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观后感>

《绝杀慕尼黑》内容观后感精选影评

家锐分享

  《绝杀慕尼黑》是安东·梅格尔季切夫执导的运动类剧情片。以下为您整理观后影评,希望对您的观影有所帮助!

  2019绝杀慕尼黑

  看《绝杀慕尼黑》之前,我了解到两件事。

  第一,这部电影在俄罗斯本土创下了票房纪录,成为历史上累计票房最高的电影。

  第二,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不被看好的苏联队在最后3秒绝杀了美国队,创造了历史。

  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我们似乎可以为影片的高票房找到理由,不就是战斗民族的一次集体自嗨吗?

  说实话,看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但看之后呢,我觉得这话只说对了一小半。

  《绝杀慕尼黑》的票房奇迹固然有民族自嗨的成分在,但不可忽视的是影片本身在制作层面的成功。

  在《绝杀慕尼黑》之前,我已经很久没看过俄罗斯的商业片了。

  之前看的几部,无论是《危楼愚夫》《无爱可诉》还是《盛夏》,都是好电影,但也都是文艺片。

  对于俄罗斯现在能把商业片拍到什么程度,我完全没概念。

  直到这次看《绝杀慕尼黑》,才意识到,原来俄罗斯的商业片也已经这么成熟了。

  说它成熟,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类型化做得好。

  《绝杀慕尼黑》是那种典型的“任务型”电影,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只有一个目标:战胜美国队。为此,苏联的球员们要克服方方面面的困难,最终完成任务。

  影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这一过程,它要足够跌宕起伏,也要足够令人信服,《绝杀慕尼黑》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影片的节奏好。

  商业片最讲究节奏。开片要迅速设立目标,引出矛盾点,并为通向目标的道路设置重重障碍。每十分钟一个小爆点,每半小时一个大难关……

  这些好莱坞的经典套路,《绝杀慕尼黑》都玩得不错。

  其三,商业片还追求简单直接的情绪体验。

  比如动作片追求“爽”,喜剧片追求“笑”,恐怖片追求“吓”……

  《绝杀慕尼黑》追求什么呢?

  燃。

  是的,这是我近期看过的最燃的一部电影。

  它的“燃”首先在于故事层面,在于主人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多不可能呢?

  要知道,当时的美国队是名副其实的无敌舰队,在此前36年的奥运历史上保持着全胜战绩。

  而苏联队这边则是一团糟。

  球队的功勋教练因政治问题被革职,新上任的主帅加兰任面对一盘散沙的球队,有些力不从心。

  看着眼前这些各怀心事的球员们,你绝对想不到一年后的赛场上,正是他们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队。

  可奇迹就这么发生了。

  影片的华彩段落,是将最终的决赛进行了复现。虽不及《波西米亚狂想曲》那样一比一的还原,但也足够震撼人心。

  导演将所有制造燃点的视听技巧通通用上了。

  比如英雄们的集结时刻。熟悉漫威的朋友都明白,这个时刻是一定不能缺少的。它是大战前蓄势待发的一刻,有时甚至比大战本身还要有冲击力。

  再比如运用特写镜头,拍摄肌肉的碰撞、充满杀气的眼神、滴落的汗水……

  还有屡试不爽的“慢镜头+消音”的呈现方式,特别是决赛的最后3秒钟——决定胜负的时刻。导演运用慢镜头故意将时间拉长,制造永恒与一瞬的对峙,形成张力;并用“消音”触发了“情绪模仿”的心理机制,使得观众也一起屏住呼吸,直到篮球入框,声音重现,观众的情绪也得以释放。

  这些技巧,你可以说它俗,但不可否认,它很有效。

  当然,以上说的只是表面的“燃”。

  这种“燃”源自于见证奇迹的诞生,它让我们体验到一种“突破极限”的超越感,于是肾上腺素也跟着飞升。

  但我要说的是,光有这种燃是不够的,一部合格的燃片必须还要建立情感的燃点,才能真正燃爆。

  这一点,恰恰也是《绝杀慕尼黑》的最大亮点。

  什么样的情感最容易燃爆呢?

