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20危机与世界秩序讲座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自畅分享

  疫情主要对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和影视娱乐等服务消费影响较大。但同时,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十分活跃。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危机与世界秩序讲座观后感心得,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2020危机与世界秩序讲座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危机与世界秩序讲座观后感心得1

  2019年12月,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迅速开始在全国范围甚至世界范围扩散传播。截至2020年2月14日,全国已有超过6万的确诊病例。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此次疫情列入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ubl ic Heal th Emergency of In? ternational Concer n,PHEIC),其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不确定性引发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焦虑和担忧。

  然而,越是在疫情面前,我们越需客观冷静,从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季节性规律出发,科学深入评估疫情对全国经济全年发展的影响。切不可慌了手脚,乱了阵脚。

  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季节规律特点,增强实现全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信心

  第一,就新冠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上来看,尽管疫情在2019年12月就有苗头和迹象,但是对这种全新疫情的认识和判断需要有一个过程。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中央就新冠疫情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可以说,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影响始自春节。但就春节期间的经济来看,新冠疫情的影响可能没有想象那么大。201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行为经济学早就告诉我们,人是感性的动物。面对来势凶猛的未知疫情,人们习惯上愿意把疫情想得严重一些,这样的审慎原则对于我们抗击和最终战胜疫情来说有利无弊。

  但是,客观上讲,即使没有新冠疫情,传统上来看,春节期间其实也是我国餐饮等很多服务业的淡季,节后复工通常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到节前正常水平。这是任何国人都再清楚不过的浅显道理。节前各种年货的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因此对于节前销售物流和经济生产的影响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节后来看,春节淡季和节后复工在任何年份都同样存在。但由于防疫物资生产的迫切需要,一些相关产业取消了春节假期,这些还会推高经济增长、对冲疫情的负面影响。因此,2020年的疫情对经济肯定有影响,但不宜过分夸大。

  对于快递物流等行业,这次疫情的影响可能反而是正面的,因为很多人居家隔离,如永辉买菜等快递物流乃至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等线上经济不减反增,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可能将进一步推动新一轮信息革命对我国经济的深度融合。

  第二,就湖北省的经济体量来看,受益于国家中部崛起等政策的实施,2005年以来,湖北的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从3.46%提高到了2019年的4.63%;2019年,湖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的3.38%。这样的经济体量,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得当,兼顾好疫情重点地区防疫为主和其他地区复工复产“两线”作战之间的关系,是有可能将疫情对全国经济全年的影响控制到最低程度的。

  第三,从季节发展规律来看,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GDP为213433亿元,2019年全年GDP为990865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GDP占全年的比重为21.54%,也就是说差不多“五分之一”、而非人们通常认为的“四分之一”,或者说是“五分之一强”“四分之一弱”;即使从上半年来看,2019年上半年,我国GDP为450933亿元,占全年的比重为45.51%,为“二分之一弱”。道理也不难理解,一季度我国大多数地区天寒地冻,不适合经济活动的大规模开展,北方一些地区甚至还有“猫冬”的说法。同时,不管是地方“两会”还是全国“两会”,一般都在一季度召开,这样经济活动全面开展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中国自古就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说法,一季度正是中国经济从“冬藏”向“春生”的过渡时期。

  总之,从季节规律上来讲,一季度占我国全年经济体量“四分之一弱”;从区域经济上来讲,湖北经济体量大致占全国的“二十分之一弱”。这些其实都为我们战胜疫情、夺取全年全国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将“黑天鹅”和“绿天鹅”一网打尽

  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实际上,生态环境领域中的风险挑战,不仅是我国的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类似的问题。例如,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林火问题,一些海洋岛国面临的海平面上升等问题。这些生态环境领域的问题最终会向经济乃至社会领域传递和渗透。国际清算银行(BIS)的专家将其称为“绿天鹅”(gr een swan)。“绿天鹅”不同于“黑天鹅”,一是生态环境问题有一些确定性;二是可能会比金融危机给人类造成更大危害,具有引发更为复杂和不可预测连锁反应的危险;三是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利用历史数据进行推演且假设正态分布,这对评估未来的生态环境相关风险基本上没有用处。

