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故事大全>历史故事>

古代报恩的故事

锦贤分享

  古代报恩的故事 1

  鲁宣公二年,宣子在首阳山(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一人非常饥饿,就去询问他的病情。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可他却留下一半。宣子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离家已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还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宣子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一次,灵公想杀宣子,灵辄在搏杀中反过来抵挡晋灵公的手下,使宣子得以脱险。宣子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宣子再问他的姓名和家居时,他不告而退。这个知恩图报的故事后来成为典故,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就引用了它: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古代报恩的故事 2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古代报恩的故事 3

  《世说新语》:顾荣应邀赴宴,见烤肉者垂涎,便将自己的那份让给他吃。同席者耻笑顾荣,他说:“一个人整天在烤肉,怎能让他连烤肉的滋味都尝不到呢?”后来战乱四起,他逃难南迁。每到危难之际,总有一个人随身保护他,顾荣问起原因,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受炙人”。

  古代报恩的故事 3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励志故事 www.lz13.cn)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古代报恩的故事 4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古代报恩的故事 5

  这是春秋末期晋国着名刺客豫让说的,强调感恩报恩。因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第一次攻击失败以后,他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残身苦形,使妻子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子的时机。第二次行刺仍以失败告终,但是被捕的豫让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他请求赵襄子借衣服让他砍一刀。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服,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

  古代报恩的故事 6

  老莱子是东周时期楚国人,年已七十多岁了。虽然已经到了古稀之年,老莱子待父母仍如小孩子一样满腔赤诚,事事体贴入微,关心备至。为了让父母生活得快乐和开心,他千方百计逗老人发笑。因怕引起老人家伤心,在他们面前,他从不说自己已老,更不在父母面前提“老”字。他还常穿着多彩的花衣,装成小儿蹦跳欢舞的样子,引父母嬉笑,使他们觉得自己也年轻了,可以说用心十分良苦。一次,他端着水上堂,假装跌倒了,躺在地上学着婴儿呜呜娇哭的样子,两位老人慌忙去扶他,他却一下子跳起来,父母明白了他的用意,都乐了。

  孟子说: “人孝之人终身仰慕父母。”楚人老莱子就是这样的大孝之人。有人言称老莱子为取乐父母有过分做作之嫌,某不以为然,实在因为他一片至纯孝心使然。俗语说: “笑一笑,十年少:恼一恼,老一老。”父母年纪大了,怎么当得起忧愁、烦恼,老莱子正是深谙了这点,才做出了一些看似“做作”的举动。

  古代报恩的故事 7

  汉朝时董永,幼时丧母,随同父亲一起生活。家里虽然很穷,但董永特别孝顺,父子俩相依为命,互亲互爱,日子倒也过得和美。无奈天有不测风云,老父一病不起,盍然逝去。董永伤心万分,哭得死去活来。更难办的事情还在后头,为了医治父亲的病,家里已一贫如洗,甚至连给父亲买棺材的钱都没有,怎样安葬老人家?如何尽人子之孝?后来,他实在无计可施,决定卖身葬父。

  —个富翁怜惜他,又见他诚实憨厚,便买下他。董永用卖身所得钱给父亲办了丧事。然后在父亲墓前搭了一间草棚,虔诚地为父亲守孝。三年孝满,他便履行卖身契约,到富翁家当长工抵债。

  他正行至—棵老槐树下,遇到了一名女子,她主动要求嫁给 董永为妻,并与他一同去富翁家抵债。富翁告诉他们,若能织出三百匹细绢,才可让董永赎身回家。那女子心灵手巧,一个月后便将细绢织成,得以提前偿债赎身。董永带着妻子高高兴兴地回家,谁知刚到他们初次相识的老槐树下,妻子便辞别董永,凌空飞去。

    5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