  对于《绝杀慕尼黑》这样的电影来说,无非两样,一是民族主义,一是体育精神。

  前者的引爆力不用说了,自然很大,但问题是太本土,出了国就水土不服了。

  后者要更普世,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也是很多竞技类电影的题中之意。

  但《绝杀慕尼黑》很有趣的地方,是躲开了这两个落点。

  它既没有诉诸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也没有把美国队设计成脸谱化的反派角色,反倒把苏联政府黑得够呛。此外它也没有重复体育精神的老梗,而是把影片的落点设置在一个看似更小实际更大的地方,就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

  从这个角度讲,与其说《绝杀慕尼黑》是一部体育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情感电影。

  不信你看影片用最大的篇幅在讲述什么,不是比赛,不是训练,也不是篮球技巧,而是人的情感。

  于是我们看到,萨沙和未婚妻的爱情,因萨沙患了绝症而戛然终止。他们分手的那刻,别人的婚礼正在进行,因为没有人会为他们的悲伤停止奏乐。

  我们还看到教练加兰任和儿子的父子情,儿子患有先天疾病,无法站立,加兰任之所以临危受命,有很大的动机是要带儿子出国治病。

  我们还看到明星球员别洛夫与教练加兰任之间的冲突与和解;看到想借奥运会逃离苏联的球员,又因为难舍兄弟情,重新回到赛场;看到加兰任为救患病的萨沙,花光了给儿子治病的钱……

  这些场外因素,一再被影片大书特书,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笔。

  它让我们看到了比赛并不只有单纯的胜负,球员们也并不是比赛机器。他们实际有着各自的情感诉求,而那份情感也反过来激励着他们,成为他们因何而战的理由。

  因此最终的胜利也不再只是一场比赛的胜利,而是对这些普世情感的褒奖,是对“大爱出奇迹”的证明。

  所以,你知道影片最燃的时刻是什么吗?

  并不是赛场上那致胜的最后三秒钟,而是胜利后,球员们回到更衣室,纷纷把装有奖金的信封摞在一起,交给教练去给孩子治病。

  那一刻才是最燃的。

  因为它点燃的是每个人内心普遍存在的情感。

  我们并不是都有机会登上赛场,赢得冠军,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拥有一颗为所爱之人战斗的心,在艰难的生活里坚定地跳动着。

  最后想说,我其实一直是个挺丧的人,对“燃片”抱有本能的警惕。

  但偶尔也会觉得,不能总这么丧,应该振奋一点。有时候“心”是随着“外在动作”变化的,当你笑了,心里也会开心一点。

  这部电影我就推荐给那些被生活所累的人吧,看场电影,找回一点点继续对抗世界的力气,也挺好的。

  2019绝杀慕尼黑

  竞技体育是最能激发群体意识的人类活动之一。每有重大赛事,往往万人空巷,多少钢铁直男在奥运会升国旗的时候哭得像个200斤的孩子。

  所以,拍摄一部最终赢了的体育电影,是很讨巧的事。比赛结束,拥抱欢呼,人们忙着如愿以偿、享受胜利,不会太记得电影里的瑕疵和缺憾,还常常会在豆瓣上把这样的电影标注为「热血」和「燃」。

  但是,如果打算拍一场事先知道结果的比赛,哪怕是篮球史上最传奇也最具争议的比赛,这种讨巧可能反而会变成劣势。

  人们之所以热爱比赛,是热爱比赛带给他们的痛苦、煎熬,热爱忍受那些痛苦煎熬之后的巨大喜悦和解脱,热爱骄傲,热爱荣耀,热爱快感之后的莫名空虚和爽然若失。

  还没有共同经历等待,便把结果提前告诉观众,等于剥夺了他们从比赛中获得最大快乐的权利,等于强行摁住不让他们分泌肾上腺素。这是在得罪观众。

  在以故事为载体的电影里,如果没有了「悬念」这个最好用的手法,要怎样才能吸引人们坐下来,听你把故事讲完呢?

