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师生《危机与世界秩序》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
这场疫情的爆发,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值得大家思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师生《危机与世界秩序》观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师生《危机与世界秩序》观后感(一)
面对凶猛异常的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巨大冲击,各个国家都在采取措施应对。我国在经过艰苦的抗疫后,已经率先基本控制住了疫情的局势。“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保持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的任务繁重。”那么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如何?我们该如何积极应对?
无疑,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视。《人民日报》报道称,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4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并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两方面部署当前经济工作。
具体来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表示,疫情影响与经济下行压力叠加,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为对冲疫情影响实行扩张性宏观政策。我们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做的判断。
IMF研究部世界经济研究处处长马尔哈·纳布尔4月15日表示,中国在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政策反应迅速,帮助保护受影响的民众、企业和最困难群体,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由于贸易环境变化,中国经济要注意面临来自外部需求减弱的挑战。IMF金融顾问兼货币和资本市场部主任托拜厄斯·阿德里安4月15日表示,得益于及时采取有效的“组合拳”应对疫情冲击,包括严格的公共卫生健康措施,以及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等,“中国经济秩序正在快速恢复正常”。此前,格奥尔基耶娃也多次表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韧性,通过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中国经济正在重返正轨。”
师生《危机与世界秩序》观后感(二)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军提出,民族国家作用的增强并不必然削弱全球化的发展。在全球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的缺位明显,全球抗疫主要还是依靠民族国家发挥主导作用,但并不能就此得出民族国家作用的增强必然削弱全球化发展的结论,当下民族国家在抗疫战场主导作用的发挥并非孤军奋战,同样离不开全球化的影响与作用。在全球抗疫呼唤国际合作这一背景下,迫切需要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没有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就难以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难以持续性地推进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以及全球健康共同体的构建。国际社会应努力化“危”为“机”,将全球抗疫阻击战作为实现全球化从低潮走向复兴的重要契机。
重建政治信任才能推动全球化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曲文轶表示,疫情之下出现了逆全球化动向,其根源在于对原有基于经济逻辑的国际分工体系丧失了政治信任。鉴于当下国际形势,重建信任刻不容缓。疫情过后,北美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很大可能得以重新巩固,而亚洲经济圈由于价值观差异大、政治信任度低,全面整合的难度较大。价值链重构与国际分工格局调整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在达至新均衡之前必将经历一段时间的动荡。在此期间,各方仍有机会采取行动对调整过程施加影响,因此世界经济格局演进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新冠疫情蔓延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教授、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海燕认为,由于疫情蔓延的范围和防控难度以及时间长度的不确定性,对各国经济预期不确定性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世界经济逆全球化和拟一体化势力会抬头,贸易保护主义、民族主义会更有市场,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可能会向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国内收缩,影响我国的全球产业投资布局和物流格局,尤其是影响我国全产业链体系的升级与完善。随着各国封闭国门,中国需要改变外贸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转而构建内贸与外贸并重的全球贸易体系,让跨境电子商务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教授、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阎德学表示,应加强国际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此次疫情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的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危机,如何成功应对疫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检验国际组织、世界各国和政府、社会基层及民众素质等综合能力的一场大考,其结果将对全球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以及个人素质作出评价,国际权力结构和全球秩序也将顺势发生变化。虽然国家中心主义成为防疫阻击战的最后堡垒,但无论是乘上诺亚方舟去躲避“大洪水”,还是心系苍生、义无反顾、群策群力的“大禹治水”,历史终将证明,只有国际合作才是战胜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出路。
师生《危机与世界秩序》观后感(三)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也受到重创,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形势同样令人担忧。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破坏和损失,目前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但毫无疑问地是,全球经济形势估计不容乐观。
那么,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到底有多严重?据《经济日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14日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估计此次疫情在2020年和2021年对全球GDP造成的累计损失约为9万亿美元。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4月15日在春季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IMF预计世界将出现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经济下滑,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将萎缩3%,2021年将实现部分恢复,预计增长率为5.8%。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这是他这一生遇到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可能比1873年大萧条还要严重。比尔·盖茨说,贸易不会降到零,但确实会减少,全球GDP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可能比1873年大萧条还要严重。比尔·盖茨在盖茨基金会承诺投入1亿美元后,宣布追加1.5亿美元,将用于支持研发新冠病毒诊断工具、药物和疫苗等工作。目前,比尔·盖茨已经捐出十几亿美元,用于资助研发应对传染病的工具,并尽力在全球解决传染病问题,包括可能造成大流行的传染病。
知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认为,新冠病毒既是蝴蝶翅膀,又是个灰犀牛,是对经济实实在在的伤害和打击。虽然今年再发生类似于1929年那样的大萧条是小概率事件,“但新冠疫情继续持续下去会怎样?我们还没有看到公司大批破产倒闭的报道,但是裁员的已经很多了。现金耗尽,公司破产,它的负债就变成银行坏账,马上就会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风险在于疫情反复长期冲击,影响实体。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经济衰退不可避免,而且这次衰退的时间会比较长,“衰退周期一定超过2008年危机。”
“这次防疫再一次证明,全球化必须继续推进,否则我们连这个病毒都防不住,如果没有全球的协调,你能防住么?我们扛过了第一波,现在来了第二波,叫做输入型病例,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的疫情不控制住,我们也不得安宁。”许小年如是说。
师生《危机与世界秩序》观后感(四)
疫情发生后,面对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国际多边合作的必要性空前凸显,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对疫情的定性和判断,以及对国际社会的倡议,也成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的风向标。
尽管在疫情领域的国际合作并不一定自动外溢到其他领域,但它至少警示我们,面对疫情这样的人类公敌,人类只能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破除传统安全中安全困境的迷思,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尽快确定“安全共同体意识”,毕竟在疫情面前,他国安全了,本国才有真正的安全;本国安全了,他国也才能安全。
但遗憾的是,个别国家在疫情问题上过度政治化,把疫情问题当作新的斗争场,甚至出现带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言论。这既不利于疫情防治领域的国际合作,也会进一步恶化双边关系。
师生《危机与世界秩序》观后感(五)
疫情暴发后,大家认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最近中央反复强调,生物安全必须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2003年“非典”爆发后,国内掀起了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热潮,而且形成的共识是,非传统安全的终极关怀应该是人的安全。此次疫情暴发和蔓延,再次提醒我们,在传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大国竞争政治回归的今天,包括新冠疫情大规模流行这样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其影响已经超出传染性疾病对人的生命健康的直接威胁,其衍生的破坏性后果从个人、社区、城市到国家和国际社会,从经济、社会到政治、外交,构成了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严峻威胁,国际社会应对威胁的紧迫性是空前的。
从安全研究的角度看,我们在过去强调国家和国际安全的基础上,要重视对(国内)地区安全的重视。同时,在对安全化、去安全化问题的研究上,我们过去比较关注一旦某个议题安全化后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比如此次疫情成为一个安全议题后,各国纷纷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但在不同的体制和文化背景的国家,甚至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对安全威胁感知是不同的,动员机制也是有差异的,势必也会影响安全化的进程。因此,我们应重视对不同国家安全化进程,即一个议题是如何被安全化的比较研究。
2020师生《危机与世界秩序》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