友圈有哪些人能成为我转化叶伟杰同学桥梁的。发现叶周彪同学能够胜任,于是真诚地把我的想法与做法说出与之交换意见,周彪同学很乐意配合,因而在我们里应外合下,了解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还进取与其家长沟通,提议他的家长该如何关爱、帮忙伟杰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并抓住他字写得工整漂亮、爱动脑筋、喜欢体育运动的“闪光点”让他在课堂上,在团体活动中露了几手,还当众表扬了他,为他树立信心,收获朋友,他也由此改变了许多。当他得知了来龙去脉后,我对其的用心后,他感动得哭了,从那以后他与我走得更近了,他变得正直、认真、进取了。在期末考试时语、数、英均得90分以上的好成绩。

案例分析: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教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叶伟杰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了解他,融入到他的`生活圈子中,寻找出该后进生的构成根源,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以生之助,刨出根源

同学的帮忙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教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太喜欢跟教师说自我的事情和心里感受,或许是因为教师平时对他们的批评与严厉。所以,我找了与他要好的周彪同学与其共同携手,让我更胜利了解叶伟杰同学该行为习惯的构成,及其家庭对他的影响,以便更好的对症下药。经过同学作为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典的班主任教育案例9

挖掘“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

我班有一位叫钟松财的男生头脑聪明、相比而言学习成绩也还过得去,尤其理科反应比较快,但这个学生一贯纪律散漫、上课不爱听、常有小动作和说话现象相伴,有时还爱跟任课教师抬抬杠,学校、班里组织的活动经常不参加,而且谁积极参加他还挖苦讽刺,平时还常迟到。据说以前的老师就拿他没辙。用我们的土话说,这是一个比较刁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呢?

我首先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放弃他,其次一定要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对该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发现他属于个性极强又爱面子的那类学生。所以,面对这个学生,我从不直接批评,而且绝对不因其做错了什么事状告家长。我采用以下措施:

1、大力表扬积极维护班级体的同学,让其感到为班级体服务是每个人的光荣。

2、发现该生点滴的进步就抓住不放。

在第一次阶段测试中,该生的成绩由年段的182名进步到149名。对此我首先在班级里大力表扬并及时把这件好事打电话告诉其家长(尽管其父母都在外地)。然后我抓住这件事认真和他谈话、指出他的优点、也指出他身上存在的缺点。他不仅听进去了,也虚心接受了。渐渐的该生在变:下课知道主动擦黑板了、坚持做值日了。这时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又不断的找其耐心的谈话,不断认同他的改变。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有意识的让他作为主辩手参加辩论,结果他出色的表现搏得了同学们的满堂彩。从此以后该生真的变了。上课不仅纪律真的转变了,而且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学习也更认真了,在第二次阶段测试中,他一下子由年段的149名又跃到了年段的116名。在该生的进步中,我感到了做班主任的乐趣,也坚定了自己的工作方向。

一学期来,像以上所述的案例不计其数,恕不一一列举。回顾本学期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收获的确是令人幸喜的。虽说普通班的班主任是最费力不讨好的工作,用大家的话说就是:“劳而无功”。是啊!做普通班的班主任,论省心,每天学生可能都有事让你做;论收获,学生得奖的机会不多,犯错的机会多多。再加上学校给我们普通班的定位较高,所以我们常常是用在班级管理上的精力超过了用在教学上,结果仍不像自己预想的那样如意。但我们应该相信,尽管学生的不良行为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让其完全改变,要想带好普通班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爱心,但只要我们能够多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还是会取得令人心喜的成绩的。

经典的班主任教育案例10

班级管理中,对于一些特殊学生,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得不到同学的肯定,也得不到教师的赞赏,相反他们可能听到更多的是严厉的批评与指责,虽然也是出于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可是,这种关爱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这样的学生就会缺乏自信,就会对学习丧失应有的兴趣,就会对教师产生逆反情绪,就会破罐破摔……本文结合我班一个典型案例谈谈个人的几点粗浅认识。