  《绝杀慕尼黑》(ThreeSeconds)要做的,便是这么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更狠的是,虽然比赛发生在四十多年前,可能许多观众并不知道结果,但制作方还是一副不把自己逼死不肯罢休的样子,直接在电影海报中大方剧透:嗯,比赛是我们苏联赢了,最后三秒的绝杀。

  不愧是战斗民族。

  · 1 ·意义

  结果不再重要之后,赋予比赛更多意义,为最后的大决战加上更多不同角度的期待,是电影做的第一件事。

  前任功勋教练,因为一败而被免职,无名新帅到任不久,便在没有经过上级批准的情况下,发布会上口出狂语:「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一个暮气沉沉的老牌苏维埃政权,竟敢罔顾对手三十六年宇宙不败的恐怖履历,公然立下这个 flag ,虽然当时引起国民极度舒适,却让官僚们背负沉重的政治责任,输赢决定位子,乃至身家性命。

  这场比赛自此有了政治上的重量。

  本作更多的镜头,给到了球员们各自面临的人生困境。头号球星谢尔盖因为过度训练,膝盖常年有伤;绝杀的那位别洛夫,绝症在身,被迫要与女友分手;时常抱怨收入不如出租车司机的保劳斯卡斯,决赛前还在考虑是否叛逃;高度近视的扎尔穆罕默多夫,生怕上级知道真相后自己从此无球可打,无以为生。就连教练自己,也需要这场比赛,来为自己的儿子争取宝贵的手术机会。

  这场比赛肩负着这么多人的人生。

  因为有了这些额外的东西,我们在等待决战到来的过程里,才慢慢对这件事情积攒了同情,注入了关切,从而使得我们与四十多年前的这场比赛,重新建立了联系。

  这是我们愿意继续坐下来的原因。

  · 2 ·决战

  电影打算做的第二件事,是花费几乎一个小时,复刻了决赛。

  与《波希米亚狂想曲》最后那二十分钟类似,如此伟大的演出,值得将他们完整重现。

  初衷不约而同,形式却有差异。《波》讲求忠实,在乐队成员的加持下,力图还原所有细节,甚至拍摄机位,都原汁原味。

  本作在比赛进程、关键节点上忠于历史,并且自信地在片尾放出当年的录像对比。球员们在场上牵扯、碰撞,火花四射,竭力在长人如林的阻挠下撕破防线,汗水似乎要飞溅到屏幕之外,教练气急败坏,观众群情激昂,你会有现场直播的错觉。

  但是出于商业考虑,电影还是在篮球语言上做了许多妥协。

  比如频频出现的扣篮镜头,其实在那个年代并不多见,甚至因被视为对对手的不尊重而不被鼓励。比如在如此高水准的决赛当中,两队的技战术素养基本没有被过多赞美,而是稍嫌简单地将美国的战术暗示为摔跤,将苏联的战术暗示为拼命。

  这大概会让高阶爱好者感到不满。但同样可以推测,其他人群能够在更加现代的篮球技巧和更加直接的「伪」战术分析中,得到更大的满足。从最大化传播的角度,本作采取这种处理方式,不够硬核,但可以理解。

  何况,即便是在结果我们已经知道的情况下,最后三秒的三次反转,还是让许多人跟着揪了三次心,得以享受如坐过山车的跌宕之感。这是导演最大的胜利。

  何况绝杀时候的那个长镜头,那么漂亮。

  · 3 ·俄味

  本作创造了俄罗斯影史本土票房记录。俄罗斯观众在这部电影里,大概可以找到久违的大国自豪。

  然而值得玩味的是,电影中对前苏联体制及官僚的嘲讽,下手都不轻,而且几乎贯穿始终。打毛衣那段,让人想起许多经典的前苏联笑话。

  作为影史本土票房冠军是《战狼2》的族民,我们应该不难理解那种微妙而矛盾的心情。

  这种节制与前边说的自黑,以及格鲁吉亚婚礼,雪山前的那个镜头,是本作仅有的俄罗斯味道。

  · 4 ·重量

  尽管本作给了球员和教练赛场外几乎一个小时的文戏时间,然而可能是因为各条支线笔力不均,使得最后出现在决战场上的人们,看上去都各怀心事,但动机却并不清晰。尤其是谢尔盖和保劳斯卡斯,相信许多观众直到最后,也还在困惑他们作出选择的原因。