  可见,对于生态环境中的相关新型风险隐患,需要给予高度关注。在这些问题的处理和应对上,必须要有更加“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今后要拓展视野,转变思路,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防范和化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包括疫情在内的各种系统性风险,真正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危机与世界秩序讲座观后感心得2

  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和当前经济形势的汇报,研究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决定将有关意见提请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27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成绩来之不易。

  形势判断

  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

  防控重点

  要因应国内外疫情防控新形势,及时完善我国疫情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把重点放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来,保持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

  重点工作

  1.毫不放松抓好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加强对重症患者精准施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2.对出院患者要做好医学观察、跟踪随访、恢复期康复工作;

  3.完善社区防控措施,稳妥做好疫情善后工作,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4.湖北省要同有关省份加强对接,有序做好本地人员外出就业、外地滞留在鄂人员返程等工作;

  5.继续加强北京等其他重点地区防控;

  6.健全低风险地区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完善并及时启动相关防控预案,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7.加强对境外我国公民的关心关爱,驻外使领馆要做好领事保护、防护指导和物资保障,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8.密切跟踪和分析全球疫情走势,快速精准识别和管控风险源风险点,加强口岸卫生检疫,优化入境流程,落实入境人员集中隔离要求,安排好生活服务和健康监测;

  9.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同世界卫生组织深化交流合作,继续向有关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0.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11.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加紧做好重点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工作;

  12.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疏通传导机制,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13.对地方和企业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要抓紧梳理分析,及时加以解决,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

  14.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在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要有序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生活服务业正常经营;

  15.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启动实体商店消费,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

  16.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加快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保障国际货运畅通;

  17.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稳价,抓紧组织好春管春播,加快把支农政策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气象灾害防范;

  18.继续抓好生猪产能恢复,解决好畜牧水产养殖面临的困难;

  19.加大脱贫攻坚项目开工复工进度,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返岗就业,对因疫情致贫人员及时落实帮扶措施;

  20.加强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帮助湖北解决财政、融资、供应链等实际困难,支持湖北做好援企、稳岗、促就业、保民生等工作。

  危机与世界秩序讲座观后感心得3

  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下降6.8%!三次产业的数据都是负增长,数据反映了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剧烈冲击。对此,全社会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肆虐全球并已传播到绝大部分国家的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没有可以躲避的世外桃源和安全岛,随着疫情流行传播时间的先后,全球主要经济体、各国经济都依次遭受破坏,生产停止、股市熔断、供应链停顿、市场停业......疫情造成了全球性经济衰退。

  百年罕见的疫情大流行,对经济的破坏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全球性的,也是深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份发布《世界经济展望》的结论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英国《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忧虑地说:“我们不知道这场大流行会带来什么,也不知道经济将如何作出回应。我们确实知道的是,要想以尽可能最小的损害度过这场可怕的动荡,我们必须采取哪些措施。”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应对疫情冲击造成的巨大经济下行压力面前,果断出手实施宏观经济逆周期操作,“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形成的强大合力启动刺激经济计划,针对在疫情控制、疫情救助、复工复产、对冲下行压力和保增长五个阶段的主要宏观管理目标精准发力,中央出台的一揽子政策在有效地保护民生、保护家庭、保护企业,保护就业,保护供应链也保护市场消费。