第一步:舍小取小慢慢改变。

我班一名男生王晨宇,是一位明显的行为习惯很差并且比较懒散的男孩,表现为思维本事、语言表达本事都很正常,可是动手本事、生活、学习自理本事很弱,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时而讲话时而在抽屉找东西,一节课40分钟他最多听15分钟,课堂上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他总是说:“教师,我没有本子或者没有带笔”等等各种理由拒绝写作业,家庭作业更是无从谈起。一天到晚,数不完他的缺点。常规方面,每一天到校最终一个,当然与家长也有必须的关系。到校后他不是没有穿校服,就是忘戴红领巾,忘了学生卡,上课时,他总是忙个不停,一会儿找这个一会儿找那个,不但自我不注意听教师讲课,连坐在他前后桌的同学也遭了殃,有时刨铅笔发出很夸张的声音,任课教师不得不停下来提醒他,有时偷偷吃东西,被周围学生检举揭发。平时作业要么不做,就算做了也是一塌糊涂,交的数学作业基本上都是用钢笔写的,写错了就乱画一通,笔者跟他提的要求简直就是耳旁风。卫生方面,课桌上堆满了有用或没用的一些本子,显得杂乱无章。正是因为这些坏习惯导致他成绩不够梦想,对于这样的学生,笔者想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是否能从他的身上找到一些闪光点,然后再对他进行一些有针对的引导,逐步让他慢慢改变。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笔者发现:第一,王晨宇是一个很天真很单纯的孩子,他经常会说出一些很天真的话,比如――他说他也想当组长,想当三好学生,他想请教师吃饭,想把他爸爸的名片带给教师,教师有需要能够直接找他爸爸……第二,王晨宇是个比较聪明的孩子,虽然,上课他不够专心,做各种小动作,但教师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问题他经常能“插上嘴”,还能“插对”。于是,笔者就针对这两点,对他采取“舍小取小”的教育方法,具体说就是对于他常规方面习惯方面的各种毛病,能忍尽量忍,不再为这些小事指责批评,而是针对他课堂上的一些表现加以表扬。例如:数学课上笔者明白他听懂了,可是做练习时,他经常说没有本子(其实是他感觉自我已经会了,懒得动笔),笔者抓住他的这一心理没有批评指责,反而就请他上黑板板演,他觉得教师很重视他,倒是异常乐意,异常开心。笔者借此机会站在他旁边,要求他列竖式时用小尺子一步一步完成。团体评价时,他的板演能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他异常高兴。所以,他和笔者亲近了许多,笔者的话他基本都能听,最明显的改变是他此刻能进取主动完成课后作业了,虽然书写仍然不梦想,可是正确率比较高,看到他的这点小提高笔者感到这孩子是有期望的,但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对自我说:“不能急,慢慢改变他。”

第二步:逐步改变步步为营。

今年开学初,笔者帮他制定了本学期的目标:第一,上课不说废话,并能认真听讲,第二,按时完成作业,第三,争取评上卫生星。经过交流得知他也很愿意提高,就是管不住自我,自控本事差。于是帮他找几个小教师,让小教师们不能嫌他烦,时时提醒他,多多关心他。自理方面的由同桌教师负责,活动方面由班长负责,学习上有困难,让他随便请教哪个。笔者见他欣喜异常。当他桌子上有杂乱现象的时候,笔者就提醒小教师帮忙他,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努力,情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课时,再也没有发现他自言自语了,只是有时管不住自我弯下腰找东西,当小教师提醒他时,他就会转入到学习的轨道中来。平时,他还会经常举手回答问题呢!

第三步:家校合力共同改变。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如果不称职不配合,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于是笔者将他的家长(小孩的妈妈、奶奶)请到学校,和家长进行交流,提醒家长平时对他言行要正确地引导,对他的不良习惯加以纠正,并要求家长能持之以恒。如:每一天,在他出门前要督促他戴好红领巾,出入证和垃圾袋。虽然这个小孩的妈妈不是亲妈,但这个后妈真的很尽责,经常到学校和各科教师交流,商量怎样对他进行转化,并且也比较配合教师,每一天都打电话问作业,基本都能督促他完成各科作业,尽管作业书写不梦想,但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求太高了可能会适得其反,只能降低要求,不断鼓励他,让它慢慢提高。

经过一学期的共同努力,他的一些改变与提高让笔者感到欣慰,行为变得慢慢规范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许多,在每周一次的礼貌礼仪星评比中,他也能被荣幸地被评上,居然还有点害羞地趴在桌子上暗自高兴,此后,他的学习进取性更高了。

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可是,教师的爱也不能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仅要能爱,并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当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地帮忙他们提高。班级管理者只要深入了解这些特殊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其成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把“异常的爱给异常的他”――相信他必须会被感化的,把“异常的爱给异常的他”――期待他改变的那一天会越来越近!

经典的班主任教育案例相关文章

班主任典型教育案例分析

高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优秀班主任教育案例

班主任优秀教育案例分析

初中班主任教育案例

小学班主任教育案例

中小学生班主任教育案例

班主任教育案例范文

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

初中班主任教育案例3篇

    152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