  因为这种不纯粹感,前边加在决赛之上的种.种意义,就有被消解的可能。

  电影的开篇让观众觉得苏联与美国的差距仿佛天堑,然而一路打怪,却似乎如履平地。就连最后一战,也长时间领先。这一切来得太过容易,不免让人觉得,之前的谈虎色变是否太过煞有介事。整个电影的重量,也因为困境的弱化而被减轻了。

  篮协那个从头到尾蠢话连篇的反面角色,戏份安排得快要溢出来。他的存在本意是用来取悦观众,让观众有一种智力上和道德上的优越感,但实际上可能适得其反。至少在我,心里想的是:「你是不是觉得我会蠢到相信这个角色」?

  最后三秒钟那记绝杀,对比来看确实还原了当年的真实情况。然而在电影里,还原这样一种简单直截的进攻方式,给外行的感觉,是不是太过容易了些?

  2019绝杀慕尼黑

  今天小宝陪我一起看了《绝杀慕尼黑》。

  这部体育电影很好看啊,比我昨天看的《黑衣人:全球追缉》好看太多了,对于美国式的俏皮幽默真是接受无能。参加采访被忽悠了一通,去了电影院我还是睡着了。

  我知道像《绝杀慕尼黑》这样的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必定更精彩,更撕裂,更耐人寻味。到了银幕上肯定做了许多取舍改编,但以弱胜强、创造奇迹、关于体育精神纯洁性的故事,还是非常提气,振奋。

  没有去深究,说说几个剧情中印象深刻的地方:

  第一,队员有心脏病,瞒着教练,结果临阵倒地。

  这时候躺在病床上的他说,教练你一定怪罪我吧。可教练丝毫不以为意,说:

  我要是你,我也会这样决定。因为我们都是用球决定脑袋的人。

  这句非常打动我。比国家不出钱,教练用治孩子的钱帮助队员更打动我。

  因为这种人与人之间深度的默契,不消多费唇舌的理解,实在太难,也太可贵。

  第二,是生病球员和女友分手。

  他说,我只有一两年的命,难道你想做寡妇。

  女友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死,如果你只剩下三分钟,你会怎么办?

  女友这个问题问得有水平,是当头一棒。

  当我们认为还有一两年时间的可活,可能会从长计议、好好安排,但只剩三分钟,就会不顾一切做最想做的事。

  可是人生多么无常,你以为你还有一年、两年可活,又焉知剩下的不是三分钟,甚至三秒钟。

  还是要记得活在当下的道理。

  像珍惜最后三分钟一样珍惜生命。

  人生无常,而活在当下是我们唯一的对策。

  抓紧时间拥抱最心爱的人。

  第三,是最后决战开始之前,球队一团乱,主将也走了。领导们决定退赛,这样至少还能保持颜面,是最好的结局。

  而教练说了一句,大概是这样的:失败是我们的结局,但比赛是我们的宿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注定失败也要上战场,悲情英雄,说得斩钉截铁,有气概,够爷们。

  当然,电影也有幽默感,比如这几个世界冠军输给了美国街头篮球,就很好笑,也挺合理。

  好久不看NBA,看完电影想看看比赛去了。

  2019绝杀慕尼黑

  六月。

  在这个院线片大片云集,同时也鸡肋至极的六月里,想找部好电影,无异于大海捞针。

  尽管商业大片和老牌IP扎堆上映,但我依然想坚定地说,整个六月,我最喜欢的是这部小众电影。

  没有之一,而是唯一。

  1971年,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东西方争霸的冷战阴霾中,铁幕之下,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较量,从民众到高层,从生活到娱乐,渗透至方方面面。