  中国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也是全球主要的供应链中心之一。面对疫情给制造业、生产经营和国际贸易带来的破坏,中国奋力复工复产启动工业生产线、打通被疫情阻断的全球供应链,保证口罩、呼吸机等一系列与全球抗击疫情直接关联的医疗卫生品的生产迅速恢复常态,从供给端有力地支撑着全球当前最迫切的需求。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4日晚同芬兰总统尼尼斯托通电话时说:我们将优先恢复和提高医疗防疫物资产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国际抗疫合作和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4月上旬国内全社会的发电量保持正增长,这是经济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摩根士丹利复工指数显示,目前的中国工业产能大致正常化,经济活动的复苏瓶颈从供给侧转移到需求端。

  从中国经济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最近一段时期可能的表现预测,由于世界经济整体衰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显著加大,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当前各项政策的发力点必然更多地会关注于扩大内需,要把十四亿人的消费需求转化为拉动庞大中国经济的最重要力量。从决策部门到整个市场都意识到,下一步刺激消费应以大宗耐用消费品为主,包括住宅、汽车等等。同时,在国内的投资需求方面,全国在建的重点项目已经有1.1万个,各地今年还将陆续推出数千个新的建设项目。

  在目前,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大于内部风险,宏观风险大于微观风险的形势下,中国将继续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从总量和结构同时入手,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把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中国的财政能力和流动性资源依然充足,无论社会总需求还是中央的宏观政策,中国都有足够的运筹施展空间。

  危机与世界秩序讲座观后感心得4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各地政府纷纷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为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在调研收集社会意见以及组织专家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分级防控、有序复产复工、多方协作保证中小微企业生存性经营等相关建议。

  一、市场对疫情的预期逐步转为正常

  1、当前市场机构对疫情的预期已逐步正常化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从最初的恐慌到逐步了解疫情后的情绪改善,当前市场机构对疫情的预期已经逐步正常化。针对新冠疫情较高的传染性、潜伏期以及有效的防控手段,社会整体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加之疫情发生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预期的措施,市场情绪在资本市场开市第一天充分释放后,目前已逐步常态化、正常化。

  2、市场机构对复工后人口集中流入区域的疫情高度关注

  尽管市场机构对疫情的整体预期已经逐步正常化,也相信在各方力量的协作下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但对于逐步复工后,人口集中流入的区域,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周边区域的疫情还存在较大的担忧。一方面担忧珠三角及长三角区域对疫情的严格防控影响企业复工进展,另一方面担忧大量的外来人口聚集容易再次引发疫情。

  二、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较大

  1、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大于SARS疫情

  当前市场机构一致预期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要大于2003年SARS疫情。这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当前中国经济环境及所处的阶段与2003年明显不同。2003年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经济腾飞期,而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速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换期;二是经济发展驱动力明显不同,2003年我国经济仍处于投资和出口驱动的阶段,外部贸易环境逐步改善,而当前我国经济对内需消费的依赖更大,2019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7.8%,新冠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短期消费;三是产业结构不同,当前我国经济对服务业的依赖逐步提升,而以餐饮、旅游、影视为代表的服务业行业受疫情冲击较大;四是全球经济格局不同,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疫情会直接影响到外商投资以及全球手机、汽车等重要产业链。

  2、需求上对消费影响最大,一季度GDP面临下行压力

  整体来看,市场机构一致认为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一次性事件,一季度经济增速将面临下行压力。根据疫情情况,很多机构都下调了中国经济一季度增速的预期。疫情对后续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疫情的控制情况,如果疫情在4月底之前能得到完全控制,二季度GDP将会明显改善,三季度经济增长将进入正轨。

  从类型来看,受到新冠疫情冲击最大的是消费,尤其是服务业消费,部分餐饮及旅游业的消费冲击将难以弥补。根据SARS期间餐饮旅游业的恢复程度来看,一般在疫情结束后的第一个月客流恢复至50%,第二个月恢复至60%-70%,三至四个月后恢复至100%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生产制造行业尽管受疫情影响短期产能及营收下降,但由于需求端相对稳定,疫情期间挤压的订单将在下半年集中释放。