  可偏偏在这一年,苏联篮球队临危受命的新教练加兰任在记者会上「口出狂言」:明年就是慕尼黑奥运会,我们要打败美国队。

  果然,话音未落,全场哗然,舆论陷入投降式爆笑,政府高层开始进行集体施压。

  加兰任自然知道自己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当时,篮球被称为一项「专属于美国人的运动」,从1936年开始,美国已连续36年获得全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赢面都不大。

  就连队员们自己,都觉得战胜美国队是在痴人说梦:

  头号球星谢尔盖患有膝伤,难以适应高强度比赛;

  萨沙罹患绝症,球再打下去怕是连命都得搭上;

  伊万有深度近视,一上球场就恍恍惚惚;

  格鲁吉亚得参加妹妹婚礼,期间无法进行训练。

  甚至,队员里还有人心生叛变,一心想着趁参加奥运会迎接资本主义国家的拥抱…

  可就是这样看似力不从心,一盘散沙的队伍,在一年之后的慕尼黑奥运会走到了总决赛,并且一度领先了美国队10分。

  比赛临近结束,50:49,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

  最后关头,只剩3秒。

  这稍纵即逝的3秒,要完成一场跨场长传,并确保在比赛结束前确保将球投进球筐…

  两年前,这部《绝杀慕尼黑》在本土上映,不仅引发俄罗斯民众万人空巷的观影热潮,并最终刷新了俄罗斯影史本土电影票房纪录。

  但是,影片在国内上映时,足足删减了13分钟。

  部分重要剧情的剔除,导致某些桥段有明显的断层和突兀感,部分情节铺陈乏力,破坏了影片的流畅感,影响了观影体验。

  这13分钟的删减显然不是为「不可抗力」的政策原因做出的妥协,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影片自己为了争取更多排片进行的自我阉割。

  放下电影之外的杂音,这场注定被写入世界体育史的比赛,本身就存着两种对立的争议。

  正反两方,泾渭分明。

  最后的3秒钟足足打了3次,这场比赛美国感觉受到了侮辱,拒绝承认结果,更是拒领银牌,至今,那些银牌还搁置在瑞士奥林匹克博物馆里。

  这也意味着,这部电影的魅力,不只有青春热血,也有时代的助攻,这两者之间的对抗与支撑,把影片压轴的决赛现场,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影片用长达1小时的电影时长不遗余力地还原了整场比赛的各项细节,用服装、道具、表演、场面、动作、站位重新搭建起当年那场比赛的盛况。

  尤其是最后3秒钟的还原度,堪称教科书水平,就连最后上篮绝杀时的那下踉跄,都被做到了神级复刻。

  影片拍摄耗时3年,为了最后的这场决赛,所有演员们进行专业篮球训练长达1年。

  整个团队不计成本,将当年的比赛实况钻研了300多次,剧本修改了22版,史无前例地投入7台机器封闭式拍摄了30天。

  燃,是所有人对这部电影的第一观感。

  这是一种基于真实但又超越真实的狂热。

  快速的节奏之中,是目不暇接的场景切换,是构图、色彩、光线、镜头调度通力合作,MV式的美术剪辑和慢门镜头赋予了俗套新鲜的视觉快感;激动人心的强有力配乐,给人极度充血,近乎炸裂的紧张感。

  当这些元素有机排列并张驰有度地出现在大银幕上,哪怕你对篮球再冷淡,对运动题材电影再无感,它也会让你产生灼热的参与感。

  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把既知真相的一场比赛,拍得热血沸腾;把残酷的竞技体育,表达得幽默乐观;把原本属于运动迷的主题电影,拍得极接地气,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更找不到需要门槛才能理解的画面。

  这是因为,其背后支撑着《绝杀慕尼黑》成为票房冠军的,绝不单纯是战斗民族的集体自嗨,而是全人类共通的情感,是普世价值。

  在这部电影里,你不仅可以看到竞技体育的残酷和趣味,还能看到命运的无常,看到人生的苦难,看到友情、爱情、亲情的伟大,看到体育精神的永恒,看到球场上人们对篮球的热爱和尊重…

  你可以看到,被医生宣判活不过一年的别洛夫,在一次次肌肉的碰撞中,他屡次疼痛难耐,却又拼命奔跑,当那个至关重要的三秒降落于他头上,他突然发现:没有什么不可能,无论是三秒,还是一年。

  你可以看到,赢下那场比赛之后,队员们回到更衣室,把装有奖金的信封摞在一起,交给教练,让他给他瘫痪的儿子治病。

  你可以看到,球场上,就算是站在前苏联对立面的美国观众,也会忍不住为前苏联的球员们坚韧顽强的精神所感动,有人骂娘,也有人为他们鼓掌,甚至称他们为英雄。

  这一刻,没有那么多对立冲撞的民族主义,所有的较量仇恨和势不两立,都让步于普世的体育精神。

  难得的是,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俄罗斯没有一味地诉诸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反而在很多方面进行了自黑:

  黑海关的严格审查,黑国家的闭塞,黑落后的医疗,黑在「慕尼黑惨案」之后试图通过退赛来保全自己的政府高层…

  但你依然能闻到球场上涌动的荷尔蒙与沉重的政治气候,以及浓郁的情感混合的味道。

  比如,你能看到导演暗戳戳埋下的一些「敏感」台词: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

  这句话,放在今时今日的国际环境中看,很微妙,很意味深长,很值得玩味。

  两个月前,我在推荐《危楼愚夫》时说,我一直很喜欢俄罗斯电影,无论是《利维坦》,还是《盛夏》,或者是梁赞诺夫的「悲喜三部曲」…

  它们可以很生猛,也可以很深刻;可以很敏感,也可以很感人;可以很直接,也可以很干净;可以很商业,也可以很文艺;可以很无畏,也可以很温柔…

  但都有着不同于主流欧美电影的独特气质,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和喜爱。

  但也可以发现,这部《绝杀慕尼黑》目前排片不多,票房平淡,想在票房上与好莱坞大制作掰手腕,同样无异于痴人说梦。

  从各个维度和环节上看,它都很难获得理想票房:没有大明星、大制作、大IP加持;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发,令人不明所以的电影名;

  难以被市场接受的体育类主题;

  俄罗斯电影在中国没有票房号召力…

  但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不再狭隘,它正以更大的气度和包容,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电影。

  而这部从俄罗斯远道而来的《绝杀慕尼黑》,绝对有资格在中国受到尊重和礼遇。

  无论如何,它不应该被错过。

  2019绝杀慕尼黑

  近些年来,我印象中接触过的俄罗斯影视大概有三部电影,一部剧,剧是《月之暗面》,电影分别是《他是龙》《危楼愚夫》及这部得以在大屏幕上看到的《绝杀慕尼黑》,有意思的是他们的题材全不相同,穿越悬疑、奇幻爱情、社会现实、运动励志,水准都不算差,我这种纯文学挂的人,当然,最爱的是《危楼愚夫》,排在第二的就是这部《绝杀慕尼黑》,但是总体上来说,接触到的俄罗斯电影还是太少,没想到在制作水准上,作为一部商业片,一点都不输美国。

  电影改编自1972年苏联与美国在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上的决赛故事,影片全面的还原了那一时期苏联的国家面貌,但是,电影拍的一点不守旧,并没有让人产生强烈的距离感。

  或许我们多多少少能够理解故事的大背景,知道苏联体制下的国家队在那样的年代所扮演的角色。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来自当年苏联各个地区的球员,有对篮球的纯粹热爱,也有身份的无奈,身体的无助。