  3、微观上要高度关注中小微企业的生存问题

  此次受疫情冲击最大的是部分中小微企业。据清华大学朱武祥教授近日对全国1480家中小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60%以上的中小企业账面现金能够支撑的时间不超过2个月;同时,31.62%的被调查企业预计本次疫情对公司营收的影响在50%以上。约有22.5%的被调查企业计划减员降薪,16.01%的企业选择停产歇业,这将造成较大的就业压力。同时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的产业链的末端环节都是由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困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运营,进而对复工后大型企业的经营也造成较大的压力。

  要高度关注中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可能带来的地方区域性金融风险。中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的上升可能增加地方性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压力。同时,叠加疫情因素导致的财政支出增加和财政收入减少,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矛盾凸显。在中小企业数量较多、地方财政压力相对较大的区域,“中小微企业—地方性中小银行—地方财政”三大风险点叠加的区域性金融风险要高度关注。

  三、战“疫”突围的对策建议

  1、根据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有序推进全国复产复工。

  根据全国各地的实际疫情防控情况,为便于实际操作,建议中央部署各地根据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有序推进全国复产复工。

  一是尽快根据疫情分级标准,推动各地实现依法行政。当前各地为控制传染源,有些做法超越了法律适用,例如扩大强制隔离范围、过度实施交通管制;设置路障、挖断道路、阻止人员物资正常流动;泄露重点人群个人信息等。为纠正不当的管制措施,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根据疫情出台分级标准以及对应参照的防控措施,使各地实现有据可依,并以此纠正各地在疫情防控中的不当做法。对于拒不纠正错误行为的地方要进行合规性审查,督促依法行政。

  二是认真总结防控经验教训,疫后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在疫情结束后,应组织对本次疫情的防控工作和应急处置机制进行认真总结,对其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并以此为依据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2、多方协作,保障中小微企业的生存性经营。

  面对疫情造成的冲击,政府部门、金融体系、国有企业要协同合作,通过各种办法进行救助,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压力,保障其在复工后能持续经营。

  一是建议地方政府因地施策,减税降费,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生存成本。目前工信部出台20条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复产复工,建议在此基础上,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中小微企业的行业分布以及经营情况给予差异化的补贴和支持,对中小微企业减免或减半2-3个月的社会保障支出;对第一季度中小微企业缴纳的税收按一定比例进行返还;对于租用大型国企物业的中小微企业减免或减半2-3个月的房租,对于租用民营或私营业主物业的中小微企业,允许其凭有效租赁合同去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申请减免或减半2-3个月房租。

  二是建议各地金融体系因地制宜地出台一系列保障中小微企业生存的支持措施。对在疫情期间到期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适当给予6-12个月的展期;灵活运用资产证券化、外部担保等多种方式保障中小微企业的现金流不断裂。

  三是建议国有企业带头减租降费,让利于民。建议水、电、煤气、电信等大型国有公共事业单位主动让利,减免中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的相关费用。

  3、“大手牵小手”,利用大企业的供应链渠道为中小微企业纾困。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很难直接获得金融资源或国家政策扶持,而利用大企业的供应链渠道,向居于产业链核心的大企业提供金融资源,再通过由其向链上中小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延缓订单交付等方式,有效将资金传导到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手中,通过“大手牵小手”,实现为中小企业纾困的目的。

  具体方法上,一是建议现金流相对充裕的大型企业,借助预支货款等形式为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确保中小微企业的正常复工以及产业链的正常运营;二是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提供市场化利率的委托贷款,由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提供贴息支持;三是为解决由此导致的大型企业负债率上升问题,鼓励大型企业将应收账款进行资产证券化,由地方或国家担保机构提供外部担保,由金融机构投资,实现企业、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的风险共担机制。四是地方政府通过推动存量三角债务化解,解决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货款拖欠问题,缓解中小企业流动性压力,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同时借此契机推进市场化去杠杆,降低中小银行风险。