  而核心人物的主教练,更是从开篇就丝毫不掩饰他为了给儿子治病想办法成为国家队主教练,攒钱、找关系的事实。但是不能因为这样一种看似自私的个体需求行为就轻易地对一个人下定义。在这背后,还有因为热爱所持有的坚定的信念,他可能因为生活的磨难带上了一些私心,可是当这点私心面对信念的抉择时,可以毫不犹豫的被舍弃。比如用给儿子看病的钱垫付队员的医药费,比如为了保护队员的安全揽下所有重责,为了最后一战不惜自毁前程,信念的背后是热爱与责任,热爱是篮球,责任是团队。

  在这个团队里,除了教练外,其他人也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小问题,有人违反纪律谈恋爱,有人隐瞒自己近视眼的缺陷,有人不相信队友的能力,有人想要离开球队……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是这些不完美的人有着共同的热爱。所以,最后一刻,有人放弃了骄傲,有人放弃了身份,有人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选择了信任和共同战斗,才有了创造奇迹的可能。

  人之于时代,或者时代之于人,有很多无法逃避的现实,但是唯有信念可以改变一切,而信念可能永远是被怀疑又被渴望的所在。

  我对信念产生的奇迹最真切的感受来自于那个带领北京首钢队四年三冠的马布里。当电影里主教练说到我们要打赢美国队去慕尼黑拿冠军时,在高层引进一片哗然。但是于我来说,有一份熟悉席卷而来,那是在北京空荡荡的训练场馆里,初来乍到的马布里叫嚷着要赢下广东拿总冠军时换来的也不过是大家不以为然的目光。多年以来,我始终回味着那份不可思议。

  数十年以后,我在大屏幕上了解到俄美的这场经典之战,再次体会到了实力之外,信念的加持是多么的可怕,这份信念换来的信任,造就了无兄弟不篮球的真谛。

  这样一部电影,无疑将会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渴求,这可能也是某些人热爱篮球的所在。其实无所谓篮球,真正重要的是,对每个人来说,让你因为热爱而拥有信念的事情。热爱难得,坚持难守,有时候,有些事情并不复杂,但是想要拥有却无比的艰难,那些能够为自己内心而战的人都是无比幸福的,比如《绝杀慕尼黑》,也比如前不久上映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如果你没有在大银幕上感受过,你就无法体会,一场演唱会,一场篮球赛会有怎样的震撼。

  在《绝杀慕尼黑》中,近半个小时的慕尼黑决赛场景被高度还原,对于一个篮球迷来说,简直不能更好,对于一个非篮球迷来说,也许你有可能通过这场比赛,对篮球产生兴趣。而对于我来说,是多么希望这样的后期制作团队能够重现北京首钢马布里王朝的高光时刻(痴人说梦脸)。抛开篮球水平的距离,单纯从竞技角度而言,1972年俄罗斯打败美国队和2012年的北京队打败广东队,缔造了同样的传奇,所以,看《绝杀慕尼黑》除了热血外,还有一份感同身受。

  慕尼黑赛场上的两次反转,三秒决胜,对于喜欢篮球赛事的人,都不会觉得戏剧,甚至可能有自己记忆中的现实奇迹作为对照。如果恰巧有自己喜爱的球队,在决出胜负前心脏骤停般的紧张,成败一刻时的激动或者沮丧,是无法用言语表述的。《绝杀慕尼黑》对一场篮球赛事的重现,水准之高超,是难得一见的。细节、节奏、情绪、技术,在最大可能的还原下,不留痕迹地进行了加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篮球运动的魅力。

  这样的一种尝试并没有让人感到突兀,是因为整个故事的叙事节奏非常张弛有度,那些俄罗斯式的调侃与自黑消解了赛事的紧张感,真实的人物设定拉近了距离感。没有刻意而为的戏剧冲突,却产生了极强的戏剧感,今日俄罗斯电影的水准委实令人惊喜,真情实感地期待以后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俄罗斯电影。

    77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