  4、加大宏观政策调控,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保障支持。

  建议财政部门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一是建议适当提高今年的赤字率至3.5%,可争取7000亿元资金;二是建议发行特别国债,规模建议不少于1万亿;三是视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的需要,免除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比如3月31日前)的全部增值税,以降低企业支出压力,支持企业尽快复产复工。前两项措施筹措的资金,可用于疫情防控及扩大公共卫生等短板投资,以及重点物资保障企业、小微企业税费、五险一金缓免、失业救济、贷款贴息等。

  建议货币金融政策保障流动性支持。一是用好央行3000亿专项贷款资金;二是对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民生物资和服务提供企业等,更加积极地提供无抵押低息贷款;对其他企业,在抵押到位的基础上,也应当积极提供流动性支持;三是必要时可以动用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为兑付困难的企业债券(不包括平台、地产等,且以民营企业为主)提供流动性支持。

  5、保持信息公开,做好预期管理,提振公众与市场信心。

  一是实事求是,保持疫情信息准确、畅通、公开。要及时应对社交网络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通过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发声来及时消除不实言论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效引导社会形成正确预期。

  二是做好对国际社会的沟通工作。目前全球都高度关注中国新冠疫情,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不断深化,中国金融市场与全球的关联也日渐紧密,在做好国内预期管理的同时,也要同步做好国际社会的沟通工作,为复产复工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三是建议统计局在后续公布一季度经济增速时可以同步发布剔除疫情影响的GDP增速,此做法既符合统计数据实质可比原则,又与疫情一次性外生冲击性质吻合,有助于市场更全面地了解经济现状,提振公众与市场信心。

  6、坚持市场化改革,释放明确的改革信号。

  除出台短期政策以外,建议更坚定地推进市场化改革。一是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改革。为补短板、促发展,当前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明确的改革信号。二是要让民营企业树立改革的信心。要坚定地推进市场化改革,贯彻竞争中性原则,打破行业垄断,消除民营企业“不敢投”的顾虑,提升民营经济的活力。

  7、完善治理体系,提高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一是合理界定政府权责,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增进相互信任,让社会公众和政府形成相向而行的合力;二是建立起各司其职的治理体系,优化问责机制,鼓励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风气;三是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尽快建立健全体系性的公共卫生保障和疾病预防机制,加大对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资源投入;四是加快建立和完善跨部门、跨层级的应急机制,提高我国对重大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五是加快培育民间社会组织,在灾害发生时发挥民间组织力量,与政府通畅沟通、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疫情及其他重大公共安全事件。

  危机与世界秩序讲座观后感心得5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供需两端均有体现。出于防疫需要,春节期间餐饮、旅游、酒店、影院等消费服务类行业经营情况均受到冲击。另一方面,国家延长了2020年春节假期,多地要求非疫情防控急需的行业推迟开工、错峰返程等。

  不过各界普遍认为,疫情事件属于短期冲击,而非长期影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2月3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中表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也曾表示,IMF支持中国政府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方面采取的措施,对中国经济韧性“充满信心”。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依托于客流量的线下服务行业受到较大影响,但依托于线上的“宅经济”进入了上升期。“目前,我们正处于春运期间,各种交通方式旅客发送量都明显下降,电影票房、旅游收入和餐饮收入同比也明显下滑。但同时,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十分活跃。”连维良称。

  毕竟,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疫情防控的进展和成效。连维良表示,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要集中精力防控疫情,“让疫情的拐点尽快到来,尽早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2020危机与世界秩序讲座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相关文章:

1.2020《危机与世界秩序》观后感个人感悟5篇

2.关于2020《见证》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3.2020学习强国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4.2020传奇与使命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5.2020《大国战疫》观后感心得感悟精选5篇

6.2020复学第一课最新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5篇

7.关于2020国家安全教育公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8.2020关于纪录片《见证》最新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9.2020关于复学第一课最新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5篇

10.最新2020《见证》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415640